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批评的试管婴儿之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20:41:18
2010年10月13日 14:37:19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这位“试管婴儿之父”所受到的批评却从未停止过。甚至,就在获奖消息公布的前一天,梵蒂冈宗教生命科学院的负责人还公开指责评审委员的决定,指出爱德华兹的研究“搭建了一座屋子,却错开了一扇房门”。

爱德华兹和路易丝 CFP供图
85岁的罗伯特·爱德华兹此生获得过不少赞誉,被世人称为“试管婴儿之父”。他也因这项“现代医学发展里程碑”式的技术荣获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10月5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评审委员会称赞他“帮助全球10%的夫妇免受无法生育的困扰”。
可这位“试管婴儿之父”所受到的批评却从未停止过。甚至,就在获奖消息公布的前一天,梵蒂冈宗教生命科学院的负责人还公开指责评审委员的决定,指出爱德华兹的研究“搭建了一座屋子,却错开了一扇房门”。
如同多年来一样,爱德华兹并没有回应批评。在获奖的消息发布后,他没有接受采访,也没有发表感言。事实上,因为长期卧病在床,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甚至无法通过电话告诉他获奖的消息。
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份由他妻子发布的公告:“他全身心致力于学术、心无旁骛地研究,才能克服各方的反对,获得今天的成功。”
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了
打从一开始,爱德华兹的研究就充满争议。20世纪50年代,这个就读于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了生殖医学领域的研究。他和同事外科医生帕特里克·斯特普托一起,希望运用体外受精的方法来解决不孕不育之症。
在此之前,已经有科学家发现,兔子的卵细胞能够在试管内完成受精。爱德华兹希望把这一实验应用于人类。
困难显而易见:他们根本找不到实验材料,尤其是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卵细胞放入这场“荒谬的实验”。妇产科医生听见他们收集卵巢组织的要求就连连摇头,还有人直斥他是疯子。
“不把卵细胞放在试管里,说什么也没用。”在2001年的一篇文章中,爱德华兹对当年的困难还记忆犹新。
最后,还是一位做妇产科医生的朋友将手术切除的卵巢组织送了过来。爱德华兹将实验素材混合起来培养,最终在玻璃试管里形成了人体的受精卵。
起初,这些受精卵并没有像在子宫内那样不断分裂、生长,而是始终保持着单细胞的样子。爱德华兹和斯特普托进行了很多次实验,最后才运用腹腔镜技术将卵细胞取出,与精子形成能够分裂的受精卵。1968年,两位科学家第一次培养出了人体胚胎。
多年后,爱德华兹表示永远不会忘记成功的那一刻:“我从显微镜里看到一些很有趣的东西,那些胚泡也在看着我。我想,我们做到了。”
与爱德华兹的兴奋不同,科学界对这项研究成果充满质疑。人们担心,这些“人造生命”可能破坏社会的伦理关系,甚至“培养出畸形的怪物”。1971年,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被誉为“DNA之父”的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就严厉批评这项工作的“错误不可避免”,“即便你愿意杀死婴儿”。
在一片争议声中,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以“不符合伦理”的理由,拒绝了爱德华兹和斯特普托的资金申请。这是英国唯一的政府性医学研究基金会,支持的科学研究包括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等。
两位科学家只能依靠个人捐赠的少量资金维系研究。他们甚至在一项基金的申请中表示,有关人工授精的研究将用于研发避孕药。
1978年7月,在经历了20年的坎坷之后,53岁的爱德华兹和65岁的斯特普托培养出了第一个试管婴儿。这个名叫路易丝·布朗的女婴的诞生让人们惊呼,科学家“扮演了上帝”,“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了”。
搜索更多试管婴儿 研究 的新闻
文化视点:2010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
诺贝尔奖金实际价值缩水?
三人分享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