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热衷“零工资就业”的冷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00:02:49
对热衷“零工资就业”的冷思考
于晚燕
(山东省威海市职业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0)
摘  要:近年来,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出现了“零工资就业’’现象。笔者认为,透过现象,究其本质,主要是大学生自我定位较高,城市就业志向严重,学校教育模式落后于市场需求。
关键词:零工资就业;自我定位;城市志向;就业指导
据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在2006年的大学毕业生中,有2%愿意“零工资就业”。另据智联招聘与东方时空联合进行调查,在参与调查的5 296名大学生中,有69.2%表示“如果暂时找不到工作,愿意在一家相对理想的单位‘零工资’就业”。什么是零工资就业呢?零工资就业就是指干活不给钱。干活给钱天经地义,为什么在高知识层次的大学生中会出现工作不要报酬呢?笔者认为,导致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大学生自我定位较高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儒家思想深深地束缚着人们的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耀门楣”的观念在中国家庭中更是根深蒂固。在不同时代,人们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主动或被动地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古代,一个穷酸苦潦的考生只要考取了功名,立马就跃为“社会上层”;现代是“考上大学二成功二社会精英”。尽管“社会上层”与“社会精英”不完全相等,通过学习考取一定的学历,达成一定层次的社会地位却是完全相同的。上大学是成为社会精英的充分条件,大学生形成了这种认识后,就业心态就变得狭隘,择业的自主性和多样化就会大受限制。
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数为2 0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19%,我国高等教育正式步入“大众化”阶段。相对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国民的心态没有与时俱进,“社会精英”情结的淡化速度明显滞后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速度,大学生自我定位与社会实际需要产生了较大的差距。
大学生自我定位是社会的精英,应该坐入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承担修身平天下的重要职责,最差也要成为企业白领,坐在企业的豪华办公室里,担当着重要职位。在他们的概念中,蓝领与自己是没有任何联系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深入,大学生想成为机关、事业单位的一员是很不容易的。据有关资料介绍,大学生报考北京某部门公务员的报考比例竟达到1 000∶1,其难度可想而知。大学生尽管拥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但缺少成为白领必需的实践经验。
大学生高定位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差距,导致的结果是机关事业单位进不去,企业白领干不成。大学生为了积攒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及将来能够尽快实现自己锁定的目标,选择更好的工作,只要有关机关事业单位许可,就宁可作“编外人”,或在企业做白领的助手,只干活不领钱,选择了“零工资就业”。
二、大学生的城市情结太重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在西部地区存在着大量空缺职位等待大学生的光临,大学生不存在“零工资就业”问题,但他们对此无多大热情。据教育部统计,80.8%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甚至是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中也有70%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其中,在京、津、粤、浙等8个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总数的57.6%。如此庞大的就业大军同时涌向相对较集中的城市和发达地区,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激烈竞争。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一定程度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城市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和政治文化中心,一直都是主流价值的聚集地,城市人的生活价值和城市人的生活标准作为社会主流在持续发生作用。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将发端于城市的理念向受教育者传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随着受教育程度的递增,学生会接受越来越多的反映城市理念的价值观,从价值观上造成了大学生偏好城市厌恶农村,大学生把城市作为就业的首选是这种价值观的表现。这种价值观带来的效应是大量大学生在有限性地域内实现就业,结果促成了大学生的“零工资就业”。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一定程度反映出高等教育的偏差。我国现代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使新培养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城市聚集特点,这种倾向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两种作用:有利于甚至鼓励大学生在城市就业,因为与其所学知识技能能够对口的单位绝大多数分布在城市附近,形成了城市聚集性人力资本;绝大部分毕业生将涌向职位并不多的城市,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农村根本没法就业,即使是“零工资就业”在农村也没法实现。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城乡差距。大学毕业生本身没有积极性到农村就业,也没有学到在农村就业所需的技能。因此,大学生综合分析父老乡亲、自己及其将来子女多方因素后,只能选择城市,哪怕是“零工资就业”也在所不惜。中国城乡差距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零工资就业。
三、大学教育模式落后于市场需求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在就业市场上,教育机构是厂家,毕业生是产品,产品的销售情况关键在质量。大学生零工资就业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求方面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是:
