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记(袁宏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08:47:37

虎丘记(袁宏道)
       

课文评释

虎丘去(注释:去,距离)城可(注释:可,大约)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注释:箫鼓楼船,指达官贵人装饰豪华的游船。箫鼓,泛指乐奏。楼船,指有楼饰的游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注释:阖户,指全家。阖,通“合 ”,全),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注释:蔀bù屋,指穷苦人家昏暗的房屋。这里指贫民。蔀,遮蔽光明之物),莫不靓妆(注释:靓 jìng妆,美丽的妆饰)丽服,重茵累席(注释:重茵累席,指游客席地而坐。茵,垫褥。累,重叠),置酒交衢(注释:交衢qú,行人往来的通道。衢,大道)间。从千人石(注释:千人石,虎丘山上的一块大磐石。相传南朝梁代高僧竺道生(即下文的“生公”)曾在此说法,有千人列听,故称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注释:栉zhì比,密如梳齿。栉,木梳。名词作状语,像木梳一样。比,并、排列)如鳞,檀板丘积(注释:檀板,唱歌用的拍板,檀木制成。丘,名词作状语,像丘一样),樽罍云泻(注释:樽罍léi酒器。云,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远而(注释:而,连词,表修饰)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注释:雷辊g ǔn电霍,雷鸣电闪。辊,车轮转动的声音。霍,疾速闪动的样子),无得而状(注释:得,能够。状,名词作动词,绘,形容)。

〔点拨:第1段描写虎丘中秋之夜游人如织的情景。分两层来写,以“而中秋为尤胜”为界,之前总写,之后以中秋为例,具体写。第一层,从时间“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和空间“游人往来,纷错如织”两个角度来写。第二层,从“概况 ”(“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长卷”(“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和“全景”(“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三个角度来写。“概况”是从“面广、人多、场面大”;“ 长卷”是从“人多、乐器多、酒多”;“全景”是从“形、色、声”三个角度比喻夸张。〕

——本节文字所写场面可以用“乐”字概括。表面上写游览之盛况,实际上是在写“ 民之乐”。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布席之初,呕者(注释:唱歌的人)百千,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注释:分曹部署,分部安排。曹,类),竞以新艳相角(注释:角,较量,竞比),雅俗既陈,妍媸(注释:妍媸chī,美丑)自别。未几而摇首顿足(注释:形容歌唱者按节而歌)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注释:石光如练,山石反射着月光如同白练。练,洁白的绢),一切瓦釜(注释:瓦釜fǔ,用黏土烧制的锅,这里比喻粗俗的歌声。《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寂然停声,属(注释:属zhǔ:连续、跟着)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注释:竹肉,这里指箫管与歌喉。《晋书·孟嘉传》:“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注释:比,等到)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注释:荇藻,水草。这里比喻月下树影。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注释:度,唱)一字,几尽一刻(注释:一刻,比喻歌声的悠长。古时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一百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注释:而:连词,表承接)(注释:下:名词作动词,流下)泪矣。

〔点拨:第2段重点描写中秋夜虎丘的斗歌场面,同样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分别是从时间、歌者、情形、环境、效果等几个角度来描写的。〕

剑泉(注释:剑泉又称剑池,在千人石北,为吴王洗剑处。两侧崖高百尺,池水终年不干)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注释:千顷云,山名,在虎丘山上)(注释:得,得到)天池(注释:天池,山名,又称华山,在苏州阊门外)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注释:可,适合)(注释:觞shāng,原指酒器,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劝人饮酒)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注释:文昌阁,与下文的“平远堂”皆为虎丘古迹)亦佳,晚树(注释:暮色中的树)尤可观。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注释:虞山江苏常熟西北,也是江南名胜,上有言子,即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墓堂废已久,指平远堂久已废弃)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注释:江进之江盈科,字进之,桃源,即现在湖南桃源人,万历二十年,即1592年进士,官至四川提学副使,时任长州县令,著有《雪涛阁集》等)谋所以(注释:所以,用……的方法)复之,欲祠(注释:祠,名词作动词,建祠祭祀)韦苏州(注释:韦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白乐天(注释:白乐天白居易,字乐天,曾任苏州刺史)诸公于其中,而(注释:而,连词,表转折)病寻作(注释:寻作,不久发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亦兴阑(注释:兴阑:兴趣减退。阑,衰落、消失)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注释:确实是有时运的啊!信,确实。时,时运)!

