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建筑工程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08:50:14
为对在我市发生突发性重特大建筑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事故实施有效的救援处置,保证组织指挥,尽快投入紧急救援力量,减轻事故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抢险救灾工作有序地实施,根据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局抢险救灾任务,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指挥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市建设局成立建筑工程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 挥 长:陈松群
副指挥长:王焰明、李宏瑞、安昆冶
成 员:杨剑屏、王涛、丁光勤、何毅刚、安顺祥、陈蒙、朵雯、高黎明、李光春
指挥部职责。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命令、指示,批准紧急抢险救灾经费的使用、人员组成和紧急抢险救灾计划,批准紧急抢险救灾物资的购买、储备和使用,下达紧急抢险救灾命令,调动局系统紧急抢险救灾人员和设备。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工作,在指挥长因故不能履行职责时,由副指挥长按顺序接替指挥长指挥。平时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由副指挥长李宏瑞副局长主持,局办公室李光春副主任负责协调。
为确保抢险救灾任务的完成,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工程技术保障组、专家组和后勤保障组。
1、办公室:主任杨剑屏,副主任王涛,成员:李光春、王建平等。办公地点设在市建设局办公室,电话:3135166、3175218,传真:3178738。
主要职责:熟悉紧急抢险救灾人员和设备情况,掌握各级领导和重要设备的位置,熟悉指挥程序和联络方法。在指挥部的领导下制定紧急抢险救灾计划,提出紧急抢险救灾物资购买和储备计划,组织指导紧急抢险救灾分队的训练,检查紧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情况,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灾情并及时向指挥部和市委、市政府报告,根据指挥部的命令组织紧急抢险救灾力量进行抢险救灾,检查、督促各梯队的紧急抢险救灾工作情况,处理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负责平时及紧急状态下,与公安、消防、交警协调联络。
2、工程技术保障组:组长陈蒙,副组长沙新平,成员胡铁军、张瑞昆等。
主要职责:督促检查应急抢险救灾梯队各种抢险设备和工具的准备情况,确保应急抢险需要,为指挥部科学决策和应急抢险救灾提供技术指导。
3、专家组:组长朵雯,副组长杨宝璋、彭春明,主要人员:周海云、刘建、罗强等。
主要职责:对建筑工程的受灾情况进行评估、检测,为指挥部提供可靠的救援措施,对灾区通讯、医疗卫生、供电、供水、交通、消防、粮食、 主要商场进行灾害检查,对可能发生坍塌的建筑工程提出处置方案。负责对各类专家的召集。
4、后勤保障组:组长丁光勤,副组长高黎明,成员梁俊雄、庞德远、陈跃荣。
主要职责:配合救灾办公室,做好救灾物资、经费的统一调拨和救灾物资的补充工作。做好先进典型的推广、奖励工作,监督查处抢险救灾中的违纪行为。
二、抢险救灾梯队编成
根据我局现有人员、设备情况和可能发生的建筑工程突发事故需要,成立抢险救灾3个梯队,分别由3个副指挥长现场指挥。第1梯队由市政公司组成,梯队长吕强;第2梯队由市一建司、三建司组成,梯队长朱庆宪、熊仲明;第3梯队由市二建司、建安公司组成,梯队长吴笙、王蜀滇。
梯队长职责。熟悉本梯队人员和设备情况,掌握主要人员和设备位置。在指挥部领导下,负责本梯队的人员调整、物资储备和紧急抢险救灾训练,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及时组织本梯队人员参加紧急抢险救灾。
