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詩經》異文考釋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20:31:02
陳  致*
論文提要 《詩經》異文產生自先秦時期,兩漢以降,益增以繁。然異文的輯佚與考釋,至清初始受重視,乾嘉時期彬彬斯盛。本文考察《詩經》異文考釋在清代興盛的原因,並以〈大雅?文王之什〉為例,探討清初至乾嘉時期《詩經》異文考釋的特點、研究方法和成績。其中尤以李富孫的《詩經異文釋》為重點。
關鍵詞 《詩經》異文        清代學術        石經        文王之什
一、清以前之四家詩及異文
《詩》有異文,幾自有詩始。舞蹈而歌,具見載記,升堂而賦,紀於列國。故《史記》云:“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三百》之篇成,仲尼豈必刪述;輶軒之使出,風詩由歸瞽矇。然行人振鐸,所獲非一,方國所存,庸能無異。抑且賦詩斷章,惟取所求,里巷和歌,豈必同辭。《春秋》經傳與周秦子史所引,已多歧出。或有詩句略同,而閒有異字者,《左傳》隱公25年:“詩所謂‘我躬不說,皇恤我後’者,甯子可謂不恤其後矣!將可乎哉?殆必不可,君子之行,思其終也,思其復也。書曰:慎始而敬終,終以不困。詩曰:‘夙夜匪解,以事一人。’”按諸今本毛詩,《詩?邶風?谷風》:“我躬不閱,遑恤我後。”《詩?大雅?烝民》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其引〈谷風〉同,而〈烝民〉異。《左傳》襄29年又記:“子大叔見大叔文子,與之語。文子曰:‘甚乎其城杞也。’子大叔曰:‘若之何哉?晉國不恤周宗之闕,而夏肄是屏。其棄諸姬,亦可知也已。諸姬是棄,其誰歸之?吉也聞之,棄同即異,是謂離德。詩曰:協比其鄰,昏姻孔云。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詩?小雅?正月》云:“彼有旨酒,又有嘉餚。洽比其鄰,婚姻孔云。念我獨兮,憂心殷殷。”或有並詩句亦異者,《左傳》襄公29年:“葬靈王,鄭上卿有事,子展使印段往。伯有曰:‘弱,不可。’子展曰:‘與其莫往,弱不猶愈乎?’詩云:‘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東西南北,誰敢寧處?堅事晉楚,以蕃王室也。王事無曠,何常之有?’遂使印段如周。”《詩?小雅?四牡》云:“四牡騑騑,嘽嘽駱馬。豈不懷歸?王事靡盬,不遑啟處。”《左傳》所引自”東西南北”以下,皆今本毛詩所無,與《詩》本文已大異。考三傳中引詩賦詩與今之《詩》文未盡同者,十之七八。其他如《國語》《論》《孟》莫不如是。近年地下所出如郭店楚簡〈緇衣〉篇引詩、上博楚簡〈緇衣〉〈詩論〉引詩,異字異文,例不勝舉。今本《毛詩》,實為貞觀初顏師古所定。自《詩》之始傳,中歷漢魏六朝,其間舛訛衍異,不知凡幾。
漢興,四家傳詩,各承家學。流百源一,去取互異。黃位清所謂:“毛氏字與三家異者,動以百數。蓋文字有古今通轉之殊,而形聲之譌,傳鈔之誤,皆所不免。大抵三家從今文,多正字;毛從古文,多假字。……鄭先通三家,後改從毛。如‘吉圭為饎’,則從韓;‘素衣朱綃’,則從魯;箋亦不盡從毛也。經史子集中與毛異字者,雖未能確指其所師承,然漢儒傳授,多本三家,惟藉各書通證,斯可以測古人之真。”[1]今阜陽雙古堆漢簡出,學者多信漢代傳詩,實不止毛、魯、齊、韓四家之數,此誠如定盦所謂“家各一經,經各一師”。詩之異文,由是寢繁。張樹波〈詩經異文產生繁衍原因初探〉曾舉〈衛風?淇奧〉“赫兮咺兮”為例,以證四家之別。張云:“咺音宣,毛《詩》如字作咺,魯《詩》作烜,齊《詩》作喧,韓《詩》作宣,又作愃。……《詩經》305篇中,幾乎篇篇有異文,許多篇還章章有異文。”[2]後漢經學之興,賈(逵)馬(融)鄭(玄)王(肅)皆掇拾今古之義,參覈章句之間。賈逵始作《詩異同》。《後漢書?賈逵傳》:“(建初中),逵數為帝言《古文尚書》與經傳《爾雅》詁訓相應,詔令撰歐陽、大小夏侯《尚書故》異同。逵集為三集,帝善之。復令撰齊魯韓詩與毛詩異同。”逵所撰《毛詩異同》,今已不傳,或疑即《隋志》著錄之《毛詩雜義難》。[3]漢魏之際,以經籍“去聖久遠,文字多謬”,學者無所依歸,靈帝熹平四年,蔡邕、堂谿典、楊賜、馬日磾、張馴、韓說、單颺等更奏求正定《六經》文字,邕自書丹於碑,使工鑴刻,光和六年,隸書石刻七經成,立于太學講堂前。是為熹平石經,俗稱一字石經。熹平石經中《詩》所本為魯詩。[4]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隸《三字石經》,皆立于於洛陽太學門外,以正經傳文字,所刻僅《書》《春秋》《左傳》,計35石,立於漢石經西。北魏孝明帝神龜元年(518),石經雖存,字跡蕪亂者亦多,崔光令國子監博士李郁,與助教韓神固、劉燮等斠勘石經,其殘缺者,計料石功,並字多少,欲補治之。稍後,靈太后廢,事遂寢(《北史》卷44,頁1620-1621)。東魏孝靜帝武定4年(546)八月,高澄移洛陽漢魏石經於鄴。[5]行至河陽,岸崩,或沒於水,其至鄴者,不盈太半(《隋書》卷32,頁947)。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元年(550)尚有52枚。[6]北周宣帝(579)時復遷至洛陽(《周書?宣帝紀》卷7,頁119)。隋文帝開皇六年,復移洛陽石經至長安,時文字多已漶滅。劉焯劉炫奉敕考定其文。隋末喪亂之餘,至貞觀初,魏徵所收集,已十不及一。石經雖毀棄殆盡,然據《隋書?經籍志》所記:“其相承傳搨之本,猶在秘府。”《隋志》所記,祕府藏熹平石經33卷,中有一字石經魯詩六卷,是一字石經如王國維說,以魯詩為主,然似亦不限於魯詩,梁祕府藏有一字石經16卷。[7]一字石經魯詩殘搨,宋洪适尚得〈魏風〉〈唐風〉共173字。[8]宋黃伯思《法帖刊誤》、劉球《隸韻》等,於石經殘字皆有著錄。西元1922年以後,洛陽西安等地更有殘石發現,馬衡《漢石經集存》所收已有五百余枚。馬衡〈漢石經魯詩校文〉所錄新發現的石經魯詩殘文,與今本毛詩字或有異。如〈邶風?雄雉〉:“自詒伊阻”的“詒”,石經作“貽”;〈匏有苦葉〉中“深則厲”的“厲”,石經作“濿”。[9]1922年於洛陽所發現的〈召南〉殘石,馬衡云:“右一石四行:首行為〈殷其靁〉之末章;次行為〈摽有梅〉三章之末;三行為〈江有氾〉之首章;四行為〈野有死麕〉之次章。每行七十二字。惟二行三行之間,僅得七十字,或《魯詩》有異也。”[10]70年代以後石經續有發現,中有魯詩殘石近百枚。漢魏石經之立,本所以考覈異同,勘正文字。其後學者,如北魏劉芳(《魏書》卷12),陸乂(《北史》卷28,頁1015)等,以通音訓,熟諳五經文字,時人皆有石經之目。
然自漢及唐,《詩》義由歧,《詩》文滋異。有唐右文,太宗命顏師古於祕書省考定五經,於文字多所釐正。《舊唐書˙顏師古傳》:“于時諸儒傳習已久,皆共非之,師古輒引晉、宋已來古本,隨言曉答,援據詳明,皆出其意表,諸儒莫不歎服。於是兼通直郎、散騎常侍,頒其所定之書於天下,令學者習焉。”[11]顏師古所據多為晉宋古本,似未據石經以正文字。蓋鐫於石者為魯詩,而魏晉以來多本毛詩。《隋志》云,魯詩亡於西晉,或未盡然。魯詩於西晉時所亡者,其《故》、《說》、《傳》耳,惟其本文尚存,魯詩本文之錄在簡冊者,固不存,而鐫於石者至隋尚在,雖字跡漫漶,亦未可云亡。且石經魯詩摹本6卷猶存,錄在《隋志》,而當時學者多以治毛詩為尚,或未加理會也。
陸德明《釋文》雜採子史,所存異文獨多。向熹謂:“比較全面地記錄了唐以前韓詩與毛詩各本672種異文。”[12]然《釋文》所採,亦以韓詩獨多(王應麟〈《詩考》後序〉)。[13]自魏至隋,三家之說,從者甚尟。學者中只由魏入梁之崔靈恩,除毛詩外,亦雜採三家之言;[14]隋劉焯、劉炫據《北史》所記:“劉焯,德冠搢紳,數窮天象,既精且博,洞究幽微,鉤深致遠,源流不測,數百年來,斯一人而已。劉炫學實通儒,才堪成務,九流七略,無不該覽,雖探賾索隱,不逮於焯;裁成義說,文雅過之。”[15]孔穎達〈毛詩正義序〉謂焯與炫“負恃才氣,輕鄙先達,同其所異,異其所同。”焯炫二人以淹貫通學,著名於時。孔氏專主毛詩,於焯炫二人旁蒐諸家,固多微辭。故隋開皇六年,石經至長安,二人即奉敕考定文字。至唐開成石經,則一以毛詩為旨,三家之說,益汗漫無聞。[16]陸德明《經典釋文》所收毛、韓詩異文獨多,魯、齊二家則不聞。與開成石經同刻的張參《五經文字》3235字,唐玄度《九經字樣》421字,以字有古今之異,隸變之殊,乃參酌《說文》與近代,取其適中。則經文訛異,略可想見。此後《廣政石經》(蜀石經)、《嘉祐石經》(北宋石經)、《臨安石經》(南宋石經)、《蔣衡石經》(清石經),一以毛詩為宗,三家之異文,益不得而見矣。
洪湛侯云:“後人考三家遺說,遂有輯佚之舉。輯錄古籍佚文之事,漢唐已見萌芽,至於有計劃、有系統地輯成專書者,當以宋末王應麟(1223-1296)《詩攷》為最。輯錄三家遺文,王氏有椎製之功,明代楊慎的《風雅遺篇》亦屬此類。至清代則輯佚之風大起,或輯三家佚文,或考三家遺說,或與毛詩作比較研究,名家輩出,名著甚多,舉其比較著名者,不下二十餘種。”[17]洪氏此說,允稱的當。王氏於宋代學者中,可謂別樹一幟。[18]其關於《詩經》的著作有《詩攷》、《詩地理考》、《詩辯》、《詩草木鳥獸蟲魚廣疏》諸作。《詩辯》與《詩草木鳥獸蟲魚廣疏》皆不傳。[19]《詩攷》又名《逸詩考》,為王氏首創之蒐羅三家詩遺說之著作。王應麟〈《詩考》後序〉云:“文公(朱熹)語門人:《文選》注多《韓詩章句》,嘗欲寫出。應麟竊觀傳記所述,三家緒言尚多有之,網羅遺軼,傅以《說文》《爾雅》諸書,粹為一編,以扶微學,廣異義,亦文公之意云爾。”[20]其書“又旁搜廣討,撰成〈詩異字異文〉〈逸詩〉,以附綴書末,另別有〈補遺〉,以掇拾所闕。”[21]蔣秋華云:“《詩攷》後世學者亦有補遺之作,如明董斯張即為之補遺十九條,附於《津逮祕書》本《詩攷》後。清丁丙(1833-1899)《善本書藏書志》記有盧文弨(1717-1745)、馮登府(1780-1841)等增校手抄四卷本。此外,嚴虞惇(1650-1713)所著《讀詩質疑》三十六卷、附錄十五卷中,有《三家遺說》;范家相撰《三家詩拾遺》十七卷,均對此書有所增損。而陳喬樅(1809-1869)《三家詩遺說考》,除有所增輯外,并詳細辯證考核;王先謙(1842-1917)的《詩三家義集疏》,更是集諸家大成之作。以上各家的增補、注釋,只是較為著名者,其餘相類似的纂著,尚有許多。”[22]王氏之《詩攷》,掇拾三家,厥功甚偉,其瑕之一則如黃位清所言:“惟只有條目,而無通釋,殆未成之書。”二曰,雜採子史,摭拾遺佚,三百篇之外,榛蘭並存。范家相摘其書所錄多子書雜說,且亦多存殷以前所言。[23]然《詩攷》一出,自王氏以下至有清,其間近200年,除董斯張、楊升菴略事增補外,他無續作。大抵與宋學之重義理而略於章句,不無關係。而元明兩朝,理學大昌,章句訓詁,輯佚考徵之事,遂付闕如。明代另有陳士元《五經異文》11卷,周應賓《九經考異》12卷,其《詩經》部分雖非本於王氏《詩考》,然亦由《說文》《釋文》而輯佚考異。[24]陳周二氏之著,頗多舛漏,周氏之作,以《五經異文》為藍本,而稍擴充之,訛誤尤多。
二、清代《詩經》異文考釋學之興起
清代《詩經》異文考釋學之興起,究其端末,在觀念上曰有四事,堪為導因。
一曰:清初始自性命義理而轉治經術之學,而經術端在經義,經義端在經文。使經文未塙,自漢以降之旁洋疏註,皆如無的放矢。戴東原嘗為《毛鄭詩考正》4卷(《戴氏遺書》本),錢大昕(1728-1804)云:“戴氏既乃研精漢儒傳注,及《方言》、《說文》諸書,由聲音文字以求訓詁,由訓詁以尋義理。實事求是,不偏主一家,亦不過騁其辯,以排擊前賢。嘗謂:‘今人讀書尚未識字,輒薄訓詁之學。夫文字之未能通,妄謂通其語言;語言之未能通,妄謂通其心志。此惑之甚者也。……昧者乃歧訓詁義理而二之,是訓詁非以明義理,而訓詁胡為?義理不存乎典章制度,勢必流入於異端曲說,而不自知矣。’”[25]戴東原有段玉裁、王念孫兩家之學。餘波震盪,小學訓詁音韻,於有清蔚成大觀。阮文達(阮元,1764-1849)與二人交厚,頗得其師說。[26]據竹汀(錢大昕)〈《經籍纂詁》序〉:“我國家崇尚實學,儒教振興,一洗明季空疏之陋。今少司農儀徵阮公以懿文碩學,受知九重,敭歷八座,累主文衡,首以經術為多士倡,謂治經必通訓詁,而載籍極博,未有會最成一編者。往歲徽州戴東原在書局實創此議,大興朱竹君督學安徽,有志未果。公在館閣,日與陽湖孫淵如(孫星衍)、大興朱少白(朱珪)、桐城馬魯陳(宗璉)相約分纂,抄撮群經,未及半而中輟。乃於視學兩浙之暇,手定凡例,即字而審其義,依韻而類其字,有本訓,有轉訓,次序布列,若網在綱。擇浙士秀者若干人,分門編錄,以教授歸安丁小雅(杰)董其事,又延武進臧在東(庸)專司校勘。”[27]
二曰:主張實事求是,漢宋之別漸泯。所謂漢宋之別,端在求義理與重訓詁。清初自三先生始,皆以為義理訓詁不當別為二事。顧亭林謂“經學即理學”。清初儒者,如朱鶴靈輩,“以《易》理至宋儒已明,然《左傳》《國語》所載古法皆言象也。本義精矣,而多未備。”惠棟(1697-1758)在《九經古義?述首》中就論及通經當由識字審音始,識字審音,必重漢儒經注,經之義存乎訓。梁任公嘗目惠棟一人在清初諸儒中為“純粹的漢學”。然即如惠氏,亦未必“凡古必真,凡漢皆好。”惠氏《毛詩古義》亦非惟賈、馬、許、鄭是遵,至乾嘉學者而折衷漢宋者多。東原、棟宇反對宋學理學,然言論中東原亦不盡廢宋學者也。嘗謂:“經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辭也,所以成辭者字也。必由字以通其辭,由辭以通其道,乃可得之。”[28]究其實質,乃欲假宋學之旗幟,行漢學的方法。以明道宗經,必藉聲音字訓為梯航。乾嘉以後學者,持類似觀點者甚多。如芸臺即主張“崇宋學之性道,而以漢儒經義實之。”[29]即脫骨於此。梁任公提出清學的概念,以此別於專事於訓詁之漢學,良有以也。要言之,清代前期無論吳皖,由識字審音小學訓詁以求義理,的為一時宗尚。惠定宇以漢學為矩矱,戴東原以明道為旨歸,然在治學方法上,皆不外乎旁求義訓。焦循嘗言:“循讀東原戴氏之書,最心服其《孟子字義疏證》。說者分別漢學宋學,以義理歸之宋學。宋之義理誠詳於漢,然訓故明乃能識羲文周孔之義理。宋之義理,仍當以孔之義理衡之。未容以宋之義理,即定為孔子之義理也。”[30]漢學之壁壘或由定宇、東原乃定,然即此壁壘方新之時,亦已為其後之漢宋調和,留有餘地。
所謂漢宋之別,自乾隆朝《四庫全書總目?經部?經部總敘》分別漢宋之後,[31]後有江藩、皮錫瑞、方東樹等各自標榜,益煽以上。張舜徽指出漢、宋之對壘自乾嘉時始有之,而清初儒者,皆博稽旁攷,無漢宋之畛域。[32]即於乾嘉時期,漢宋之別,亦訒然難判。當時有影響的學者,如盧抱經(文弨),淹洽而不拘漢宋門戶;阮雲臺(元)則“崇宋學之性道,而以漢儒經義實之”,雖行漢學之實際,亦不忘張宋學之旗幟;自清初至嘉道間,治《詩》者,頗不乏定盦所謂“絕特之士”,其方法“涵詠白文,刱獲於經,非漢非宋,亦惟其是而已。”[33]實則乾嘉學者,多抱持阮元之態度以治經。故“非漢非宋”,實乃亦漢亦宋。嘉道間學術上之漢宋關係,余以為陳居淵所說頗為扼要:
嘉慶時,吳派嫡傳江藩著《漢學師承記》,為清代精研古文經學的漢學家立傳,嚴立漢宋界限。而方東樹為維護宋學著《漢學商兌》,遂啟漢宋爭奪學術正宗的門戶之爭。漢宋之間的激烈爭執,導致當時被譽為耆魁之臣,以經術文章主持風會的阮元重申經學研究必須兼顧漢宋。他指出:“兩漢名教,得儒經之功;宋明講學,得師道之益;皆於周孔之道,得其分合,未可偏譏而互消也。”(《揅經室一集》卷二《擬國史儒林傳序》)就個人而言,阮元的學術傾向無疑是揚漢抑宋的。然而他所提出的漢儒經學實是研究學問的根本,而闡述道理、心性的宋學,卻是飭己修身的準則,這就暗寓了阮元企圖調和漢宋對立的真實意圖。又如方東樹批評漢學時,同樣兼用漢學家的考證方法,盡管他主觀上是反漢學的,但在論證過程中也是漢宋兼採。也正因此,嘉道年間一些學者紛紛提倡調和漢宋學術。平湖學者朱壬林認為:“漢學、宋學,不宜偏重,學以窮經求道,一而已矣。本無所謂漢宋之分。”(《小云廬晚學文稿》卷二《与顧訪溪徵君書》)安徽學者胡承珙主張“治經無訓詁、義理之分,為學亦無漢宋之分”(《求是堂文集》卷四)。尊師程朱的劉開也說“兼取漢儒,而不欲偏廢”(《劉昌塗文集》卷三《論學》)。正是隨著這种學術導向的轉變,經學研究由漢宋對立的門戶偏見遂被“漢宋兼採”所替代。徐世昌《清儒學案》中說:“道咸以來,儒者多知義理、考據二者不可偏廢,於是兼綜漢學者不乏其人。”這大致反映了歷史的真實。然而從學術發展的內在理路來理解,晚清經學研究的“漢宋兼採”卻是宋明以來儒學自身發展的必然。[34]
“漢宋兼採”即東原之“亦惟其是”態度之延伸。乾嘉學者治《詩》多持此態度。