〔点拨:第3段描写虎丘的自然景物。和上一段写虎丘月夜时的细腻瑰丽不同,这段则抓住虎丘上几处景物的特点,作了简洁生动的描写。本节文字主要写了虎丘的四个景点:剑泉、千顷云、文昌阁、平远堂,抓住了剑泉之“深”,千顷云之“高”“秀”,文昌阁之“佳”,平远堂之“旷”的特点来描写,抒发了钟情山水之情。〕

吏吴两载(注释:吏吴两载,袁宏道任吴县令两年(万历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吏:名词作动词,作官),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注释:方子公,方文(zhuàn)字子公,新安(现安徽歙县)人,袁宏道的幕僚)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注释:迟月生公石上指坐在生公石上等待月亮出来。迟:等候),歌者闻令(注释:令吴县令,作者自称)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注释:此句是主谓倒装句。乌纱之横,官吏的横暴。乌,乌纱帽这里指官吏。皂隶之俗,差役的庸俗。皂隶,衙门中的差役。皂,黑色,差役穿黑衣,故称)!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注释:如月,以月为证,发誓的口气)!”今余幸得解官(注释:解官,辞去官职),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注释:识zhì,记着)余言否耶?

〔点拨:第4段重点写作者任吴县令时最后一次游览虎丘的感受。本节文字作者发了乌纱之横、皂隶之俗的议论,抒发了作者厌恶、鄙视官场的思想感情。〕
  课文解析 1.语基归类 (1)多音字 解 ①jiě 解脱,如“今余幸得解官” xiè  ①通“懈”松懈,懈怠,如“胡虏益解”;
   ②作姓氏

 jiè 解送,如“押解”

 兴
   xíng 兴致,如“恐进之亦兴阑矣”

 xīng 兴盛,如“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横
   hèng 蛮横残暴的行为,如“乌纱之横”

 héng 偏,如“月影横斜”

 通假字

 ①呕者百千,声若聚蚊(“呕”通“讴”,唱歌。)

 ②倾城阖户(“阖”通“合”,全。)

 (2)古今异义

 ①分曹部署,竞以新艳相角 (部署:古义:分部安排。今义:安排,分置。)

 ②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 (作案:古义:做几案。今义:进行犯罪活动。)

 (3)词类活用

 ①一人缓板而歌 (名词用作动词,击板)

 ②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名词用作动词,劝饮)

 ③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名词用作动词,描写其状)

 ④壮士听而下泪矣 (名词用作动词,流下)

 ⑤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 (名词用作动词,做官)

 ⑥游人往来,纷错如织 (形容词用作动词,交错)

 ⑦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名词用作动词,吹箫打鼓)

 ⑧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

 ⑨迟月生公石上 (形容词用作动词,等候)

 (4)一词多义

 ①虎丘城可七八里 (距离,动词)

 他日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 (辞掉,动词)

 歌者闻令来,皆避匿 (离开,动词)

 死肌,杀三虫 (除去,动词)

 ②雷辊电霍,无而状 (能,意愿动词)

 千顷云天池诸山作案 (得到,动词)

 呼善成德,而神明自 (具备,动词)

 ③至深夜,月影横斜 (等到,动词)

 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引进比较对象,介词)

 葫芦画瓢 (比照,介词)

 肩而立 (并,并列,动词)

 (5)特殊句式

 ①迟月(于)生公石上(状语后置;“迟月”的状语“生公石上”后置,在月与生之间省掉介词于)

 ②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谓语前置;“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的谓语“甚矣!”前置)

(6)常考名句

①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

②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

③月影横斜,荇藻凌乱。

④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

⑤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1. 情节结构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游览盛况无日无之中秋尤盛倾城阖户与民同乐靓妆丽服纷错如织重茵累席置酒交衢斗歌场面:布席之初→未几→已而→比至深夜(喧闹、热烈——静寂、凄清) 景物描写:剑泉→千顷山→文昌阁→平远堂(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钟情山水游览感受:乌纱之横、皂隶之俗 鄙夷官场

3.艺术特色

“公安派”散文的特点

(1)“不落格套”

①并非某次游览的记叙,而是六次游览的总记。景点是介绍性的。

②不是先写自己之游览,而是先写民之游。游览主体在第三节才出现。

③自己的感受于百姓的快乐之中。

(2)“真情”

第一、二节作者对百姓“游览、斗歌之乐”的由衷赞美之情,自己“与民同乐”的渴望。第三节作者对虎丘美景的赞美之情,自己钟情山水的人生追求。第四节作者对官场的厌恶、鄙视之情,自己辞官归隐的决心。都流露一种“真情”。

