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系列:读书与写作--gmz88的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6:35:11
读书与写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国唐代诗圣杜甫的一句妙语,道出了读书与写作关系密切的真谛。也就是说,好文章是在阅读大量书籍,积累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踏踏实实的努力写出来的。写文章就像盖房子,不准备充足的砖木沙石等建筑材料,怎么能盖成房子呢?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米”又从何而来?为什么一提起写作学生就抓耳挠腮,无言可写,无从下笔?其中最重要得到一个原因,就是“库存”无几,知识不丰,因此难以成文。
郭沫若同志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这胸中的“万汇”,需要读阅大量的书,并且长期积累而成。学生的写作水平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阅读量小,知识面窄。当前各行各业飞速发展,文化事业首当其冲,因此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是当务之急。通过“普九”,一般学校都有了图书室、阅览室,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为他们准备了充实的“米”库。
当然,读书要有选择。古人云:“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不善吃者病。”因此,读什么书至关重要,有些书并非“开卷有益”,应该避免学生读书饥不择食、良莠不分的现象。有的学生自己买书、找书看,这些书应经过老师允许后方能阅读,以免适得其反,身受其害。除此之外,读书积材,多多益善。
徐特立老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历史学家吴晗说得更为坦率:“我的办法说穿了很平常,除了多读之外,便是多抄”。学生在阅读中按自己知识的需要,摘抄优美语句和精要语段,收集积累知识,并适时背诵,就可以“入库牢固”。然后再反馈到写作中去,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就是“提取库存”。这样随读随记,日积月累;“零存整取”,写成文章;长此以往,获益匪浅,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长足的长进。
读书与写作关系非常密切。就好比蚕吐丝、蜂酿蜜,蚕只有吃进一片片桑叶,才能吐出精美的丝;蜂只有采集百家之花,才能酿造香甜的蜜。写作何尝不是如此,也是读别人的文章写自己的语言。我在批阅一个学生的读书心得时,看到他是这样写的:“我读了《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雷锋的故事》、《可爱的中国》等书,书中英雄人物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长大后,我要像江姐那样沉着老练,像保尔那样意志坚强,像雷锋那样助人为乐,像方志敏那样热爱祖国……”通过读书,书中的一些知识信息和道德信息储存在他们的脑海中,再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又能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
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首先在于读书能激发写作兴趣,使人产生写作的欲望。简言之,写作欲望往往来自于读书。
一个人总是有了写作的兴趣与欲望,才会拿起笔来进行写作的;而写作兴趣与欲望的产生,又总有一个契机。从创作心理的角度看,这个契机的出现总是与强烈的情感冲动分不开。而进一步分析又可以发现,导致写作兴趣与欲望产生的情感冲动不外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二是来源于读书,尤其是来源于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前者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在此不赘述。至于后者,只要稍为留意,则不难发现:没有哪个作家没有过一段如痴如醉的读书生活,也没有哪个作家不是终生与书为友,以书为师,以读书为乐的。这些读书经历在他们的写作活动中不仅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往往成为他们拿起笔来进行写作的原动力。
读书能触发创作灵感
在文学创作中存在灵感现象,已为无数作家的写作实践所证明,不必赘述。所谓灵感并不神秘,它广泛存在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灵感是由于深入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对于文学创作来说,灵感当然是求之不得的。问题是,它是突然产生的,它的出现有极大的偶然性,往往需要外界事物的触发。那末,能触发灵感的外界事物有哪些呢?一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事、现象,二是读书。因为书“既是生活的海洋,又是知识的海洋。两个‘海洋’是混为一体的。他们混为一体,才使作品展现出一个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给人以艺术享受的光彩夺目的世界。”[九]读书所获得的丰富知识,本身就是灵感得以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书展现给人的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书中包含着如此丰富的情感、知识和生活内容,因此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鸣、联想乃至想象,使人受到启迪而触发创作灵感。这一如画家到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中去写生,一方面获得了创作素材,一方面又启迪了创作灵感一样。因此,很多作家都有过在读书过程中获得创作灵感的经历。他们有的是在阅读中无意获得灵感,有的则是有意识地通过读书去获取灵感。
有益于创作的读书方法
关于读书对写作起着什么重要作用,写作为什么离不开读书的问题,上文已经谈得很清楚了。一个人若要写作,就必须保持终生读书的好习惯,否则其文学生命是不会长久的。正因为读书是如此重要,所以有必要讲究读书方法。
人的一生时间、精力有限,而书是读不完的,所以读书首先要有选择,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对于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来说,尽管需要博览群书,但仍然要有主次之分,要从有利于写作出发,不能主次颠倒。比如说,某人要写作,于是大量读书,但结果他所读过的书里面,研究古董的书比文学作品还要多得多,那肯定是不行的,他只好去研究古董或做古董商人。
其次,精读与广读相结合。优秀的经典之作要精读,只有精读才能深刻领会其精华。为了获取多方面的知识,一般的作品,以及非文学作品的书宜广读、泛读。当然精读与广读不宜平均使用气力。本本精读太耗时间,所读之书必然有限,“博”不起来;本本泛读则如走马观花,所读之书即使很多,但浅尝辄止,所得有限,“专”不起来。所以,读书应从个人实际出发,该精读的精读,该泛读的泛读。须知有的书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读,而有的书则只需看看目录就够了。
古人曾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话的意思是,在读书方面肯付出辛苦,写起文章来就会轻松。怎么样才能算“劳于读书”呢?
我先举几个例子。唐代文学家韩愈,他身世孤苦,三岁死了父亲,从小过着流离困顿的生活,但他能刻苦学习。他七岁开始读书,每日能诵记数千百言,十三岁就已能写很好的文章。唐代诗人白居易,他“苦学力文”,“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他每日坚持,不怕劳苦,甚至出现“口舌成疮,手肘成胝”的情况。唐代诗人刘禹易,他年纪很小,头发束成两个角的时候,就读了《诗经》和《尚书》。后来阅读的范围越来越广,他曾在《游桃源一百韵》中说:“九流宗指归,百氏旁捃摭。”九流百氏,即九流百家,指各种学术流派的大量书籍。这两句的意思说,他研读各种流派的旨意,广泛地采集百家著作。又如宋代的文字家范仲淹,他小时候,“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他自幼好学,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家中无书可读,就到附近人家去借,有的书还把它抄下来,背下来。又如明代文学家宋濂,他六岁开始读书,每天记诵两千多字的文章。他家穷,买不起书,只好向有书人家求借。借到书就日夜抄录,就是大冷天,砚水结冰,手指冻得僵硬,他还是坚持抄写不懈。因为按时还书,有信用,藏书人都愿意借书给他。他就用这个方法,才有机会遍览群书。古代文学家青少年时勤苦学习的故事是很多的,说也说不完。
文学家能写出好文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他们在青少年时代,不怕辛苦地大量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愈多愈广,就愈有助于写作能力地提高。多阅读,可以开阔眼界,广大知识面;多阅读,也可以使我们学习到如何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选词炼句和不同的表达方法。因此,汉代的大作家杨雄就说:“能读千赋则善赋。”是说读了很多名家写的赋,自己也就善于写赋了。唐代大诗人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读了很多很多书,写起文章来,文思就会敏捷,如有神力相助。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也说:“书痴者文必工”,意思说,沉迷阅读的人,他的文章必定会写得好。《唐诗三百首》的编者蘅塘退士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他们这些话,可以说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我们许多人写得不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外阅读太少。要想写好文,就要肯下读书的苦功。只要能下决心,经过一番“劳于读书”的苦,是一定会出现“逸于作文”的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