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树 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8:36:25
白蜡

查看“”的最新版
修改原因:新增内容 新增图片 增加目录 增加内链 美化页面
评审意见:内容丰富 个别目录感觉不是很好,如“白蜡虫、白蜡
白蜡树
别名:、
学名:FraxinuschinensisRoxb.
科属:白蜡树属
分布:北自我国中南部,经流域、流域,南达、,东南至,西至均有分布。
目录?
?
?
?
?
?
白蜡树-简介
木犀科白蜡树属植物的通称。本属约70种,主要分布于温带,极少数向南延伸至。
白蜡树系落叶,稀。奇数羽状复叶,对生,稀单叶。花两性,单性或杂性;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稀簇生;花萼小;雄蕊2枚。翅果,先端具长翅。种子单生,扁平,长圆形。中国约20余种,分布遍及全国大部地区。其中水曲柳 (F.mandshurica)主产东北小兴安岭和完达山脉,向南延伸到长白山及河北的燕山山地,在小兴安岭多分布于海拔 700米以下的谷地和坡地。白蜡树(F.chinensis,见图)的分布北自东北地区南部,南达广东、广西、云南,东自江苏、浙江、福建,西达四川、贵州,在川西可见于海拔3100米的。台湾白蜡(F.formosana)广布于台湾全省海拔800~2000米的河谷地带。新疆伊犁河谷海拔400~700米分布有新疆小叶白蜡(F.sogdiana),云南东南部的岩山杂木林中分布白枪杆(F.malacophylla)。为喜光植物,对较敏感。有些种类幼树较耐荫,如水曲柳,适温暖湿润气候;有些种类能耐-40℃的严寒,如新疆小叶白蜡。喜深厚湿润肥沃的,不耐干旱瘠薄,常见于平原或河谷地带。多数种类能耐轻盐碱性土。可用种子、插条、埋条等法繁殖。作业方法因当地环境条件及经济目的而异,如为生产萌条,多采用矮林作业,用繁殖;如为生产,则用种子或插条繁殖,经营乔林;如为放养白蜡虫,生产,则以扦插繁殖为主。主要病害有煤烟病和牛藓病;害虫有水曲柳巢蛾、白蜡梢距甲、褐盔蜡蚧、四点象天牛、花海小蠹等。
白蜡树为中国重要经济树种。放养白蜡虫可生产中国传统出口商品虫白蜡,萌条可编筐篮。树皮中药称作“秦皮”,有消炎、清热之效。白蜡属其他种材质优良,坚实致密,力学大,有弹性,耐水湿,为重要用材树种。
白蜡树-形态及其分布
白蜡叶
落叶乔木,卵圆形,树皮黄褐色。小枝光滑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9枚,通常7枚,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不对称,缘有齿及波状齿,表面无毛,背面沿脉有短柔毛。圆锥花序恻生或顶生于当年生枝上,大而疏松;椭圆花序顶生及侧生,下垂,开花。花萼钟状;无花瓣。翅果倒披针形,长3--4厘米。花期3--5月;果10月成熟。翅果扁平,披针形。
白蜡树的分布北自东北地区南部,南达广东、广西、云南,东自江苏、浙江、福建,西达、,在川西可见于海拔3100米的山地。台湾白蜡(F.formosana)广布于台湾全省海拔800~2000米的河谷地带。新疆伊犁河谷海拔400~700米分布有新疆小叶白蜡(F.sodiana),云南东南部的岩山杂木林中分布白枪杆(F.malacophylla)。为喜光植物,对较敏感。有些种类幼树较耐荫,如水曲柳,适湿润气候;有些种类能耐-40℃的严寒,如新疆小叶白蜡。喜深厚湿润肥沃的,不耐干旱瘠薄,常见于平原或河谷地带。多数种类能耐轻盐碱性土。可用种子、插条、埋条等法繁殖。作业方法因当地环境条件及经济目的而异,如为生产萌条,多采用矮林作业,用繁殖;如为生产,则用种子或插条繁殖,经营乔林;如为放养白蜡虫,生产,则以扦插繁殖为主。主要病害有和;害虫有水曲柳巢蛾、白蜡梢距甲、褐盔蜡蚧、四点象天牛、花海小蠹等。
白蜡树-生长习性
白蜡喜光,耐侧方庇荫,耐47.6℃的高温和-36.8℃的低温,喜水湿,不耐大气,耐干旱瘠薄,适应性较强,在酸性及石灰性土壤中均能生长,在含盐量0.7%的土壤上也能生长,耐轻度盐碱,深根性,发达,萌蘖力强,生长较快。
