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儒将彭雪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1 13:17:28
新四军儒将彭雪枫





彭雪枫将军

彭雪枫在西北军军官子弟学校

彭雪枫在北京九龙壁前留影

新四军游击支队主要领导彭雪枫、张震、肖望东合影

彭雪枫与彭德怀、邓小平等合影

彭雪枫(前左三)率新四军第六支队东进,在淮河以北开辟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图为彭雪枫与支队领导干部合影。

1929年,彭雪枫进入开封政训院活动、学习。前排左一为彭雪枫

1937年秋,周恩来、邓小平、彭雪枫在山西。

彭雪枫(前排右2)与四师师部电台工作人员合影

彭雪枫(2排右2)邓子恢(2排右3)与出席师机要工作会议人员在一起

小朱庄战斗前夕,彭雪枫将军在阵地前观察。

新四军第4师指挥部在指挥战斗

徐海东同彭德怀、彭雪枫、郭述申在一起

1941年10月,陈毅亲临前线指挥陈道口战役后,11月与彭雪枫在安徽省泗洪县的半城。

彭师长在作军事动员

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时的彭雪枫

彭雪枫与《拂晓报》社工作人员合影


彭雪枫和张爱萍、韦国清合影

彭雪枫检查部队军事训练

彭雪枫在击落的日机前留影

彭雪枫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与叶剑英合影。

彭雪枫与妻子林颖的合影

彭雪枫牺牲一周年之际,小枫在家人的陪护下来到父亲彭雪枫墓前

彭雪枫中弹殉国纪念碑

将军手书
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彭雪枫,河南省镇平县人,1907年生,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被派到苏区,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军委第1野战纵队1梯队队长、红3军团5师师长、陕甘支队第2纵队司令员、红1军团4师政治委员。在中央红军进行的历次战斗中,他无役不从,每次都披坚执锐,身先士卒,且多次担任先锋部队的指挥员。1936年秋被派往太原等地,做团结各界爱国人士、联合阎锡山抗日的统一战线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1938年春调赴河南确山竹沟,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组织训练抗日武装。同年9月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开辟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任中共豫皖苏边区委员会书记。后任新四军第6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八路军第4纵队司令员。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淮北军区司令员,领导根据地军民同日伪军及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艰苦斗争,先后取得1942年冬季淮北反“扫荡”和1943年3月山子头战役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淮北抗日根据地。期间他刻苦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博览中外兵书,总结实践经验,对抗日战争的游击战术和政治工作问题进行了论述。亲自编写《游击战术》、《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教材,经常到抗日军政大学第4分校授课。
1944年8月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指示,指挥所部进行西进战役。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指挥作战时牺牲,时年37岁。新四军陈毅代军长在《哭彭八首》中深情地写道:“淮北哀音至,灯前意黯然。生平供追想,终夜不成眠。”“廿年老战士,今有几人存?新生千百万,浩荡慰英灵。”“尔我竟长别,多年患难同。我身惜后死,努力贯初衷。”彭雪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表现了一位共产党员为民族、为人民忠贞不渝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德。他光明磊落,不畏艰苦,克己为人,廉洁奉公,爱护军队,爱护人民,深受人民的爱戴。他刻苦好学,文武兼备,机智顽强,是中共卓越的军事家之一。他在河南竹沟创办了著名的《拂晓报》,深受广大干部和军民喜爱,受到党中央的赞扬。他亲自编写《游击战术》、《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教材,经常到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授课,并主持创办四师拂晓剧团。著有《娄山关前后》、《豫皖边两年来平原游击战总结》等文。
194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中共淮北区党委在洪泽湖边大王庄,分别为彭雪枫将军隆重举行追悼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词是:“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的共同挽词是:“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山河破碎,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在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和安徽省宿州市建有彭雪枫将军陵墓和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