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传奇 佳能单反50年发展之路(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12:35:30
单反传奇 佳能单反50年发展之路(四) 对手——雨后的春笋

 

单反相机的传奇 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

  战后的日本工业基础虽然不及美国轰炸其本土前1944年的水平,但和1937年相比无疑高出许多。当时占领日本的盟军,以经济的民主化和非军事化为目标,重点实施了解散财阀、分散少数企业对经济的控制权和确立劳动权等三项政策,在经济环境有所改善后,美国开始将重点转向帮助日本重建经济。除了1945和1946年出现负增长外,从1947年起,日本经济连续多增长率都超过了两位数。

  还有一件事一定要介绍一下。在二战结束后,作为胜利者的同盟国按照对战败国的控制管理法律,没收了所有德国在海外登记的专利,其中就包括有徕卡相机和徕兹光学公司的专利。在1946年的伦敦协议中,要求由各成员国的政府来保证将这些专利免费应用于一般的公众事业。这就有了包括日本、英国、前苏联等国出现大批仿徕卡相机的历史背景。

  在1947年8月举行的庆祝公司成立10周年的晚餐会上,御手洗毅对大家说:“我们把徕卡照相机作为竞争对手放在心上,一方面标榜”打倒徕卡”,一方面努力工作。现在虽然没有着手进行,可是总有一天会实现这种愿望。”佳能的员工听完后,异口同声地高喊“打倒徕卡”。当时在场的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社长长冈正男觉得御手洗毅的想法很是可笑,对别人说道:“他说那样的事情大家都赞成,可是那样的事情能不能实现呢?真是个可笑的家伙。”当时虽然精机光学已经开始生产自己的Serenar镜头,但性能规格和工艺水平都相对有限,对Nikkor镜头的依赖还是很严重。根据《日本光学工业40年史》的记载,精机光学在1946年和1947年从日光购入的镜头数分别是950个和1000个。

  而当时日本光学又是个什么情况呢?在二战结束前,全盛时期的日本光学拥有多达19家的工厂,员工数量更是高达23,000人。日本投降后,日本光学只剩下了一家工厂和1,400人,但这个规模还是比同时期的精机光学大得多。在1946~1947年间,日光在生产徕卡M39螺口镜头的同时,还在积极研发自己的35mm相机,因此对佳能的轻视也是可以理解的。

  长冈正男的话让御手洗毅知道后,他便下定了决心。结果从1948年3月起,精机光学再没有从日光购进过镜头,两个曾经的好伙伴,从此分道扬镳,在35mm旁轴相机、35mm单反相机和数码单反相机领域,龙争虎斗到今天。

1947年2月就推出的Serenar 50mm f/2镜头

1948年3月推出的Serenar 135mm f/4 I镜头

  御手洗毅之所以这么有信心,显然不是因为有足够的库存,而是他们确实在镜头研发上有了实质的进步。1947年2月就推出了Serenar 50mm f/2镜头;1948年3月,Serenar 135mm f/4 I上市,这也是佳能的第一支可交换镜头,从规格上不难看出这支镜头就是源于1941年那支试制镜头,仍然是不能测距联动的。从1948年起,大部分Canon S II就已经是装上Serenar 50mm f/3.5镜头一起出售了。

从1948年起,大部分Canon S II都是装上Serenar 50mm f/3.5镜头一起出售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材。1948年上半年,几位军队出身的技术人员被御手洗毅“打倒徕卡”的理想所吸引进入了佳能,其中有人曾在军队中研制过水雷。水雷作为兵器,内部构造的精密程度远高于照相机,因此在他们的努力下,佳能的生产工艺和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佳能逐步从街道作坊向现代化工厂迈进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佳能在稳步前进,竞争对手自然也没有闲着(如果对下面提及的公司名字不太熟悉,请详见连载四和连载五)。1947年,千代田光学精工株式会社推出了仿Leica III的美能达35。千代田是战后日本第四家生产高级35mm相机的厂商。前三家就是战争时被日本军方指定仿制徕卡的精机光学、光学精机和昭和光学精机(连载七介绍过)。