白蜡树-栽培要点
播种育苗种子用普通干藏或密封干藏法在低温0~5℃条件下,前者发芽率可保持3~5a,后者发芽力保存期更长。种子千粒重28~29g,约2.8万~5.2万粒/kg。种子处理采用低温层积催芽法,即把种子与湿沙子混合在一起,置于低温0~5℃条件下催芽。北方在秋冬季播种,采用床作或垄作,播种量3~5kg/667m2,覆土厚度3~4cm。南方在播种,一般用床作。苗期生长比较缓慢,1a生苗地径0.4cm以上,苗高50~150cm。产苗量1.5万~3万株/667m2。
白蜡树
扦插育苗选1~2a生的壮苗为插穗母条,粗度1~2cm,截成长15~20cm,每根插穗要保证3个芽。扦插时期3月上旬。扦插3000~5000株/667m2,直插深度以在地面留1个芽为准。
造林方法按照造林培植目的分为两种经营方式,如以经营白蜡虫和采取白蜡条、白蜡杆为目的,可采用矮林,造林密度为48~111株/667m2或300~400株/667m2。3a后进行平茬,10a后可留杆。如以经营用材为目的,则采用乔林作业,株行距2m×2.5m。造林方法有掩条造林、插条造林、植苗造林、分根造林等。
白蜡树-开发价值
环境价值
白蜡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长,抗烟尘能力强,根系发达,固土力强,是营造水土保护林和沙区防护林及农林间作的良好树种;对SO2有较强的抗性。
经济价值
白蜡木材坚硬,富弹性,纹理直,美观,耐腐,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嫩叶含粗蛋白13.3%、粗脂肪3.1
6%、粗纤维21.6%、胡萝卜素52.3mg/g,是优质饲料;枝叶可放养取蜡,为工业制蜡原料;种子可榨油。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陕西、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等为白蜡虫(Ericeruspela(Chavannes))的寄主植物。目前,在虫、蜡生产上,最适宜放养白蜡虫的寄主植物有和白蜡树两种。前者最适于培养种虫,如在云南、四川、陕西等省;后者则最适于挂蜡,如四川峨眉、洪雅等县,但也有用女贞树挂蜡,如湖南、四川南充地区等地;用白蜡树培育种虫,如四川峨眉,贵州安顺等地。白蜡是雄性白蜡虫若虫的分泌物。经过加工的商品白蜡,是一种质坚、洁白、无味、有光泽的结晶体,理化性质
白蜡树
较稳定,凝结力强,不溶于水。白蜡具有防潮、防锈、经久不腐、润滑着光及食用入药等特点,是、和用品等方面的原材料。
药用价值
白蜡皮、叶均可入药。
观赏价值
白蜡树形优美,枝条横展,枝叶繁茂,树冠圆形或倒卵形,广泛地应用于庭院绿化和行道。金枝白蜡枝条全年金黄色,叶浅黄色,比白蜡生长快,发芽晚。
白蜡树-白蜡虫、白蜡
白蜡树是白蜡虫的最适。上西昌等地建有许多白蜡树园放养白蜡虫,以取白蜡,过去西昌白蜡虫交易的“虫会”闻名全国。另,白蜡树木材坚韧,供制家俱、农具、车辆、胶合板等;枝条可编筐;树皮称“春皮”,中医学上用为清热药。
白蜡是一种名贵药物原料,市场需求稳定,而全国年产量却因白蜡树和女贞树被毁而逐年下降,现在白蜡和白蜡虫货紧价扬,我州应充分利用白蜡生产这一传统产业优势,再创西昌白蜡产业的辉煌。
白蜡
白蜡又名白蜡子,主产广东高州、电白等县(市),其主要特点:树体生长势中等;果实近心形或卵圆形,中等大,单果重19~30克,皮薄鲜红色;果肉白蜡色,肉脆爽清甜;可食率69.8%~83.7%,可溶性固形物17.2%~20.4%,酸含量0.12克/100毫升,种子中等大,优良,5月下旬~6月上旬成熟。白蜡早熟、优质丰产,能调节市场供应,可适度发展。
形态:落叶乔木,小枝光滑;冬芽黑褐色,被绒毛。叶为羽状
复叶,长13-20厘米,小叶5-9CM,具短柄,形或具波状齿,上面无毛。
下面中脉上有短毛;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与当年枝上,与叶同时开放,大而