三曰:崇古學。清初諸子一以“治經復漢”、“通經學古”為尚。錢牧齋(謙益)云:“學者治經,必以漢人為宗主。漢不足,求之於唐,唐不足,求之於宋,唐宋皆不足,然後求之近代。”[35]先自漢求之,求之不足,退而求於唐。顧炎武、孫枝蔚等皆有類是語。其理據乃漢儒最近古,故當先自漢儒求經義之是。亭林論《春秋》之義,至謂:“左氏不能盡得,而公穀得之;公穀不能盡得,而啖趙及宋儒得之者,則別記之於書。”[36]首亦重左氏,蓋左氏,古文也。至惠、戴而學有吳皖之分。定宇之吳學求古,東原之皖學求是。東原求是,亦無外乎自古而求之。[37]阮元云:“後儒說經,每不如前儒說經之確。何者?前儒去古未遠,得其真也。故孔(穎達)賈(公彥)雖深於經疏,要不若毛鄭說經之確。毛鄭縱深於詩禮,更不若游夏之親見聞於聖人矣。予謂《易》《書》《詩》皆有古學。古學者何?商周之卿大夫,魯、鄒之諸聖賢、秦漢之諸儒是也。……余向有《易》《書》《詩》三經古學之輯,惜尚未完成。少暇,當補成之。”[38]此即定盦所謂“涵詠白文,刱獲於經,非漢非宋,亦惟其是而已。”周予同曾指出清初經學是自明復於宋而漸及漢唐,乾隆以後,從惠、戴等人而自宋復於東漢許鄭,嘉道以降,由許鄭導源而上,《詩》宗三家而斥毛氏,經學又復西漢之舊。這都是信古而一路向上追索的必然結果。
四曰:和而不同,除門派之見。東原為《杲溪詩經補注》,《傳》《箋》與《集傳》並重,並於序中謂:“先儒為詩者,莫明於漢之毛亨、宋之朱子。”[39]是證其非專主一家一代,惟其求是之宗尚。章太炎云:“學者往往崇尊其師。而江戴之徒,義有未安,彈射糾發,雖師亦無所避。”[40]戴氏如此,其後學亦承其餘緒。懋堂師事戴氏,於文字音韻訓詁,皆受其薰染,然亦自成氣象規模,非囿於師說者。懋堂《詩經小學》雖多引戴先生說,亦未嘗不直探是非。釋《詩?小雅?六月》首章“我是用急”,懋堂云:
《鹽鐵論》引詩“我是用戒”,顧寧人云當從之,戴先生曰:“戒猶備也。治軍事為備禦曰戒,譌作急義似劣矣。急字於韻亦不合。〈采薇〉篇翼、服、戒、棘為韻,〈常武〉篇戒、國為韻。”[41]
東原為顧炎武之說提供了更多的證據。懋堂考釋此句,則云:
按謝靈運〈撰征賦〉“宣王用棘於獫狁。”是六朝時詩本有作我是用棘者。《釋言》:悈,褊急也。《釋文》:悈,本或作恆(今本作極,譌),又作亟。《詩》“匪棘其欲”《箋》:“棘,急也。”《正義》曰:“棘,急。”《釋言》文〈禮器〉引詩“匪革其猶”注:“革,急也。”《正義》曰:“革,急。”《釋言》文〈素冠〉傳:“棘,急也。”《正義》曰:“棘,急。”《釋言》文彼棘作悈,音義同。然則悈恆亟棘革戒六字同音,義皆急也。此詩作棘作戒皆協。今作急者,後人用其義改其字耳。[42]
故段玉裁更進而發揮,於戴震所說亦未盡韙。臧庸為盧文弨弟子,號稱頗能守家法,然亦從段玉裁、王昶、錢大昕遊,又受知於高郵王氏父子及陳壽祺(1771-1834),嘉慶六年,又受阮文達之聘。鏞堂說經,嘗謂:“戴震(1723-1777)所為毛鄭詩,逞臆說以奪舊學,惠定宇(棟)好用古字,所校李鼎祚《周易集解》與開成石刻往往互異。近得明刻板勘對,始知李《易》本與今本不殊,其異者惠所私改也。”錢東生謂其“甚得和而不同之義。”[43]東原嘗師事定宇,而懋堂師事東原,鏞堂師事懋堂,故鏞堂此論,實純就學術而論,其對惠棟、戴震的批評,亦破除門戶,非豪傑之士不能為也。論學而不囿於門戶,此固當時學者風氣。
三、清代《詩經》異文考釋之學的幾個時期
就人員組成而言,清初至咸同之際,學者家學、門人、交遊,無不以治經考異競尚,推揚援引,遂成風氣。以家學論,元和惠氏,四世傳經;高郵王氏,三代從事;閩縣陳氏,父子授業;嘉興李氏,兄弟相尚。是皆舉其犖犖大者,其他座主門生,戚黨友朋,相與從事者,殆不勝舉。清代樸學,由古字古音以明古訓,因古訓以明經。風氣開自清初,尤以顧炎武發為嚆矢。雍乾時期,則有惠棟、戴震、錢大昕、盧文弨推揚鼓盪,規模斯具,至四人門弟子輩,則蔚為大觀矣。至乎同光以下,雖有數子從事此業,惟王先謙總其成。考訂詩之異文,摭拾三家之義,於有清一代,余以為亦由此可分四個時期:
第一時期、順治康熙兩朝:清初治《詩》之異文者,其學者著作臚列如下:
1、  顧炎武(1613-1682),初名絳,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傭。江蘇崑山人。全祖望云卒於辛酉(1681)。有《音學五書》39卷(《詩本音》10卷)、《九經誤字》1卷、《石經考》1卷、《五經同異》3卷。
2、  朱鶴靈(一作朱鶴齡,1606-1683),字長孺。自號愚庵。吳江人,生於萬曆34年甲戌(1606)[44]據集中〈傳家質言〉:甲申(1644)年37,則當生於萬曆36年丙子(1608),享年當76。否則卒年則有參差。[45]《清史》儒林傳稱其卒於康熙22年(1683),年78。朱為明季諸生,入清屏居著述,因老友顧寧人(炎武)以本原之學相勗,始湛思覃力於注疏、諸經解以及儒先理學諸書。與同縣陳啟源參考諸家說,疏通序義,譔《詩經通義》20卷。鶴靈治詩與陳啟源互異。啟源作《毛詩稽古編》,專宗古義。鶴靈則主參覈今古之間,而不墨守。此固鶴靈治群經之方法,而施之於《詩》也。嘗謂:“六經之學,漢興之,唐衍之,宋大明之。至今而衰。其興也,以不專一說而興;其衰也,以固守一說而衰。何則?學成於信者也,信生於辨,辨生於疑,疑生於不一說。蓋自帖義混殽,經術蕪沒。狂瞽相師,茫昧白首。疑既無之,信於何有?此則固守一說者為之閡也。故古人治經,患在多異說,今人治經,又患在專一說。”海源閣楊氏舊藏鈔本。所撰又有《詩經攷異》不分卷。《詩經通義》《四庫》已著錄。《詩經考異》為壽縣張氏寶詩簃藏海源閣楊氏所藏鈔本。附之《詩經通義》後。收入《續修四庫全書》。
3、  劉孔懷,字友生,號果庵。山東長山人。精于考核,顧炎武游山左,曾主其家,與之辨析疑義,為作古易序。有《詩經辨韻》、《五經字征》等。
4、  張爾岐(1612-1677),字稷若,號蒿庵。山東濟陽人。有《石經正誤》2卷、《詩經說略》5卷。
5、  陳啟源,字長發。吳江人,康熙時諸生。《毛詩稽古篇》30卷(1687)訓詁一準諸《爾雅》,篇義一準諸〈小序〉,詮釋經旨一準諸《毛傳》,而鄭箋佐之,其名物則多以陸璣《疏》為主題。曰“毛詩”,明所宗也,曰“稽古篇”,明為唐以前專門之學也。依次解經,不載經文,但標節目,前人論說已明者,則置之。又為總詁,分六目,末為附錄,則統論風雅頌之旨,大旨堅持漢學,不容出入,引據賅博,疏證詳明,一一皆有本之談。蓋矯明代說經,喜騁虛辨,而為徵實之學。惠氏定宇亟稱之。同里朱鶴靈《毛詩通義》,先生實與之參正。[46]
6、  周象明(1634-1691),字懸著。門人私諡曰貞文先生。江蘇太倉人。康熙11年壬子(1672)舉人。父國彝,州學生。以經學舉業教授鄉里。[47]《詩經同異錄殘本》9卷。[48]唐鑑〈周象明學案〉謂其《七經同異考》34卷中有《詩》6卷。未知是否別本?唐鑑云:“皆裒集舊說,亦閒附以己意,略為折衷。蓋採摭之功多,而考證之功少。其體例略近黃東發《日鈔》、章如愚《山堂考索》也。”[49]
7、  王夫之(1619-1692),字而農,號薑齋,更名壺,[50]又號夕堂,或曰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晚居石船山,自署船山病叟。[51]衡陽人,父朝聘,明副榜貢生,學者稱武夷先生,兄介之,舉人,國變後隱居不出。[52]崇禎15年舉人。康熙31年卒,年74。[53]有《詩經稗疏》5卷(舊本2卷,四庫本4卷)、《詩經考異》1卷、《詩廣傳》5卷、《詩繹》1篇。《四庫》本《詩經考異》附於《詩經稗疏》卷四。《詩經考異》所收異文,大抵從《說文》、《韓詩外傳》、《禮記》、《周禮》、《孟子》、《左傳》等經注,以及《文選》《顏氏家訓》等輯錄。《詩經稗疏》大抵尊《毛傳》《爾雅》,不論鄭《箋》與朱《集傳》。
8、  萬斯同(1638-1701),字季野,學者稱石園先生,私諡貞文,泰第八子。浙江鄞人,從黃宗羲遊,年最少,得史學之傳。康熙17年,詔舉博學鴻儒,有欲舉之者,力辭。及梨洲之門,聞蕺山之學。有《石經考》2卷(宋魏1卷,唐宋1卷)《石鼓文考》2卷。《石經考》2卷《省吾堂四種》《四庫全書》《懺花盦叢書》《四明叢書》第一集。《石經考》上下2卷,錄石經魯詩殘篇碑文173字,出於魏風唐風等數篇,其中與毛詩異者如“猗”作“兮”,“樞”作“蓲”等。
9、  吳陳琰,字宇崖,號芋畦,錢塘人。有《五經今文古文考》1卷(《賜硯堂叢書新編丙集》《昭代叢書》道光本丙集第一帙《後知不足齋叢書》第五函)。
10、             惠周惕(約1646-約1695),字元龍,原名恕,號硯溪(研谿),自號紅豆主人。江蘇吳縣東堵村。少從徐枋遊,又曾受業於汪琬,《清史稿》列閻若璩後。康熙30年(1691)辛未進士。《詩說》2卷附錄1卷。楊向奎謂研谿“開近代說詩之先聲”。余以為其方法與亭林略同。《詩說》中〈秦風˙權輿〉關於“夏屋”為“大房”的考證,大抵不出有文物典章以按求字義詩義。《詩說》亦多以史言詩。[54]
11、              嚴虞惇(1650-1713),字寶成,號思庵。江蘇常熟人。康熙36年丁丑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館閣文字,多出其手。有《讀詩質疑》31卷、附錄15卷。其孫有禧刊刻,乾隆12年進御覽。其書附錄中有〈章句音韻〉〈訓詁傳授〉〈經傳逸詩〉〈三家遺說〉〈經文考異〉各1卷。其正經則以推求詩義為主,略於章句名物。[55]
12、              臧琳(1650-1713),字玉林。江蘇武進人。有《經義雜記》30卷,《敘錄》1卷與玄孫庸書彙刻為《拜經堂叢書》。
余謂此期為《詩》文考異之濫觴期,從事其事者,可數數家而已。此期說《詩》者,如毛西河、姚際恆、即如船山《詩經稗疏》,皆不論訓詁,而多言詩旨,其他著作,亦多本於朱子《集傳》,或敷衍其義,或商略其說,或者依違於毛〈序〉〈集傳〉兩間,如閻百詩之《毛朱詩說》。在方法上,顧亭林、朱鶴靈、惠周惕、嚴虞惇、臧玉林等,雖略啟其端,規模未具,風氣未成。然導夫先路,亦在此期學者,如亭林以為明以來“未得其精已遺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辭其末”,晉之清談,談老莊,今之清談,談孔孟。同是清談誤國。清初三先生中,船山與亭林皆力詆王學,梨洲雖受業於蕺山之門,亦不韙王學之空疏。至習齋,非止拒斥王學,並程朱一併鼓而攻之。[56]此期學者如朱鶴靈,少也肆力辭章之學,浸淫詩賦,黽勉古文。“後因老友顧寧人(炎武)以本原之學相勗,始湛思覃力於注疏、諸經解以及儒先理學諸書。”[57]船山亦有《考異》一卷,陳啟源標舉漢學,朱鶴靈則不固守一家,臧玉林治經以漢注唐疏為主,教人先以《爾雅》、《說文》,曰:“不解字,何以讀書?不通訓詁,何以明經?”閻若璩稱其深明兩漢之學,錢大昕校定其書,云:“實事求是,別白精審,而未嘗輕詆前哲,斯真務實而不近名者。”[58]斯皆啟雍乾兩朝《詩》文考異之風。
第二期、雍正、乾隆兩朝,學者著作如下:
13、              沈淑,字立夫,又字季和,常熟人。康熙41年(1702)生。雍正癸卯進士,翰林院編修。雍正8年(1730)[59]卒,年29。有《陸氏毛詩異文輯》1卷、《毛詩異文補》1卷。《陸氏毛詩異文輯》所收為陸德明《經典釋文》異文。攗摭唐陸德明《經典釋文》音釋解詩所舉異文,彙為一編。搜羅排比,大體尚稱該洽。然所輯文,或《釋文》本有音釋,而是編但輯異文,不錄音釋,如〈關雎〉“君子好逑”,《釋文》云:“本亦作仇,音同。鄭云怨耦曰仇。”是編但云本亦作仇,其他亦有疏略處。張壽林云:“惟其間於釋文所舉異文,多考訂其原委。如謂〈漢廣〉‘休息’作‘休思’,見韓詩。〈柏舟〉‘棣棣’作‘逮逮’,見〈孔子閒居〉。〈采菽〉作〈采叔〉,見《左傳》之類,皆确然有據。是則非盡鈔撮之學矣。”[60]《經典異文補》雍正三年作,是補鈔陸氏《經典釋文》之外,經傳子史,及《說文》《爾雅》諸書中引詩,字異句殊者,併為一編。總錄毛詩異文,而不拘於三家。遺漏頗多,且以校王氏《詩考》,亦無大出入。編末所附逸詩,亦多採自《詩考》。[61]
14、              沈炳震(1679-1737),字東甫。或曰字寅馭,號東甫。歸安人。少淬厲於學,籍學官後,日有名。省試八不遇,遂謝舉子業,專攻經史、讀九經。[62]雍正中往京師,會開鴻博科,太倉王詹事奕請舉先生名應詔,乾隆元年(1736)召試,未與選歸,踰年卒。年59。《九經辨字瀆蒙》12卷校正九經文字,第1卷為經典重文,第2卷為經典重文,第3卷為經典傳譌,第4卷第5卷為經典傳異,第6卷為經典通借,第7卷第8卷第9卷為先儒異讀,第10卷為通音異義,第11卷為異音異義,第12卷則註解傳述人也。排比鉤稽,頗為細密,可以因文字之異同,究訓詁之得失,於經學不為無益云。[63]《九經辨字》則小學之膏粱也。[64]
15、              陳景雲(1670-1747),字少章,私諡文道先生。江蘇吳江人(又作吳縣人)。有《群經刊誤》,內容不詳。
16、              惠棟(1697-1758),字定宇,號松崖,士奇次子。江蘇元和人。《九經古義》22卷,喜以古字易俗字。惠棟治《易》,以為王弼、韓康伯等以下,多以俗字易古字,故訂正所謂古字70餘。是書中《毛詩古義》2卷(嘉慶省吾堂刊本)亦如此。倫明云:
是書如“采采卷耳”條,引荀子說,證大毛公之師承。“江之永矣”條,據韓詩永作羕。補《爾雅》郭註及《說文》所未及。“于以湘之”條,據韓詩作“于以鬺之”。顏師古《漢書注》:“鬺,烹煮而祀也。”正毛本之譌。“執轡如組”條,引《呂覽》“聖人組修其身,而成文於天下也。”見大毛公與呂氏同時,皆有所受。“鶉之奔奔”條,引《呂覽》諸書作賁,證古音之從同。“河上乎逍遙”條,謂“逍遙”二字已見漢碑,惟經典只合用“消搖”。“胡取禾三百億”條,引徐岳《數術記遺》,見《傳》云:萬萬曰億,《箋》云十萬曰億,各有所本。〈檜〉條,謂帝高辛所滅之鄶,非鄭武公所滅之鄶,證王符《潛夫論》之失。“吉日庚午”條,據《穆天子傳》云:天子命吉日戊午,又云: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侖丘,與翼奉說合,證王者吉午酉之非虛。凡此諸條,義皆確當。惟“中冓之言”條,引《玉篇》《廣雅》,訓夜作冓,不見《說文》。“齊子發夕”條,鄭箋發夕訓愷悌,與《爾雅》合。毛《傳》云:自夕發至旦,蓋誤。此引薛夫子、王叔師諸說以證毛,不可從。“艷妻煽誘方處”條,毛《傳》:“艷妻”謂褒姒,魯詩厲王內寵之說,蓋曲解。此增引緯書“剡者配姬”語。謂以剡配姬,非褒姒,尤屬附會。“實始翦商”條,訓翦為勤,謂太王自邠遷岐,始能光復祖宗,修朝貢之職,勤勞王事。按古公未為牧伯,無賜鉞專征之事。修朝貢之職,群侯所同,不得謂勤勞王事至於所援各條,不據釋訓,以明鄭讀,尤為失之。[65]
17、              浦鏜,字金堂,聲之,秋稼。浙江嘉善人。乾隆27年壬午(1762)卒。有《十三經注疏正字》81卷。廩貢生。乾隆壬午入都應京兆試,假館紀文達家,一夕友人招飲,醉後僕地不起,視之已絕。家居時常與同里陳唐、周灃、章愷為講學之會,各攻一業,先生獨究心注疏。
18、              黃中松,字仲儼,上海人。生平不詳。有《詩疑辨證》6卷,博引各家注疏及各代字書,間涉異文。
19、              沈廷芳(1702-1772),字椒園,[66]或曰字畹叔,號椒園。一字荻(萩)林。[67]浙江仁和人,乾隆元年丙辰(1736)以監生舉博學鴻詞試二等授庶吉士,散館授編修,考選御史。以言事被黜。乙丑起視漕山,左擢登萊道。遷河南按察使,乞養歸。為查聲山宮詹外孫,學詩於初白(查慎行)。受古文法於望溪(方苞)。[68]以監本《十三經注疏》多訛脫,撰《十三經註疏正字》81卷,中涵《毛詩》14卷。所據者監本、重修監本、陸氏閩本、毛氏汲古閣本。〈四庫提要〉云:“廷芳撰是書,每條標其本句,而疏其譌誤於下,其據某本改者,並顯出之。有未定者,則以疑存之……經師口授,各據專門。春秋則三傳異文,詩則四家殊字,而假借通用,又復錯出於其間。故‘曰若’‘越若’,《書》自不同,‘桑葚’‘桑椹’,《詩》亦各體。……(是書)參稽眾本,考驗六書,訂刊版之舛譌,祛經生之疑似。註疏有功於聖經,此書更有功於註疏。”[69]
20、              嚴蔚,字豹人。江蘇吳縣人,諸生。有《詩考異補》2卷(乾隆39年刊本)。倫明曰:
