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31型洲际弹道导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3:44:43
——公路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
工程总投资:—
工程期限:1978年——2020年
 2009年国庆阅兵亮相的东风31甲型洲际弹道导弹,携带多枚分导式核弹头,射程超过12000公里,可打击美国本土和欧洲全境。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为打破反华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战略威胁,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果断决策,投入重大资源,开展以弹道导弹和核武器等为核心的国家战略武器研究,经过几代科研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的战略安全。
在1999年10月1日举行的国庆阅兵仪式上,从天安门广场驶过了三辆搭载有导弹发射筒的重型运载车。这是东风-31型陆基机动洲际弹道导弹首次公开曝光。东风-31是中国第一种进行公路机动的洲际导弹,能在普通公路上进行机动转移。导弹发射所需的全部设施,全都安装在一辆发射车上。在接到命令后很短的时间内,导弹就能完成从起竖、瞄准到发射的全过程。这大大增强了该型号导弹在未来战争中的生存能力。
目前世界上仅中、美、俄三国进行了射程8000公里以上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实弹部署,具有全面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英国、法国由于国土面积狭小而没有部署陆基弹道导弹,其主要靠核潜艇携带的海基核力量。印、巴等国的核力量还处于婴儿阶段,非常脆弱。
东风-31型固体洲际弹道导弹(北约代号CSS-9)由中航集团公司、第二炮兵部队和其它科研单位联合研制,总设计师为航天一院刘宝镛院士。该导弹前身是东风23导弹计划,1978年立项,项目编号202号工程,目的是研制一种能够打击前苏联欧洲地区的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用来代替射程5000公里的东风-4型液体中程导弹。1984年因为新技术的注入而换项831工程。大口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铸造技术一直是研制固体洲际导弹的瓶颈难题,经过我国军工科技人员不懈努力,终于掌握了大口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铸造技术,于1988年设计定型,1989年生产出第一枚原型弹,命名为东风三十一。
东风-31固体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可携带一枚700公斤级的25万吨至100万吨核弹头,或3枚9万吨级的分导式核弹头,火箭结构为三级固体发动机。射程超过8000公里。打击范围可达美国西海岸的任何目标以及北部山区的几个州和欧洲各地,具有打击硬目标的能力,能够摧毁包括美国“民兵-III”抗压加固地井等战略目标的能力。东风三十一的圆周偏差率没有公开过,但是根据有关资料分析,井射型号的圆周偏差率约100米,机动型号的命中精确度约在150米左右。装备有欺骗反导系统假弹头,是一种生存能力极强的战略武器,从发射前的机动转移,到导弹的末端飞行,拦截都将非常困难。
东风-31弹体全长13.4米,比东风-4“矮”了一半,直径略同,为2.25米。弹头轻了3倍,只有700公斤。同东风-4重达82吨的庞大身躯比较,东风-31硬是减到了42吨左右。我国在1982年就实现了核弹头小型化,科研人员从核弹头小型化,导控系统微电子化,高效固体推进剂和弹体材料等各个方面都费了不少心机,才把东风-31打造得如此紧凑。DF-31不光重量和体积减轻了,反应时间和精准度与DF-4来比较都提高了数倍。
东风-31的载车为武汉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的ZX-TJ-2000型8轴牵引车,配置v-12缸增压风冷发动机,国防科工委要求200吨牵引力,顺利通过二级地形,即离开公路的沙石路面。八轴牵引车由十五所绘制载车图纸,三江航天集团孝感生产底盘,再由铁路运输至武汉汉阳组装载车,最后由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四川龙泉完成导弹总装任务。导弹运载车采用全轮随动转向,油气弹簧独立悬挂、驾驶员控制的中央轮胎充气装备、大号轮胎等技术。东风-31甲的牵引车做出了重大调整,东风-31牵引车使用汽车柴油发动机,而东风-31甲的牵引车使用了功率更大的船用柴油发动机,仅仅散热器就有两米高。改进后的底盘将加强在野地环境中的机动性能。这些改进措施将使导弹更难被发现,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生存性。
东风三十一共四型八种(包括验证弹),分别为:31原型、甲,甲一,乙,乙一,乙二,丙,丙一,丙二,丙三。其中东风-31甲是东风-31的增程弹,运用了90年代末多项先进技术,它是我国现役陆基洲际导弹技术含量最高的型号。东风-31甲采用了大当量的单一弹头,该弹再入段配备了一个装有低温高压液态气体的动力装置,在距离地面约八万米高空的稀薄大气层中,由弹道计算机控制容器喷口开启,靠矢量喷射实现导弹变轨机动。
东风-31乙一,丙二是地井发射型号,部署在长城工程的隧道和地井中,它们的部署情况还没有公开过。31丙一是平原机动型号,也就是50周年国庆阅兵展示的型号,发射筒表面除了竖立液压装置外没有装配卡钳,也没有加强筋固定,主要部署在东北,华北地区,打击对象为美国。31乙,乙二,丙三是山地机动型号,主要部署在华中,华东地区,它们的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发射筒采用了加强筋固定,并安装了两副卡钳,考虑到南方丘陵地带路面质量的因素而起到稳定作用,打击对象为美国在欧洲的盟友,也兼顾打击前苏联的欧洲地区。地井发射的东风-31,在1993年进入战略值班,路基机动型号在1996年交付部队。
就象巨浪-1型海基中程弹道导弹建立在东风-21型导弹的基础上那样,东风-31和巨浪-2实际上是同一类型的导弹,一个部署在陆地上,另一个部署在海洋上。东风-31的前2级推进器是采用了被取消的东风-25常规中程弹道导弹的技术,而东风-41则在继续使用这2级发动机的基础上,加装了1级更大的推进器。自从1983年底2米周长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成功后,这些导弹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导弹的尺寸和性能已经接近美制的3级固体推进器多弹头三叉戢C-4远程导弹。