疏松,无毛;萼钟状,不规则,4深裂;无花冠。翅果,倒披针形,长3.5~4cm,尖端
钝,短尖或凹入。花期4月。果期8~9月。
分布:北自我国东北中南部,经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南达广东、广西,东南至福建
,西至甘肃均有分布。
白蜡虫
白蜡虫
白蜡虫是我国特产资源之一。别名“蜡虫”。昆虫纲,蜡纷科雌雄异体昆虫。雌虫无翅,体节区分不明显,呈苦虫态雕虫有翅,体节明显。雌虫一生只有卵、若虫、成虫三个虫胡,属不完全变态类型;雄虫有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完全变S类型。雄虫泌蜡,雌虫行有性生殖而后代,生产“种虫”,雌雄生虫在白蜡生产中是同等重要的。白蜡虫每年一代,3、4月份雌成虫产卵,卵量约7000粒(雌雄性比例约1:3)。4~5月份卵孵化为幼虫,雌幼虫分散栖附在叶片上面,雄幼虫群栖在叶片下面,经过20天后,蜕皮变成2龄幼虫,离开叶面栖
附在上,雌虫分散雄虫群栖。2龄雄幼虫时期可分泌蜡质。8月份化蛹,9月上旬蛹羽化为雄成虫,早找雌成虫交配,5~10天后即死亡在8月份2龄雌幼虫变为成虫,交配后,虫体逐渐长大,越冬后,到翌年3~4月份产卵,不久死亡。卵壳内的卵粒即为白蜡虫的种虫。白蜡虫守主植物为白蜡树、女贞树。白蜡虫分泌白蜡,为高级动物蜡,熔点高(达肌℃~85℃)质地区硬,洁白,透明度好,理化性能稳定,凝结力强,无臭,无味、,广泛用于化工、工业、医药等行业。
白蜡树-同科物种
Oleoideae FraxineaeEndl FontanesiaLabill
(白蜡树属) FraxinusLinn SyringeaeG.Don ForsythiaVahl
Oleeae OsmanthusLour LinocieraSw
ChionanthusLinn OleaLinn LigustrumLinn
JasminoideaeKnobl Jasmineae JasminumLinn
NyctanthesLinnMyxopyreaeL.Johnson MyxopyrumBl
配图
丁香
连翘
流苏树
女贞
素馨
雪柳
白蜡树-参考资料
>>第9张
图片来自:

1024x768  .180k  .jpg
预览:62%
白蜡树为何背井离乡(本周聚焦)
不知何时,湖北省武汉市东面冒出了一片造型奇特、形态各异、颇为壮观的古树
林,由上千株对节白蜡树所组成,为繁华的大都市增添了新的景观。
据考证,白蜡树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很狭窄,在我国更是稀有,属濒危珍稀植物。作
为受到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从何而来?将它们从生长了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原生地移
栽到大都市,利弊如何权衡?带着诸多疑问,笔者往返武汉市和京山县两地,进行了深
入采访。
古老而珍贵的对节白蜡
武汉市内这片占地约40亩、由上千棵组成的对节白蜡林,有“楚天第一节”之美
誉,属民营企业武汉飞翔集团所有。据了解,该集团老总徐官庆花费上千万元资金,从
京山老家定点收购而来,其目的是“要保护这一濒危而珍稀的树种”。
对节白蜡登上中国植物名典,出现在学术刊物之中,应该是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
事。当时,任教于湖北省林业学校的苏丕林先生,在湖北省京山县虎爪山林场首次发现
了对节白蜡。后经过全面考察,他发现这种树在我国只分布于大洪山脉南麓的京山、钟
祥及随州等地。
1976年,苏丕林先生把有关该树的材料和采集到的树花、果实、枝叶、幼苗等标
本,一起寄给南京林产工业学院(现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树木》编委会委员向
其柏。对苏丕林寄来的资料,向教授极感兴趣,把这材料带到北京,经众多权威专家进