書首有王鳴盛、江聲二序。先是嚴虞惇撰《讀詩質疑》,後附考異一卷,蓋補王應麟《詩攷》所未備也。蔚為虞惇從曾孫,是書又補虞惇所未備。按應麟《詩攷》集經傳子史及《說文》《爾雅》所引,與毛詩字句殊者,併為一編。分齊魯韓三家,各自為類。蔚則依經次序,總錄其與毛異者,而不拘於三家。其後范家相之《三家詩拾遺》、馮登府之《三家詩異文疏證》,依應麟例也;黃位清之《詩異文錄》,依蔚例也。而蔚亦不能無所遺,不若黃氏搜集之備。惟亦有黃氏所未及采者,如〈汝墳〉一條、“南澗之濱”一條、“蔽芾”一條、“召伯所說”一條、〈江有汜〉一條、“威儀棣棣”一條、“寤辟有摽”一條、“終風且暴”一條、〈終風〉“悠悠我思”一條、“曀曀其陰”一條、“擊鼓其鏜”一條、“于嗟洵兮”一條、“睍脘黃鳥”一條、〈雄雉〉“悠悠我思”一條、“我躬不閱”一條、“我不能慉”一條、“既詒我肆”一條、“靜女其姝”一條、“愛而不見”一條、“蝃蝀一條”、“多錦褧衣”一條、“施罛濊濊”一條、“庶姜孽孽”一條、“有狐綏綏”一條、“君子于役”一條、“羊牛下來”一條、“逢此百凶”一條、“褰裳涉洧”一條、“縞衣綦巾”一條、“零露漙兮”一條、“子之還我兮,遭我乎狃之間兮”一條、“東方之日兮”一條、“清揚婉兮”一條、“其誰知之”一條、“父曰嗟予子行役”一條、“河水清且淪漪”一條、“樂土樂土”一條、“見此粲者”一條、“生於道周”一條、“防有鵲巢,卬有旨苕”一條、“勞心慘兮”一條、“棘人欒欒兮”一條、“彼其之子”一條、“四之日舉趾”一條、“曰為改歲”一條、“零雨其濛”一條、“是則是傚”一條、“六轡如絲”一條、“禴祠烝嘗”一條、“伐鼓淵淵”一條、“振振闐闐”一條、“嘽嘽焞焞”一條、“東有甫草”一條、“搏獸于敖”一條、“助我舉柴”一條、“既伯既禱”一條、“麀麀麌麌”一條、“其祁孔有”一條、“ 俟俟”一條、“鶴鳴于九皋”一條、“節南山”一條、“不弔昊天”一條、“亦孔之炤”一條、“曄曄震電”一條、“周宗既滅”一條、“莫知我勩”一條、“居河之糜”一條、“既微且尰”一條、“緝緝翩翩”一條、“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一條、“睠焉顧之,潸焉出涕”一條、“自詒伊戚”一條、“取其血膋”一條、“倬彼甫田”一條、“萬壽無疆”一條、“兕觥其觩”一條、“蔦與女蘿”一條、“天子葵之”一條、“芃芃黍苗”一條、“烈烈征師”一條、“俾滂沱矣”一條、“娓娓文王,令聞不已”一條、“本支百世”一條、“凡周之士,不顯亦世”一條、“常服黼冔”一條、“聿脩厥德”一條、“曰嬪于京”一條、“上帝臨女”一條、“捄之緛緛”一條、“左右趣之”一條、“不識不知”一條、“豈弟君子”一條、“鳳凰鳴矣”一條、“于彼高岡”一條、“梧桐生矣”一條、“于彼朝陽”一條、“是用大諫”一條、“時無背無側”一條、“殷鑒不遠”一條、“在夏后之世”一條、“惟德之隅”一條、“誨爾諄諄”一條、“靡所止疑”一條、“大風有隧”一條、“耗斁下土”一條、“寧丁我躬”一條、“如惔如焚”一條、“維周之翰”一條、“既入于謝”一條、“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一條、“不侮矜寡”一條、“民鮮克舉之”一條、“四方其順之”一條、“夙夜基命宥密”一條、“於緝熙單厥心”一條、“載見辟王”一條、“示我顯德行”一條、“以車伾伾”一條、“食我桑黮”一條、“泰山巖巖,魯邦所瞻”一條、“居常與許”一條、“百祿是荷”一條、“為政優優,百祿是遒”一條、“不敢怠遑,命于下國”一條、“方斲是虔”一條、他若“宜鑒於殷”、“駿命不易”二句、“維此二國”、“維彼四國”二句、“矢其文德”、“協此四國”二句、“商邑翼翼、四方之極”二句,黃氏止采一句,而遺其他,不若是書之全,殆未見是書也。惟是本多有譌字。如“陳錫哉周”,“哉”誤“載”,“不吳不敖”,敖誤傲之類,則刊者之失校也。
21、              吳玉搢(1699-1774),字籍五,號山夫,晚號頓研,或號鈍根。或作乾隆38年(1773)卒。《說文引經考》2卷。
22、              汪師韓(1707-1774),字韓門,號抒懷,浙江錢塘人。有《詩學纂聞》1卷、《詩四家故訓》4卷。
23、              楊履基(1713-1775),字履德,初名開,自號鐵齋。江蘇金山人。《四書、詩、書、易小學劄記》。
24、              戴震(1723-1777),字慎修,一字東原。安徽休寧人。乾隆27年舉人。以召充《四庫全書》館纂修官。28年特命與會試。中式者同赴廷對。授翰林院庶吉士。錢大昕《潛研堂文集》戴先生傳曰:少從婺源江慎修遊。講貫禮經制度名物及推步天算,皆洞徹其原本。既乃研精漢儒傳注,及《方言》《說文》諸書,由聲音文字以求訓詁,由訓詁以尋義理。實事求是,不專主一家,亦不過騁其辯,以排擊前賢。雍正元年癸卯(1723)12月14日生,即西曆1724年1月19日。乾隆42年丁酉(1777)卒,年55。《毛鄭詩考正》4卷。江瀚云:“是編不徇毛亦不徇鄭,可謂惟求其是矣。……至補正訓詁,特其小焉者耳。”[70]又有《詩經補注》2卷。此為震未完之書,故止〈周南〉〈召南〉二卷。乾隆中葉以來考據諸儒,說經多尊信漢學,不取宋儒。或偶引亦必闢之。蓋當時風氣使然,非盡門戶之見也。震補注《詩經》,屢採朱氏《集傳》。於“肅肅兔罝”,則取《集傳》曰:“肅肅,整飾貌。”於〈草蟲〉三章,則取《集傳》曰:“大夫行役在外,其妻感時物之變而思之。”舍毛鄭而從朱,用心之公,一時無兩。[71](詩補傳周南召南2卷)。余按:戴氏《詩經》學諸作,多援據《漢書》、《爾雅》、《說文》、《方言》、《文選》、《釋文》諸書,雖論傳疏之得失,而於異文亦多所論略。
25、              余蕭客(1732-1778),字仲林,別字古農。惠棟弟子。江蘇吳縣人。《碑傳集》任兆麟〈余君蕭客墓誌銘〉作沒乾隆42年,年49。有《古經解鉤沈》30卷。於三家詩亦有採掇,然賅備不及范家相《三家詩拾遺》。
26、              范家相,字蘅洲[72]或曰字左南,號蘅洲。[73]會稽人。乾隆19年甲戌(1754)進士,官柳州知府。[74]得第後,初授刑部主事,洊陞郎中。乾隆33年(1768)出知廣西柳州府,歲餘,以疾告歸,尋卒。[75]有《三家詩拾遺》17卷。[76]因王伯厚之《詩考》而重加裒益,而少變其體例首為古文考異,次為古逸詩,次以三百篇為綱,而三家佚說,一一併見。其以《三家詩拾遺》為名,則古文考異不盡三家之文者,自宜附錄,其逸詩不繫於三家者,自宜芟除,一例收入,未免失於貪多,而較王氏之書,則又詳贍可觀矣。又作《詩瀋》20卷,乃其釋《詩》之說。是書大抵斟酌於小序朱傳之間,而斷以己意。[77]其學源出蕭山毛奇齡,奇齡說經,引證浩博,善於詰駁。而盛氣所激,其受攻擊亦最甚。家相持論,一出和平,不敢放言高論。生平最服膺者,尤在餘姚黃宗羲。性孝友,直諒敦古誼,晚歲手一編,矻矻不置,於詩尤深。著《三家詩拾遺》10卷,謂三家之說,與《禮記》、《周官》、《左》、《國》多不合,而毛獨條條可復,此毛所以得掩前人。然朱子《集傳》,每取匡劉韓子之說,以糾毛失。使三家並存,其駁三家者,或當甚於毛。惟僅一二,彌覺可重。然則三家之是者,固當信從,其非者亦不妨兩存也。其書摭拾經傳子史,比惠棟《九經古義》、余蕭客《古經解鉤沈》,尤為賅備。[78]
27、              淩樹屏,字保厘,號緘亭、瓠息齋。有《詩經異文別說存什》14卷,乾隆45年沈澄鑒鈔本,內容不詳。
28、              朱筠(1729-1781),字竹君,一字美叔,號笥河。順天大興人。有《十三經文字同異》。
29、              孔繼涵(1739-1783),字體生,一字誦孟,號紅谷,孔子67世孫。山東曲阜人。有《五經文字疑》1卷、《九經字樣疑》1卷(《戴校算經十書》《休甯戴氏遺書》)。
30、              程晉芳(1718-1784),字魚門,號蕺園,初名廷鑛。安徽歙縣人,徙江蘇江都。《詩毛鄭異同考》10卷《諸經問答》12卷。《詩毛鄭異同考》考毛鄭異同,並其闕失,皆精審。又於考校《傳》《箋》異同之時,多引《爾雅》《說文》等字書及其它經注,間“以宋學為斷”。
31、              洪榜,字汝登(段玉裁《經韻樓集》作蕊登),號初堂,安徽歙縣人。乾隆23年戊寅舉人,丙申41年天津召試第一。《歷代名人生卒年表》作生乾隆,卒乾隆,享年35。按其事蹟推之,當生於10年前後,卒45年前後。有《詩經古義錄》、《詩經釋典》,內容不詳。
32、              葉佩蓀(1731-1784),字丹穎,號莘麓,浙江歸安人。有《尚書詩禮經義及古文詩》數十卷,內容不詳。
33、              李惇(1734-1784),字孝臣,一字成裕。《毛詩三條辨》《群經識小錄》8卷《說文引書字異考》。《群經識小》卷三論《詩經》。
34、              胡文英,字繩崖。江蘇武進人。有《詩考補》2卷。江瀚云:
宋王應麟《詩考》,先及三家,次及異字異義,次及補遺,次及詩地考,是編不復分別,凡所增訂,亦多未愜。如〈關雎〉補云:“《初學記》引張超誚〈青衣賦〉,感彼〈關雎〉,德不雙侶,但願周公好以窈窕。”今考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亦載此賦,好作妃,其義為長。且上有四句云:“周漸將衰,康王晏起,畢公喟然,漫思古道。”以〈關雎〉為畢公作,僅見於此,何得遺之?〈何彼襛矣〉引《六經奧論》云:“〈何彼襛矣〉之詩,平王以後之詩也。”又引章如愚曰:“何彼襛矣,言其容色固如唐棣矣。然汝王姬之車,何不肅雍乎?”是譏之也。〈騶虞〉引歐陽公《本義》曰:“騶虞之虞官翼五田豕以待射。”〈凱風〉引逸齋曰:“先儒以〈凱風〉為州吁之詩”,〈相鼠〉引《詩總聞》相或為拱字,變韓氏所謂禮鼠拱而立者也。此皆宋人說,若併攔入,將補不勝補矣。[79]
又有《詩經逢原》10卷、《詩疑義釋》2卷、《詩疏補遺》5卷、《毛詩通議》6卷。
35、              宋綿初,字守端。江蘇高郵人。乾隆42年丁酉拔貢生,《清史稿》附〈王念孫傳〉在李惇後。有《韓詩內傳徵》4卷敘錄2卷疑義1卷補遺1卷等。凡所纂述,以賅洽著稱,說經貫串古義,尤長於說詩。
36、              嚴長明(1731-1787),字冬友,一字道甫,子觀字子進。江蘇江寧人。客畢沅幕,為定章奏。有《毛詩地理疏證》《五經纂術補正》《三經答問》《石經考異》,他有金石類書多種。
37、              翟灝(1736-1788),字大川,一字晴江。浙江仁和人。有《說文經證》。
38、              盧文弨,字召弓,號磯奐,又號石魚,又號抱經,又號檠齋,晚號弓父,學者稱抱經先生,原名嗣宗。浙江餘姚人(居仁和),門人有臧鏞堂、禮堂兄弟,李兆洛、丁履恆等。有《經典釋文考證》30卷《增校詩考》4卷。
39、              汪照,字少山,號景龍,江蘇嘉定人。王傑督浙時,嘗佐其幕,晚年研窮經義,有《齊魯韓三家詩義證》,內容不詳。
40、              畢沅(1730-1797),字湘衡或作纕衡,一字弇庵,號秋帆,自號靈巖山人。江蘇鎮洋人。有《經典文字辨正》5卷。
41、              武億(1745-1799),字虛谷,[80]號授堂。河南偃師人,[81]優於學,以經史訓詁教授生徒。[82]17喪父。22歲入學,乾隆庚寅(35年,1770)舉鄉試,庚子(45年,1780)會試中式,賜同進士出身,以知縣用,辛亥(56年,1791),選山東博山縣。[83]父紹周,雍正癸卯進士。由知縣官至吏部郎中。武億有《群經義證》7卷《經讀考異》8卷補2卷敘述2卷,其他金石類著作頗豐。孫星衍云:“先生講學,依據漢儒師授,不蹈宋明人空虛臆說之習。所著經義,原本三代古書,疏通賈孔疑滯,凡數百事。”[84]〈武徵君遺事記〉:“武君以金石文字補經史遺誤甚多。”《經讀考異》卷3前半為《詩經》,多論句讀,鮮涉異文;《群經義證》有《詩》1卷,所論假借異文較多。
42、              周廷寀(?-1800),字贊平,又字子同。安徽績溪人。嘉慶5年庚申(1800)卒。有《韓詩外傳校注》10卷,《西漢儒林詩經表》2卷。
43、              黃模,字相圃。浙江錢塘人。嘉慶歲貢生。有《三家詩補考》。
44、              周邵蓮,字湘浦。江西奉新人。有《詩考異字箋餘》14卷(《木犀軒叢書》)。江瀚云:
是書卷首有翁方綱序。稱其虛懷審慎,不執一說,不偏一家。其間實難以斷定者,則以俟善學者加詳焉。今讀之信然。其中如“參差荇菜”下云:《說文》莕正字也。荇或字也。然參字注引詩則但作荇不作莕。范家相《三家詩拾遺》竟謂說文作莕,亦未安。竊謂字異如齊魯韓三家尚矣,即後來諸家增出,亦有因字以攷義,或足資參考者。然或意專求異,但見云某本作某,便欣然收之。實則未檢本書,質其然否,此可謂耳食之戒耳。又“言采其茆”下云:惠棟駁毛公茆鳧葵之傳。引汗簡云:古文尚書以茆為縮。左傳縮酒,說文引作莤,與茆同,不得訓為鳧葵。邵蓮謂郭忠恕汗簡,雖云集七十家事蹟,然中間諸字頗不具出處者,其有數字同一出處者,則注曰:並見某書。此茆字下雖注縮字,未言所出何書。至此行末芓字注云,茲見《尚書》是專指此芓字見古文《尚書》。何嘗謂茆即縮字見《尚書》哉?此惠氏誤讀汗簡。以下條之注連合上條之注,遂執以為古文《尚書》云爾。可謂扣槃捫籥以為日者矣。言皆切要,可為後學龜鑒,其它亦多所闡發,獨抒己見,不同販賣也。
45、              胡匡憲(1743-1802),字懋中,號繩軒。安徽績溪人,匡衷從兄。《毛詩集釋》20卷、《繩軒讀經記》12卷、《石經詳考》4卷。
46、              馬宗槤(?-1802),字器之,號魯陳    安徽桐城人,姚鼐甥,瑞辰父。嘉慶6年辛酉進士。《毛鄭詩訓詁考證》4卷。
47、              吳東發(1747-1803),字侃叔,號耘廬,又號芸父,浙江海鹽人。歲貢生。學邃於《尚書》,受業錢少詹(大昕)之門,善讀金石文字。[85]於石鼓文考辨尤精。有《詩經字攷》2卷及《商周文拾遺》等。《詩經字攷》一曰補毛傳之誤或其所未詳,二曰以金石文字與經文互證。東發時引金文徵《詩》之古字,雖多疏略妄牽,偶亦有所發明。
48、              金曰追,字對楊,號璞園。江蘇嘉定人。王鳴盛弟子。《十三經注疏正譌》。乾隆55年(1790)阮元奉詔刊石經,校勘《儀禮》,多採其說。
49、              吳凌(夌)雲(1754-1803),字得青,客槎。江蘇嘉定人。嘉慶5年歲貢。金曰追同時。有《十三經考異》若干卷。嘗校《說文》,錢竹汀《養新錄》頗採其說。後館竹汀家,嘗謂諸經所載,半屬名物象數,日用常事,是亦古之方言,乃取注疏釋文訓詁之互異者,剖析義類,舉近事以明之,所解多前所未發。(《學案》77:31)《清史稿》本傳云:“讀書深造,經師遺說,靡不通貫。嘗假館錢大昕孱守齋,盡讀所藏書,學益邃。所著《十三經考異》,援據精核,多前人所未發,又《經說》三卷,《小學說》、《廣韻說》各一卷,海鹽陳其幹為合刊之,題曰《吳氏遺著》。”[86]
50、              錢大昕(1728-1804),字及之,又字曉徵,號辛楣,又號竹汀居士。江蘇嘉定人。《經典文字考異》3卷《唐石經考異》1卷。
51、              臧禮堂(1776-1805),字和貴,私諡孝節先生。江蘇武進人,鏞堂弟。有《說文引經考》13卷。
52、              錢坫(1744-1806),字獻之,號十蘭,大昕族子,塘弟。江蘇嘉定人。有《詩音表》1卷《十經文字通正書》14卷。
53、              臧庸(1767-1811),初名鏞堂,字在東,一字西成,號拜經,一號用中。江蘇武進人。玉林(琳)玄孫,父繼宏。與弟禮堂、李兆洛、丁履恆同為抱經(盧文弨)弟子。在蘇州從錢氏大昕、王氏昶、段氏玉裁講學術。阮文達督浙學,延至杭助輯《經籍纂詁》,後復補訂纂詁校勘注疏。因劉台拱識阮文達,其後館文達署中為多。文達寫其書為副本,以原本還其家。與高祖琳書合刻之《拜經堂叢刻》,內涵:《拜經日記》8卷、《詩考異》4卷、《韓詩遺說》2卷、《訂譌》1卷,另有《孝經考異》《爾雅古注》等等。鏞堂《拜經日記》8卷,王氏念孫亟稱之,其敘〈孟子年譜〉,辨齊宣王湣王之譌,陳氏壽祺歎為絕識。[87]
54、              錢大昭(1744-1813),字晦之,號竹廬,又號可廬,大昕弟。江蘇嘉定人。《詩古訓》10卷。
55、              段玉裁(1735-1816),字若膺,號懋堂。金壇人。生而穎異,讀書有兼人之資。乾隆庚辰舉人。至京師見休寍戴東原先生,好其學,遂師事之,以官學教習,授貴州玉屏縣知縣,坐事罷,尋復起權四川富順南溪二縣,補巫山。簿書之餘,著述不輟。年42,即告養引歸。喬居蘇州金閶門外白蓮橋枝園,鍵戶不問世事者數十年。[88]生於雍正13年乙卯(1735)或1734,嘉慶20年乙亥(1815)卒,年81。陳奐謂卒於嘉慶21年(1816),壽81。[89]則生年當在1736。有《詩經小學》4卷(《皇清經解》本《拜經堂叢書》本)。《經韻樓叢書》本涵:《重訂毛詩故訓傳》30卷、《毛詩小學》4卷、《詩經小學錄》4卷。《詩經小學》多列異文,並指出古今字、假借字、異體字、正誤字等。
56、              莊述祖(1750-1816),字葆琛,所居室曰珍藝宧,學者稱珍藝先生。父培因為方耕(存與,1719-1788)弟,乾隆甲戌一甲一名進士,官翰林院侍講學士,先生10歲而孤,從世父游潛心經術,乾隆庚子成進士,選山東昌樂縣知縣,調補濰縣。後又署曹州府桃源同知。[90]方耕弟子曰邵晉涵、孔廣森(1752-1786)。阮文達序《方耕經說》云:“通其學者,門人邵學士孔檢討及子孫數人而已。然邵氏學派實不相同,孔氏同治公羊學而三科九旨,別自為說,宗旨亦異。蓋莊氏之學,惟傳於家,再傳為劉氏逢祿、宋氏翔鳳益著,而劉氏宋氏生晚,亦非親炙也。”
珍藝治文字之學,每據鐘鼎彝器石鼓文,糾《說文》之謬,亦開一時風氣。有《毛詩周頌義》3卷《毛詩考證》4卷《五經小學述》2卷《毛詩授讀》30卷《毛詩口義》3卷(《皇清經解續編》本《珍蓺宧遺書》)。江瀚曰:
是書多攷證《毛詩正義》《釋文》石經異同,其辨“彼美淑姬”,《釋文》叔音淑,本亦作淑。是詩本作叔,鄭讀淑也。《釋文》從之。注疏本誤作淑。當從《通志堂》本改正。“實畝實籍”,石經、小字宋本作“藉”,岳本作籍。按《說文》“耤田”字如此。從竹從艸,皆假借字,凡若此類。雖所見甚是,無關弘旨。“唯此王季”一條,謂左氏是古文,韓詩是今文,古今文皆作文王,而毛詩獨異。至訓詁皆本之《左氏》鄭注,《禮》則從韓箋,《詩》則從毛。故《正義》亦依違其說,此說經之當闕疑者也,是則學者所不可不知。臧琳《經義雜記》,專喜佞鄭非王,乃以為王肅好與鄭玄相難,故反據三家誤本以改毛詩正經。阮元《校勘記》亦遵依之。正坐不能闕疑,輕於持論耳。書中於眾維魚矣,采盧文弨說,謂眾乃中 之省。《說文》 即螽重文。 ,蝗也。蝗而為魚,故為豐年之徵。此解殊屬穿鑿。蝗而為魚,未之前聞。…義有未安,而創為之解,不亦失之愈遠與?