(3)各具特色的景物描写

写剑泉以“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八字,不仅写了其深峻,还写出了作者的感受。“千顷云 ”,则以拟人化手法,写出其秀丽和“最可觞客”的特点。写文昌阁则强调其“晚树尤可观 ”,平远堂旧址则突出其“空旷”和“荒废”,进而想到要在此为韦应物、白居易建立祠堂。四处景物,每处都字数寥寥,却写得各具特色,清新淡雅。

4.思想内容
  本文虽是一篇游记,是对六次游览虎丘后的综合描述。因此和一般的游记按游踪依次先后叙述不同,而是在重点突出写虎丘中秋之夜游人云集的盛况的同时,对虎丘上的景物和自己“吏吴”时最后一次游虎丘的心情作了概括性描写。 练习解答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说说文中渗透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

从课文中可能感受到,作者钟爱自然,钟爱山水,钟爱名胜古迹,特别是虎丘这一“吴中第一名胜”,可谓一往情深,作者“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足见游兴之浓,对虎丘之爱。在他笔下,虎丘之美,虎丘之乐,真可谓人间天堂。

从课文中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富有平民意识。这篇游记,取景主要不在景物,而在游人,作者以浓笔重彩抒写中秋之夜虎丘游客欢乐场景,显然,作者以为,百姓之乐与名胜之美是相辅相成的,万众欢乐的虎丘中秋之夜,是虎丘最美的景观。而且是融入平民之中,同享山水之乐。

2.你最喜欢哪一个片断,你觉得作者的描写好在哪里,试作一点分析。

【提示】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选第1自然段或第2自然段的可能性最大,欣赏应该尊重个性,不拘一格。“作一点分析”,有弹性,分析得精细,应予鼓励,能作一点分析,就可以,要求不要过高。

二、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解答】

无论是官宦人家的男男女女,还是平民百姓,没有谁不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很多人都在路边,用垫子摆上酒,席地而坐。

2.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

【解答】

不久,明月高悬在空中,山石反射着月光,如同白练,所有粗俗之乐,都稍稍停了下来。

3.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

【解答】

官吏的横暴,差役的庸俗,也太过分了啊!以后我辞了官,一定要在这石上听曲,以月为证。
  三、背诵前两段

【解答】


  典题导法 例1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002年高考题)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导析

本题答案为D。A“竟死”表示一直到死,同“竟日”(从早到晚)一样;B“将兵”指统领士兵;C“曲折”指事情的经过。D同“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孔雀东南飞》)。

反思 分析五年来的考试题目我们不难看出,对文言实词这一部分内容的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要么选出对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要么选出对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或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考试的内容涉及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实词的同形异义。从近几年的考题来看,涉及次数最多的是一词多义,其次是通假字和同形异义词。

例2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①~②题。

布席之初,呕者百千,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新艳相角,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首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①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而和者,才三四辈……

B.前此后此皆过而不问之秋

C.若皆且为所虏

D.亦多旧人

②下列加点的词与“比至夜深”的“比”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两膝相

B.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C.至南郡

D.曹操于袁绍

③下列句中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______________,体现该修辞方法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

“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④翻译下面的句子。

“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

导析
  ①考查词语的读音,“属”有两个读音,即“shǔ”和“zhǔ”,此项A不同;②考查多义词,题干中的“比”是动词,“等到”的意思,答案为C;③题考查修辞修辞格,“竹肉”是借代的手法;④题翻译文句时,要关注虚词“已而”和表达的通顺,译文可为:不久明月悬浮在空中,山石反射的月光如同白练,所有的粗俗的歌声都停止了。后思
  本题综合检测文言文的基本功,根据文言文考查的发展趋势及北京、上海近两年的情况,此类试题应引起重视。

强化训练

一、基础知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阖(hé)户 靓(jìng)妆 交衢(qú)

B.檀(tán)板 识(zhì)余言 瓦釜(fǔ)

C.栉(zhì)比 妍媸(zhī) 雷辊(gǔn)

D.觞(shāng)客 荇(xìng)藻 属(zhǔ)而和

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萧鼓楼船 纷错如织 鳞次栉比 雁落平沙

B.靓装丽服 重菌累席 瓦斧雷鸣 声若聚蚊

C.妍媸自别 石光如练 月影横斜 曲水流殇

D.荇藻凌乱 皂隶之俗 清声亮彻 峦壑竞秀

3.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A.信有时哉(时运) 而病寻作(寻找)

B.恐进之亦兴阑矣(衰落、消失) 倾城阖户(通“合”,全)

C.妍媸自别(美丽) 迟月生公石上(迟到的)

D.石光如练(洁白的绢) 尚识余言否(知道)