行评审、鉴定,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新物种,从此,濒危植物对节白蜡开始引起学术界
的关注。
由于对节白蜡生长区域狭窄,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对节白蜡萌发力
强,枝叶茂盛,长势旺盛,覆盖地面效果好;根系发达,盘根错节,其保持水土能力很
强,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树种;再加上树形优美,叶色苍翠,树叶浓密,
在改善和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生态平衡等诸多方面都有着
重要作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说到学术研究价值,对节白蜡在我国的发现命名者、后任教于湖北农学院的苏丕林
教授这样评价道:1979年初,他与向其柏先生联名在《湖北林业科技》杂志发表文章,
把该树正式命名为对节白蜡。不久,《南京林学院学报》和《植物分类学报》、《中国
珍稀植物》、《中国植物志》及《湖北珍稀古名木》也先后发表众多学术论文,正式确
认了对节白蜡为一新物种。当年,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研究所和国家
环保总局还确定了对节白蜡为珍稀濒危植物之一。
这些学术论文从植物学、生态学、古生物学、地质地理学等领域对这种新植物进行
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他们普遍认为,对节白蜡不仅对古植物学、植物地理学以及第四纪
冰川和地质变化的研究有重大举证价值,而且还对物种多样性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
义。
对节白蜡在湖北被发现,为揭示我国中部与中亚及东北非地区在植物区系方面的关
系有着重大意义,为我国植物学和树木学增添了新的篇章。
经济价值为何攀升
除了生态价值和学术价值外,对节白蜡的实用性和观赏性还构成其非常高的经济价
值。据有关资料介绍,对节白蜡树是理想的高档家具生产材料和根雕、盆景制作原料。
对于这种资源,如果我们能够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合理开发利用,无疑会对地方经
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促进作用。然而事与愿违,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当地老百姓和一些
地方官员只顾眼前利益,凭着“靠山吃山”的老理念,把目光转向他们生活的特定环
境,一些“精明”的商人也闻风而动,纷纷赶往对节白蜡的原产地,拉关系,走路子,
高价收购对节白蜡,然后再非法运往外地倒卖,以获取暴利。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加
上一些不法商人的炒作,对节白蜡由不值钱的“杂树”一下子变成了人人争相抢购的宝
贝。
据说,目前,市场上每件对节白蜡盆景可卖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而一棵对节白蜡
古树,如果在当地以5000元买到,运到广州则可卖到5万元,而运到香港则可以卖到50万
元!经营对节白蜡的利润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在人们发现对节白蜡的经济价值之前,这种树可谓是“养在深闺无人识”。
据介绍,因为树节太多,特难用刀斧劈开,当地农民根本没把这种不起眼的树当回事,
所以农民的房前屋后到处都生长着这种“杂树”。但自从发现了它的经济价值后,便有
人喜欢它,开始只是一棵几棵少量的采挖,但后来由于人为炒作,对节白蜡古树价值攀
升,就发展到了疯狂地采挖和收买,几乎使这一“珍稀濒危植物”遭到灭顶之灾。