(一)第1梯队
由市政公司组成,梯队长吕强,副梯队长杨玉明、何旭初,材料调配员杨建波。
由杨玉明带队。编制人员100人,载重汽车10台、挖掘机5台(含液压剪和破碎锤)、汽车吊2台、装载机5台、推土机2台、道路切割机2台、发电机1台、空压机1台、风镐2台、抽水机1台、气割设备2套、电钻2台、电手锯2台、十字镐20把、撬棍20根、铁锤10把、铁钻子20根、铁铲20把、消防斧2把、破坏钳3把、安全帽100顶、安全带10付、防尘口罩100个、防毒面具30付、劳动手套200双、手电筒40个、翻毛皮鞋(雨鞋)100双。
(二)第2梯队
主要由市一建司、三建司组成,梯队长朱庆宪、熊仲明,副梯队长王珏、杨彦,材料调配员刘明昆、曾琦。
市一建司由王珏带队。人员50人,配备载重汽车1台(外协单位提供),挖掘机1台(外协单位提供),发电机1台、风镐2台、空压机1台、道路切割机1台、抽水机1台、汽车吊1台、气割设备2套、防尘口罩50个、防毒面具15付、电钻1台、消防斧2把、破坏钳3把、电手锯1台、十字镐20把、撬棍20根、铁锤10把、铁钻子20根、铁铲20把、安全帽50顶、安全带10付、劳动手套100双、手电筒20个、翻毛皮鞋(雨鞋)50双。
市三建司由杨彦带队。人员50人,配备载重汽车1台(外协单位提供),挖掘机1台(外协单位提供)、风镐2台、空压机1台、道路切割机1台、抽水机1台、气割设备2套、防尘口罩50个、防毒面具10付、电钻1台、消防斧2把、破坏钳2把、电手锯1台、十字镐20把、撬棍20根、铁锤10把、铁钻子20根、铁铲20把、安全帽50顶、安全带10付、劳动手套100双、手电筒20个、翻毛皮鞋(雨鞋)50双。
(三)第3梯队
主要由市二建司、建安公司组成,梯队长吴笙、王蜀滇,副梯队长朱丹、杨永宁,材料调配员马明德、杨守义。
市二建司由陈克平带队。人员50人,配备载重汽车1台(外协单位提供),挖掘机1台(外协单位提供)、发电机1台、风镐2台、空压机1台、道路切割机1台、抽水机1台、汽车吊1台、气割设备2套、防尘口罩50个、防毒面具15付、电钻1台、消防斧2把、电手锯1台、十字镐20把、撬棍20根、铁锤10把、铁钻子20根、铁铲20把、安全帽50顶、安全带10付、劳动手套100双、手电筒20个、翻毛皮鞋(雨鞋)50双。
市建安公司由杨永宁带队。人员50人,配备载重汽车1台(外协单位提供)、风镐2台、空压机1台、道路切割机1台、抽水机1台、气割设备1套、防尘口罩50个、防毒面具10付、消防斧2把、破坏钳2把、电手锯1台、十字镐20把、撬棍20根、铁锤10把、铁钻子20根、铁铲20把、安全帽50顶、安全带10付、劳动手套100双、手电筒20个、翻毛皮鞋(雨鞋)50双。
三、通信联络方法
(一)在现有通信网络可以继续使用时,抢险救灾梯队成员间的通信联络使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通信方法详见附件1)。
(二)现有通信网络遭到破坏,不能使用时,起用无线电台和对讲机通信,由4部电台和10部对讲机组成通信网。实施救灾时,由抢险办公室按要求配发给有关人员。
(三)如遇重特大建筑安全事故灾害,通讯全部中断,机关抢险救灾人员自觉赶往局办公地点受领任务,公司抢险人员自觉赶往公司办公地点受领任务。
(四)抢险救灾标志,统一使用市制订的抢险救灾标志,各梯队在安全帽上印上“抢险”二字,并印上单位简称。
四、具体要求
(一)抢险救灾工作要严密组织,听从指挥,保证抢险救灾人员安全,不得擅自行动,各自为阵。现场抢险救灾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再抢救财产。
(二)昆明地区发生重特大建筑安全事故,按逐级上报的原则,应边处置边报告。各梯队负责人立即向指挥长、副指挥长报告,指挥长立即向市政府报告,受领抢险救灾任务。
(三)抢险救灾梯队实行定人、定车、定位、定工具设备的“四定”制度。被确定为抢险救灾分队的人员要保持通信联络,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因故不能担负任务时要及时调整并报指挥部备案。运输车辆和机械设备要确保完好率达100%。各单位要储备一定的机械、车辆和油料。
(四)抢险救灾梯队要备齐救灾物资,分类存储,存放标识明确,堆放整齐,确保紧急情况下及时快速调用。
(五)抢险救灾梯队每年组织不少于1次抢险救灾演练,做到指挥畅通、机动快速、程序清楚、方法熟练,保证一声令下、立即出动。各梯队接到指令后,集合时间30分钟,至主城区范围30分钟,至10公里范围内60分钟,至50公里范围内120分钟,至100公里范围内240分钟到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