57、              王謨,字仁圃,一字汝上。江西金谿人。乾隆43年戊戌(1778)進士。年76。有《韓詩拾遺》16卷、《逸詩銓》3卷、《十三經策案》22卷等著作。
58、              莊有可(1744-1822),字大久。江蘇武進人。《毛詩說》5卷《毛詩述蘊上下》4卷《毛詩字義》5卷《毛詩異文字義》1卷《毛詩序說》1卷《毛詩異聞》2卷《各經傳記小學》14卷《傳記不載說文餘字》3卷。
59、              徐養原(1758-1825),字新田號飴庵。浙江德清人。有《毛詩類韻》《頑石廬經說》10卷。
此期起自東原(戴震)生年(1723),以東原、定宇(惠棟)、抱經(盧文弨)、竹汀(錢大昕),總領壇坫。東原早年有《毛鄭詩考證》5卷,初名《詩補傳》,約成書於乾隆15年(1750)前後。[91]東原於乾隆20年(1755)避難入京師,紀昀、王鳴盛、錢大昕、王述菴(昶)、朱筠先後與之定交。諸公為之延譽,名動海內。21年(1756),王安國(念孫父)延致家塾,使子念孫從東原學經。[92]乾隆22年(1757),識惠定宇於揚州都轉運使盧雅雨(見曾)署內。於惠氏古學,深為推重。乾隆28年(1763),復入都會試,段玉裁從之問學。東原所與交遊,皆一時名儒碩彥。東原門下懷祖(王念孫)、懋堂(段玉裁)、眾仲(孔廣森),皆得其所傳。
嚴虞惇《詩經質疑》中有《三家遺說》一篇,定宇門人余蕭客作《古經解鉤沈》,亦掇拾三家遺說。清初至乾隆,攷訂詩之異文,已較王伯厚(應麟)為勝。虞惇孫嚴蔚作《詩考異補》,其體例異於王氏,王應麟《詩考》以〈韓詩〉〈魯詩〉〈齊詩〉〈詩異字異義〉〈逸詩〉〈補遺〉為目,從其例而略加變化者,范家相之《三家詩拾遺》、及後馮登府之《三家詩異文疏證》;而沈淑《毛詩異文錄》、嚴蔚《詩考異補》、黃位清之《詩異文錄》,則依經文為次第,旁蒐博討,無論三家,凡有異文,即彙歸經文之下。周邵蓮《詩攷異字箋餘》、及後陳喬樅《四家詩異文考》、李富孫《詩經異文釋》,皆依此例。范家相學出毛西河(奇齡)先生,其《三家詩拾遺》,較嚴虞惇、沈淑、余蕭客、嚴蔚諸書庶勝。此期盧抱經(文弨)又有《增校詩考》4卷,張壽林謂:“盧氏之學,淹洽而不拘漢宋門戶。尤邃於校勘。既得七經考文,又旁採嚴思庵(虞惇)、范蘅洲(家相)、丁小疋(杰)、臧庸堂(庸)諸氏之說,為之增校,亦王氏之功臣矣。”其書經汪小米(遠孫)詳校,又經李薌沚(富孫)、馮柳東(登府)、陳扶雅(善)、徐北溟(鯤)、曹柳橋(籀)諸家為之增校。馮李汪諸校,皆旁參類書梵典、碑刻遺文。[93]
第三期、嘉慶道光咸豐時期:此為《詩》文考異大盛時期。學者著作如左:
60、              胡承珙(1776-1832),字景孟,號墨莊。安徽涇縣人。五歲就傅,十歲能文章,十三入庠,26膺選拔,即以其年中式鄉試。成進士(1805)後,改庶吉士,授編修,遷御史,轉給事中。外授福建延事邵道,調補臺灣兵備道,乞病歸家。其後九載不出里門,不預外事,專力著作。先生少工詞章,通籍後究心經術。《毛詩後箋》一書是其畢生精力所注。其書共30卷,於語言文字名物訓詁,前人所未道者,數十百條,撰稿屢易,手自寫定。至〈魯頌?有駜〉絕筆,〈泮水〉以下各篇則由陳奐續成。
61、              李貽德(1783-1832),字天彝,號次白,一號杏村。浙江嘉興人。《詩考異》《詩經名物考》。
62、              孫經世(1783-1832),字濟侯,別字惕齋。福建惠安人。陳壽祺弟子。《釋文辨正》14卷《十三經正讀定本》80卷《經傳釋詞續編》8卷《詩韻訂》2卷《惕齋經說》6卷《讀經校語》4卷《說文會通》16卷《爾雅音疏》6卷《小學輯記》。
63、              趙紹祖(1752-1833),字繩伯,號琴士。安徽涇縣人,弟繩祖。《校補王氏詩考》2卷。
64、              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號曼卿,謚文簡。江蘇高郵人。《經義述聞》32卷(〈毛詩〉3卷)《經傳釋詞》10卷《字典考證》36卷。
65、              陳壽祺(1771-1834),字恭甫,號左海,晚年自號隱屏山人。嘉慶4年進士。[94]陳奐云:“陳壽祺,字恭甫。福建侯官人。己未,編修講學授徒,閩人稱其賢著,有《左海五經異義疏證》。道光五年乙酉,姪兆熊典試閩闈,以是書郵寄蘇州。子喬樅即乙酉所得士也,亦能世其家學。”[95]有《五經異義疏證》3卷《左海經辨》2卷《說文經字考》1卷。
66、              陳鱣,字仲魚,號簡莊。浙江海寧人。嘉慶初舉孝廉方正,旋舉鄉薦。有《蜀石經毛詩考異》2卷,據毛鄭孔及《釋文》唐石經等考訂文字異同。
67、              汪遠孫(1794-1836),字久也,號小米。浙江仁和人。有《經典釋文補續偶存》1卷《詩考補遺》。
68、              徐堂(1797-1837),字澹人。江蘇吳江人。《三家詩述》16卷。
69、              馮登府(1783-1840),字雲伯,號柳東。嘉興人。生於乾隆48年癸卯(1783)或作乾隆45年庚子(1780)。嘉慶25年庚辰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福建將樂縣知縣,抵任方兩月,聞母病,即辭官歸里。後改就教職,選補寍波府教授。在任數年,大吏重其才,將薦舉之,力辭,因病乞歸,尋卒。先生劬書力學,於兩漢唐宋諸儒之經義,旁及諸子百家傳注,靡不強識博通,而聲音訓詁尤為深邃。先生治經蒐集遺說異文,疏證精密。於石經致力尤勤,薈萃歷代諸刻及諸家攷訂之說,折衷求是,可稱集成之書。先生與同里李薌沚(富孫)昆季交最密。每著一書,輒與商榷。薌沚以為全謝山(祖望)錢竹汀(大昕)之比。[96]先生嘗從阮文達(元)游,文達重之,採所著入《學海堂經解》。先生攷訂之文,似其鄉先輩朱錫鬯(彝尊),復從歸震川(有光)方望溪(苞)姚惜抱(鼐)以上溯唐宋作者。[97]有《十三經詁答問》10卷、《金石綜例》4卷、《金石跋文》1卷、《三家詩異義遺說》20卷、《石經補考》(《清史稿》作考異)12卷、《三家詩異文疏證》6卷《補遺》4卷。(《三家詩異文疏證》6卷,補遺3卷,續補遺2卷;2卷本《皇清經解》(咸豐補刊本、鴻寶齋石印本、點石齋石印本);《石經補考》11卷《石經彙函》本)。
《三家詩異文疏證》6卷《補遺》3卷以《毛詩》多假借字,三家詩多本字,因即宋王應麟書為之疏證,與傳箋互為發明,又著《三家詩遺說翼證》20卷,皆勝范家相書。又著《論語異文考證》10卷蒐羅遺佚,并援前人之說,稽其同異,以闡明古義,詮釋精審。
70、              徐璈(1779-1841),字六驤(一作襄)號樗亭(一作樗尹)。安徽桐城人。嘉慶進士,官臨海知縣。有《詩經廣詁》30卷。
71、              嚴傑(1763-1843),字厚民,號鷗盟。餘杭人。一作餘姚人。潛研經術,邃學能文。阮文達督學浙江,深賞之。立詁經精舍,以為上舍生。佐編《經籍纂詁》,從至廣東,復佐編經解。[98]有《蜀石經毛詩攷正》1卷、[99]《小爾雅疏證》、《經義叢鈔》30卷、《蜀石經殘本》、《毛詩考證》2卷。陳奐云:嚴傑,字厚民,餘杭監生。趙坦,字寬夫,仁和秀才。道光紀元,徵舉孝廉方正,皆以品學相砥礪,故知名亦相埒。奐初至杭州,與兩先生遊,聞其繽紛莊論,服其學之博,又未嘗不肅敬其為人。阮相國元築學海堂於粵東,撰《皇清經解》一千卷,倚重厚民手校,末附叢書,其所編也。[100]
72、              李富孫(1764-1843),字既汸,號香芷,一號薌沚。嘉興人。嘉慶辛酉拔貢,幼承家學。五世祖良年(秋錦徵君),康熙中徵鴻博,與兄繩遠弟符,號嘉興三李先生。富孫與兄超孫,從弟遇孫,並以文學名於時,號後三李先生。[101]請業於盧抱經錢竹汀孫淵如諸先生。阮文達撫浙,入詁經精舍,遂壹意治經。有《易解賸義》3卷,斥圖書之說,又有《易解校異》1卷,柳東(馮登府)稱為資州(李鼎祚)功臣,定宇(惠棟)直友。《七經異文釋》50卷,於諸經傳本異文異詁,皆為搜集考證。所為文曰《校經廎集》,又有《說文辨字正俗》《漢魏六朝墓銘例》《鶴徵後錄》諸書。[102]《七經異文釋》凡《易》6卷,《尚書》8卷,《毛詩》16卷,《春秋》三傳12卷《禮記》8卷。《易》書先刊行,《春秋》三傳蔣光煦採入《別下齋叢書》,《毛詩》王先謙採入《續經解》,《禮記》別下齋有目無書。
73、              黃位清,字瀛波。廣東番禺人。《詩異文錄》3卷道光己亥刻本《詩緒餘錄》8卷道光己亥刻本。《詩異文錄》體例與沈淑《毛詩異文補》、嚴蔚《詩考異補》略同,摭拾經傳子史,及《說文》《爾雅》引詩,字句殊異者,併為一編。依經文次序,總錄毛詩異文,而不拘於三家。[103]
74、              李誠(1778-1844),字靜軒、師林。浙江黃巖人。嘉慶18年癸酉拔貢生。《十三經集解》360卷《詩通義》《詩篇義》等。先生少承庭訓,益加綜博。補姚州州判,歷署新平順寧知縣。去官後,居雲南志局凡五載,成《雲南通志》220卷,稿出其手者十之八九,為總督阮文達所稱。子春枝,字芝亭,世其家學,著有《毛詩名物考》《經字彙纂》《歷代金石錄》《精益求精齋集》。
75、              林伯桐(1778-1847),字桐君,號月亭。廣東番禺人,嘉慶6年舉人,官德慶州學正。或曰:生於乾隆33年戊子(1768)。〈粵嶽山人文集〉謂:“道光丁未孟夏,其弟伯棠茂才奉先生柩葬於白雲山雨花臺之原。”[104]是則先生卒年當作道光27年(1847),生年當在乾隆43年(1778)。辛酉舉於鄉,道光甲辰選授德慶州學正。……生平於學無所不窺,尤篤志經學,研經宗漢儒,而踐履則服膺朱子。《十三經注疏》皆手自丹鉛,廿四史及諸子諸集,凡目所及者,皆能舉其大要。……前後兩制府阮公鄧公皆敬禮之。阮公延為學海堂學長,鄧公延課其二子。[105]《毛詩通考》30卷(《叢書集成初編》文學類,《嶺南遺書》第6集)。《脩本堂遺書》已刊者,其他《詩》類著作有《毛詩識小》30卷、《毛詩傳例》2卷。[106]
76、              阮元(1764-1849),字伯元(段玉裁經韻樓稱伯梁),號雲臺,謚文達。江蘇儀徵人。乾隆54年(1789)進士。《詩書古訓》10卷《十三經注疏校勘記》217卷《釋文校勘記》25卷《詁經精舍文集》14卷《經籍纂詁》116卷《學海堂經解》16卷編刻《皇清經解》1408卷。《三家詩補遺》3卷考家數,補異文,述遺說。[107]
77、              李黼平(1770-1832),字子黼,一字繡子,號花庵。廣東嘉應人。有《毛詩紬義》24卷。據自序,其作意本在正《正義》之淆訛,要“明《傳》《箋》之本義,還孔氏之舊文。”其書據各本參校合勘,與文字異同參酌甚多。
78、              卞斌(1778-1850),字叔均,號雅堂,浙江歸安人。《七經古文考》1卷。
79、              馬瑞辰(1782-1853),字元伯,一字獻生。宗璉子。其子三俊,字命之。咸豐4年甲寅戰死,年35。安徽桐城人,嘉慶15年(1811)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改工部營繕司主事,擢都水司郎中,因事坐發黑龍江,獲釋後歸鄉。一說卒於咸豐3年癸丑(1853)年72。《毛詩傳箋通釋》32卷。道光15年(1835)成書,歷時凡16載。
80、              張維屏(1780-1859),字子樹,一號南山,一號松心子,又號珠海老漁。廣東番禺人。有《讀經求義》、《經字異同》。
81、              王鎏(1786-1843),初名仲鎏,字子兼,一字亮生,晚自號荷盤山人。江蘇吳縣人。有《毛詩多識編》12卷,尚有《毛詩考證》。
82、              陳奐(1786-1863),字碩甫,號師竹。江蘇長洲人。始從汪沅受古學,後受業於段玉裁《詩毛氏傳疏》30卷《釋毛氏音》4卷《毛詩說》1卷《毛詩傳義類》1卷《鄭氏箋考徵》1卷(以上並附傳疏後)《詩語助義》30卷《毛詩九穀釋義》1卷。《毛詩說》多據《爾雅》論詩中異字。《鄭氏箋考徵》則按查鄭氏所採三家說。《詩毛氏傳疏》則訓讀詩文,廣涉異文。自述:“嘉慶17年壬申冬12月,會《說文解字注》授梓,(段玉裁)子蘭師之閩,而以校讎委任奐,遂受業師門。晨夕相親,几席相接,難必問,疑必析,日之所請益,夜筆之簿記。癸酉甲戌在枝園,初從姪兆榮同居南園,乙亥春,將偕往之海門。師曰:‘汝聞道蚤。汝之學在唐儒陸孔上矣。’”[108]
83、              陳喬樅(1809-1869),字樸園,一字樹滋。福建侯官人。《禮堂經說》2卷,《詩四家異文考》5卷《毛詩鄭箋改字說》4卷(或作1卷,《清史稿》及謝章鋌〈陳先生墓誌銘〉均作4卷)《三家詩遺說攷》15卷敘錄3卷。其中《魯詩遺說考》6卷敘錄1卷《齊詩遺說攷》4卷敘錄1卷《韓詩遺說考》5卷敘錄1卷。《齊詩翼氏學疏證》2卷《詩緯集證》4卷。見《皇清經解續編》本《左海續集》。
84、              夏炘(1789-1871),字心伯(或作欣伯),一字弢甫。當塗人,父鑾,字德音,號朗齋,嘉慶元年舉孝廉方正,以優貢官徽州訓導。為學兼綜漢宋,長《詩》《禮》二經,尤深於朱子之書。道光壬辰癸巳閒,撰《讀詩劄記》8卷,又益以《詩章句攷》1卷、《詩樂存亡譜》1卷、《朱子集傳校勘記》1卷、《詩古韻表廿二部集說》2卷。[109]
85、              丁晏(1794-1875),字儉卿,一字柘堂。江蘇山陽人。《詩譜考正》1卷《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校正》2卷,前有咸豐5年(1855)自序。所著有《詩攷補注》2卷《補遺》1卷(《頤志齋叢書》《六蓺堂詩禮七編》);別本作《詩攷補注》2卷《補遺》2卷(《花雨樓叢鈔續鈔》)。嘉慶17年,阮元為漕督,延江子屏(藩)主講麗正書院,發策問漢魏《易》十五家,先生條對萬餘言,為江藩、阮元所賞識。論者謂道咸以來,惟先生能以漢學通宋學焉。據嚴壽澂先生考證,以為“柘唐學術,實包含乾嘉漢學、宋明理學,以及著眼於經世的趙宋史學三源,與純粹的乾嘉樸學家風不同。”[110]《頤志齋叢書》中又有《毛鄭詩釋》4卷《鄭氏詩譜考正》1卷《毛詩陸疏校正》2卷《儀禮釋注》2卷《周禮釋注》2卷《禮記釋注》4卷《孝經述著注》1卷《北宋汴學篆隸二體石經記》1卷《續經說》1卷《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校正》2卷。是皆漢學家之著作。《毛鄭詩釋》卷末附有〈書段氏《校定毛詩故訓傳》後〉一文,於段玉裁《重訂毛詩故訓傳》30卷多所匡正。
86、              周學汝(1809-1861),字禮傳,初名學濂。浙江烏程人。《說文經字考》。
87、              徐鼒(1810-1862),字彝舟。江蘇六合人。《十三經後疏》《說文引經考》2卷。
88、              羅汝懷(1804-1880),字研生。湖南湘潭人。有《十三經字原》《毛詩古音疏證》。
89、              蕭光遠(1804-1885),字吉堂,號鹿山。貴州遵義人。《毛詩異同》4卷附1卷(同治丁卯刊本)。
90、              徐華嶽《詩故考異》(1816年撰成,1831年刊行)專取古義,自周秦子史至乾嘉注疏,間采而用之,獨於宋儒無取。書中全錄《傳》《箋》,節錄孔《疏》,三家遺說亦錄之《傳》《箋》後。[111]
此期之學者,多出自懋堂(段玉裁)、懷祖(王念孫)、雲臺(阮元)之門。懋堂門下曰陳奐,深得懋堂之學。姚永樸《舊聞隨筆》中曾記一段軼事:
高郵王懷祖(念孫)先生,愛士若渴。由永定河道罷歸,晚歲子文簡公(引之)貴。迎居京邸。一日長洲陳碩甫(奐)來謁,時先生病臥,不與世周旋久矣,見其刺,瞿然曰:“是吾友段君高足也”,急令僕扶之起,由內寢及堂,未睹其面,即大呼陳先生。且曰:“自懋堂亡,天下讀書種子幾絕。幸君繼起,如見故友,願訂忘年交。”談論良久,乃聽之去。自是,碩甫每至先生所,徑入臥室商榷著述,如家人然。[112]
當時師友門弟子間,以學問相尚,大抵如此。懷祖門下曰陳壽祺、陳喬樅父子。[113]
乾隆六十年(1795)八月,雲臺任浙江學政,嘉慶二年(1797)正月二十二日,雲臺鳩聚諸生於崇文書院,始修《經籍纂詁》,且分俸與之。[114]至嘉慶三年(1798)八月二十二書成,歷時凡歲半,預其事者皆兩浙經古之士,如臧在東(庸)、丁小雅(杰)、錢竹汀(大昕)輩。嘉慶四年(1799)己未開科,雲臺為副總裁,選士209人,陳壽祺、王引之、張惠言、馬宗璉、郝懿行、丁履泰等皆同科登第。嘉慶六年(1801)立詁經精舍,奉祀許叔重(慎)、鄭康成(玄),王述庵(昶)、孫淵如(星衍)先後主講席。一時東南人物,俱入彀中。據孫淵如〈詁經精舍題名碑記〉,遊其間者,如李富孫、李遇孫、嚴傑、吳東發輩皆肆力於《詩》異文考證。[115] 故雲臺實為此期至為關鍵之人物。《清史稿》本傳云:
元博學淹通,早被知遇。敕編石渠寶笈,校勘石經。再入翰林,創編《國史》〈儒林〉、〈文苑〉傳,至為浙江巡撫,始手成之。集《四庫》未收書一百七十二種,撰《提要》進御,補中秘之闕。嘉慶四年,偕大學士朱珪典會試,一時樸學高才搜羅殆盡。道光十三年,由雲南入覲,特命典試,時稱異數。與大學士曹振鏞共事意不合,元歉然。以前次得人之盛不可復繼,歷官所至,振興文教。在浙江立詁經精舍,祀許慎、鄭康成,選高才肄業;在粵立學海堂亦如之,並延攬通儒:造士有家法,人才蔚起。撰《十三經校勘記》、《經籍纂詁》、《皇清經解》百八十餘種,專宗漢學,治經者奉為科律。集清代天文、律算諸家作《疇人傳》,以章絕學。重修《浙江通志》、《廣東通志》,編輯《山左金石志》、《兩浙金石志》、《積古齋鐘鼎款識》、《兩浙輶軒錄》、《淮海英靈集》,刊當代名宿著述數十家為《文選樓叢書》。自著曰《揅經室集》。他紀事、談藝諸編,並為世重。身歷乾、嘉文物鼎盛之時,主持風會數十年,海內學者奉為山斗焉。[116]
雲臺弱冠時,即以汲古閣本《十三經注疏》多訛謬,以陸德明《釋文》、唐石經等書手自校改;視學浙江,嘗摹刻寍波天一閣所藏北宋搨岐陽石鼓文,置杭州府學;經文考釋,嘉道間彬彬斯盛。其中尤多阮文達之力。雲臺一生曰有三大事。任浙江學政(嘉慶2年,1797),編纂《經籍纂詁》;撫浙則創詁經精舍(嘉慶6年,1801),時李富孫、嚴傑[117]、吳東發等皆從遊其間。[118]督廣則築學海堂,輯《皇清經解》一千卷。與李繡子(黼平)、林月亭(伯桐)等交厚。[119]
芸臺故有《三家詩補遺》3卷,亦因王氏《詩攷》而為之,然以其博洽,兼領經學壇坫,實足領導一時風氣。葉德輝云:“三家詩亡後,宋王氏《詩攷》始據群書所徵引者褎輯之。其不知屬某家者,列為異字異義。近人范家相復有《拾遺》三卷,繼之者則丁晏《三家詩補注》,馮登府《三家詩異文疏證》,陳喬樅《三家詩遺說攷》。范、丁分別家數,略依王氏原書,馮則概言三家,亦自矜慎。惟陳鉤稽子史,各述師承,最為治經家所推重。”[120]葉德輝並謂:“樸園(陳喬樅)繼父成書,本阮氏再傳弟子,所撰《遺說攷》皆阮氏為之先河。特阮書未經刊行,故讀者昧其沆瀣耳。”[121]