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和人为因素的炒作,对节白蜡的采挖已经失控。农民先是
砍掉房前屋后的树,然后又众人结伴,三五成群带着干粮到深山野岭中,安营扎寨大肆
采挖。山下的收购者络绎不绝,价码也水涨船高,行情不断飙升,收购点遍布村村寨
寨,收购成风。巨大的经济利益刺激了当地农民对古树的大肆砍伐,原本树木葱茏的群
山已被挖得千疮百孔,令人怵目惊心,对节白蜡的命运令人堪忧。
古树移栽江城是喜是悲
据报道,武汉飞翔集团收购了这些上千株对节白蜡后,在保护投入上承受着资金压
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不仅花费了大量心血和精力,树林还占用了企业的资金、
土地。据说,要养护这些树,平均每天要花掉2000多元,这使得这批古树的新主人在经
济上不堪重负。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愿意放弃对这些树的“保护”。曾经有人要用100
辆别克轿车来交换这片树林,但被飞翔集团拒绝了。100辆别克轿车的价值可是3000万元
人民币!这是徐官庆购买这些对节白蜡成本的3倍。
大规模移栽对节白蜡的利弊如何权衡呢?对节白蜡作为我国独特的树种,移栽江城
是喜是悲,引起颇多争议。目前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点:
一种观点认为,对节白蜡迁居都市,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让它能在更
大的范围内生存,对城市环境的绿化和美化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湖北林业科学研究院
森林生态与保护研究所袁克侃研究员认为,把对节白蜡移栽到武汉,作为物种来保护是
可行的。这些古树被移栽到城市后,受到了精心的呵护,这才是最好的保护。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对节白蜡作为濒危植物移栽到城市,这种做法本身对植被资
源就是一种破坏,同时移栽过程中对树木本身的成长也有损害。苏丕林教授指出,古树
迁移这种做法本身就不正确。对节白蜡在当地生长,有它的历史根源及气候原因;而迁
移到武汉,要让它适应一个新环境,需要很长时间。这种迁移,不可避免地会伤及树
根,对物种保护是不可取的。他还特别提到了一些媒体上关于对节白蜡的报道,没有提
出对珍稀树种的保护、繁殖,只强调了对节白蜡的经济作用,可能会引起负作用。
武汉生物工程技术学院园林系杨海林教授认为,许多单位提倡绿化,把森林搬进城
市,于是把对节白蜡当作单位绿化的门面。殊不知,这样虽然有观赏价值,但对保护对
节白蜡树种来说并不合适。
华中农业大学园林学院包满珠院长指出,自从人们发现其经济价值后,对节白蜡被
挖得面目全非,这是对珍稀物种的一种极大破坏。树的生长每年都有一个周期性的变
化,在移栽过程中即使成活,对树的生长也有影响,因为移栽对树根的伤害很大;同
时,树被移栽后,对营养、水分、吸收面积也会减少;移栽对节白蜡,更会直接影响到
当地生态平衡。而对节白蜡的原始状态遭到破坏后,要想恢复不是短期的事,可能需要
成百上千年的时间。
湖北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与保护研究所袁克侃研究员,在肯定了移栽对节白蜡
对物种起到了保护的同时认为,对于一个珍稀物种来说,盲目移栽对节白蜡古树不仅不
能从根本起到保护作用,反而会加速这个物种的灭绝。
京山县虎爪山林场副场长梅勇也指出,大规模移栽对节白蜡,会破坏对节白蜡原生
地的生态环境。
有人在问:如果一些受到国家保护的动植物能够通过“搬家”得到“保护”,那我
们为什么不将国宝大熊猫搬到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呢?面对对节白蜡异地搬家的遭遇,
看着对节白蜡流失的命运,不知执法部门作何感想?