外界普遍的猜测东风-31导弹的第一次试验是于1992年4月29日完成。由于导弹部件的质量问题,在发射升空后爆炸。第二次试验也以失败告终。但1995年后连续4次试验成功。1995年11月10日和1996年1月10日的试验中,导弹携带了外大气层的模仿运载器。东风-31的第4次成功试验是于1996年12月28日在山西的某一基地进行。1997年12月中旬东风-31在五寨基地的发射台上被观测到,随后即进行了飞行测试。同月东风-31还进行了从潜艇发射管中的模拟测试。1998年12月进行了一次“软发射”。1999年8月2日,中国成功的在山西五寨二炮基地发射了一枚东风-31,导弹下落点位于新疆的罗布泊。中国在1998年下半年进行的一系列发射准备期间,美国派遣了USS观测岛号海军侦查舰停泊在西太平洋实施了监视,但中国的导弹并没有向海上方面发射。1999年10月1日中国50年大庆典上举行了规模最大的阅兵式,展示了许多新的武器装备,出动了11000名官兵,17对地面阵容,25对方队,和包括132架飞机参与的10次排队表演。东风-31也在其中,不过导弹被装在巨大的发射管内。
东风-31型洲际导弹的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国防科学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东风-31型洲际导弹是我国战略核力量中坚强的一环,将在未来捍卫祖国统一和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东风31型导弹性能:
射程:8000公里
弹长:13.4米
弹径:2.25米
弹重:  17吨
弹头:一枚700公斤的100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或3枚9万吨级当量分导热核弹头
速度:每秒7公里以上
推进剂:固体燃料
制导:惯性陀螺 + 弹载计算机
精度(CEP):100-150米
部署形式:公路机动
准备时间:10~15分钟
研制时间:1983年
首次试射时间:1992年4月29日
中国各型弹道导弹一览表
型号     燃料             射程(公里)       装备时间
东风-1   液体短程弹道导弹,射程600公里     1961年装备
东风-2   液体短程弹道导弹,射程1,300公里   1966年装备
东风-3   液体中程弹道导弹,射程2,700公里   1971年装备
东风-3A  液体中程弹道导弹,射程3,500公里   1987年装备
东风-4   液体中程弹道导弹,射程5,500公里   1980年装备
东风-5   液体洲际弹道导弹,射程12,500公里  1981年装备
东风-5A  液体洲际弹道导弹,射程13,500公里  1986年装备
东风-11  固体短程弹道导弹,射程350公里     1992年装备
东风-11A 固体短程弹道导弹,射程500公里     1998年装备
东风-15  固体短程弹道导弹,射程600公里     1990年装备
东风-15A 固体短程弹道导弹,射程600公里     1994年装备
东风-21  固体中程弹道导弹,射程2150公里    1987年装备
东风-21A 固体中程弹道导弹,射程2500公里    1990年装备
东风-25  固体中程弹道导弹,射程3200公里    2004年装备
东风-31  固体洲际弹道导弹,射程8000公里    1992年装备
东风-31A 固体洲际弹道导弹,射程12000公里   2007年装备
东风-41  固体洲际弹道导弹,射程?          绝密,未曝光
巨浪-1   固体潜射弹道导弹,射程2150公里    1982年装备
巨浪-2   固体潜射弹道导弹,射程8600公里     未知
巨浪-2A  固体潜射弹道导弹,程12000公里      未知
中国导弹工业组织结构及主要企业
长期以来,中国导弹研制工作一直在军事战略和作战计划中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导弹工业与其他国防工业部门不同的是,绝大部分导弹实际上是由两家大型控股公司的下属企业研制,这两家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CASIC)。此外,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AVIC I)、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AVIC II)以及作为中国最大的地面武器研制厂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CNGC)的下属企业也参与导弹研发和制造。这三家企业研制了中国几乎所有空空导弹(AAM)及部分反舰导弹(ASCM)、地空导弹(SAM)与对地攻击导弹。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团组建于1999年7月,它由当时的中国航天集团总公司(该公司英文简称同样为CASC)分拆而成,而后者于1993年在对原航天工业部进行公司化改造的基础上组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一家大型控股公司。拥有10万多名员工。该公司下属8个研究院和制造“基地”(其中一些研究院和基地已更名为“集团公司”)。这些研究院和基地也拥有大量附属机构,包括研究所、工厂和分公司等。该集团还直接控制l00多个研究所、工厂和分公司,其业务领域包括弹道导弹、运载火箭、卫星、载人航天飞船及民用产品等。
与中国其他大型国防工业企业一样,航天科技集团所属机构(而不是控股公司本身)才是导弹研制的主体,其下属主要机构包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四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067基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八院)、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九院)、航天时代仪器公司(十院)和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062基地)。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是中国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主要研制机构,总部位于北京,始建于1957年,拥有2万名员工,包括1万名“中高级技术人员、工程师和科研人员”。该院下属12个研究所,4座工厂及多家公司,主要研制液体和固体燃料弹道导弹和液体燃料运载火箭。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四院)是我国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总部位于西安,始建于1962年,拥有1万名员工,包括4000名“中高级”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该院下属6个研究所,4座工厂和多家公司,主要研制用于弹道导弹和地空导弹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主要研制卫星和载人航天飞船,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始建于1956年,拥有约1万名员工,包括1700名高级技术人员、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是我国最早从事卫星研制的高科技机构。它在中国载人航天项目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该院下属10个研究所,2个“其他机构”(估计是工厂)及多家公司,它主要研制通信、气象、地球资源、侦察、导航和科研卫星及载人航天飞船。