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气血证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22:31:17
您现在的位置:第七章 病性辨证 - 第三节 辨气血症候

第三节 辨气血证候
辨气血证候,是根据病人所表现的症状、体征等,对照气血的生理、病理特点,分析、判断疾病中有无气血亏损或运行障碍的证候存在。
气血证候的分类,一方面为气血的亏虚,主要包括气虚证、血虚证,属虚证的范畴,气脱证、血脱证、气陷证、气不固证,一般是气血虚的特殊表现;另方面为气血的运行失常,主要有气滞证、血瘀证,一般属实证的范畴,所谓气逆证、气闭证,一般属气滞的范畴。血热证、血寒证实际为血分的热证、寒证。
气与血密切相关,病理上二者常互相影响,或者同时发病,或者互为因果。临床常见的气血同病证候有气血两虚证、气滞血瘀证、气不摄血证、气随血脱证、气虚血瘀证等。
一、气虚类证
气虚类证包括气虚证以及气陷证、气不固证、气脱证。
(一)气虚证
指元气不足,气的推动、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器组织的机能减退,以气短、乏力、神疲、脉虚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 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精神疲惫,体倦乏力,脉虚,舌质淡嫩,或有头晕目眩,自汗,动则诸症加重。
【证候分析】 形成气虚证的原因,主要有:久病、重病、劳累过度等,使元气耗伤太过;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致元气生成匮乏;年老体弱,脏腑机能减退而元气自衰。
由于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故出现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气虚而不能推动营血上荣,则头晕目眩,舌淡嫩;卫气虚弱,不能固护肤表,故为自汗;“劳则气耗”,故活动劳累则诸症加重;气虚鼓动血行之力不足,故脉象虚弱。
元气亏虚,而以某脏腑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为主者,临床常见证有心气虚证、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胃气虚证、肝胆气虚证等,甚至可为多脏气虚证候同在。
气陷证、气不固证、气脱证等,常是气虚的发展,或为其特殊表现。
气虚可导致多种病理变化,如气虚而机能减退,运化无权,推动无力,可导致营亏、血虚、阳虚、生湿、生痰、水停、气滞、血瘀,以及易感外邪等。同时气虚可与血虚、阴虚、阳虚、津亏等兼并为病,而为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阳气亏虚证、津气亏虚证等。
气虚证的辨证依据是,病体虚弱,以神疲、乏力、气短、脉虚为主要表现。
(二)气陷证
(三)气不固证
(四)气脱证
中医诊断学——山东中医药大学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