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关键在于八旗军疏于训练,战斗力差,和清廷的腐败无关 - 中国历史 - 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20:44:59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关键在于八旗军疏于训练,战斗力差,和清廷的腐败无关


  • 鸦片战争时候的八旗军,已经根本无法与入关时的八旗军相比,由于世袭的地位与权力,八旗子弟基本以一些吃祖宗老本的纨绔子弟为主。他们基本没打过仗,缺乏战争经验,又因为训练的缺乏,安逸的生活又让他们缺乏战斗的愿望与信心。八旗军以骑兵为主,冲锋状态的马达到1小时20公里的速度是不成问题的(自行车的均速为12公里/小时)那么折算下每100米只需要18秒的时候。按803兄的计算,当时英国所用滑镗火枪有效射程为72米,骑兵队只需14秒左右时间便可冲入火枪阵。按英国军队是前排蹲后排射的模式,在14秒内最多发射3到4枪。(预备——瞄准——射击一过程4秒种是必须的)英军先遣部队是4000人,按站4列,每列1000人计算,假设每人发射1发,并且都击中骑兵而导致死亡或退出战斗。那么只是4000人而已,对拥有几万大军的八旗军来说损失并不是致命的。而我们知道,一旦贴近,火枪队和手无寸甲的平民没有区别,(前膛枪的设计不可能加装刺刀)骑兵可以在马上象切菜一样得把他们都剁成肉泥。尚若稍微用一点战术,比如前队骑兵不动,而左右两军从侧翼和背后对英军发起冲锋,因为要保持队列完整的问题,英军不可能转向,即使转向,前队骑兵再发起冲锋之时,就可以对英军进行屠杀。(别说在下雨天对英军发起偷袭)因此,如果是一个对英军之武器性能有所了解的骑兵部队的指挥官,而这些骑兵又有一定训练的话(不需要达到入关时八旗军的程度,只要达到一般骑兵的战斗力就可以了)

    但我们看到事实并非如此,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对英军火枪了解不足。对布郎枪(英译应该如此吧)射程,有效距离,杀伤力一无所知。你可以想象,对一只训练缺乏,军纪不严的队伍来说,当看到火枪最大射程范围内偶然的几个人被打死的时候,会误以为其最大射程就是有效杀伤距离,从而产生恐惧,逃跑的想法。(在玩CS之前,我一直认为杀人最好的武器是机关枪,因为它射出的子弹数量多。但用过AK47的人都知道,除了前3发比较准以外,如果一直开火的话是根本打不到你瞄准的敌人的,并且如果不是训练有素,对移动目标的连续射击基本是在打飞机。我们一直可以看到的是,A先发现B,从其背后发动连续射击,一枪没打中,反而被B一转身暴了头。所以从对机关枪杀伤力的迷信中可以同样推导出骑兵在看到被相当偶然的子弹打中同伴时对火枪射程的迷信)
    2。战斗意志薄弱。为什么秦军在装备不及6国,数量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以一破十,就是他们对战斗的渴望。秦国有明确的军功奖励制度,在功利的法家思想占主导的秦国人看来,敌人的人头就是自己获得土地,飞黄腾达的最好的方式。(就象卖淫,贩毒等虽然危险,却可以获得巨大的回报。更何况秦人的行为是得到国家及社会文化支持的)因此秦人战必死战,对敌人头颅的渴望超过对自己安全的担忧。而6国士兵则是被空洞的爱国主义所驱动,(有些还是强制的)自保有余而侵略不足。更何况他们要保卫的国是贵族阶层的国,军饷又不太高,因此丝毫没有对战斗的渴望。八旗军同样如此,在安逸的生活中成长的他们,对死亡相当恐惧,又没有严明的军纪约束他们,因此当前面的部队大量阵亡的时候,(由于没经历残酷的战争,对全军够不成绝对损失的伤亡被放大,感觉自己会同样如此)便开始出现溃逃,撤退的现象。前队的牺牲换来的宝贵的触敌的机会,被这些怕死的废物糟蹋了。
    3。因为对英军火枪的不了解,指挥官没有指定出针对性的有效的战术。这里夜间偷袭什么的就不要说了,(火枪在夜间由于视线不清,队列不整,距离过短和混乱的原因根本无法发射,火枪队在夜晚除了是骑兵和步兵杀人训练的靶子以外什么也不是。三元里人民反英斗争就可以反应火枪队在冷兵器时代的末期仍然是那么得不堪一击)将英军诱入埋伏圈也不要说了,(火枪射程短,让敢死队进行一轮冲锋(基本是去送死的)后全军撤退,将其诱入埋伏圈后基本可以全灭英军。火枪装填需要时间,在对我军追击的过程中必然处于行军状态。)就算分军从侧翼及后方进行包围战也决可以将英军”致于死地“,当然,他们是无法“后生”的。

    总结就是,安定和平的环境让保卫清王朝根本的八旗军失去战斗力,而安定与和平不是儒家理想中的伟大国家吗?不是中国人传统中理想的国家吗?醒一醒吧,国人们,难道我们还要重蹈大清的覆辙,在安逸祥和的环境中坐以待毙么?历史告诉我们,你不去杀人,就会被人杀掉;你不食肉,就会被肉食。强大的军队是国家一切的根本,进可以虎拒鲸吞,称霸世界;退可以防外敌之侵略,争国家之安全。那些沉浸在和平主义幻想中迂腐的人们可以清醒清醒了,战争不是国家利益的终结,而是国家利益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