4.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又何尤 而中秋为尤胜

B.栉比鳞次 比至夜深

C.虎丘去城可七八里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D.每至是日 吾祖死于是

5.加点词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栉比如鳞 ②檀板丘积

③樽罍云泻 ④远而望之

⑤吏吴两载 ⑥最可觞客

⑦迟月生公石上 ⑧壮士听而下泪矣

A.①②③/④①⑤⑥⑧/⑦ B.①②③⑧/④⑦/⑤⑥

C.①②⑧/③④/⑤⑥①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⑧/⑦

6.对《虎丘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第一段尽管说“其山无高岩邃壑”,却因其“近城”而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人,这样,作者就确定了他的审美重心:不在林泉岩壑,而在游人游客。

B.本文作者着力记录某一次中秋夜的游览实景,从市民的游览热潮中觅得新的感受,有着世俗情味。

C.本文善用比喻,譬如“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截”几句,可谓文思妙绝。“雁”句言人之盛,“霞”句言服之色,“雷”句言乐之声,声色交错,交势波荡。

D.本文善用侧面烘托,如“听者消魂”“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几句,突出轻悠亮彻的小夜曲的美妙,反映作者独特的感受。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从千人石上至山门,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②已而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寂然停声。

③比至夜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则箫、板亦不复用。

④一夫登场,四座屏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每度一字,凡尽一刻,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

虎丘去城河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虎丘去城可七八里( )

②独以近城故( )

③而中秋为尤胜( )

④下迨蔀屋( )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栉比如鳞,檀板丘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作者写虎丘游人如织的盛况采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这一段中,极写虎丘中秋之夜人密、歌喧、酒酣交杂的场面,试分类摘出相关的句子。

写“人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酒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段末尾“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分别是从哪个方面写中秋夜虎丘的盛况?连续使用三个比喻句,作者为什么还要加上“无得而状”这一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李义琰,魏州昌乐人,其先出陇西望姓。及进士第,补太原尉。李勣为都督,僚吏惮其威,义琰独敢廷辩曲直,勣甚礼之。徙白水令,有能名,擢司刑员外郎。义琰姿体魁秀,博学,有智识。累迁中书郎。上元中,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右庶子。高宗欲使武后摄国政,义琰与郝处俊固争,事得寝。章怀太子之废,尽赦宫臣罪,庶子薛元超等皆蹈舞,义琰独引咎涕泣,搢绅义之。帝每顾问,必鲠切不回。宅无正寝,弟义琎为市堂材送之。义琰曰:“以吾为国相,且自愧,尚营美宇,是速吾祸,岂爱我者邪?”义琎曰:“凡仕为丞尉,且崇第舍,兄位高,安可逼下哉?”答曰:“不然。事难全遂,物不两兴。既处贵仕,又广居宇,非有令德,必受其殃。”卒不许。后其久腐,乃弃之。

(选自《新唐书·李义琰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擢司刑员外郎(擢:提拔)

B.义琰与郝处俊固争(固:坚决)

C.事得寝(寝:停止)

D.是速吾祸(速:加速)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义琰独引咎涕泣(把过失归于自己)

B.宅无正寝(指安睡之处)

C.安可逼下哉(狭窄低矮)

D.又广居宇(居住的房屋)

3.比较下列每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弟义琎为市堂材送之

凡仕为丞尉

以吾为国相,且自愧

凡仕为丞尉,且崇第舍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

B.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且”字也不同。

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

D.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且”字也相同。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义琰任太原尉时,官员们都惧怕都督李勣的威严,而唯独李义琰敢在朝廷上和他分辩是非曲直。

B.上元年间,李义琰进官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右庶子,他与郝处俊谏争阻止了高宗想让武后代理国政的事。

C.章怀太子被废,朝廷赦免了宫臣之罪,身为庶子之官的薛元超等高兴极了,而李义琰独引咎涕泣。

D.李义琰之弟认为丞尉之类小官都建高大住宅,李义琰处高位不应住简陋屋子,但李义琰终究不许扩建房子。

5.翻译下面句子

①勣甚礼之 ________________

②搢绅义之 ________________

③事难全遂,物不两兴 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训练

读下面诗句,想象诗句所写景物,写一段景物描写。200字左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C(媸chī) 2.D(A萧—箫;B装—妆,斧—釜;C殇—觞) 3.B(A寻,不久。C媸,丑;迟,等候。D识,记着) 4.D 5.A 6.B(是六次游览虎丘后的综合描述) 7.略。

二、阅读理解

(一)1.①大约 ②因 ③特别 ④到 2.名词作状语 3.比喻 4.人密:倾城阖户,连臂而至,栉比如鳞 酒酣: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樽罍云泻 5.雁落平沙,写场之盛;霞铺江上,写色彩之丽,雷辊电霍,写声势之大。这个比喻极有力度,但作者仍嫌笔墨贫乏,故用“无得而状”从否定角度宕开一笔,显示那游乐场景难以用笔墨形容,启发读者想象。

