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关中国发展现状的舆论动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16:17
“国家资本主义论”。即认为所谓中国奇迹是以强有力的政府控制和近乎无所不能的国有经济为前提的,这种政府控制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全球市场经济的最大威胁,并将最终被自由市场经济击败。
纽约政经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创始人伊恩籀布里默认为,现在世界上有一个自由市场模式,还有一个国有资本模式,中国就是国有资本模式的代表。在此轮金融危机中,美国的消费能力下降、中国的能力上升,再加上中国政府的过分自信以及中国模式的不同,造就了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兴起。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MichaelPettis认为,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主导性发展。2003年后中共领导人的政策选择与中共执政合法性的需求,共同促使了以国有企业高速发展为代表的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他还预测说,在2012年之前,中国将延续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以研究“中国式资本主义”闻名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黄亚生认为,“2009年,政府在企业部门中的影响急剧扩大。他们除了涉足房地产外,现在连酸奶也生产。一些上游的国有企业现在正朝下游扩张,试图组织自己的垂直体系。(与过去相比)他们现在不过是以更大的规模运营。”IanBremmer在今年5月出版的新书《自由市场的终结:谁将在政府与企业的战争中胜出》中提出,“国家资本主义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中国是典型的国家资本主义。对于自由市场模式之下的跨国公司来说,这意味着世界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
“国家资本主义论”的提出,反映了后危机时代海外舆论观察和把握中国发展形势的一个新动向,是继“儒家资本主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等定位之后的新概括。这种观点无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把独特的中国发展道路先验地放进资本主义范式中加以审视,自认为洞悉了中国奇迹的全部奥妙,实际上并没有逃脱西方中心主义和历史终结论的窠臼——骨子里仍然把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看作是现代化的唯一模式,凡是那些与此不同的发展道路,都被视作另类或异端,因而都是对“自由世界”的威胁。“国家资本主义论”者从创造中国奇迹的若干表面现象和局部特征入手,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方法是主观的,其结论是武断的。
“日本第二论”。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长达30余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的确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中国奇迹”,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但是人们完全没有必要为此大惊小怪,种种迹象表明,今天的中国就像另一个日本一样,建立在出口依赖和固定资产投资基础上的经济增长之后必将是长期的停滞和衰退,中国很可能重蹈日本的覆辙。
美国查普曼大学研究员乔尔鰨科特金在刊发于《福布斯》网站的一篇题为《中国综合症》的文章认为,就像过去的日本一样,“中国很难超越美国并且可能遭遇较大逆境”,“美国人确实应当担心地位下降的可能性,但是认为中国必将成为世界霸主的成见——就像20年前对日本霸权的恐慌一样——实际上可能被严重夸大了。通常,一国经济飞速发展不会持续很久,而经济告诉增长只是许多预测的出发点。最终,成本上升,国内压力加大,固有的局限性将制约经济增长,甚至引起经济逆转。”约翰·梅金等有影响的美国经济学家纷纷猜测,中国很快要忍受自己“失去的十年”,理由是中国会出现一个日本式的经济低迷期。
“日本第二论”固然并非毫无客观依据,也不是空穴来风,它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中国成长道路上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但是它把基本国情以及现代化道路根本不同的中国与日本作简单类比,得出今天的中国就是昨天的日本的结论,多少有些危言耸听。从解决自身问题着眼,我们不妨把这种言论看作是一种提醒。
“中国不确定论”。即在越来越多的人把中国经济崛起视为一个确定事实的同时,有些人总是怀疑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否可持续,对于强大的中国可能带给现有世界体系的冲击及挑战深表忧虑。
今年8月6日,英国专栏作家伊恩鈀米尔斯在《世界政治评论》发表文章认为,“中国的必然崛起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立场。不过,一系列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因素将成为中国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障碍。”南亚某国一位领导人日前曾公开表示,“中国人现在有一种新的自信,很难预料这将把他们引向哪个方向,因此我们必须有所准备。”怎样消除这种不确定性呢?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和国际关系学教授哈罗德?詹姆斯认为,“中国领导人所面对的真正挑战,其实是要提出一套条理分明清晰易懂的世界观,以消除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疑虑。”
在西方世界,尤其是在美国,“中国不确定论”已经流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早些时候,西方世界接纳中国进入其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认为只要中国进入了这个体系,中国的行为就会改变,但现在他们感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行为是很难根据西方的期望而得到改变的,同时他们对这个体系能否有效地制衡中国也感到不确定。在政治和战略上,西方的“中国不确定性”更严重。在政治上,西方原本期望中国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加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政治制度也会随之变化,但这种情况显然并没有在中国出现。令西方感觉最不确定的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战略后果。在历史上,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往往会挑战既存世界权力格局,因为崛起中的大国往往会把其经济力量通过军事现代化转化成为军事力量。
从中国的角度看,对于习惯于用既有思维和眼光审视世界的一些西方人士而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仅仅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要害在于它从根本上质疑乃至否定了西方现有一切有关发展的理论范式,这不能不让一些国际人士大跌眼镜。事实上,不管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多少问题和矛盾,中国在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这些重大问题上始终是坚定而明确的。那就是,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只要不发生世界大战,中国致力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信念不会动摇,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及和平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会改变。(张西立)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