战后日本第四家生产高级35mm相机的厂商—千代田
1947年推出的仿Leica III的美能达35

  这款美能达35采用徕卡M39螺口,并改变了徕卡的双窗口式设计,将测距仪和取景窗合二为一,具有闪灯热靴,并采用了可打开式后背取代以往的底盖打开式,极大地方便了胶卷更换,并首次地采用了自拍装置,快门的结构也有所改变。也就是说,除了镜头卡口外,其他部分都在徕卡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善,充分显示了千代田当时技术实力。美能达35当时售价36,800日元,后来在其基础上又推出了多种改进型,一直生产到1958年。

1948年高千穗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推出的奥林巴斯35I

1948年小西六推出的35m相机Konica I

  1948年,高千穗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推出了奥林巴斯35I(镜间快门,定价10,600日元)、小西六则拿出了Konica I(镜间快门,定价19,400日元),这两款相机或多或少地参考自家以往中画幅相机的设计,而且从采用镜间快门和售价可以看出它们都是定位中档的35mm相机,因此对佳能的产品冲击不大。而这个时期的旭光学,由于二战末期工厂被毁,1948年刚刚恢复生产,但一开始只能通过生产出口用的双筒望远镜来维持。除了Big Five和小西六外,富士和玛米亚也推出了自己的相机。既然提到了这两家,就把其情况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

富士1948年推出的第一款相机——中画幅的Fujica Six

  1934年1月,富士写真胶片株式会社成立,专门生产包括电影胶片、干板和相纸等各种产品,员工340人,资本金为300万日元(还记得1937年8月精机光学的情况吗?员工100多人,注册资本金100万日元),浅野修一担任社长。1944年变更为富士写真光机株式会社,1945年又改为富士写真胶片株式会社。二战结束后,作为仅存的三家感光材料生产企业之一(另外两家分别是小西六和Oriental Shashin Kogyo K.K.东洋写真工业株式会社),发展了一系列的以“富士”为名的相关公司,后来成立了富士胶片集团(Fujifilm Group)。1940年代后期,富士在生产各种感光材料产品的同时,也积极开展照相机的研发工作。1948年推出了第一款相机——中画幅的Fujica Six。Fujica的命名方式很显现也是模仿Leica(Konica、Yashica亦是如此)。

1940年玛米亚生产的第一款相机Mamiya Six

  1940年5月,玛米亚光机制作所成立,其生产的第一款相机为Mamiya Six,是一款6x6画幅的相机。1948年玛米亚开始恢复生产6x6相机,1949年推出了其第一款35mm镜间快门相机Mamiya 35 I,售价24,000日元。1950年公司更名为玛米亚光机株式会社,1993年又变为玛米亚OP株式会社,2006年玛米亚宣布将相机相关业务转让给日本Cosmo Digital Imaging公司。

1948年日本光学隆重推出的尼康I,也是尼康的第一款相机

  还是在1948年,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后,日本光学隆重推出了尼康I。为了不让自己的35命名相机与可以使用M39螺口Nikkor镜头的相机直接竞争,日本光学还是让尼康I采用插刀式卡口,在快门设定上将快速与慢速快门盘合二为一,同轴操作,这是当时的一项技术突破,据说为了这款相机,日本光学花了两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反复测试,以确保其可靠性和耐用性。尼康I带Nikkor 50mm f/3.5镜头定价为57,700日元。不过精心打造的美能达35和尼康I一开始并不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时局——有喜也有忧 原来,美能达35和尼康I采用的是24x32mm的3:4片幅(上面提到的奥林巴斯35I也都是如此),这个片幅的由来据说是因为当时日本国内资源紧缺,为了让一个胶卷拍摄更多的照片(24x36mm拍摄36张,24x32mm则可以拍摄40张)而产生的。当时有很多日本相机厂商都推出了这个规格的相机,主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但是这两款定价较高的机型显然只有迈向海外市场才能有大的作为,而由于欧美等国使用的自动切片机都是标准的24x36mm,这两款机型拍摄的底片无法正确裁切,因此对于出口很不利。自然这些相机产量都不大,美能达35大约生产了1000台,尼康I大概800台,不久就都将片幅改动后推出了新机型。