(二)1.D(速:招致) 2.B(正寝:住宅正屋。) 3.C(第一个“为”是介词“为”或“替”,第二个“为”是动词“做”。两个“且”都是“尚且”或“还”。) 4.A(“在朝廷上和他分辨是非曲直”不合文意,应是“公堂”。) 5.①李勣很礼待他。 ②官员们认为他有道义 ③事情很难全都如意,事物也不能两方面都兴盛。

电子课文

虎丘

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虎丘记》译文

虎丘离苏州城只有七八里。山上并没有险峻的高岩或幽深的谷壑,只是因为离城近的缘故,(达官贵人)装饰豪华、满载声歌的游船,没有一天断过。凡有月的夜晚,有花的早晨,或雪天的傍晚,游人来来往往,像穿梭织布一般,又以中秋这天更为盛况空前。

每到这一天,苏州城家家户户倾城而出,肩挨肩,人挤人,接踵而来。无论是官宦人家的男男女女,还是平民百姓,没有谁不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很多人都在路边,用垫子摆上酒,席地而坐。从千人石到山门,密密麻麻紧挨着的游客多如鱼鳞。檀木所制的歌板堆积得就像山丘,酒器里盛的酒如云彩一样奔泻不停。远远望去,就像无数大雁落在平坦的沙滩上,又像彩霞铺在江面上。即使用电闪雷鸣也无法形容那热闹的场面。

刚摆上酒席时,唱歌的人成百上千,声音像蚊虫齐鸣,分不清(唱些什么)。分部安排好后,都竞相以最新流行的歌曲一争高低,雅乐俗乐都有,唱得好坏也自有分别。过了一会儿,摇头踏脚按节拍唱歌的人,就只剩数十人了。不久,明月高悬在空中,山石反射着月光,如同白练,所有粗俗之乐,都悄悄停了下来。应邀唱歌的人只有三四个了,他们伴着一只箫,一只笛,一人舒缓地敲着歌板歌唱。管乐和人的歌声一起发出,清幽嘹亮,使听众陶醉不已。到了深夜,月影疏疏落落,月下树影斑驳,这时,连箫和歌板也不用了。一个人登场歌唱,四座的人都屏心静息地倾听。他的歌声细如发丝,直冲云霄。每唱一字,差不多要一刻时间。飞鸟仿佛也为这舒缓悠长的歌声所感动,徘徊不忍飞去,壮士听到这样的歌声,也忍不住要落泪。

剑泉深不可测,飞耸的岩石像刀削的一样峭立。千顷云好像是以天池等山作几案,山峦沟壑秀丽无比,这里最适合飨宴宾客。但中午过后,阳光强烈,(游客在此)无法久坐。文昌阁(景色)也好,傍晚的树更好看。它的北面是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只有远处的虞山一点遥遥在望。平远堂荒废已久,我和江进之商量修复它,想在这里建个祠堂,祭祀韦应物、白居易等先贤。但不久我就生病了,我已经请求辞官归去,恐怕江进之修复平远堂的兴致也大减了。(可见)山川景物的兴盛荒废,确实是有时运的啊!

我在吴县做了两年县令,曾六次登上虎丘。最后一次是和江进之、方子公同去的。我们坐在生公石上等待月亮出来。唱歌的人听说县令来了,都躲开藏了起来。我就对进之说:"官吏的横暴,差役的庸俗,也太过分了啊!以后我辞官后,一定要在这生公石上听曲,以月为证。"现在我幸好解免官职,客居吴地,虎丘的明月啊,不知道还记得我当年的话吗?

 注释

①万历二十三年(1595)作者曾任吴县令,期间,六次游览虎丘。万历二十四年,解职离吴前,留连虎丘胜景,写下这篇描写吴中民俗的散文。虎丘,苏州名胜之一。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葬在这里,三日有虎来踞其上,故名。

②蔀(pǒu部)屋:草席盖顶的屋子,指穷苦人家昏暗的屋子。这里指贫民。

③云:像云一样。

④雷辊:车轮转声,这里指雷的轰鸣声。

⑤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这里比喻粗俗的歌声。

⑥竹肉:这里指箫管和歌喉。《晋书·孟嘉传》:“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⑦千顷云:山名,在虎丘山上。

⑧江进之:江盈科,字进之,桃源(今湖南桃源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四川提学副使,时任长洲县令。著有《雪涛阁集》。