1.大学生缺少实践经验
社会需求的是实用型人才,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着偏重传授理论知识,轻视技能培训,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的情况。比如,高中生一毕业考入本科大学,就去学工商管理专业,所学的完全是理论知识,一点管理的经验也没有,企业有充分理由不招聘这种人。将我国大学生与外国大学生进行比较,在显示出前者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能清楚地反映出其技能方面的弱点。
大学生缺少实践经验的主要原因有几方面:首先与我国大学教育改革力度有关。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大学生理应学好理论,实践经验的培训应该是踏入社会以后的事。其次与我国大学师资建设有关。随着我国大学规模的扩大,各所大学重视的多是教授,对能够指导学生实习的实践教学师资不够重视。在缺少技能性师资的条件下,大学生只能到社会上进行实习。然而社会上存在大学生实习走过场的现象,接受实习的单位也不会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安排师傅专门指导大学生。调查表明,高达35%的大学生反映在实习过程中根本没有任{刚币傅指导,甚至高达48%的大学生认为即使有师傅指导,也没有倒可实际意义。
一位已经“零工资就业”的大学生说:“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半年来我们在招聘会上屡屡碰壁,现在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大学毕业生有实际工作经验,我们实在找不到工作只好委托关系,以实习的名义进入一家单位,为了尽快积累一些工作经验,我们无奈承诺不要一分钱报酬,也不签订合同和缴纳保险。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也只能现在先曲线就业了”。
目前国内劳动力市场是供大于求。单位在招聘人员时总挑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人员。为了弥补学校学习缺少实践技能的缺撼,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无奈地选择了“零工资就业”,以便在这一周期积累实践经验,进而成为正式的在编人员。
2.专业设置雷同加剧了就业竞争
专业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载体,专业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具有定向作用。
高校专业设置雷同加剧了大学生的竞争。以四川省为例,据调查,四川省高校专业设置最多和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是计算机和英语。布点最多的专业前二位依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6%)、英语(60%),它们的招生人数依次为9 083人、7360人,设置这两种专业的学校超过总数的85%。后来计算机专业出现了就业难的状况,电子信息行业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开始减少,原先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热开始降温,计算机专业处于供大干求状态。随着设置同一专业的学校数量的增加和招生人数的迅速扩大,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必然也会碰到市场饱和的情况。而各高校还在扩大该专业的招生规模,使得同一专业毕业生过多,在就业岗位一定的情况下加剧了就业的竞争,供远大于求的状况导致的直接结果必然是“零工资就业”现象的出现。
各高校追求“大而全”,扩大原有专业的招生规模,盲目上马新兴专业和社会急需专业,不仅使原有专业教学条件不能满足扩招需要,而且新开设专业的师资、设备等条件更不能满足专业学习需要。有的高校为吸引生源,盲目开设新专业,实际上却不具备开设该专业的师资、设备条件。如有的高校因缺乏某专业课程授课教师,让其他相近课程的教师“临阵磨枪”勉强授课,造成专业教学水平的低标准和教学质量的下降。这种教育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不匹配,在就业市场上就形成了“零工资就业”现象。
3.就业指导不到位导致就业底气不足
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调查,当今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逐渐增强,有56.7%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就业指导应该贯穿整个大学过程中。国外发达国家,每所高校都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部,它既是学生就业信息的主要数据库,又肩负着为他们排忧解难、对症下药的个别辅导服务。大多数就业指导教师拥有心理学等专业的博士学位,除择业辅导外,还负责个性分析、职业生涯设计等。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也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但这个中心不仅人数少,缺乏高素质的教师,而且只针对大四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导致毕业生对自己评价不足、认识不清,自我推荐过程中缺乏自信和勇气,只能用零工资的高额代价谋取就业。
4.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就业信息不对称
大学毕业生迫切需要一个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就业市场。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没有相互贯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主要由学校负责,学校大多直接组织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供需见面,覆盖面比较狭窄,就业效率不高。而我国就业市场又存在发展缓慢、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造成了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供需渠道不畅的缺陷,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里找职业,大学生为了及早就业,在本不需要人才的地方只能“零工资就业”。
参考文献:
[1]周太良.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机制的创新 [J].教育与职业,2006,(27).
[2]何岸,杜学元.高校专业设置雷同问题浅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5).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
指导单位: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