S II的后继机型II B,装有三档取景器放大倍率选择,标配镜头为Serenar 50mm f/1.9

  35mm相机市场无疑是越来越火热,佳能当然不会等闲视之。1949年4月,佳能推出了II B型相机,作为S II的后继机型,II B提供了F(即普通)、1x和1.5x三档取景放大倍率选择,以适应50mm、100mm和135mm焦距的镜头,这个功能获得了一致好评。而且后期该用了压铸工艺制造的机身,使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Serenar 50mm f/2基础上改进而来的50mm f/1.9镜头

  好的机身当然还得好镜头来配,佳能还在当初50mm f/2镜头的基础上推出了50mm f/1.9镜头,并作为II B的标配镜头出售,镜头加机身的售价为60,000日元。同年6月,佳能的月产量突破了500台大关,9月,在旧金山举行的全美照相机展览会上,II B获得了一等奖,为佳能赢得了更多的声誉。

注意“F/1x/1.5x”的放大倍率选择,
II B也是最后一款机顶标注“CANON CAMERA COMPANY LTD”字样的机型

  佳能II B型累计生产了14,000台左右,在当时也算是一个很可观的数量。值得一提的是,II B是最后一款在机顶标注“CANON CAMERA COMPANY LTD”字样的机型,从1950年推出的II B的改进型II C起,机型标注就改为了“Canon Camera Company Inc.”字样。

从1950年推出的II C开始,
佳能相机机顶标注就改成了“Canon Camera Company Inc.”

  1949年11月,佳能获准股票上市。因为公司名称中的片假名问题,上市时又费了一番周折,御手洗毅为此再次重申了“缺乏资源的日本只有开动脑筋发展精密工业才是正确的。为了出口,利用片假名作为公司名要比用汉字好!”的观点。然而这番红火情景的背后,阴云再次笼罩了刚刚好转的佳能。
二战结束后大部分参战国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其背景是作为战争的结果所发生的供应能力的极度缩小,其中日本尤为严重。日本因为长期战争积累了强大的购买力,但消费品的供应能力却因战争破坏严重下降,其表现就是东京零售物价指数在1945年到1949年间增长了240倍。美国为了控制日本的通货膨胀,1949年2月,杜鲁门总统特派银行家道奇来到日本。从当年4月起,实施了包括1美元兑换360日元的单一汇率制、削减各种补助金以压缩国民生活用品来增加出口等严格的通货紧缩政策,史称“道奇路线”。

 

  单一固定汇率制的建立,使日本经济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挂起钩来,在促使日本企业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立足而不得不努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素质方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道奇路线的实施既抑制了消费,又抑制了投资,形成了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从1949年下半年起,日本经济出现了崩溃的信号,景气程度急转直下,进入了紧缩萧条局面。工矿业生产开始出现呆滞势头,存货增加,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尤其是中小企业,因头寸短缺,再加上产品缺乏竞争力而纷纷倒闭。到1950年初,日本全国约有30%左右的中小企业倒闭或转产。

  进入1950年,本来销路还不错的佳能相机,也变得滞销,库存堆积如山,最后连周转的资金也没有了,公司陷于破产的边缘。这种情况下有人提出生产一些便宜点的照相机、把生产出来的次品也卖出去之类的想法,但都被御手洗毅坚决拒绝。

  “佳能要赶上并超过徕卡成为世界第一,就不能只是为了收入而将没有达到严格标准的产品卖出去,或者生产不耐用的产品。我们要制造别的地方不能模仿的世界一流照相机!”为此,1950年4月,佳能还提出了5年质保的口号,御手洗毅坚定地朝着“世界第一”的理想前进。

    然而,面对即将破产的状况,佳能又是如果渡过难关的呢?请关注下篇连载——《韩战——再一次的转折》。


韩战——再一次转折

  引言:1949~1950年的日本经济,就如同仁川登陆前的韩美联军,到了崩溃的边缘,然而就像仁川登陆彻底改变了朝鲜战争的进程一样,参加朝鲜战争的美军“特需”大大激发了日本企业的生产和投资活动,日本经济的潜在力量得到恢复和发展。佳能也因此得到了再次发展的良机,而佳能的老朋友兼新对手日本光学也获得了非常规的发展……

