马英九在“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演讲: ECFA只是维他命 台湾得靠软实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09:04:00

马英九在“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演讲:
ECFA只是维他命 台湾得靠软实力

(2010-10-19)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align: center;}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沈泽玮 报道

台北特派员

  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是维他命,但不是万灵丹,台湾要跑得更快就先要有体力,这个体力就是台湾的软实力,这是台湾立足世界的根本。扮演“人道援助的提供者”及“文化交流的推动者”的角色,都是台湾重要的软实力表现。

  台湾总统马英九昨天在《远见杂志》主办的“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上,以“ECFA时代的经济战略,以台湾的软实力进军全球”为题发表演说时,做了上述阐述。

  品牌是文化的延伸,他同时呼吁企业自创品牌,在后ECFA时代,抓住大陆庞大内需市场的契机,特别是台湾产品进入大陆可享有低关税或者免关税。

  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在2003年上海首度举办,到2008年马英九当选总统,两岸直航之后才回到台北举办。主办单位近两年都邀请“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共襄盛举,凸现两岸的善意互动。

  除了马英九,包括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中国经济学者吴敬琏、《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新加坡联合早报总编辑林任君、南方周末报系执行总编辑向熹等在内400名企业、政界和学界和媒体人士也受邀参与。

  在观点交流的部分,负责主持的中华民国红十字总会会长陈长文公开倡议,2011年或2012年,马英九和胡锦涛能够在台北或上海或北京会面,引起媒体关注,总统府事后澄清,马英九已多次重申,目前没有与中国大陆领导人会面的计划。

非营利非政府组织应到大陆发展  在约30分钟的演讲中,马英九强调了ECFA的重要性,因为它让两岸迈向经贸制度化,避免台湾经济边缘化,为台湾增加六万个就业机会、增加新台币1900亿的产值。不过,他也指出,ECFA绝对不是万灵丹,台湾也还得培养软实力。
 他说:“就像一个长跑的选手,他穿上轻便的跑鞋,可以让他跑得很快,以前他穿铁鞋跑不动。但是前提是,他要有体力,我们要怎么加强体力,就要看我们怎么培养软实力。”

  马英九说,软实力并不软弱、它滴水穿石,比起以往的船坚砲利,反而能发挥更大的力量。在软实力的大框架下,马英九认为台湾可以在“人道援助的提供者”及“文化交流的推动者”的角色上,可以再进一步发挥。

  他鼓励台湾的非营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到中国大陆去发展,因为“这是台湾非常重要的特色”,也是“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

  台湾的慈济基金会上个月在大陆苏州挂牌,前天还获颁大陆“第三届中国消除贫困奖”,多年来在贵州、甘肃、四川等地投入慈善救援工作,获得了大陆方面的肯定。

  马英九表示,希望更多台湾的公益团体去大陆发展,特别是最近天然灾害多。

  他指出,台湾的非营利社团和非政府组织有四大特色,包括跟宗教结合、志工化、国际化和企业化。

  他说,以佛教来讲,包括慈济、佛光会、法鼓山,中台禅寺等等都是“理论入世,行动出世”。在企业化方面,马英九指出,这些组织“有的时候比政府还有效率”,至于国际化,每一个组织在海外都有几十个据点,“这个特色在过去中国大陆不曾有过”。

  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马英九指出,在与大陆签署了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后,以同样华人、同样语言、同样文化的优势,他非常看好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前景。

  他举例说,2007年,台湾那一年出版了有4万5000多种图书。大陆13万5000多种,是台湾的三倍,但是大陆的人口几乎是台湾的57倍,所以算起来,台湾的出版能力比大陆强很多。虽然大部分使用正体字的人口都在台湾,但台湾出版的书,在香港和马来西亚,有时都能够畅销。台湾作家像李敖和龙应台等人的作品常常高居《亚洲周刊》的书籍排行榜,好几个月不下。  除了人道援助与文化交流,马英九也强调台湾要扮演和平缔造者与新科技及商机创造者的角色。他说,有了这四个条件,台湾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可成为华人社会资源的整合者。        为期两天的“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昨天在台北香格里拉远东国际大饭店开幕,峰会今天结束。

答本报总编辑林任君有关ECFA提问

马英九:台湾要争取经济互补关系国家

  台湾总统马英九说,在ECFA之后,台湾不是要跟每一个国家都签自由贸易协定,而是要争取在经济上跟台湾有互补关系的国家。

  在演讲后,马英九继续和三名与谈人进行观点交流,其中包括本报总编辑林任君、纽约大学理工分校校监张钟濬和智融集团董事长、台湾电脑制造商宏碁创办人施振荣。马英九在回答林任君的提问时,做出上述表示。

  林任君提问两道与ECFA相关的问题,包括ECFA签署并生效后,台湾与贸易伙伴在促进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方面,进展如何?ECFA将创造两岸经济新商机,但也导致台湾经济结构出现改变,台湾官方要如何确保ECFA将让全民受惠?

  对此,马英九回复说,跟美国签FTA的机会不大,因为美国国会的授权还没有恢复,比较可能的是在现有的贸易投资架构协议(TIFA)的架构下协商,今年底或明年年初开始。与日本方面也在联系当中,不一定是所谓经济合作,或者是自由贸易协定,也许在其他的个别项目上谈。

  他说:“台湾不是要跟每一个国家都去签自由贸易协定,而是要跟其中经济跟台湾有互补的关系的,我们会有实际的效果,无论如何,这些努力我们都持续地在进行,而且持续地在扩大。”

  他说,最重要的是,签了ECFA之后,台湾在整个东亚或世界版图上的地位已经跟以前不一样。很多国家看到大陆愿意跟台湾改善关系,跟台湾接洽的东南亚国家也越来越多。  至于要如何确保ECFA让全民获益,马英九说,产业结构要改变,因为金融海啸给台湾很大的教训,所有的产业几乎都集中在ICT,将来势必要有所分散,市场要分散,产品种类要分散,要自创品牌。         台湾与中国大陆是在今年6月30日于重庆签署ECFA,协议在9月12日正式生效。在与大陆签署ECFA后,台湾也逐步展开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洽谈。

  8月5日,新加坡与台湾在同步宣布将洽谈经济合作协议,双方今年将会商相关事宜。9月30日,台湾宣布,中断三年的台美贸易投资架构协议(TIFA)年底重启协商。上周,台湾当局证实,印度尼西亚政府拟邀请台湾协助开发莫罗泰岛(Morotai,台湾称摩洛泰)。据报道,11月将有印尼部长级官员赴台洽谈合作细节。

  在与大陆签署ECFA之后,台湾方面也积极展开招商工作,第一波招商已吸引新台币3000亿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