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放弃”自家去租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23:02:30
有人说,“小白领”是幸福的。他们工作自由,乐于接受新思想,通常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而且有父母作为坚强后盾。也有人说,“小白领”是痛苦的。
“租”来的快乐
最近,一些在上海浦东高桥、金桥地区工作的白领“放弃”了在市区的家,在办公室旁的居民区内集体做起了租客。他们的目的很简单,省去交通费和来回奔波的时间。在市区,他们各自拥有舒适的小屋,但在位于郊区的办公室附近,他们却合租房子,共同生活。
经济账:月省交通费千元
两年前,海归陆先生应聘到金桥的一家美资公司负责采购工作。刚上班,他就和同事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套月租金1800元的公寓,每天步行5分钟上班。其实,刚回国时,他就在闸北区购买了一套三室二厅的住房,花了二十多万元装修一新。
“接到公司的录用通知后,我就开始盘算怎么上班,后来实地测了一下,打车要60元左右,轨交换乘公交车的话,钱是省了不少,但高峰时间至少要花一个半小时。”陆先生说,当时正好有一名同事也要租房,所以两人就在公司附近安了一个“家”。
陆先生算了一笔账,如果他坐轨交换乘公交车上班,每天平均车费至少20元,一个月就是600元,万一碰上睡过了头或晚上加班,需要打车的话,一个月至少要1000元。然而,现在这套房的租金两人分摊后,每人每月只要900元。
更重要的是,因为租住的房子就在单位隔壁,每天早上可以睡到8点40分才起床,而不用像住在家里一样,每天7点被闹钟闹醒,尤其是冬天,不用挣扎着起床。
如今,陆先生在市区的新房子平时一直空关着,但是一到周末就成了度假屋,陆先生经常会邀请同事或朋友在家里开派对,放松心情。
舒服账:每天多睡N小时
在高桥上班的陈先生住在普陀的万里小区,四年前,因为无法忍受拥挤的公交,买了一辆汽车上下班。可没过多久,他就不得不开始学会忍受堵车的无奈,在路上堵上两个小时是家常便饭。但最令陈先生感到不便的是,因为时差,身在美资公司的他经常要在凌晨开电话会议,于是从晚上六点点下班到凌晨的这段时间,就只能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发呆。
2006年10月,陈先生终于下决心和同事花1650元在高桥合租了一套全装修的两室一厅。买了房子买了车,还要在外面租房,虽然开销不小,但陈先生认为值得。
如今,要是凌晨要开电话会议,他都会到租房里睡一觉,然后凌晨三点起来开会,五点开完会继续睡。如果加班至深夜,租房里那张松软的床,也让他不必拖着疲劳的身体开车回家。
白领陆续将工作时段的家安在了办公室旁,这乐坏了公司附近的房东,租房价格,特别是全装修房的价格迅速上涨。为了鼓励员工在公司附近租房,更好地工作,不少老板为员工补助房贴,价格从每月900—1500元不等。
一家贸易公司的总经理对补贴员工房租一事表示:“员工节约上班路途的时间,多睡一点,工作起来也有劲。”但不少人事经理都表示,他们不会强制性规定员工一定要在单位附近租房,因为每个人的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都不一样。
反面:购房租房苦中作乐
要打开这通向幸福的“三重门”,小白领们就不得不考虑如何先拿到住房的钥匙,但量力而行,懂得理财是购房的重要原则。
按照目前的价值观,房子似乎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关于事业、婚姻、家庭问题的重要参数。与上面精算经济账和舒服账的白领不同,下面几位小白领的购房心态又是另一番世间浮世绘。
二手淘宝:实惠男人的“上上签”
小周,江苏人,1980年出生,本科毕业后在一家IT公司工作
如今的青年男女,一旦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房子就成了头等大事。和同年龄的“小白领”相比,小周算是其中比较成熟的男人了。因为前不久,他已经和女朋友订婚。小周坦言,手里有了房子,心里才稳定。而在解决婚房的问题上,小周无奈地选择了一套55平方米,房龄有15年的二手老公房。
“为了最大程度减轻父母和我们今后的负担,我只能选择二手房,毕竟家里的条件有限。”小周说,能“淘”到这套二手房,自己已经感觉非常幸运了。如果不是父母为自己垫付了十几万元的首期,自己的婚房现在还在天上飘着呢。
夫妻”合力:同一屋檐下的同甘共苦
小李,吉林人,1978年出生,本科毕业后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
八年了,小李和女朋友之间的恋爱历史可以追溯到高中时代。而对于任何一个女孩儿来说,年轻的资本又经得起几个8年的考验和磨砺呢?
于是,小李和女友决定结婚。和时下许多年轻人一样,他们俩既渴望自由的二人世界,又讲究舒适的生活质量。所以,他们选中了一套两室一厅靠近市中心地区的新房。
从签下购房合同的那一刻开始,小李和女友就过起了节衣缩食的苦日子。原本每个月潇洒的购物和饮食一律取消。毕竟每个月三四千元的房贷已经占掉了他们工资的一半。现在对于他们来说,要独立支撑起一个家庭,压力无疑是巨大的。然而两人却十分坦然。小李说,一套房子让他们懂得了生活中的艰辛与责任。
观望待入:“房情”牵动男儿心
小刘,北京人,1979年出生,毕业后从事媒体工作至今
房市的起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学经济出身的小刘,在大学里面就开始关注上海房地产的动向,不过那时所有房产的符号和数字对他来说只是研究的课题。
正如很多年轻的男性白领遇到的问题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刘也不得不面对婚姻和家庭的考验。
但是,几年以来小刘一直紧紧攥着父母多年的积蓄,始终没有在房子的问题上“松手”。这期间,小刘经历了上海房市的起起落落。
小刘说,其实在上海房价还没有大涨之前,他就有条件买房子。可是当时自己还年轻,没有这个意识。等意识到了房子对自己的重要性,却又被高得离谱的房价吓得不敢买了。就这样,他和身边的许多人一样始终在观望。
租房一族:房子是我漂泊的梦
小张,福建人,1981年出生,毕业后留京攻读硕士学位
和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不同的是,许多外地留京发展的大学生不得不靠租房度日。小张说,在北京发展能实实在在地感觉到生存的压力。
买房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能够租到一处价格实惠的房子解决睡觉的问题就已经是万幸了。
“我现在根本不指望买房子,先租着住吧,我估计廉租房是没有我的份了,配套商品房估计也轮不到我。我就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往前探着走吧,走哪算哪!等什么时候天上掉馅饼,那我就有自己的房子了。”小张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