执法部门颇感无奈
京山对节白蜡分布面积达50多万亩。从1998年开始,京山县对节白蜡古树的数量逐
年减少,为此该县林业部门为保护对节白蜡这一树种也做出了努力,采取了相应措施。
据介绍,县里为保护对节白蜡这一资源,进行了广泛的政策宣传,还对300余棵上百年树
龄的对节白蜡登记挂牌,同时严厉打击偷运对节白蜡的行为。2000年,京山县公安局林
业分局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专项打击行动,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偷运倒卖对节白蜡的
事件还是时有发生。
一方面是有关部门大力保护,另一方面却是偷运倒卖屡禁不止。面对这样的情形,
当地林业执法部门也显得有些无奈。
无奈一:政策法规的疏漏。许多人认为移栽古树不是砍伐树木,所以挖掘不需要采
伐证。其实根据有关规定,对节白蜡属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无论采挖还是移栽都要报经
省人民政府批准,否则,即使收购这种树木也属违法行为。2000年底,湖北省林业局正
式下了一个《关于加强采挖再生树蔸(树桩)和移植绿化林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指出凡申请采挖的再生树蔸(树桩)和绿化林木属于国家和省级保护树种的,或者属于
古树古木等有特殊价值植物资源的(如对节白蜡等),必须依照《森林法》和《湖北省
森林采伐管理办法》的规定,才能办理有关手续。据说,现在还有许多人将整卡车的对
节白蜡运到武汉销售。
无奈二:执法不严。据介绍,林业执法方面出现漏洞,是对节白蜡流失的一个重要
原因。近两三年来,京山的对节白蜡古树流失非常严重,仅去年一年就破获对节白蜡倒
卖案件七八十起,但这仍然只是偷运事件中的一小部分。出现这种情况,与执法力度有
重要关系,部分执法人员讲人情,讲关系,甚至成了偷运对节白蜡的不法商人的帮手。
无奈三:经济利益驱动。京山县规定,经营对节白蜡种苗必须在县林业局办苗木生
产许可证。目前全县有对节白蜡盆景园近 70家,但其中通过林业部门正式办理有关手续
证件的不足 20家。
无奈四:城市绿化导向偏差。现在许多城市为了搞城市建设,提出把森林搬进城
市。为“城市绿化”而前来收购对节白蜡的人,他们的动机都非常正当,有的甚至是身
负“重任”而来。面对这种情况,执法的力度又该如何掌握?
无奈五:采挖倒卖“一条龙”,漏洞难堵。高额的经济利益引出了一股采挖对节白
蜡树的风气,由此也产生了许多树贩子。他们从农民手中低价收购此树,然后再高价倒
卖给外地来的收购商,从中赚取高额利润。对节白蜡的倒卖已形成了以农民采挖、树贩
子贩运、买主收购的采销购“一条龙”模式。
人和自然的呼唤
一个个因挖走对节白蜡而留下的大坑,仿佛一个个失去孩子的母亲张着口在无声地
呼唤。这片土地原本是对节白蜡繁衍生息的故园,现在却被人为地将它们迁移到一个陌
生的地方,而它们将来的命运谁也说不清楚。这不能不让人联想起人贩子将婴孩从母亲
怀中夺走的残忍。这种残忍,难道是金钱可以平复的吗?
对节白蜡作为我国独特的濒危植物,是大自然亿万年进化的产物,在维护和优化生
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一旦遭到破坏,将
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苏丕林教授认为,对节白蜡大
量流失到全国各大城市,有可能导致这个树种的灭绝。
对一个珍稀树种以及整个生态平衡的保护,不仅需要增强每个国民的环保意识,加
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而且还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正
确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的关系,始终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
的重要关系。
《人民日报》 (2002年05月27日第十一版)

23洋白蜡树 640*480 178k

640x480  .168k  .jpg
预览:99%
>>第47张
图片来自:

530x405  .86k  .jpg
预览:100%
苦楝