周予同依據皮錫瑞說,[122]以為嘉道以降,由許鄭導源而上,《詩》宗三家而斥毛氏,經學又復西漢之舊。然就嘉道時期而言,主毛者仍為多數。余以為此期治《詩》者,在專研旨趣上,則有毛與三家,若楚漢之對壘;然因一以崇古求是為尚,所賴以治學之方法,似又款曲暗通。此期之特點是主毛者,亦不拒斥三家,治三家者更言毛。有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胡承珙《毛詩後箋》、陳奐《詩毛氏傳疏》是主毛者的代表作。《毛詩後箋》主於申述毛義。自注疏而外,於唐宋元明諸儒之說,及當時為詩學者,無不廣徵博引,而於名物訓詁及三家詩異同,類皆剖析精微,折衷至當。自云:“從毛者十之八九,從鄭者十之一二。”胡承珙雖主毛傳,於毛鄭亦未盡韙,每言“信傳不如信經”,其所蒐獵者廣,參酌者詳,每折衷求是,故胡培翬云:“(陳)奐著書,惟毛是從,君尚有別擇。”[123]其實陳奐、馬瑞辰亦與胡大體相似,皆徵引宏富,三家以外,舉凡前人之說,及子史四部,無不涉獵。既廣《傳》《箋》,復多發明。刱獲既豐,間有曲說。
此期專治三家者,與前期略有不同。若言前此採摭之功多,而考證之功少,至臧庸堂、李富孫、陳喬樅、馮登府諸人,蒐校則精,考覈亦審。其方法與治毛諸子,多相通者。故是時毛與三家,其旨趣雖分,而治經之方法,則有漸趨一致的祈向。即以旨趣而論,治毛者,蓋以毛公近古,治三家者,以三家為古。是毛與三家,本不必劃界自限。故此期宗毛者,未棄三家,治三家者,亦未敢易毛,毛與三家之間,惟古是尚,惟是是求而已。
臧庸所著《拜經日記》,王引之云:“考訂漢世經師流傳之分合,字句之異同,後人傳寫之脫誤,改竄之蹤跡。擘肌分理,剖豪析芒,其可謂辨矣。《日記》所研究者,一曰諸經今古文,二曰王肅改經,三曰四家詩同異,四曰釋文義疏所據舊本,五曰南北學者音讀不同,六曰今人以《說文》改經之非,七曰《說文》譌脫之字。”[124]此外,撰《三家詩異文疏證》的馮登府,史傳云”柳東治經,蒐集遺說異文,疏證精密,於石經致力尤勤,薈萃歷代諸刻及諸家考訂之說,折衷求是,可稱集成之書。同里李氏群從,志同道合,互相切劘。薌沚杏村研經,皆以精博稱,與柳東相頡頏焉。”[125]
薌芷(李富孫)《七經異文釋》外,亦有《說文辨字正俗》一書。經典文字之異,薌芷以為“自篆變為隸,隸變為真,文字日繁,譌偽錯出,或有形聲意義大相區別,亦有近似而其實異,後人多混而同之。或有一篆之形從某為古籀、為或體、後人竟析而二之。經典文字往往昧於音訓,擅為改易,與本義相迕。”[126]故其所著《詩經異文釋》,於經文一字之異,必考竟其原委,徵其本來(詳見下文所舉諸例)。余觀此書徵引之博,刱獲之豐,庶可方駕陳喬樅《詩經四家異文考》及《三家詩遺說考》。
第四期、同治光緒及以後:其時為終結期。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於徵集三家之說,可謂總其成者。同期學者著作大略如下:
91、              曾釗(1821-1854),字敏修,一字勉士,號冕士。廣東南海人。《詩毛鄭異同辨》1卷《詩說》2卷《毛詩經文定本小序》1卷《考異》1卷《音讀》1卷。
92、              董沛(1828-1895),字孟如,號覺軒,學者稱覺軒先生。浙江鄞縣人。《韓詩箋》6卷。
93、              顧震福《毛詩別字》6卷。
94、              桂文燦(1823-1884),字子白,廣東南海人。道光29年己酉舉人。一說卒於光緒12年丙戌(1886)。有《詩箋禮注異義考》1卷《群經補證》6卷《經學輯要》1卷《經學博采錄》12卷《毛詩傳假借考》1卷《毛詩鄭讀考》1卷《詩古今文注》2卷《毛詩釋地》6卷。
95、              丁顯(1819-1900),淮安人。《毛詩異字同聲攷》1卷《諧聲譜》不分卷。
96、              俞樾(1822-1906),字蔭圃,號曲園。浙江德清人。《歷代名人生卒年表》云生道光元年,卒光緒33年。所著《春在堂全集》有:《群經平議》35卷《詁經精舍自課文》2卷《讀書餘錄》2卷《古書疑義舉例》2卷《兒笘錄》4卷《達齋詩說》1卷《荀子詩說》1卷《茶香室經說》《樂記異文考》1卷《讀韓詩外傳》1卷《詩名物證古》1卷《禮記異文箋》1卷《群經賸義》1卷等等。
97、              蔣曰豫(1830-1875),字侑(一作友)石。陽湖監生,官署蔚州知州花翎知府銜候補直隸州知州。工篆隸。[127]《詩經異文》4卷收入《蔣侑石遺書?滂喜齋學錄》,學以實事求是為宗,以聲音文字為窮經之要。故於故訓遺書單詞隻句,搜羅裒集,惟恐墜失。[128]
98、              陳玉澍(1853-1906),字惕庵,初名玉樹。江蘇鹽城人。《毛詩異文箋》10卷《南菁書院叢書》第5集。其父蔚林有《詩說》2卷。[129]
99、              王先謙(1842-1917),字益吾,晚號葵園老人。湖南長沙人。有《三家詩義集疏》28卷。
100、 王樹柟(1851-1936)有《爾雅說詩》22卷。
101、 江瀚(1852-1936),字叔海。福建長汀人。《詩經四家異文考》1卷《詩經四家異文攷補》1卷在《晨風閣叢書》中,《長汀江先生著書》,《慎所立齋文集》4卷等等,蓋補陳喬樅《詩經四家異文考》之作。
102、 李德淑,湖南常寧人。《毛詩經句異文通詁》7卷(民國間自刊本),以王應麟《詩考》參取齊魯韓三家異同。遂以毛詩為主,而博采齊魯韓三家之訓詁,廣搜字書之通釋,以補其缺。雖精核不足,而繁富有餘。較馮登府《三家詩異文疏證》,闡發尤多。而其辨形聲,覈詁訓,亦足相頡抗。[130]
103、 張慎儀(1846-1921),字淑威,號芋圃。四川成都人,原籍江蘇陽湖。《詩經異文補釋》14卷。[131]
此期學者,多為總結、補綴前期成果。陳玉樹《毛詩異文箋》頗能參酌嘉道咸時期學者之成果,可謂與時並進者。持論多平允,間亦有獨到處:如釋“凡周之士,不顯亦世”云:
不世顯德乎?士者,世祿也。案:毛以士者釋經之士,蓋讀士為仕。士者,世祿,即孟子:“仕者,世祿也。”正義及考文古本並作“仕者,世祿。”〈節南山〉“則無膴仕”,〈雨無正〉“維曰于仕”。仕,正字;士,借字。士借為仕,仕亦借為士。〈四月〉箋之“仕,事”即〈褰裳〉傳之“士,事”也。[132]
此處即非一般見識。然其說,亦不免迂曲,士者,本食祿者之稱,似不必證其與仕通,方成文也。士本有卿士之義,周初卿士,皆克紹箕裘,豈待借“仕”而明其有世祿耶?周初遺獻中固多“多士”、“庶士”、“諸士”之稱。甲金文字中,亦多其例。〈子璋鐘〉:用樂父兄諸士。(《集成》113-117)。金文中多胤士(《集成》262; 265-269)庶士(《集成》182, 203)之稱。〈叶公牼鐘〉云: “台(以)匽(宴)大夫,台(以)喜者(諸)士” 。士顯為職官名。《國語˙齊語》桓公問管仲成民之事,即處士農工商若何?乃知士或為食祿者之通稱,《穀梁傳》中,士民、農民、商民、工民並列。益證此說。故〈文王〉中“凡周之士”,似不必借“凡周之仕”以疏暢其義也。
《毛詩異文箋》頗守以經證經之法,凡申一說,輒欲引經文自證,凡本經互證之詩句,皆臚列於右,以彰其說。如“亹亹文王”題下,並列“亹亹申伯”(〈大雅˙崧高〉)、“勉勉我王”(〈大雅˙棫樸〉)為題。“凡周之士”題下,則列“則無膴仕”、“維曰于仕”。此體例亦有獨到處。
此期成績最卓著者,當屬王先謙(1842-1917)。三家詩之輯佚考異,至益吾(王先謙)而能事畢矣。王所撰《詩三家義集疏》原名《三家詩義通繹》。其引證之博,涉獵之廣,實一時無兩,又且參覈眾說,折衷求是。書名三家,實不以今古漢宋之別,而劃地自囿。所為體例,亦精博絕倫。既為有清一代三家詩學集成性著作,復不限於三家,網羅梳理,輯佚考徵,一時研《詩》,亦無出其右者。
四、以《詩?大雅》為例,看清代學者之異文考釋:
玆以〈大雅〉中幾個詞語為例,稍覘清儒《詩》異文考釋之功。
亹亹文王(《詩.大雅.文王》)
1.     穆穆文王:《墨子.明鬼下》引(李富孫《詩 經異文釋》,頁240)。
2.     娓娓文王:董氏引崔《集注》本引(《異文釋》,頁240)。周邵蓮謂崔靈恩《集注》宋世已無,董逌據以為說,頗疑其妄。(《箋餘》,頁362)。[133]陳喬樅以為崔靈恩所據乃三家今文。[134]
3.     釁釁文王:李富孫《詩經異文釋》謂:“亹亹文王《墨子.明鬼下》引作‘穆穆’,董氏引崔《集注》本作‘娓娓’,《詩攷》同。案《墨子》作‘穆穆’,當涉下章之文。《釋詁》曰:‘亹亹,勉也。’《說文》無此字。徐鉉謂當作‘娓’。然‘娓’與‘媺’同。董氏引《說文》:‘娓娓,勉也。’今《說文》無此文,此改《爾雅》,以為《說文》,甚誤(原注︰詳見《易釋》)。錢氏曰:‘舋即釁字,其从文者,後人妄增。’開成石經及宋版《易》《詩》絕無作‘斖’者。《廣韻》亹下重出斖字,注云俗,此其證也。先鄭讀釁為徽。徽从微省。微與尾古文通用。《周官》之媺即《說文》之娓。娓,讀若媚,與今人讀異。釁娓古今字。徽訓美,同訓亦必同音。後人讀徽,許歸切,因轉釁為許覲切,失先鄭之音矣。舋者,釁之省,隸變為亹。只是一字而後人分而二之。段氏曰:‘亹即釁之俗,從分聲。’《說文》:‘忞,自勉彊也。’釁釁即忞忞之假借也。”[135]
按:《詩.大雅.崧高》:“亹亹申伯,王纘之事。”鄭玄《箋》:“亹亹,勉也。”[136]《漢書.張敞傳》:“今陛下遊意於太平,勞精於政事,亹亹不舍晝夜。”顏師古注:“亹亹猶勉強也。”[137]亹亹乃勤勉於事也。猶娓娓。亹亹,《詩.大雅.棫樸》:“勉勉我王,綱紀四方。”則此亹當即勉之借字,讀如勉。李黼平云:“《易》《詩》《爾疋》所有‘亹’字,殆是《說文》‘虋’字,隸書假借作‘亹’,音‘門’。‘門’與‘勉’一聲之轉。”[138]
按:“亹亹”一詞,《楚辭》中凡三見,〈九辨〉二,〈九懷〉一。《楚辭.九辯》:“時亹亹而過中兮,蹇淹留而無成。”“事亹亹而覬進兮,蹇淹留而無成。”猶行進不斷貌。《易.繫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禮記.禮器》:“是故昔先王之制禮也,因其財物而致其義焉爾。故作大事,必順天時,為朝夕必放於日月,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是故天時雨澤,君子達亹亹焉。”鄭注:“亹亹,勉勉也。”是則“亹亹”有勤勉、行進二義。
周人每稱文王肇建其國。《書.武成》:“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勳,誕膺天命,以撫方夏。大邦畏其力,小邦懷其德。”《書.大誥》:“天休(庥)文王,興我小邦周。”《書.康誥》:“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庸庸、祇祇、威威、顯民,用肇造我區夏。越我一、二邦。”《書.酒誥》:“乃穆考文王,肇國在西土。”《史牆盤》:“曰古文王,初盭龢于政,上帝降懿德,大 ,匍有上下, 受萬邦。”所謂肇造區夏,殆謂文王自歧而徙於豐,陝西周原宗周一帶,區宇由是厎定,小邦周厥由文王以興。[139]合《大雅.崧高》之文與本文證之,似當用勤勉之義。
陳錫哉周,侯文王孫子(《詩.大雅.文王》)
1.     陳錫載周。唐陸德明以為本又作“載”。鄭《箋》:“哉,載。”又云:“哉,始。”李富孫云:“《左傳》宣15年、昭10年《國語.周語》皆作‘陳錫載周’,載、哉古通用。”(《異文釋》,頁240)。周邵蓮據鄭《箋》:“哉,始也”為說,古文哉、才互通。(《箋餘》,頁362)。程晉芳謂:“北宋諸賢訓載,多從《傳》義,南宋呂氏朱子始以哉為語辭。”[140]
2.     陳錫栽周。胡承珙、陳喬樅皆謂當訓為栽。陳云:“胡承珙謂古字哉載栽並借用,此詩當訓哉為栽。栽,植也。此則與下文本支義相屬。其說良韙。《禮記.中庸》引詩末章‘上天之載’,鄭君注云:‘載,讀曰栽,謂生物也。’是用齊詩之訓,義與毛異。足證載周之載,齊詩亦當訓為栽也。”(《遺說考》,頁432)
陳錫猶申錫。《詩.商頌.烈祖》:“申錫無疆。”鄭玄《箋》:“申,重。”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按,陳,《說文》從自,從木,申聲。古文作 ,亦從申,陳錫即申錫之假借,《漢書.韋玄成傳》載匡衡上書云:‘子孫本支,陳錫亡疆。’義本《齊詩》,而言‘陳錫亡疆’,與〈商頌.烈祖〉:‘申錫無疆’正同。是知陳錫即申錫也。申,重也。重錫,言錫之多。”徵之金文,馬說誠是。金文或作“多易”,即“陳錫”、“申錫”之義。《克鼎》:“易釐無疆。”“多易寶休。” (《集成》2836)《追簋》(《集成》4219-4224):“天子多易追休。”《虢叔旅鐘》(《集成》241):“迺天子多易旅休。”《仲師父鼎》(《集成》2743;2744):“用易眉壽無疆。”《黃君 》:“用易眉壽黃耇萬年。”《邿逭簋》(《集成》4040):“用易永壽。”《琱伐父簋》(《集成》4048-4050):“用易眉壽。”

1.       載。開始。鄭《箋》:“哉,載。”又云:“哉,始。”周邵蓮據鄭《箋》:“哉,始也”為說,以為古文哉、才互通。(《箋餘》,頁362)。
2.       在。于省吾持是說。以為古文哉、才互通。才,金文中作在。故“陳錫載周,應讀為陳錫在周。在猶于也,謂申錫于周也。”(《澤螺居》,頁46)。
3.       栽。胡承珙、陳喬樅皆謂當訓為栽。陳云:“胡承珙謂古字哉載栽並借用,此詩當訓哉為栽。栽,植也。此則與下文本支義相屬。《禮記.中庸》引詩末章‘上天之載’,鄭君注云:‘載,讀曰栽,謂生物也。’是用齊詩之訓,義與毛異。足證載周之載,齊詩亦當訓為栽也。”(《遺說考》,頁432)
按:載通栽固韙,然非如胡承珙、陳喬樅所云生物之義。
1.     一說其義殆上下相承也。朱熹《詩集傳》〈大雅?緜〉“其繩則直,縮版以載。”說:“以索束版,投土築訖,則升下而上相承載也。”俞樾《詩經平議》:“縮版以載,謂既以索縮其版,又豎木以約之。”考《左傳》宣公15年晉侯云:“此之謂明德矣。文王所以造周,不是過也。故《詩》曰‘陳錫哉周。’能施也。率是道也,其何不濟。”杜預注:“言文王布陳大利,以賜天下,故能載行周道,福流子孫。”[141]昭公10年言陳桓子“凡公子公孫之無祿者,私分之邑;國之貧約孤寡者,私與之粟。曰:‘詩云:陳錫載周。能施也。桓公是以霸’。”杜預注:“言文王能布陳大利以賜天下,行之周遍。”(《春秋左傳集解》冊4,頁1331)《國語˙周語》記厲王說榮夷公而好專利,芮良夫諫之曰:“《大雅》曰:‘陳錫載周。’是不布利而懼難乎?故能載周,以至于今。”事亦見〈周本紀〉。以此視之,諸家之說,固非無據,然載周當如杜預所訓,為載行周道,令其上下相承,有初有終也。
2.     案:周邵蓮謂古文哉、才互通。徵之金文,信然。甲金文在字多書為才,則“哉周”,以今視之,頗疑當釋為“在周”。陳錫猶申錫,申錫猶金文中多易。其義即上天賜佑。〈烈祖〉:“申錫無疆”,猶金文中之“多福無疆”(《殷周金文集成》,1.39;1.109;1.110;5.2762;9.4628)。故“陳錫載周”,猶多降純魯多福於周邦也。
凡周之士.不顯亦世(《詩.大雅.文王》)
1.       惟周之士,不顯奕世。《魏書.禮志》作:惟周之士,不顯奕世。(《異文釋》,頁240)
2.       不顯奕代。《後漢書.袁術傳》注引:不顯奕代。(《異文釋》,頁240)
《後漢書.袁術傳》注引作“奕代”,當是避“世”之諱。
其麗不億(《詩.大雅.文王》)
李富孫云:《說文繫傳》引作其 (《異文釋》,頁240)。
按:毛《傳》:“麗,數也。盛德不可為也。”惟典籍中只此一見,未可遽斷為是。李富孫引徐鍇《說文繫傳》引作其 ,徵之《方言》:“ ,數也。”則 或當為本字。余按:《說文.鹿部》:“麗,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王筠《說文句讀》:“旅,俗作侶。”故其麗不億,猶言其群不億。言數之義,殆非本義,蓋由侶群之義引申之耳。
古或以十萬為億,或以萬萬為億。《禮記.內則》:“降德於眾兆民。”孔《疏》:“億之數有大小二法。其小數以十為等,十萬為億,十億為兆也;其大數以萬為等,萬至萬是萬丸為億。又從億而數至萬億為兆。”其麗不億,猶言其群何止十萬,蓋舉成數言其多也。鄭《箋》云:“于,於也。商之孫子,其數不徒億。多言之也。至天已命,支王之後,乃為君於周之九服之中。言之不如德也。”
常服黼冔 (《詩.大雅.文王》)
常服黼 。《字林》引作常服黼 。(《異文釋》,頁240)。
班固《白虎通義.三正》:“《詩》曰:‘厥作祼將,常服黼冔。言微子服殷之冠,助祭於周也。’”毛《傳》:“黼,白與黑也;冔,殷冠也。夏后氏曰收,周曰冕。”《周禮.考工記.畫繢》:“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嚴粲《詩緝》:“服殷之常服,黼裳而冔冠也。黼裳,商周所同;冔冠,則商之制也。”陸德明《經典釋文》:“冔,《字林》作 。”《公羊傳》宣公三年解詁云:“皮弁武冠,爵弁文冠,夏曰收,殷曰冔,周曰弁,加旒曰冕。”《禮記.內則》:“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養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養老;殷人冔而祭,縞衣而養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養老。”又據《儀禮.士冠禮》,三代冠名,夏稱毋追,殷稱章甫,周稱委貌。《禮記.郊特牲》:“周弁,殷冔,夏收,三王共皮弁素積。”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蔡邕《獨斷》云:‘冕冠,殷曰冔,以三十升漆布,廣八寸,長尺二寸,加爵冕其上,黑而微白,前大後小,有收以持笄。’”殷墟婦好墓出土浮雕人形玉飾(原編號357),頭戴帽冠,冠形前低後高,其形似《後漢書.輿服制》所描述的翹舞樂人戴的一種前小後大的爵弁冠。宋鎮豪以為”所謂殷冔,可能就是指這類前低後高而無飾物的帽冠,為後來爵弁冠之先形”。[142]
按:黼裳為黑而白之衣裳,冔冕為前低後高之冠冕,殷人祭祀時所服。此言殷人從故殷冠裳之制,與祭祀文王之典也。
聿脩厥德(《詩.大雅.文王》)
述脩厥德。
李富孫云:
《漢?東平思王傳》引作述脩。《後漢?呂強傳》亦作述(〈大明〉:“聿懷多福”。《繁露•郊祭》引作“允懷”,聿、允聲相近)。案〈釋言〉曰:“律,遹,述也。”孫炎云:“遹,古述字,讀聿。”(段氏曰:“古文多以遹為述故。故孫云爾。謂今人用述,古人用遹也”)。毛《傳》聿遹皆訓述,即本〈釋言〉文。左氏(文二年,昭廿二年)《傳》引此詩。杜注竝訓為述〈匡衡傳〉〈呂強傳〉〈文選首記總論〉注皆同。聿述與遹字異而義同。段氏曰:“古聿遹同字,述遂同字。”(《異文釋》,頁240)

1.           猶以也。《詩.唐風.蟋蟀》:“蟋蟀在堂,歲聿其莫。”《詩.豳風.東山》:“灑掃穹窒,我征聿至。”《詩.大雅.楚茨》:“鼓鐘送尸,神保聿歸。”《詩.大雅.大明》:“昭事上帝,聿懷多福。”《詩.大雅.綿》:“爰及姜女,聿來胥宇。”《詩.大雅.抑》:“借曰未知,亦聿既耄。”
2.           楊樹達謂為語首助詞或語中助詞。同“遹”。《詩.大雅.文王有聲》:“文王有聲,遹駿有聲。遹求厥寧,遹觀厥成。文王烝哉。”“匪棘其欲,遹追來孝。”
3.           《禮記》引文作“聿追來孝。”鄭玄《箋》:“聿,述。”吳闓生《詩義會通》:“兩《漢書》引聿並作述,即遹字,聲義並通。”[143]
無念爾祖(《詩.大雅.文王》)
1.       無忝爾祖。李富孫云:“《後漢?劉長卿妻傳》引作無忝,案毛《傳》曰無念念也。此云無忝義亦通,或是三家本。”(《異文釋》,頁240)。
2.       毋念爾祖。《左傳》文公二年:“詩曰:‘毋念爾祖,聿脩厥德。’孟明念之矣。念德不怠,其可敵乎?”又周邵蓮謂古《孝經》引同。(《箋餘》,頁362)
宜鑒于殷(《詩.大雅.文王》)
