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王小波是缘分 许倬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3:31:15

匹兹堡大学的学生中,我跟王小波是缘分,我还是很想念他,他是个有血性的人,诚实、热情,而且相当聪明。每个星期三我跟他谈一个下午,东拉西扯,什么都谈。反正他提问题我就回答,我不是给他答案,是教他怎么思考。

他坐无坐相,站无站相,我说他是“惫懒相”,站着歪歪倒倒,坐在那里,他的脚翘在桌子上,我的脚也翘在桌子上。

他对世界上许多事物并不清楚,譬如:自由主义、人权、解放与放任之间差别在哪里?资本主义会不会衰败?共产主义跟社会主义究竟差别在哪里?为什么共产主义会垮台?反正他进来问问题,我都跟他讨论,我提出三五个不同的方向:你可以这么想,可以那么想,你自己找你的路去。

我跟他讲,社会主义是很好的梦,要做下去,这梦不做不行,我们才会有公义和公平,但是不能被人用国家机器、统治机器拿去,这他都能理解。现在,西欧国家在进行社会福利,做得比美国好。将来的社会福利会分散,不是一家管,不是国家管,可能由地方管,可能又以保险集团的方式管,将来五花八门都会出现,愈是多样化,国家机器干预的可能性就愈小。

我跟他讲:资本主义缺陷多得很,而且资本主义注定要走到穷途末路。我的梦里面还是希望有一个真正是平等、自由、快乐的社会。我觉得由国家主持这种事情一定会失败,但社区组织有可能成功,所以小海岛上也可能产生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我让小波理清楚头绪了,他用讽刺、嬉笑怒骂的笔调写严肃的问题。对问题本身的思考方式,我帮了他忙。

我也跟他说,你的文字写得太松、太浪费,要练字练句,他听我的话。他起初不服气,我就把他的文章改给他看,说这些都是浪费的,一句就够了。他服帖了。文章要干干净净。

他的文章中不少以下乡当知青的经历为背景,这是最后一个伤痕文学。伤痕文学很多,但是留下来的很少,他的留下来了。

后来,王小波有篇文章,我看不错,就推荐到《联合报》,得了奖。第三年,他得了《联合报》中篇小说奖,两个奖加起来当时是台币二十几万,在大陆是四五万人民币,颇能派上用场,他就不用工作了。这对他后来的写作很有帮助,他是较早用电脑写文章的人。

王小波是跟着李银河去匹兹堡大学陪读的,他在中文系选课,那里的课都是教洋娃娃说“你好吗?”“火车站在哪里?”之类,对他没用。他来找我,我建议他,不必随班上课,不如找我聊天好了,注册为“个别指导”。

他身体有缺陷,心脏先天性硬化,就走了。现在他的书有很多人读,银河现在也很有名。她当时读的是社会学,杨庆堃先生和我是指导委员。她有选我的课。她那时已经注意到性别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学生,当时一起从大陆去的学生有十来位,就她一个人读出来了。她最近有一个同性朋友,对不对?也无所谓,人有自由,小波走了以后她也很寂寞,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备注:原标题为《许倬云品评各家文人墨客》,本文标题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