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AALPT)是中国唯一研制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机构,总部位于西安,始建于1965年,拥有约8000名员工,包括3000名高级技术人员、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相继成功研制了50多种型号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用于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推力从0.4公斤至75吨。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颗外星、第一艘载人“神舟”飞船等90余次重大发射任务,一直保持了100%的参试成功。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八院)主要承担运载火箭、人造卫星、战术导弹、宇航工程和民用产品的设计、研制和生产。总部位于上海,始建于1961年,拥有2万名员工,包括6000名工程技术人员。该院下属40个“军品研究所和民品研制公司”及1家贸易公司。先后研制成功风暴一号、长征三号(一、二级)、长征四号、长征二号丁等大型运载火箭;并通过合作成功地把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我国第一次承揽的国外商业通信卫星亚洲一号、资源一号卫星、我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一箭三星、神舟飞船及多颗返回式科学卫星送上太空。
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九院)主要为导弹和航天工业研制电子设备,总部位于北京,始建于1993年,拥有5000多名员工,包括2600名工程和技术人员,下属2个研究所和3座工厂。为中国的卫星和卫星应用系统、运载火箭系统、雷达通讯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研制、开发和生产了数千个品种的高可靠、高精度、高效率、长寿命的专用电子元器件和部组件产品。
航天时代仪器公司(ATIC)主要研制导航和制导系统,总部位于北京,拥有5200名员工,资产总值16亿元。该公司下属3家工厂及多家机构,产品包括惯性导航系统、光电产品、电子设备和零部件、精密仪器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SAIC)总部位于成都,拥有2万名员工。该公司下属30个“研究和设计机构及工厂”,主要产品包括多级火箭系统。考虑到该公司的规模,它肯定还在研制其他导弹系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下属6个研究院和基地及相当数量的小规模直属机构,总数约200个,拥有员工10万人。该公司业务领域包括弹道导弹、反舰导弹、地空导弹、运载火箭、卫星、卫星零部件、电子产品、通信系统、信息技术、能源和环保等。该公司下属主要企业包括:中国长峰机电技术设计院(二院)、中国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三院)、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六院)、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江南航天集团(061基地)和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066基地)。
中国长峰机电技术设计院主要研制地空导弹、弹道导弹、传感器和电子设备。迄今为止,该院只公开展示了一种型号的弹道导弹,可能是基于该院设计的某型地空导弹研制。其他产品包括红外探测器、卫星跟踪和信号接收机系统、微电子设备及照相电子设备等。该院拥有3万名员工,包括8000名工程师和一般技术人员,下属10个专业研究所,3座工厂,9个综合性技术、制造和贸易公司及模拟中心、学校和医院各1所。”
中国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CHETA)主要是研究、设计和制造反舰导弹和基于反舰导弹技术的电视制导对地攻击巡航导弹(LACM),其他产品包括动力系统、自动化控制设备、雷达电子设备、计算机零部件及红外激光设备。该院资产总值45亿元,拥有1.3万名员工,包括2000名科研人员和高级工程师及6000名技术人员。1996年,该院下属10个研究所和2座工厂。
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主要研发、制造和测试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1999年8月前,该公司隶属干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四院。该公司产品包括用于战略和战术导弹及运载火箭二级以上助推火箭的固体燃料发动机,用于可回收卫星的减速发动机,用于同步卫星的地球近地点点火发动机(EPKM)。该公司总部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拥有5000名员工,包括2000名专业技术人员iH400名高级技术人员,下属3个研究所,2座工厂和l座测量站。
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机构,拥有员工800人,创建于1965年,它主要为导弹和航天工业部门设计研究所、工厂和场地。
中国江南航天集团总部位于贵州遵义,该集团资产总值38.6亿元,拥有员工2.7万人,包括8300名技术人员和860名高级工程师,拥有23座工厂,2个研究所,3个技术中心和3所学校。
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总部位于武汉,该公司主要研制DF一11固体燃料短程弹道导弹,其他已知产品包括导弹运输一起竖一发射(TEL)车和各种专用保障车辆。
其他导弹研制部门
中国一航和中国二航所属导弹研制机构包括洪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AAMRI)、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LIEOE)、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607所及其他机构。
洪都航空工业集团主要研制反舰导弹。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是中国空空导弹主要研制机构;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负责研制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寻的头。607所主要为空空导弹研制主动雷达寻的头。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也为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及洪都集团研制的反舰导弹提供涡喷发动机。