⑨韦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

[原文]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之:助词的),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纷;杂乱众多,错:交叉着。纷错:纷繁杂乱),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dai蔀pou屋蔀屋:草席盖顶的屋子,指穷苦人家昏暗的屋子。这里指贫民。②,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重重叠叠地铺设席毡。茵,铺垫的东西,垫子、褥子、毯子的通称),置酒交衢qu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zhì,梳子和篦子的总称,喻像梳齿那样密集排列着,檀板丘积(丘:小土山),樽罍lei云泻。远而望之(而: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gun电霍,无得而状(无法用语言具体描述)。布席之初,呕者千百(古通讴,唱歌),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chi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已而:副词,不久。),石光如练(月光照在石上犹如洁白的绢绸),一切瓦釜fu③,寂然停声(然: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声音清脆浏亮),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xing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Y 3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翻译:

虎丘离城约六七里路,这座山没有高峻的山峰与幽深的峡谷,只不过因为靠近城市,因此奏着音乐的游船,没有一天不到那儿去。凡是有月亮的夜晚,开花季节的早晨,下雪天的黄昏,游人来往穿梭,犹如织布一样,而以中秋最为繁盛热闹。每到这一天,全城闭户,携手并肩而来。士大夫乡绅、大家闺秀,以至贫民百姓,全都涂脂抹粉,鲜衣美服,重重叠叠地铺设席毡,将酒肴摆在大路中间,从千人石一直到山门,如梳齿及鱼鳞般密集相连。檀板聚积如小山,樽罍lei似云霞般倾泻,远远望去,犹如成群的大雁栖落在平坦的沙滩,彩霞铺满江面,电闪雷鸣,无法具体描绘它的形状。 刚开始陈设席位时,唱歌的人成百上千,声音如团聚在一起的蚊子,没法分辨识认。等到分队安排,争相以歌喉比高低;雅乐和俗乐各各陈献后,美和丑自然区别开了。不多时,摇头顿脚按节拍而歌的,只不过几十个人而已。一会儿,明月升到天空,月光照在石上犹如洁白的绢绸,所有粗俗的歌乐,不再发出声响,跟随着唱和的,只有三四个人。一支箫,一寸管,一人慢慢地打着歌板唱着,管乐伴着歌喉,声音清脆嘹亮,使听的人深受感动。到了深夜,月影疏疏落落,月下树影斑驳,这时,连箫和歌板也不用了。一个人登场歌唱,四座的人都屏心静息地倾听。他的歌声细如发丝,直冲云霄。每唱一字,差不多要一刻时间。飞鸟仿佛也为这舒缓悠长的歌声所感动,徘徊不忍飞去,壮士听到这样的歌声,也忍不住要落泪。  
    剑泉深不可测,飞耸的岩石像刀削的一样峭立。千顷云好像是以天池等山作几案,山峦沟壑秀丽无比,这里最适合飨xiang宴宾客。但中午过后,阳光强烈,(游客在此)无法久坐。文昌阁(景色)也好,傍晚的树更好看。它的北面是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只有远处的虞山一点遥遥在望。平远堂荒废已久,我和江进之商量修复它,想在这里建个祠堂,祭祀韦应物、白居易等先贤。但不久我就生病了,我已经请求辞官归去,恐怕江进之修复平远堂的兴致也大减了。(可见)山川景物的兴盛荒废,确实是有时运的啊!  
    我在吴县做了两年县令,曾六次登上虎丘。最后一次是和江进之、方子公同去的。我们坐在生公石上等待月亮出来。唱歌的人听说县令来了,都躲开藏了起来。我就对进之说:“官吏的横暴,差役的庸俗,也太过分了啊!以后我辞官后,一定要在这生公石上听曲,以月为证。”现在我幸好解免官职,客居吴地,虎丘的明月啊,不知道还记得我当年的话吗?