1.       儀監于殷。《大學》引作儀監。案〈釋名〉云:“儀,宜也。”《禮》疏亦訓為宜。儀與宜音義同。《漢˙地理志》:“伯益能儀百物。師古注云與宜同。”(《異文釋》,頁241)案《禮記》原文云:“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
2.       宜監于殷。黃位清謂:“漢翼奉傳本齊詩作宜監。”(《異文錄》,頁440)案:今本《漢書˙眭兩夏侯京翼李傳》第四十五翼奉所上疏詩曰:“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宜監于殷,駿命不易。”與毛詩同。陳喬樅謂:“翼氏引齊詩:宜當作儀,駿當作峻。此蓋後人轉寫,依毛詩改之。”
駿命不易(《詩.大雅.文王》)
1. 峻命不易。《大學》引作峻命(〈崧高〉:“駿極于天。”〈孔子閒居〉引作峻)。(《異文釋》,頁241)
駿
1.           大也。毛《傳》:“駿,大也。”《爾雅.釋詁上》:“駿,大也。”
2.           長也。《爾雅.釋詁上》:“駿,長也。”邢昺《疏》:“駿者,長大也。”〈小雅.雨無正〉:“浩浩昊天,不駿其德。”毛《傳》:“駿,長也。”
3.           高也。《禮記.大學》引詩作:“峻命不易。”鄭玄注:“峻,大也。”《禮記.大學》:“克明峻德。”鄭玄注:“峻,大也。”按峻德與峻命,構詞法相類。《說文》:“ ,高也。從山, 聲。峻, 或省。”楊樹達《積微居小學金石述林》:“按從俊之字皆含絕特之義。”惟以山陵之峻,亦含永久絕特之義。〈小雅.雨無正〉:“浩浩昊天,不駿其德。”故陳奐《詩毛氏傳疏》:“駿猶峻,長猶常也。不長其德猶云不恆其德耳。”
故余以為“峻命不易”,意或與“不駿其德”相反,殆如前之“永言配命”。孔《疏》謂易為改易,誠是。今人或以為易指容易,失之。
無遏爾躬(《詩.大雅.文王》)
《釋文》云:“遏或作謁,《韓詩》:‘遏,病也。’”案〈釋詁〉曰:“遏,止也;謁,告也。《左氏春秋襄廿五年》:‘吳子遏伐楚’。”《釋文》:“徐音謁,《公》《穀》作謁,是以形聲相涉而異。”(《異文釋》,頁241)

1.           止。鄭《箋》云:“宣,偏。有,又也。天之大命已不可改易矣,當使子孫長行之。無終女身則止。”毛《傳》:“遏,止。”
2.           絕。朱熹《詩集傳》:“遏,絕。言天命之不易保,故告之使無若紂之自絕於天。”
爾躬
爾自身。西周中晚期〈通彔鐘〉銘:“廣啟朕身,樂于永命。”(《集成》64)“朕身”一詞,又見於〈逆鐘〉銘文(《集成》63)。金文中又有“王身”“我身”“厥身”“其身”“乃身”諸詞。《書.文侯之命》:“惟祖惟父其伊恤朕躬。嗚呼!有績,予一人永綏在位。”《史記.晉世家》引〈晉文侯命〉云:“恤朕身,繼予一人永其在位。”《書.湯誥》“爾有善,朕弗敢蔽;罪當朕躬,弗敢自赦。”《論語.堯曰》“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尸子》卷上“朕身有罪,無及萬方;萬方有罪,朕身受之。”《墨子》卷四:“萬方有罪,即當朕身。朕身有罪,無及萬方。”是文獻中所見“躬”字,多為“身”字之訛。故此句當以鄭箋為是。《書.牧誓》“爾所弗勗,其于爾躬有戮!”《史記.周本紀》作“爾所不勉,其于爾身有戮。”是“爾身”當為“爾躬”之初文。
上天之載 (《詩.大雅.文王》)
1.       上天之縡。李富孫云:“《漢.揚雄傳》作‘上天之縡。’案師古注云:‘縡,事也。讀與載同。’《廣雅》《篇韻》訓同《說文》,縡為新坿字。”(《異文釋》,頁241)
2.       上天之栽。周邵蓮引《禮記》注:“載讀為栽,謂生物也。”(《箋餘》,頁362)
儀刑文王,萬邦作孚(《詩.大雅.文王》)
1.           儀形文王。《潛夫論.德化》作儀形。
2.           萬國作孚。〈緇衣〉《風俗通.三王》邦引作國。案《易》“其形渥”,九家、京、荀、虞皆作刑。漢碑刑多通作形,為同聲借字。邦作國,義同。(《異文釋》,頁241)。
按:《詩.周頌.維清》:“維清緝熙,文王之典。”《詩.周頌.我將》:“儀式刑文王之典。”《詩.大雅.思齊》:“惠(順)于宗公,神無時怨,神無時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所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殆如《禮記.禮運》所謂“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又如〈大學〉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是刑為正字,而國字亦因避諱而用。
鳧鷖在亹,公尸來止熏熏。(《詩.大雅.鳧鷖》)
《傳》:“亹,山絕水也。熏熏,和說也。欣欣然樂也。芬芬,香也。無有後艱,言不敢多祈也。”鄭《箋》:“亹之言門也。艱,難也。”此處《傳》《箋》異辭,難遽斷孰是。清儒如錢大昕謂考字必先審音,觀其《聲類》考釋《漢書地理志》“浩亹”條:“浩亹讀為合門。《漢志》‘金城郡浩亹縣’。孟康讀。師古曰:‘浩音誥。浩,水名也。’‘今俗呼此水為閤門河,蓋疾言之,浩為閤耳。’”[144]
《漢書.地理志》舊注如下:
孟康曰:“浩亹音合門。”師古曰:“浩音誥。浩,水名也。亹者,水流峽山,岸深若門也。詩大雅曰‘鳧鷖在亹’,亦其義也。今俗呼此水為閤門河,蓋疾言之,浩為閤耳。湟音皇。”
亹作門解。《一切經音義》:“亹,音門。”故亹作門解,由音讀而知訓詁,其義乃安。
“匍有上下, 受萬邦。”固為諛詞。周人以文王肇其基業於西土,故每多姱飾。其後更有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一說,尤為不經。自文王至武王盟津大會諸侯,殷之舊族多未歸附。武王立紂子武庚,亦所謂懷柔遠人之意。武庚亂興,殷遺多叛。殷之舊邦,北有燕亳,南則徐淮夷,東為商奄、薄姑,皆據其國,起而應之。西則羌戎未服,合計之,約有天下三分之二。[145]
明明(《詩.大雅.大明》)
1.           言人之德明明可察。[146]《毛傳》:“明明,察也。文王之德,明明於下,故赫赫然,著見於天。”鄭玄《箋》:“明明者,文王武王施明德于天下,其徵應炤晢見於天。”嚴粲《詩輯》:“重言明者,至著也。……明明在下,君之善惡不可掩也。”謂日月之光。[147]按:當以毛說為是。〈大雅.常武〉:“赫赫明明,王命卿士。”《毛傳》:“明明然,察也。”又〈大雅.江漢〉:“明明天子,令聞不已。”(298),似亦言君之察察。
2.           勉也。王引之《經義述聞》:“家大人曰:明勉一聲之轉,故古多謂勉為明。重言之,則曰明明。《爾雅》曰:亹亹,勉也。鄭注〈禮器〉曰:亹亹,猶勉勉也。亹亹,勉勉,明明,亦一聲之轉。《大雅.江漢》篇曰:‘明明天子,令聞不已。’猶言‘亹亹文王,令聞不已’也。〈魯頌.有駜〉篇曰:‘夙夜在公,在公明明。’言在公勉勉也。《漢書.楊惲傳》曰:‘明明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財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言勉勉求仁義,勉勉求財利也。〈董仲舒傳〉明明作皇皇,是其證也。解經者失其義久矣。”
按:明勉固一聲之轉,〈魯頌.有駜〉篇曰:“夙夜在公,在公明明。”言在公勉勉亦當。唯〈大雅.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大雅.江漢〉,“明明天子,令聞不已”兩處仍當作“察察”解。考〈魯頌.泮水〉:“明明魯侯,克明其德。”言魯侯明明其德也,當無疑義。
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詩.大雅.大明》)
李富孫云:
《韓詩外傳》(五)“位”作“謂”(一仍作位),“挾”作“俠”。《詩攷》引同。案“謂”、“位”聲近之誤。《春秋?隱九年》“挾卒”,《公》、《穀》作“俠”,唐石經作“挾”,是與“挾”通。然《外傳》作“俠”,疑“浹”字之譌。(《異文釋》,頁241)
1.           位:天子所居之位。適:嫡也。毛《傳》:“紂居天位而殷之正適也。”鄭玄《箋》云:“今紂居天位,而又殷之正適,以其為惡,乃棄絕之,使教令不行於四方,四方共叛之。是天命無常,維德是予耳。言此者,厚美周也。”
2.           天位殷適,猶“天立殷嫡”。于省吾云:“位、立古同字,金文位字皆作立。天立殷適,使不挾四方,言天立殷敵,使不能挾有四方也。”
按:舊說多沿毛鄭,以為天位為天子之位,殷嫡乃殷之裔胤。紂以天子之尊,殷王胤冑,而為天所棄,教令不行於四方。于省吾氏以“位”猶“立”,“適”為“敵”,固可備一說。余以為“位”為立差可,然以適為敵,則不免易字解經。余按,此“位”猶“立”,然仍當讀為“位”,惟此處當作動詞,而非如毛鄭作名詞解。〈宜侯夨〉銘文曰:“王立(位)于宜。入土(社)。南卿(嚮)。”與其後“侯于宜”互文。天位殷適,乃天設定殷之子孫之位置,使其不挾四方也。此亦厚美周之義也。
涼彼武王(《詩.大雅.大明》)
李富孫云:
《釋文》云:“‘涼’,本亦作‘諒’。”《韓詩》作“亮”,云“相也。”《漢?王莽傳》、《風俗通、皇霸》《繫傳?通論》引作“亮”。《文選注》(史岑〈出師頌〉、李康〈運命論〉)引作“諒”。《御覽》(二百六、三百三)引同。攷文古本同。案:《漢?五行志》師古注:“涼,信也。讀曰:‘諒’。”《毛傳》云:“涼,佐也。”(《小爾雅》同)〈釋詁〉“亮”、“相”同訓。又:左右為亮。《說文》作 。徐鉉曰:“今俗隸書作‘亮’。”《正義》云:“亮”、“涼”義同。葢《毛詩》作“涼”,為古文;借字諒,通用字;亮,隸變字。錢氏曰:“‘亮’,訓佐當用‘倞’字。‘諒’、‘倞’俱通作‘涼’。‘亮’,漢時俗字。”(《異文釋》,頁242-243)
周邵蓮云:
“亮彼武王”,亮,相也。(原注︰《韓詩》、《釋文》、《漢書》同)《釋文》涼本亦作諒,《韓詩》作亮。足利本作諒,《文選》注同。[148]
錢大昕云:
亮即倞字之訛。迻旁人居下,又省京之|耳。《禮?郊特牲》:“祊之為言倞也”注:“倞,或為諒。”〈釋詁〉亮有數訓,訓信者當從言京;訓導、訓勴、訓右者當從人京。《詩》:“涼彼武王”傳:“涼,佐也。”《韓詩》作“亮”,云:“相也。”[149]
馮登府云:
錢氏大昕曰:“亮,漢時俗字,故《說文》不收。”今《尚書》《爾雅》皆用晉人本,《孟子》注雖出漢儒,亦經俗師轉寫,故皆有亮字,他經無之。《書》“亮采”“亮天工”“亮陰”,亮皆訓信,當用諒字。〈畢命〉“弼亮”訓佐,當用倞字。此經毛訓佐涼曰不可,鄭訓信則諒倞俱通作涼。余考《說文》“旡”部,明有 字,徐鍇曰:“今隸變作亮。”漢相名亮,已見三國,錢說非也。《廣雅?釋言》:“亮,相也”,蓋本《韓詩》。
黃位清云:
此亮字當非漢時俗字,《說文》不收,或漏之耳。[150]
陳奐云:
涼讀為亮,假借字也。《漢書?王莽傳》引《詩》正作亮。《韓詩》作亮,云:“亮,相也。”《爾雅》云:“亮,右也。”又云:“左右,亮也。”《傳》以涼釋佐,古祇作左。《六書故》涼亮下皆引《傳》作左,左猶左右也。“涼彼武王”與〈長發〉“實左右商王”句同。[151]
按:本字究竟為涼、為亮、為諒、為 ,為倞,可謂聚訟紛紜,殊難定於一尊。〈大雅˙桑柔〉:“民之罔極,職涼善背。為民不利,如云不克。民之回遹,職競用力。民之未戾,職盜為寇。涼曰不可,覆背善詈。雖曰匪予,既作爾歌!”毛傳:“涼,薄也。”鄭箋:“信也。”《左傳》莊公32年:“虢多涼德,其何土之能得?”杜預:“涼,薄也。”[152]昭公4年:“君子作法於涼,其敝猶貪。”《集解》又釋為薄。《論語˙衛靈公》:“君子貞而不諒。”劉寶楠引何異孫〈十一經問對〉:“《孟子》曰:‘君子不亮,惡乎執?’亮與諒同。”[153]諒,信也。“涼彼武王”《毛傳》:“涼,佐也。”《釋文》:“涼,本亦作諒,《韓詩》作亮,云‘相也’。”又《小爾雅˙廣詁第一》:“承、贊、涼、助、佐也。”是則涼為相,為佐,為助,當無疑義。李富孫云“亮”為漢時俗字,黃位清以為恐非漢時始有,兩造皆無證據。今按:周金文中有“嗇夫亮疸”一名。可證亮非漢時俗字。[154]至於徐鍇、馮登府所云亮的本字 ,西周金文中有“ 伯”之名。[155]是否亮的本字,猶待考證。
瑟彼玉瓚(《詩.大雅.旱麓》)
1.       璱彼玉瓚。《說文?玉部》引作“璱彼”云:“玉英華相帶如瑟弦。”
2.       卹彼玉瓚。《周禮?典瑞》鄭眾注引作“卹”。《釋文》云:“字亦作璱(一本作“邲”)。”《白帖》(七)引作“圭瓚”。
3.       邲彼玉瓚。見上。
陳奐云:
“瑟彼玉瓚”,《周禮?典瑞》注鄭司農引詩作“卹”,又作“邲”。案:“卹”乃“邲”之誤。司農治《毛詩》,其所據詩作“邲”。後鄭作“瑟”,曰“潔鮮貌。”《說文》作“璱”,云:“玉英華相帶如瑟絃也。”許與後鄭本三家詩。今詩作“瑟”者,依《箋》改也。故毛無《傳》,下文“瑟彼”始有《傳》。當依司農所據,作“邲”為正。蓋“邲”者,流鬯之貌也。“泌之洋洋”《傳》曰:“邲,泉水也。”“毖彼泉水”《傳》曰:“泉水始出,毖然流也。”“邲”與“泌”“毖”並聲同而義近。
李富孫云︰
《說文》作“璱”(宋本仍作”瑟”)。今作“瑟”,是从省。賈《疏》云:“古文以‘瑟’為‘卹’也。”《群經音辨》引云:“卹,玉采也。”誤以為康成讀。《周禮釋文》:“卹”又作“邲”。[156]《韓詩》:“有邲君子。邲,美貌。”《說文》又云:“邲,宰之也。”(段氏曰未聞。葢謂主宰之也。主宰之則,制其必然,故從必。)是言主執玉瓚也。“邲”、“卹”當以字形相涉而異(錢氏坫曰瑟、卹,竝假字)。毛《傳》云:“玉瓚,圭瓚也。”則圭與玉字異而義同。(《異文釋》,頁246)。
案:徵之甲金文字形,李富孫所見頗有預見性。骨書玉字作 。頗疑此圭字乃由骨書玉字訛變。《說文》謂圭字從重土,與金文字形固合,然金文中的圭字,其初形恐即玉(?)字。
胡承珙駁陳奐云:“瑟彼”直指玉瓚而言,不得以為流鬯之貌。《說文》引孔子曰:“美哉,璠與!遠而望之,奐若也,近而視之瑟若也。……則瑟自是狀玉之辭。司農引作‘卹’‘邲’者,乃古字假借為之,未必毛本作‘邲’。”[157]余案:胡承珙說良是。《詩˙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釋文》:“匪,《韓詩》作邲,美貌也。”其詩下章又云:“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瑟兮僩兮。”是“瑟”同《說文》“璱,玉英華相帶如絃瑟也。”馬瑞辰說璱是正字,瑟為省借,庶幾近之。
五、清代學者考《詩》異文之方法
由上可見,清儒由異文採摭,而旁求義訓,雖說各不同,而言必有據。是非對錯,姑置不論,其蒐羅考校,覃精研思,以當時資料,可謂能事畢矣。
鄭吉雄嘗歸納乾嘉學者治經方法如下:一曰以本經自證,二曰以他經證本經,三曰校勘異文歸納語義以證本經,四曰聯繫四部文獻材料以釋經,五曰發明釋經之例,六曰以經說字,七曰以經證史。[158]其中前四項屬於鄭氏所云“向內返求經典”一途,後三項屬於“向外發展”一途。[159]向內返求經典,異文之輯佚考釋則是其中至為重要的一環。清代《詩經》考異之學,其所徵引之資料來源,約略如下:
其一,曰秦漢字書:以秦漢字書攷訂群經文字固非自清儒始,然自亭林(顧炎武)導夫先路,東原(戴震)張為旗幟,懋堂(段玉裁)石臞(王念孫)始振其風氣。陸德明《釋文》王伯厚《詩考》所本於秦漢字書者亦夥矣。明陳士元撰《五經異文》11卷,一以《說文》《釋文》為本,周應賓《九經考異》以陳著為本,稍事擴充,所本者亦以秦漢字書。清初,陳啟源《毛詩稽古錄》,釋字即一以《爾雅》為本。尤重以《爾雅》證紫陽(朱熹)《集傳》之非。如“南有喬木”(《詩˙周南˙漢廣》)之喬,《毛傳》以“上竦”釋之,《集傳》以“無枝”釋之,陳啟源乃謂《爾雅˙釋木》凡五言“喬”,未有言無枝者,且〈釋木〉云:“小枝上繚為喬”,則明其有枝矣,以此證紫陽之非。錢大昕則推竟其原委,以為“‘無枝’之說,本於蘇氏,未知所據。或曰《爾雅》‘小枝上繚為喬’之下即云‘無枝為檄’,兩文相連,因以致誤耳。”[160]清儒考訂異文,秦漢字書中,首重《說文》、《爾雅》,東原專治《爾雅》,李富孫則治《說文》,下如《方言》《釋名》《玉篇》《廣雅》《廣韻》《小爾雅》《埤雅》《群經音辨》等,當時學者,靡不綜覽。李富孫有《說文辨字正俗》一書,時人以為亦有段氏所不及者。[161]
其二,曰群經互證:程大鏞《讀詩考字》,摭拾群經中引詩字異者,臚列如獺祭,雖止三卷,然體例頗新。其卷上以群經引詩字異者,次第羅列,曰:〈四書引詩異字考〉、〈左傳引詩異字考〉〈禮記引詩異字考〉、〈孝經引詩異字考〉、〈爾雅注疏引詩異字考〉、〈鄭箋改字考〉、〈鄭箋異讀考〉;卷下則為〈鄭箋徑改經字考〉、〈鄭箋用義訓改字考〉、〈鄭箋改毛傳字考〉、〈韓詩字異毛詩考〉、〈說文字異毛詩考〉;《補》編則為:〈補鄭箋用義訓改字〉、〈補說文引詩異字〉。[162]其自序云:“古人用字,率用通字,形聲之異,莫之或拘,故同此一言,在本經為此字,及他經引用,復為彼字者,往往而有。蓋非惟假借己也。”經文引詩,由字異而義別者,其例不鮮,程氏所舉數例,如《孟子》引詩“以遏徂莒”,毛詩作“以按徂旅”(〈大雅˙皇矣〉),毛傳謂旅為地名,然其所在殊不可知。以《孟子》所引證之,始知其為莒也。《大學》引詩云:“瞻彼淇澳”(〈衛風˙淇奧〉),陸德明乃以澳為水名。是皆以異文證字,並通義訓之證。清儒以他經徵《詩》文之異,尤重鄭氏箋,於程大鏞此書,約略可見。不獨鄭氏對《毛詩》之箋,並有鄭氏對他經之注。
其三,曰雜採子史類書:清以前的詩經異文輯佚,每限於三家之遺說本身,《隋志》以為齊詩亡於曹魏,魯詩亡於西晉。三家之說,獨《韓詩》外傳猶存,《韓詩故》《韓詩內傳》《韓詩說》於宋政和、熙寧間並佚。三家之文字,皆雜見於秦漢子史各書中。自魏晉以下,毛詩大行,三家之學,竟而廢隊。隋唐時如劉焯劉炫陸德明尚不專主毛詩,而顏師古定五經文字,孔穎達撰《五經正義》,於是經文,故訓,定於一尊。清儒繼王應麟之後,欲鉤稽三家異文,所賴者,惟秦漢以來子史著作,及唐以後類書所存之詩經異文也。學者於《文選》注、《太平御覽》、其他《淮南子》、《呂覽》、《荀子》等周秦漢諸子,及《史記》、《漢書》、《後漢書》等史籍,多所鉤稽。清初,專門其事者,當屬朱鶴靈之《詩經考異》,張壽林云:
其書(《詩經考異》)之作,亦猶《尚書埤傳》之有考異。蓋以辨經文之異同。按五經之學,詩獨以呫畢諷誦流傳,故譌誤亦最多。唐初陸德明《釋文》,尚不專主毛氏。孔穎達《疏》出,始定從毛。至玄宗改古文為今文,而文字始歸於一。然諸本不同,互有得失,非博考不得知。朱氏既撰《詩經通義》,以發明箋疏,因復與陳啟源彙觀秦漢以下諸書所引,校其短長,作是書以辨經文之異同。稽其所採諸家,大抵於陸氏《經典釋文》援據最多。他如群經諸子,以及《說文》《玉篇》《國語》《史記》《前後漢書》《楚辭》《文選》等書,亦多所援據。徵引頗稱淹洽。考究精博,辨經文同異,亦頗具條理。[163]
朱鶴靈氏亦有缺失,張壽林又稱:
然亦間有遺漏。如〈周南?關雎〉“鍾鼓樂之”,《韓詩外傳》引作“鼓鍾樂之”。按陳奐云:“今經典鍾鼓字,多假鍾為之。”《外傳》或傳寫誤倒。又〈葛覃〉“維葉萋萋”,《文選》揚子雲〈羽獵賦〉注、阮嗣宗〈詠懷詩〉注,並引韓詩作“惟葉萋萋”。案毛詩古文例用維,三家今文例用惟,此皆詩中最易見之字。而是編乃付缺如。是其考核之功,固猶有未逮,不得不以責賢者也。[164]
張壽林此說頗中肯綮。經第二期至第三期學者,成績已大不同。陳喬樅、李富孫考見尤博,所參照之子史類書,更遠勝乎清初諸子如朱鶴靈、嚴虞惇等。