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大阅兵中,首次公开曝光的东风-31型陆基机动洲际弹道导弹

陆基机动洲际弹道导弹目前仅中、美、俄三国进行了实弹部署。

5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上的东风-31型陆基固体洲际弹道导弹方阵正在通过天安门广场

东风-31洲际导弹通过天安门广场

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竖起检测状态

极其罕见的东风-31型洲际导弹发射画面

东风-31弹头模型展示

仅有的几幅东风-31洲际导弹发射画面

东风31A导弹测试发射控制系统

东风31A导弹测试发射控制系统

武汉汉阳特种车辆厂制造的八轴大功率导弹运载车

1999年国庆阅兵仪式上的东风31型洲际弹道导弹

2009年国庆阅兵仪式上的东风31甲型洲际弹道导弹

日本有5大工业区,即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中京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和濑户内海工业区。除前述的5个大工业区外,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9个中小工业区,即北海道、八户、常磬、鹿岛、东海、关东内陆、北陆、大分和有明海沿岸工业区。日本工业区的分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绝大多数形成在沿海地区。在大小14个工业区中,除关东属于内陆工业区外,其余13个都在沿海地区,在这13个工业区中,除北海道、北陆和有明海沿岸工业区外,其余10个都在太平洋沿岸一侧,形成了太平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东西长1000多公里,共计16个县,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3.9%,人口和工厂(30人以上)各约占全国60%,集中了工业从业人数的67.2%,工业产值的75.1%和国民收入的65.3%,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设备能力的95%,重化工业的85%。而京滨、阪神、中京的工业密度最高,三大都市圈仅占全国面积的6.6%,却占人口的36.5 %和工业产值的47.9%。
给日本人个建议:如果你们现在对二战战败的结局还不服气的话,不妨再向亚洲各国挑战一下试试看,说不定能翻盘呢。祝你们走运!


欠债总是要还的,更何况是血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