赏析

本文首句交代虎丘名胜的方位“去城可七八里”,诚然为一般记游散文所交代的文字,但为下文埋设了意脉。尽管“其山无高岩邃壑”,却因其“近城”而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人。这样,作者就确定了他的审美重心,不在林泉岩壑,而在游人旅客,以及他们纵游虎丘的情景图画。“箫鼓楼船,无日无之”,以“无……无……”的双重否定更见其肯定之意的句式,强调了日日如此、月月如此的频率和密度。“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在上文的意绪上递进了一层,突出了“月”“花”“雪”这三个时节对于游人的诱惑力量。作者所用“无日无之”“纷错如织”还是概括性较强的语言,所给予读者的是总体印象,而细致具体的描述则在后面进行,留下审美空间。
“而中秋为尤胜”,文意以“而”字形成转折,以“尤”字造成递进。描述经过几次的递进,中心便确定下来了。需要指出的是,《虎丘记》不是某一次游览的当时实录,这从后文“登虎丘者六”的次数可以看出;也不是某一个中秋日的情景记实。从时间观念上看,显系事后追述;从空间观念上看,是六登虎丘的印象的综合描述。而综合印象中的特定意象则是虎丘中秋。这种记游散文的时空观念是饶有新意的。“每至是日”,就透现了这种非以某一中秋,而是概括几个中秋特征的审美意向。
一旦进入具体的情景描述,作者就显得墨色润畅。笔态飞舞在虎丘山前山后,构成一幅全景俯瞰图。从“倾城阖户,连臂而至”开始,拉开了这幅全景图的描述画面。“衣冠士女,下迨踚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这里的“衣冠士女,下迨踚屋”把“倾城阖户”具体化了,作者特别点出“踚屋”,把下层市民也包括进去。在盛大的郊游行列中已有广大的市民参加,这反映了明代的特点,张岱的《西湖七月半》就有类似的情景描绘。和古典的山水游记不同,和以单纯的自然景物描写不同,这里更多地表现了市民阶层的郊游生活,或者说,作者是把“衣冠士女”和“踚屋”的市井细民作为同一的对象来描述。作者不是从自然山水本身获取诗情(他明确地认为“其山无高岩邃壑”),而是在“踚屋”市民参加的游览热潮中觅得了新鲜的审美感受。这种审美感受反映了明代审美理想和意绪的特征。

 

-

 