  1950年,在东北亚的朝鲜半岛上爆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而这种影响涉及面不仅包括朝鲜、韩国、中国、美国等参战国,对于并未参战的、刚刚在二战中战败、经济步履蹒跚的日本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场战争就是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1953年7月结束)。

  这场战争之前的日本经济,就如同仁川登陆前的死守釜山防卫圈(仅占朝鲜半岛面积的3%)的韩美联军一样,到了崩溃的边缘,然而作为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后勤补给基地,大量的“特需”生产直接刺激了日本经济通过朝鲜战争迅速恢复了元气。战争为日本带来严重依赖战争需求的出口畸形增长。日本的出口总额1949年仅为5.1亿美元,1950年就增至8.2亿,1951年更是高达13.55亿美元。朝鲜战争特需是日本经济出现战争景气的根本原因。

  举个例子,当时濒临破产的丰田公司月产量不足千台,由于其运输业客户亏损,此前又大多是贷款买车,所以丰田有很多货款无法收回。就在丰田即将倒闭时,美国政府以现金订购了大批军用卡车,丰田在1951年就恢复了最大产能,资金链也得以恢复。

  因为战争的爆发,新闻机构的需求也突然猛增,佳能公司堆积如山的库存品转眼就销售一空,压缩生产的计划一下子就变成了增产计划。同时御手洗毅也越发认识到,只有更大程度地打开国际市场(欧洲经过二战也还在复苏期,大的市场其实只有美国),佳能才能有更大的发展。而在这之前的1950年1月,GHQ已经开始将出口管理权进行了下放,民间企业有了更大的出口自主权。于是,当年8月,御手洗毅借旧金山国际展览会的机会,亲自前往美国考察市场状况。

  当御手洗毅来到芝加哥时,他从当地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关于报道Bell and Howell公司29岁总经理的事迹,于是想办法拜访了该公司。当时Bell and Howell不仅是一家久负盛名的高技术企业,而且具有相当规模的8mm和16mm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销售网络,御手洗毅希望能与这家公司达成代理协议,将佳能公司打入美国市场。然而几次接触下来确让他百感交集。

  Bell and Howell公司并非不认可佳能相机的质量,相反,他们觉得佳能的相机质量非常优异,但是由于相机都是占领下的日本制造的,因此在美国恐怕很难畅销。这个背后又有一个故事:在二战后生产的日本对外出口商品上(当时德国的情况也基本相同),都标有“MADE IN OCCUPIED JAPAN”(被占领的日本制造)的字样,照相机自然也不例外,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1951年。同时,他们还认为佳能的工厂都是木制建筑,容易着火。但他们同时表示,如果打上他们的品牌就可以销售。这个提议被御手洗毅当场拒绝。

 

二战后日本生产的相机和镜头上都标有
“MADE IN OCCUPIED JAPAN”(被占领的日本制造)的字样,
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1951年才结束

  当年在美国考察了两个月时间的御手洗毅,深切地感受到美国人对于日本造的产品“不可靠”的固有观念,他下决心从自己做起,要把日本在长时间播下的劣质种子铲除。如果只考虑眼前利益,将自己的相机打上别人的品牌显然可以直接获益。但是御手洗毅没有这样做,他认为一个企业的形象就是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这难道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经营者应该具有的品质吗?从此以后,御手洗毅在公司内的重要仪式上都会在背后的讲坛上挂上日本公司和公司旗,并齐唱日本国歌《君之代》。

  当时日本制造的产品,在国际上的声誉并不像今天这样好,很大程度上都是廉价和仿制的代名词。日本很多有识之士就经常就“日本造的悲哀”问题展开讨论,跟今天我们讨论“中国制造”颇为相似。御手洗毅清晰地认识到,一定要在美国建立值得信赖的品牌的声誉,这对于佳能、对于日本都是必须的。回国之后,御手洗毅便展开了一系列的工作。然而这个时候,老朋友兼新对手的日本光学的“尼康”品牌名声鹊起,广为人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