其四,曰旁參石經彝銘:金石之學,亦與有清一代相終始。清初諸儒,已多藉石經彝銘,以定經文。顧亭林《九經誤字》,以明監本坊刻本諸經字多譌脫者,乃作此書,以補舊文之不足。雖僅一卷,所獲亦豐,於《儀禮》所補尤多。顧氏所本者,一曰石經,二曰舊刻。所刱獲者,賴石經尤多。雍乾之世,鉤稽《詩》文之異者,除石經外,並參彝銘碑刻。惠定宇《毛詩古義》上承陳朱二氏,多用金石文字,如〈召南?采蘩〉:“夙夜在公。”毛傳曰:“夙,早也。”定宇引〈尉氏令鄭君碑〉:“ 夜在公”。《說文?夕部》:“ ,早敬也。”徐鉉謂作夙訛,惠棟引〈義雲章〉及古鐘鼎文皆作“ “字,以此漢碑彝銘異文,考訂補正《毛傳》之闕。[165]其對《詩?大雅?皇矣》:“串夷載路”之攷訂,尤見功力。[166]同時諸子,若戴震、錢大昕,乾嘉之世,督撫之好金石碑刻者,如阮元、畢沅特有金石之癖。《啁啾漫記》云畢撫陝時,秦漢磚瓦之有字者,蒐羅殆盡。[167]徐世昌《清儒學案》中言:“柳東(馮登府)治經,蒐集遺說異文,疏證精密,於石經致力尤勤,薈萃歷代諸刻及諸家考訂之說,折衷求是,可稱集成之書。同里李氏群從,志同道合,互相切劘。薌沚杏村研經,皆以精博稱,與柳東相頡頏焉。”[168]柳東除《三家詩異文疏證》外,又著《三家詩遺說翼證》20卷,皆勝范家相書。又著《論語異文考證》10卷,蒐羅遺佚,并援前人之說,稽其同異,以闡明古義,詮釋精審。又著《十三經詁答問》10卷。金石之學,自清初黃宗羲、顧炎武諸先生首為之倡,清代學者無不留意。柳東亦不例外,其著作有《石經考異》12卷《金石綜例》4卷《閩中金石志》14卷《象山縣志》26卷《金屑錄》4卷《石餘錄》4卷《浙江磚錄》1卷。李富孫氏《詩經異文釋》於周彝鼎銘、熹平石經、開成石經及其他唐碑銘,所參覈尤多。如其釋〈大雅?文王〉:“萬邦作孚”云:“〈緇衣〉、《風俗通?三王》邦引作國。案《易》:‘其形渥’,九家、京、荀、虞皆作刑。漢碑刑多通作形,為同聲借字。邦作國,義同”(《異文釋》,頁241)。吳東發(1747-1803),字侃叔,號耘廬,又號芸父,海鹽人。歲貢生。學邃於《尚書》,受業錢少詹(大昕)之門,善讀金石文字。竹汀(大昕)亦特嗜金石文字,其婿瞿中溶謂竹汀“博采金石文字以考正經史之學,多歐(陽修)趙(明誠)前賢所未逮。”[169]其考徵文字散見於《唐石經考異》《經典文字考異》《聲類》諸書中。東發從竹汀遊,亦多濡染,嘗撰《群經字考》《書序鏡》《尚書後案質疑》《商周文拾遺》《石鼓讀》《金石文跋尾續》。[170]其《詩經字攷》2卷亦多據金石文字引證《詩》文。如“駪駪征夫”一句,引周南仲鼎銘“四駪南宮”,又古鐘銘“追祖侁考”,以為侁駪義並為薦,蓋進進不已之義。“雨無正”一句,吳以為雨通霸,並引周伯克尊銘為證:“隹十有六年十月既生雨乙未。”頌壺銘:“隹三年五月既死雨甲戌。”所謂“霸無正”者,吳氏以為云天下自此有霸無王,將不復奉周室之正朔,即詩所謂“周宗既滅”者也。[171]其準確與否姑當別論,然此方法,實已為二重證據攷訂群經古史之先聲,開闢榛莽,當歸之清初亭林(顧炎武)、竹垞(朱彝尊)諸先生,[172]而自乾嘉諸子乃頓成風氣,至孫詒讓、吳大澂已頗具規模,雖資料未贍、方法未周,亦未可盡由羅(振玉)王(國維)諸公專美於後也。
English Abstract
The different texts of the Shi jing existed as early as Pre-Qin times and can be seen from the transmitted early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works. From the Han dynasties onward, the different Shi jing schools produced more textual differences. The philological examinations and textual studies of the variegated versions of the Shi jing texts came to be seen during early Qing dynasty and flourished during the Qianlong and Jiaqing period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asons that the textual studies of the Shi jing texts came to prosperity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A case study of the Wenwang chapters of the Shi jing demonst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methodologie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Qian-Jia scholars. Among these scholars, Li Fusun is especially worth noting.
CHEN Zhi*
Keywords: Philology Shi jing    Qing scholarship       Wen-wang chapters
*     作者現任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1]     黃位清:《詩異文錄?自序》,《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冊75,頁395。
[2]     張樹波:〈詩經異文產生繁衍原因初探〉,《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卷18第4期(1995年10月),頁62。
[3]     劉毓慶《歷代詩經著述考》(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今按:朱彝尊、侯康、顧櫰三、曾樸等,皆以逵所撰四家詩之異同,即《隋志》之《毛詩雜義難》,恐非。《義難》者,當即本傳所言之‘經傳義詁及論難’,《詩異同》當別為一書。”(頁56)
[4]     據王國維考訂,漢所刻為《易》《書》(不含古文與偽孔傳)《魯詩》《禮》(今《儀禮》)《春秋》五經,及《論語》《公羊》二傳。故漢時謂之五經,或謂之六經,《隋志》謂之七經。見〈魏石經考〉,《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頁958-959。
[5]    《魏書?孝靜帝紀》(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卷12,頁308;《北史?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紀》(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卷5,頁193。
[6]     馬衡《中國金石學概要》本王國維說,以為熹平石經總數當如《洛陽記》(〈蔡邕傳注〉引)共46枚,又以字數估算,以為正始石經當如《洛陽伽藍記》所記,共25枚。見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頁75-77。若然,則漢魏石經計有71枚。東晉戴延之《西征記》云漢石經碑“四十枚”,“多崩敗”(《太平御覽》卷589,頁11。臺北:藝文出版社,《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另《洛陽記》云:“太學在洛城南開陽門外,講堂長十丈,廣二丈。堂前石經四部。本碑凡四十六枚。西行,《尚書》《周易》《公羊傳》十六碑存,十二碑毁。南行,《禮記》十五碑悉崩壞。東行,《論語》三碑,二碑毁。”(《玉海》卷43,頁6。臺北:藝文出版社,《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是東晉時,熹平石經已多殘毀。高澄移漢魏石經入鄴時,有52石。《隋志》謂入於鄴者,不盈泰半,而《北齊書?文宣帝紀》云:“往者文襄皇帝所運蔡邕石經五十二枚,即宜移置學館,依次修立。”(《北齊書》卷4,頁53。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是高澄所移石經,至天保元年(550)尚存52枚。石經之數,何至舛訛如此?余以為有以下可能:《水經注》卷16云:“魏明帝又刊《典論》六碑,附于其次。陸機言《太學贊》別一碑,在講堂西,下列石龜,碑載蔡邕、韓說、堂谿典等名。《太學弟子贊》復一碑,在外門中。今二碑竝無。《石經》東有一碑,是漢順帝陽嘉元年立,碑文云:建武二十七年造太學,年積毀壞,永建六年九月,詔書脩太學,刻石記年,用作工徒十一萬二千人,陽嘉元年八月作畢。碑南面刻頌,表裏鏤字,猶存不破。《漢石經》北有晉《辟雝行禮碑》,是太始二年立,其碑中折,但世代不同,物不停故,《石經》淪缺,存半毀幾,駕言永久,諒用憮焉。”(《水經注》卷16,頁28。臺北:藝文出版社,《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是知置於洛陽太學者,除漢熹平石經46碑、魏正始石經25碑外,尚別有漢魏石碑等。故高澄所移,除漢魏石經之餘外,尚有以上《水經注》所列諸碑之存者,本應為80餘枚,然晉代以來,遞經喪亂,至鄴者只餘52枚。
[7]     《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卷32,頁946。余以為,《隋書》云中有毛詩二卷,恐誤。當為魯詩二卷。隋以前石經多鈔本、搨本,而少拓本。《後漢書?蔡邕傳》謂石經方成,“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兩,填塞街陌。”(卷65,頁1990)此段文字亦見於《水經注》,摹寫當為手鈔。《晉書》載趙至遇嵇康於學寫石經(卷92,頁2377),石季龍遣國子博士詣洛陽寫石經(卷106,頁2774)。《北史》張景仁曾詣國子摹石經(卷81,頁2732),皆此類。
[8]     洪适(1117-1184):《隸釋隸續》(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9]     見馬衡:〈漢石經魯詩校文〉,《凡將齋金石叢稿》,頁246。
[10]   同上,頁245。
[11]   《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卷73,頁2594。
[12]   向熹:《詩經語文論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頁132。
[13]   見《詩攷》,《叢書集成初編》本,頁128。
[14]   馬國翰(1794-1857)輯佚本序曰:“其(崔《毛詩集注》)引《鄭箋》多與今本不同,而往往勝於今本。則知由俗儒訛傳,猶賴此以存其舊。又其書雖以毛為主,間取三家。蓋其時《韓詩》尚在,齊魯之義,則從古籍之引述得之。尤足資學者之考訂云。”見劉毓慶:《歷代詩經著述考》,頁100。
[15]   《北史》卷82,頁2771。
[16]   《舊唐書˙經籍志》所記尚有卜商序、韓嬰撰《韓詩》20卷,《韓詩外傳》10卷,《韓詩翼要》10卷。《新唐書˙藝文志》亦有卜商序、韓嬰注《韓詩》22卷,《韓詩外傳》10卷,《韓詩翼要》10卷。
[17]   洪湛侯:《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頁118。
[18]   《四庫提要總目》稱其“博洽多聞,在宋代罕其倫比。”清初若閻百詩(若璩)輩,皆未敢薄視。所著“考證是非,不相阿附。不屑如元胡炳文諸人堅持門戶,亦不至如明楊慎、陳耀文、國朝毛奇齡諸人肆相攻擊。”見《四庫全書總目》,卷118,頁1024。
[19]   《詩辯》,(明)倪燦《宋史˙藝文志補》、《鄞縣志》有著錄;《詩草木鳥獸蟲魚廣疏》,《宋史˙藝文志》、朱睦 《授經圖》、朱彝尊《經義考》皆有著錄。《經義考》題作《毛詩草木鳥獸蟲魚廣疏》。見蔣秋華:〈王應麟的《詩經》學〉,《開封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頁114。
[20]   洪湛侯:《詩經學史》,頁385。
[21]   見蔣秋華:〈王應麟的《詩經》學〉,頁115。
[22]   同上,頁116。
[23]   《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87),卷16,頁126。
[24]   陳士元有《五經異文》11卷,收入《歸雲別集》(萬曆本、道光本),《四庫全書總目》有提要可參,見《四庫全書總目》,卷34,頁282。陳士元自序云︰“予讀《十三經注疏》及秦漢晉唐書所載經語有與今文異者,輒私識之。”見朱彝尊《經義考》,卷248,頁1257。周應賓書由《說文》引經與經文多異,乃據石經殘碑與注疏中,摘其異同者,匯而次之,亦旁參《史記》《漢書》及唐宋論撰。周謂陳所輯於五經尚十遺二三,因更為此編,別補四書,以成《九經考異》。見朱彝尊《經義考》,卷249,頁1261。
[25]   錢大昕:〈戴先生震傳〉,見《潛研堂文集》卷39,收入《嘉定錢大昕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頁672。
[26]   余新華:〈阮元的學術淵源和宗旨〉,《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頁41。
[27]   錢大昕:〈《經籍纂詁》序〉,見《潛研堂文集》,卷25,收入《嘉定錢大昕全集》,頁377-378。
[28]   段玉裁〈戴東原先生年譜〉,見《戴震全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六冊,頁3391。
[29]   阮元:〈擬國史儒林傳序〉,《研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上冊,頁36。
[30]   焦循:〈寄朱休承學士書〉,見張舜徽:《清儒學記》(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頁151。
[31]   見陳逢源:〈乾嘉漢宋學之分與經學史觀關係試析:以《四庫全書總目·經部總敘》為中心〉,收入蔣秋華主編:《乾嘉學者的治經方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頁141-170。
[32]   張舜徽:《顧亭林學記》(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頁12-19。
[33]   龔自珍:〈與江子屏牋〉,見《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頁345。
[34]   陳居淵:〈論晚清儒學的“漢宋兼採”〉,《孔子研究》,1997年第3期,頁41。
[35]   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轉引自劉筱紅:《張舜徽與清代學術史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31。
[36]   顧炎武:《左傳杜解補正》序,引自劉筱紅:《張舜徽與清代學術史研究》,頁31。
[37]   王鳴盛云:“方今學者,斷推惠戴兩先生。惠君之治經求其古,戴君求其是,究之舍古亦無以為是。”引自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頁357。
[38]   阮元:《小滄浪筆談》(台北: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簡編》本)卷4中,頁123。
[39]   戴震:〈毛詩補傳序〉,轉引自洪湛侯:《詩經學史》,頁507。
[40]   章太炎:〈說林〉下,《章氏叢書》(杭州:浙江書局刊本,1918年),第2函,第23冊,頁117下-118上。
[41]   戴震:《毛鄭詩考正》,卷2,頁5,見《續修四庫全書》冊63,頁572。
[42]   段玉裁:《詩經小學》卷2,頁3-4。見《續修四庫全書》冊64,頁197-8。
[43]   錢林(1762-1828):《文獻徵存錄》,見徐世昌(1855-1939):〈臧先生庸〉《清儒學案小傳》,卷5(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第5冊,頁742)。
[44]   見蕭一山:《清代學者著述表》(上海:商務印書館,1943年),頁21。蕭所本為《清史稿?儒林傳》。
[45]   鄧之誠(1887-1960):《清詩紀事初編》(上海:中華書局,1965年),卷1,頁64-65。
[46]   徐世昌:〈陳先生啟源〉《清儒學案小傳》,卷8(《清代傳記叢刊》,第5冊,頁210-211)。
[47]   黃與堅(1659年進士,1680年舉鴻博):〈周象明先生墓誌銘〉,《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414,頁17上-18下(《清代傳記叢刊》,第180冊,頁543-546)。
[48]   張壽林謂壽縣張氏寶詩簃所藏,為乾隆時鈔本,惟末數卷已殘,所存者前9卷。散佚者自〈大雅?文王〉以下,則原稿當不少於12卷。見《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頁334。
[49]   唐鑑(1778-1861):〈周象明學案〉,《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414,頁18下(《清代傳記叢刊》,第180冊,頁546)。
[50]   徐世昌:〈王先生夫之〉,《清儒學案小傳》,卷8(《清代傳記叢刊》,第5冊,頁213-215)。
[51]   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卷2,頁178-179。
[52]   徐世昌:〈王先生夫之〉,《清儒學案小傳》,卷8(《清代傳記叢刊》,第5冊,頁213-215)。
[53]   同上。
[54]   見楊向奎:〈惠周惕、惠士奇、惠棟《三惠學案》〉,見楊向奎、冒懷辛編:《清儒學案新編》(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頁106-107。
[55]   《四庫全書總目》,卷16,頁134。
[56]   楊東蒓:《中國學術史講話》,收入《民國叢書》(上海:上海書店據北新書局1932年版影印),頁347-348。
[57]   張舜徽:〈愚庵小集序〉,《清人文集別錄》,卷1,頁6。
[58]   見《清史稿》,頁13182-13183。
[59]   方苞:〈沈編修墓誌銘〉,見《望溪先生文集》(《四部備要》本,上海:中華書局),卷10,頁15下-16下。
