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三次落选中科院 却是美国科学院院士(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44:47
袁隆平:三次落选中科院 却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10月14日 10:21中国周刊 【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246条
对于学生的教育,袁隆平认为应该多鼓励,增强孩子的信心。这或许与他的经历有关。初中一年级时,袁隆平在自己的作文里使用了一句颇为自得的成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可是他不会写“梭”字。老师看了之后说是“臭文章”。从此,袁隆平就再没有写过“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了。尽管他早已会写“梭”字了。
袁隆平也反对现在填鸭式的学习方法,“我们国家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很多书呆子。”
他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得益于少年时母亲对袁隆平的言传身教。袁母当年是教会学校的英语老师。
正因为如此,袁隆平看重身正示范的作用。去年,湖南卫视《成人礼2009》的节目中,在前期的票选嘉宾环节,节目组发现90后并非盲目追星,最受孩子们青睐的是袁隆平,远远盖过了林俊杰、周杰伦。
“不要去写了”
写《袁隆平口述自传》期间,辛业芸曾经面临一个“拿不准”的选择:袁老师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事情要不要写?
袁隆平1994年以前曾经三次申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均落选,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后,湖南省第四次推荐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最终当选。至今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袁隆平,却获得了拥有20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称号。
袁隆平曾经说理解中科院的逻辑:“我搞的是应用科学,中国科学院搞的是基础研究,如果按这个来评,我不合格。”
“很多人都告诉我说一些当时的事情是这样的,说应该写出来。”辛业芸说。其实,她手里有一些材料,也曾试图写进去。对于细节问题,辛业芸去问袁隆平,袁隆平不愿详谈。辛业芸把写好的落选院士的文字拿给袁隆平看。袁隆平看完,思考了一会儿,说,不要去写了。
据辛业芸介绍,袁隆平向她说,荣誉心我不是没有,可不是放在第一位,钱也是这样,可不要为这些所累。
新华社国际科技室记者姜岩曾经多次采访袁隆平。他说,有一次与袁隆平讨论“什么样的人最幸福”。姜岩说到美国进行的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是集中认为做老百姓最幸福。袁隆平对此深有同感,还讲起了自己对于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印象:
“我去汕头大学,李嘉诚请我去,给学生颁发博士学位。李嘉诚也不自由。他钱太多了,怕有人要算计他。他的车队保卫很严,除了自己的保镖外,还有汕头公安局和广东省公安厅保护,哪里能去,哪里不能去都有规定,不自由的很呀。他和我吃饭,就是吃了两条小鱼,两碗干饭,哗啦哗啦地吃,他并不那么奢华。他人品很好,主动提出和我合作,要扶贫。他也是苦出来的,卖塑料花起家的,所以有钱了就做些好事。”
在辛业芸看来,袁隆平在学术上是超前的,但在生活享受方面却是落伍的,“他非常简朴。”辛业芸回忆,有一段时间,袁隆平的购物欲非常强烈,每到星期五下午,就要到商场去购物。可他不讲求名牌,他主张穿着朴素大方,甚至尽买打折的商品。他每年在海南三亚南繁期间,都要买上好几件仅四五十块一件的衬衣,“这样的衬衣美观大方,还是棉质的透气,下田的时候穿起来方便,不用担心弄脏了,好得很。”
袁隆平认为,财富多了如果想不开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上市之后,袁隆平成为亿万富翁,不过他同意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中心的科研经费,“到底是个好事坏事,现在还很难断定,要靠实践来检验。”
相关阅读:
网友热议袁隆平家有六七辆车:仇富不仇袁隆平
从袁隆平身上为何看不到“仇富”的影子
袁隆平落选院士是评价机制出了问题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长尼尔森表示向袁隆平致敬
让种田的农民都富起来——袁隆平的梦想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