苦楝分布於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琉球和台灣本島,是台灣原生的植物。其拉丁屬名melia是古希臘語,原是指白蠟樹;種名azedarach則為阿拉伯語「楝樹」的意思。China tree或china berry則是英語系國家對苦楝的通稱。
苦楝鄉野的樹種,也提供了鄉野的傳說。民間野史相傳臭頭皇帝朱元璋說話靈應,當其逃避元兵追殺,四處躲竄時,好不容易捱到一棵苦楝樹下打盹,適值冬寒料峭,枝果飄零,苦楝子不停的打在癩痢頭上,痛得他直罵苦楝:「你這個壞心的東西,你會死過年。」沒想到苦楝在朱元璋的詛咒下全應驗了。每當新歲交替之際,西風凋碧樹,全株呈現枯死的樣子;易腐的中空主幹,應驗了壞心的詛咒。
凋零枯萎的景象,成了不祥的象徵。加上其味辛苦的果實,使得苦楝的諧音,成了苦苓,也成了「可憐」。因此,漢人的宅院,不但不種植苦楝,其至除之而後快,就像桑樹與喪的音同,結果落得惹人厭的下場,自此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苦楝終其一身,只能在石礫、荒原與貧瘠的環境苟延殘存,努力長大的結果,換得的亦不過是劈成板材,做成板凳、箱櫃,或製成棺材板,做為最終的歸宿與輪迴。
古時候的人認為蛟龍怕楝樹的葉子,當屈原投汩羅江自盡時,楚人擔心龍帶蝦兵蟹將吃掉所有的食物。因此,將包有楝葉的食物投河給屈原食用。吳均(467-520)的《續齊諧記》中的一段文字,把這傳說給記載了下來:「屈原五月日投汩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綵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汩羅之遺風也。』」不知是否因此觸怒龍顏,所以在端午節的時候,以前的人也會佩插楝葉,用以避邪。
苦楝在台東的卑南族人稱之為gamut,為具有香氣之意。祭師們為喪家除穢時,會手持苦楝花並用手指劃過鼻頭,祈求新的一年帶來新的好運。阿美族人和排灣族人都稱之為vangas,阿美族人以每年花開為春天到來的指標,當其結果的季節,可以開始用魚藤毒魚。其葉舖襯香蕉做後熟處理會很香;葉煮湯洗搓身體可以防止皮膚凍裂、治皮膚病,取嫩葉摩擦女孩臉部皮膚會變得白嫩。 
科別
楝科Meliaceae,楝屬
學名
Melia azedarach L.
別稱
棟樹、苦苓、苦苓仔、金鈴子、森樹、紫花樹
型態
落葉性大喬木,樹形傘狀,高約10公尺。
根莖
樹皮灰褐色、縱裂。

2-3回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披針形,基部歪斜。

圓錐花序,5瓣,淡紫色,芳香。花柱1個。
果實
核果卵狀球形,徑約1公分,熟時黃色。
花期
2-4月成片開花。
用途  苦楝的木材紋理漂亮,材質好,是不錯的木料。
藥用
苦楝的根與皮都可以入藥,具有驅蟲消炎、調經健骨之效。皮所含的苦楝素(kumujian)成了生物高效殺蟲劑,可防治100多種昆蟲及數種葉蚤和線蟲,如玉米螟、根瘤線蟲、斑潛蠅、粉介殼蟲、薊馬等等。種子俗稱金鈴子,含川楝素,是驅蛔良藥,《本草備要》也載明了金鈴子「性味:苦寒有小毒,入肝經;功用:濕熱、治疝氣、殺蟲、舒緩肝經、利小便….」。
注意事項  根莖樹皮具毒性,種子的毒性甚於根皮,不要隨意試嚐。
學名
Fraxinus formosana Hayata
科名
木犀科
別名
台灣光蠟樹、白蠟樹、白雞油、脫皮樹、山苦楝、台灣白蠟樹
原產地
台灣
形態解說
1.木犀科常綠半落葉喬木,樹皮灰白色,幹上留有雲形剝落痕跡。
2.其材色具有油蠟色澤,材質堅韌優良,類似雞油,但顏色較白所以又名為「白雞油」。
3.葉為奇數羽狀複葉,葉對生,羽狀複葉先端漸尖銳。
4.葉小光滑全緣,秋天葉片會轉黃。花序明顯,花黃白色,圓錐狀花序。
5.果為翅果,果形狹長呈片狀生長,成熟時褐色。樹形優美,適合作為庭園樹、行道樹。
7.樹液是獨角仙成蟲喜愛的食物。
8.葉:葉為奇數羽狀複葉,葉對生,羽狀複葉先端漸尖銳。葉小光滑全緣,秋天葉片會轉黃。
9.花:花序明顯,花黃白色,圓錐狀花序。
10.莖:半落葉喬木,樹皮灰白色,幹上留有雲形剝落痕跡。因其材色具有油蠟色澤,材質堅軔優良,很類似雞油,但顏色較白所以又名為「白雞油」(台灣櫸)。
11.果:果為翅果,果形狹長呈片狀生長,成熟時褐色。
用途
好的家具材料,適合作為庭園樹、行道樹。
校園芳蹤
操場區

',1)">

[首頁][黎明植物][我們的植物][網路植物園][關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