[60]   張壽林:〈陸氏毛詩異文輯一卷〉提要,見《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頁335。
[61]   張壽林:〈毛詩異文補一卷〉提要,見《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頁334-5。
[62]   見徐世昌:〈沈先生炳震〉《清儒學案小傳》,卷7(《清代傳記叢刊》,第6冊,頁105)。
[63]   〈歸安沈先生〉,《學案小識》,卷13,頁1下(《清代傳記叢刊》,第2冊,頁650)。
[64]   全祖望:《鮚埼亭集》,見張維屏輯:《國朝詩人徵略初集》卷25,頁3(《清代傳記叢刊》,第21冊,頁827)。
[65]   倫明:〈毛詩古義〉提要,《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頁338。
[66]  〈仁和沈先生〉,《學案小識》卷14,頁2(《清代傳記叢刊》,第2冊,頁678)。
[67]   劉聲木:《桐城文學淵源考》,卷2,頁4(《清代傳記叢刊》,第17冊,頁517)。
[68]   李元度:〈諸襄七先生事略〉附〈沈廷芳〉,《清朝先正事略》,卷41,頁33(《清代傳記叢刊》,第193冊,頁506)。
[69]   〈四庫提要〉,見張維屏輯:《國朝詩人徵略初集》,卷27,頁7下-8上(《清代傳記叢刊》,第21冊,頁902-903)。
[70]   江瀚:〈毛鄭詩考正〉4卷,戴氏遺書本提要,《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頁339-340。
[71]   江瀚:〈詩經補注〉2卷,戴氏遺書本提要,《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頁340。
[72]   〈會稽范先生〉,《學案小識》卷13,頁9(《清代傳記叢刊》,第2冊,頁666-667)。
[73]   見張維屏輯:《國朝詩人徵略初編》,卷36,頁6下(《清代傳記叢刊》,第22冊,頁230)。
[74]   同上。
[75]   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傳》,頁1596(《清代傳記叢刊》,第196冊,頁176)。
[76]   《學案小識》稱:“因王伯厚之《詩考》,重加裒益,而少變其體例。首為〈古文考異〉,次為古逸詩,次以三百篇為綱,而三家佚說,一一併見。”卷13,頁9。
[77]   〈會稽范先生〉,《學案小識》,卷13,頁10下-11上(《清代傳記叢刊》,第2冊,頁666-667)。
[78]   蔡冠洛編纂:《清代七百名人傳》,頁1596。
[79]   江瀚:〈詩考補〉2卷提要,《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頁347。
[80]   〈偃師武先生〉,《學案小識》卷14,頁6(《清代傳記叢刊》,第2冊,頁684-685)。
[81]   《漢學師承記》云:“先世由懷慶軍籍遷偃師,父紹周,雍正癸卯進士,官至吏部郎中。”
[82]   〈偃師武先生〉,《學案小識》卷14,頁6(《清代傳記叢刊》,第2冊,頁684-685)。
[83]   見徐世昌:〈武先生億〉《清儒學案小傳》,卷11(《清代傳記叢刊》,第6冊,頁453)。
[84]   孫星衍撰〈傳〉。見徐世昌:〈武先生億〉《清儒學案小傳》,卷11(《清代傳記叢刊》,第6冊,頁455)。
[85]   葉銘:《國朝畫家書小傳》卷4(《清代傳記叢刊》,第81冊,頁448)。
[86]   《清史稿》,卷481,頁13197。
[87]   徐世昌:〈臧先生庸〉,《清儒學案小傳》,卷5(《清代傳記叢刊》,第5冊,頁739)。
[88]   陳奐:《師友淵源記》頁5(《清代傳記叢刊》,第29冊,頁75)。
[89]   陳奐:《師友淵源記》云:“丙子秋從海門歸謁。師喟然曰:‘吾似春蠶一般,繭既成,惟待斃焉已。’八月,金陵試畢,視師疾。曰:‘吾年20餘,曾遘疾,六十年未嘗一日呻吟,今病不起矣。’九月八日,終於枝園。壽八十有一。”陳奐:《師友淵源記》頁5下-6上(《清代傳記叢刊》,第29冊,頁76-77)。
[90]   據〈清史稿本傳〉、李兆洛撰〈傳〉、宋翔鳳撰〈行狀〉,見徐世昌:〈莊先生述祖〉,《清儒學案小傳》,卷8(《清代傳記叢刊》,第6冊,頁145-147)。
[91]   此據李開考證,開據段玉裁〈戴東原先生年譜〉,定《毛鄭詩考證》為《詩補傳》。成書年代,見李開︰《戴震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頁50-51。
[92]   此據錢大昕〈戴先生震傳〉及段玉裁〈戴東原先生年譜〉,後者收入《戴震全集》,卷6,頁3396。據〈年譜〉戴震入京之年當在乾隆20年乙亥,李開考定為其入京在乾隆19年甲戌。見李開:《戴震評傳》,頁85-86。
[93]   張壽林:〈盧抱經增校詩考〉4卷提要,《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頁342。
[94]   李放纂輯:《皇清書史》,卷8,頁13,《遼海叢書》本。
[95]   陳奐:《師友淵源記》,頁13(《清代傳記叢刊》,第29冊,頁91-92)。
[96]   見〈史傳〉,徐世昌:〈馮先生登府〉,《清儒學案小傳》,卷15(《清代傳記叢刊》,第7冊,頁35)。
[97]   吳德旋:〈石經閣文集序〉,同上注。
[98]   徐世昌:〈嚴先生傑〉,《清儒學案小傳》卷10(《清代傳記叢刊》,第6冊,頁335-336)。
[99]   以上見張鈺《清史稿藝文志》、武作成《清史稿藝文志補編》,收入《清史稿藝文志及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100]  陳奐:《師友淵源記》頁10(《清代傳記叢刊》,第29冊,頁86)。
[101]  〈嘉興府志〉,見徐世昌:〈李先生超孫〉,《清儒學案小傳》,卷15(《清代傳記叢刊》,第7冊,35-36)。
[102]  見徐世昌:〈李先生富孫〉,《清儒學案小傳》,卷15(《清代傳記叢刊》,第7冊,頁36-37)。
[103]  黃位清:《詩異文錄》,《續修四庫全書》,冊75,頁395-461。
[104]  見張維屏輯:《國朝詩人徵略二編》,卷54,頁2(《清代傳記叢刊》,第23冊,頁581)。
[105]  〈松心文鈔〉,見張維屏輯:《國朝詩人徵略二編》,卷54,頁1(《清代傳記叢刊》,第23冊,頁579-580)。
[106]  〈劬書室集〉,見張維屏輯:《國朝詩人徵略二編》卷54,頁2(《清代傳記叢刊》,第23冊,頁581-582)。
[107]  詳見洪湛侯:《詩經學史》,頁594-596。
[108]  陳奐:《師友淵源記》頁5。(《清代傳記叢刊》,第29冊,頁75-76)。
[109]  白鎔:〈讀詩劄記序〉,見徐世昌:〈夏先生炘〉《清儒學案小傳》,卷16(《清代傳記叢刊》,第7冊,頁164-165)。
[110]  嚴壽澂:〈嘉道以降漢學家思想轉變一例——讀丁晏《頤志齋文集》〉,《近世中國學術通變論叢》(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頁170。該文於柘唐由王學而漢學,由漢轉宋,再回歸王學之思想脈絡,擘析甚精。
[111]  韓乃越:〈《詩故考異》提要〉,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要籍集成》(北京市︰學苑出版社,2002年),卷28。
[112]  姚永樸:《舊聞隨筆》卷2,頁9(《清代傳記叢刊》,第19冊,頁394)。事亦見陳奐:《師友淵源記》頁7(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第29冊,頁80)。時當嘉慶23年(1818)。“奐入都謁先生。先生有骹耎疾,從者扶而行。命無揖,且曰:‘吾不見客十七年矣。段若膺先生歿後,天下遂無讀書人矣。’送出及衚衕口,曰:‘癃病不能荅拜,明日遣兒子引之荅拜也。’”
[113]  陳奐云:“陳壽祺,字恭甫。福建侯官人。己未編修,講學授徒,閩人稱其賢著,有《左海五經異義疏證》。道光五年乙酉,姪兆熊典試閩闈,以是書郵寄蘇州。子喬樅即乙酉所得士也,亦能世其家學。”見陳奐:《師友淵源記》頁13(《清代傳記叢刊》,第29冊,頁91-92)。
[114]  張鑑:《雷塘庵主弟子記》,卷一,收入《阮元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頁16。
[115]  同上,頁42。
[116]  《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6-1977),頁11424。
[117]  嚴傑,字厚民,號鷗盟。餘杭人。潛研經術,邃學能文。阮文達督學浙江,深賞之。立詁經精舍,以為上舍生。佐編《經籍纂詁》,從至廣東,復佐編經解。有《蜀石經毛詩攷正》1卷《小爾雅疏證》《蜀石經殘本》《毛詩考證》《宋高宗御書石經考》。陳奐云:“嚴傑,字厚民,餘杭監生。趙坦,字寬夫,仁和秀才。道光紀元,徵舉孝廉方正,皆以品學相砥礪,故知名亦相埒。奐初至杭州,與兩先生遊,聞其繽紛莊論,服其學之博,又未嘗不肅敬其為人。阮相國元築學海堂於粵東,撰《皇清經解》一千卷,倚重厚民手校,末附叢書,其所編也。”見陳奐:《師友淵源記》頁10。(《清代傳記叢刊》,第29冊,頁86)道光六年,雲臺移節滇黔,夏修恕、嚴傑總司編集《皇清經解》。《阮元年譜》,頁165。
[118]  陳東輝:〈阮元創設詁經精舍考略〉,《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冬之卷(總第18期),頁49-52。
[119]  林伯桐有《毛詩通考》30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68。芸臺督廣,亦受知於制府。“辛酉舉於鄉,道光甲辰選授德慶州學正。……生平於學無所不窺,尤篤志經學,研經宗漢儒,而踐履則服膺朱子。十三經注疏皆手自丹鉛,廿四史及諸子諸集,凡目所及者,皆能舉其大要。……前後兩制府阮公鄧公皆敬禮之。阮公延為學海堂學長,鄧公延課其二子。”〈松心文鈔〉,見張維屏輯:《國朝詩人徵略二編》卷54,頁1(《清代傳記叢刊》,第23冊,頁579-580)。
[120]  葉德輝:〈阮氏三家詩補遺序〉,見阮元撰:《三家詩補遺》,《續修四庫全書》,冊76,頁1。
[121]  同上,頁2。
[122]  皮錫瑞《經學歷史》:“國朝經學凡三變:國初漢學方萌芽,皆以宋學為根柢,不分門戶,各取所長,是為漢宋兼採之學;乾隆以後,許鄭之學大明,治宋學者,說經皆主實證,不空談義理,是為專門漢學;嘉道以後,又由許鄭之學,導源而上,《易》宗虞氏以求孟義,《書》宗伏生、歐陽、夏侯,《詩》宗魯齊韓三家,《春秋》宗《公》《穀》二傳。漢十四博士今文說,自魏晉淪亡千餘年,至今日而復明,實能述伏董之遺文,尋武宣之絕跡,是為西漢今文之學。”見周予同注釋,皮錫瑞著:《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頁341。
[123]  郭全芝:〈整理說明〉,見胡承珙︰《毛詩後箋》(合肥:黃山書社,1999年),頁2。
[124]  王引之:〈拜經日記序〉,見徐世昌:〈臧先生庸〉,《清儒學案小傳》,卷5(《清代傳記叢刊》,第5冊,頁741)。
[125]  〈柳東學案〉,見徐世昌:《清儒學案小傳》,卷15(《清代傳記叢刊》,第7冊,頁33)。
[126]  〈七經異文釋序〉,見徐世昌:〈李先生富孫〉《清儒學案小傳》,卷15(《清代傳記叢刊》,第7冊,頁37-38)。
[127]  見李放纂輯:《皇清書史》,卷26,頁5-6,《遼海叢書》本。
[128]  張惟驤撰,蔣維喬等補:《清代毗陵名人小傳稿》,卷8,頁3(《清代傳記叢刊》,第197冊,頁215)。
[129]  江瀚:〈毛詩異文箋〉提要,見《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頁419。
[130]  葉啟勳〈毛詩經句異文通詁〉7卷提要,《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頁435-436。
[131]  江瀚〈詩經異文補釋〉14卷提要,《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頁435。
[132]  陳玉樹:《毛詩異文箋》,《續修四庫全書》,冊74,頁284。
[133]  周邵蓮《詩考異字箋餘》,《續修四庫全書》,冊75,頁362。
[134]  陳喬樅《詩經四家異文考》,《續修四庫全書》,冊75,頁611。
[135]  李富孫:《詩經異文釋》卷12,頁1上-1下。《續修四庫全書》,冊75,頁240。
[136]  毛公傳,鄭玄箋,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卷18,頁298。見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頁566。
[137]  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卷76,頁3219。
[138]  李黼平︰《毛詩紬義》,《續修四庫全書》,冊68,頁179。
[139]  拙作〈說“夏”與“雅”:宗周禮樂形成與變遷的民族音樂學考察〉,《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集刊》第19卷(2001年3月),頁1-53。
[140]  程晉芳:《毛鄭異同考》,卷7,《續修四庫全書》冊63,頁468。
[141]  杜預:《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冊2,頁621。
[142]  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頁379。
[143]  吳闓生:《詩義會通》(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頁199。
[144]  錢大昕撰、陳文和點校:《聲類》,頁86。收入《嘉定錢大昕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冊1。
[145]  拙作〈從王國維北國鼎跋看商周之際邶入於燕的史事〉,《臺大歷史學報》,第31期(2003年6月),頁1-45。
[146]  袁梅:《詩經譯註(雅頌部分)》(濟南:齊魯書社,1982年),頁318。
[147]  吳闓生:《詩義會通》(上海:中華書局,1959年),頁201。
[148]  周邵蓮:《詩考異字箋餘》,卷10,頁4上,見《續修四庫全書》,冊75,頁363。
[149]  錢大昕:《經典文字考異》下,見《嘉定錢大昕全集》,冊1,頁113。
[150]  黃位清:《詩異文錄》卷3,頁2下,《續修四庫全書》,冊75,頁441。
[151]  陳奐:《詩毛氏傳疏》,卷23,頁15上,《續修四庫全書》,冊70,頁315。
[152]  杜預集解:《春秋左傳集解》,第三,頁209-210。
[153]  劉寶楠:《論語正義》,卷18,頁640。
[154]  《殷周金文集成》,15.9665;15.9666。
[155]  《殷周金文集成》,5.2832;15.9456。
[156]  按:《周禮?典瑞》:“祼圭有瓚,以肆先王,以祼賓客。”鄭玄引鄭眾云:“於圭頭為器,可以挹鬯祼祭,謂之瓚。《詩》曰:‘卹彼玉酇,黃流在中’。”阮元《校勘記》引《釋文》:“瑟又作邲。”“卹彼又作邲。”見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卷20,頁777、779。
[157]  胡承珙:《毛詩後箋》,卷23,頁1266。
[158]  鄭吉雄:〈乾嘉學者治經方法與體系舉例試釋〉,收入蔣秋華主編:《乾嘉學者的治經方法》,頁109-139。
[159]  鄭吉雄云:“乾嘉學者治經運用的方法固多,但歸納其基本趨向,則不外乎二途:1、向內返求經典,以本經、他經,以及其傳、注、疏,為範疇,以貫串《六經》、發明本義、闡釋聖賢道理為務,所用的方法以本證為主,在邏輯學上為‘歸納法’(induction);2、以本經、他經,以及其傳、注、疏為中心,向外發展,進而至於以經證史、以經義闡發思想觀念、以經義批判社會政治,所用的方法以‘推衍’為主,在邏輯學上為‘演繹法’(deduction)。”見鄭吉雄:〈乾嘉學者治經方法與體系舉例試釋〉,頁109-110。
[160]  錢大昕:〈答問三〉,《潛研堂文集》,卷6,頁69,收入《嘉定錢大昕全集》,冊9。
[161]  〈七經異文釋序〉云:“謂保氏六書之指,賴以僅存。自篆變為隸,隸變為真,文字日繁,譌偽錯出,或有形聲意義大相區別,亦有近似而其實異,後人多混而同之。或有一篆之形從某為古籀、為或體、後人竟析而二之。經典文字往往昧於音訓,擅為改易,與本義相迕。假借通用《說文》。自有本字,有得通借者,有不得通借而并為俗誤者,於是有《說文辨字正俗》之作。錢泰吉謂其書,大旨折衷段玉裁,亦有玉裁所未及者,許為讀《說文》之津梁。”見徐世昌:〈李先生富孫〉,《清儒學案小傳》,卷15(《清代傳記叢刊》,第7冊,頁37-38)。
[162]  程大鏞:《讀詩字考》,《續修四庫全書》,冊72,頁394-434。
[163]  張壽林:〈詩經考異〉提要,見《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頁330。
[164]  張壽林:〈詩經考異〉提要,見《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頁330。
[165]  李開:《惠棟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頁74。
[166]  李開:《惠棟傳》,頁75。
[167]  辜鴻銘、孟森等著:《清代野史》,第4冊(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頁1955。
[168]  〈柳東學案〉,見徐世昌:《清儒學案小傳》,卷15(《清代傳記叢刊》,第7冊,頁33)。
[169]  瞿中溶:〈跋潛研堂金石文字目錄〉,收入《嘉定錢大昕全集》,冊6,《潛研堂金石文字目錄》,頁201。
[170]  葉銘:《國朝畫家書小傳》卷4(《清代傳記叢刊》,第81冊,頁448)。
[171]  參見江瀚:〈詩經字考〉2卷提要,《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頁352。
[172]     金石之學固始自北宋歐(陽修)劉(敞)趙(明誠)諸公,劉歐諸人即以金石之學疑古證古(見李菁︰〈宋代金石學的緣起與演進〉,《金石叢話》,頁63-68),然未如顧、朱以下諸公之貫通也。
*     Chen Zhi is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