“莫不靓妆丽服”的打扮装饰,“重茵累席”的席地而坐,“置酒交衢间”的旅游方式,都有浓重的世俗情味,较少古典色彩。
作者在纵意描述之后,猛然拉成一个大镜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作者以远眺作为审美视点,在纵横交织的铺衍勾划中辅之以夸张,间之以比附,形成一气如注的滔滔文势。“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是空间范围的概括,形成画面的横向开阔感,吻合着远望的审美视觉特征。“从……至……”的提顿,一连出现“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云泻”三句比喻中兼具夸饰的描绘。像梳齿一样靠拢的游人,是对其密度的形容。“檀板”暗勾下文“呕者百千”;“樽”隐联上文“置酒交衢”,内脉密合。如丘积、如云泻的比喻夸张,既是绘其郊游的特定情景,更是形容游客如云的盛况,服务于本段的审美重心,连用四个四字结构句,其目的是在蝉联而下的文句中形成文势的气沛畅达。
行文至此,于“远而望之”四字,回拢到主体的视点上来,文气稍有提顿,遂发为奇颖的比喻句“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雁”句言其盛,“霞”句言其色,“雷”句言其声,声色交错,染色于画卷,倾声于画外,连珠式的四字结构句型,同样有文势的波荡,有主体赞美之意的浮动。比喻句的联缀,既形成气势的喷注,又使描述对象的瑰丽色彩及其喧阗声势具体化了。比喻是求取形象的确定内涵,而旋即跳成“无得而状”作为本段的收煞,意绪得以翻变,是从比喻的具体到抽象的概括,旨在说明这一切情景都是无法用比喻而得其盛状的。惟其用“无得而状”的模糊语,才更显示这幅云蒸霞蔚般的郊游图的美不胜收。
在全景图的空阔而舒卷的纵意渲染和鸟瞰拍摄之后,作者进入具体细致的艺术描绘。而这一艺术描绘在审美选择上的别开生面是扣住一个“唱(呕)”字,笔墨由疏放趋向深细。“唱”的听觉形象最能显示有市民层参加的虎丘中秋郊游的特征,也最能体现作者的审美趣味。因而,本文审美重心的确定导源于主体的审美欣赏意识的定向功能,使中秋时节的虎丘情景描述在审美选择上显得别具一格,另奏风调。而这一大段描述又独特地借助于“布席之初”到“未几”“已而”“比至”的表示时间观念的词语的微变,带动出意象的轻转,使一幅幅情状图画冉冉扑来。而这一切,以“露”的笔墨出之,牵引了“藏”着的主体审美趣味的变化,其用笔如此,堪称精妙。中郎描述的这一声态情景是流动、变化的,即由繁闹到幽静。“声若聚蚊,不可辨识”,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嘈杂的声浪,莫之能辨,是中秋虎丘热烈情景的生动、具体的写照,但不是作者审美的最终目标,他所欣赏的是“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是“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可见,作者审美上所追求的是清幽而又明亮的声态。而这一声态又是产生于“明月浮空,石光如练”“月影横斜,荇藻凌乱”的幽静而又雅丽的环境之中。声、色、境以明丽的格调和交融的整一形式出现,才是作者审美意趣的真正寄托者。他从这里获得了审美感受,确定了他独特的审美个性,他为之神驰和击节的不是钟鼓齐鸣的交响乐,而是轻悠亮彻的小夜曲。艺术作为主体对于客体的审美观照,作者的审美趣味在选择过程中显示出独特的主导作用,由此又产生出作者独特的审美评价:“听者魂销”,“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这一大段作为全文描述重心,不是在横长的空间感上取胜,而是在时间的不断推移上使意境导向深入,并以鲜明的层次加以显示。值得细加玩索的是,这一大段声态描述的时间、人数、主体审美趣味是密切融合而又同步推进的。布席之初──唱者千百,未几──数十人,已而──三四辈,比至──一夫。从不可辨识至音若细发,却响彻云际,境界每一移位,则主体审美情思便深入一层,如螺丝钻木,又如开沟掘井,直至审美的核心地带,发露最主要的审美情趣为止,即“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这里时域的按步换形,带来审美趣味的登堂入室。声态描述至此已是情尽意满,作者才突然抽出笔来,写到虎丘的自然山水景象,“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这一飞来之笔似与上文意脉不相关涉,大有突兀而起之势。而这一点恰恰体现了袁氏“公安派”的审美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袁宏道《叙小修诗》),“信口而出,信口而谈”(袁宏道《与张幼于》),兴之所至,不拘成法,显得洒脱自如,擒纵自便。到这一段,全文才写到游虎丘的主体“我”,这和传统的山水游记笔法大相径庭。而主体登临时的特点又不是径宣纸面,而是隐藏在直接形象之中,引导人们去体味间接形象的存在。
“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天池山简直像是千顷云山的几桌一样,这是在形象与形象间的对比中加以突出,反衬出千顷云的高,也显示出主体审美视点的高。“面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这又显示出主体的视线之远。这一段直接描述虎丘剑泉一带的自然景象的文字,作者仿佛随意拈出,稍加轻涂,没有腴言芜词,一切显得质直洁爽,而一切又无不蕴含着主体的审美感受,成为袁宏道审美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情与景会,顷刻千言”(《叙小修诗》)的实践。例如,见千顷云之峻高,峦壑竞秀,生发出的“最可觞”的情趣;“过午则日光射人”所产生的是“不堪久坐”的感受;至于欲祠韦苏州、白乐天,却因事过境迁而未成,最终还是“兴阑”所致。主体的审美感受在所有物象的描述中成为归结点,这正体现了袁宏道山水游记的基本特色。最后一段,就更具有感受性了。“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至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任吴县县令达两年时间,登临虎丘有六次之多。可见,他对虎丘山水的留连的感受之深,由此也透露了他写《虎丘记》是综合概括再加审美选择的构思特色。最后一次是“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这一次所见月是怎样的娇妍,因与主体感受的关系不大,就略而不写。
作者从“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的情景中,感喟系之,“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显露了对官禄的鄙夷,这一点,跟他《与丘长孺书》所表达的对苟且蝇营的官场生活的鄙薄之情,同归一源。对官场生涯的目击,“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的隔膜,深化着袁宏道的内心苦闷。这种隔膜使得他无法领略“听曲此石上”的迷人情趣。这是袁宏道审美个性和所处地位产生出来的尖锐矛盾,这一矛盾在当时的特定内涵体现为感性和理性的冲突。而这一矛盾所引起的内心刺激,生发出解决矛盾的根本办法是“去官”,正因为如此,他才有“他日”“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的决绝誓词,才有“解官,称吴客”的庆幸,才有“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的对月发问。六登虎丘,最后一次的刺激成为袁宏道呈请解官的重要契机。明乎此,我们才会明了这位以发抒主体感受为特征的“性灵说”的倡导者的审美个性的执著,也才会明了他辞官后审美个性得到无所拘制的发展写下《晚游六桥待月记》的原因所在了。
总之,《虎丘记》以作者的感受作为内脉,这里有审美感受和环境的审美场的矛盾,这种矛盾本身就具有感受性质。通篇写山水少,写游况多,均发轫于作者的审美感受;文势时有腾挪,意象或作变化,一路写来,均有作者感受的隐隐跳跃。感受深者,则用墨如注;感受浅者,则微微点染,不受自然山水散文通常受客体对象规范的传统笔法,显示出审美感受作为观照万物的“性灵”特征。作者对世俗情趣的郊游浓墨泼洒,主体感受的往返流转,笔触章法的任情而为,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传达这三者都带有明代山水游记文典型的时代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