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财政专家刘晏 理财常以养民为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2:32:31

刘晏

唐朝风俗图,刘晏主持的财政工作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筒车,隋朝发明的灌溉工具,在唐朝运用很广泛。

王安石
《是非成败说通鉴之隋唐篇》
史上那些成败
本报曾于8月4日B11国学版的“读宰相文章”一栏中介绍过唐朝宰相刘晏改革漕运的先进事迹(唐财相重金造船 运输成本反而降),只是篇幅有限,不足以将刘晏同志的光辉发扬光大,今天特地再加以补叙和阐发,供大家学习参考。
1200多年前的读书人,没进过哈佛剑桥,没研修过经济学,在内战方殷的情况下,居然既能为国家增加赋税,又能让百姓不觉得负担增重,这个功夫是怎么做的?后来名气呱呱响的变法家王安石做得不如他,又是为何?解开这些谜团对我们今天的工作是有所帮助的。
文/刘黎平
了不起的童年:7岁当官 敢于向唐玄宗进谏
刘晏是谁?唐朝的宰相?不知道,名气远不如魏征、张九龄。不过,翻开《三字经》,你就可以找到他:“唐刘晏,方7岁,举神童,做正字。”刘晏小朋友智商超高,当今的大学生硕士生排队考公务员,还得百里挑一,人家刘晏7岁就当国家干部了,而且干的还是文化工作:校对。刘晏一面校对,一面又很有政治野心。有一回唐玄宗问他:“小朋友,你年纪小小做校对,能校得几个字呀?”刘晏小朋友可用心了,他把自己的业务和将来的发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报告领导,天下的字都是正的,就是一个‘朋’字不正。”暗地里提醒唐玄宗:要防范朝廷里出现朋党勾结的现象。这番对话表明,刘晏小朋友不只是要校字,还要校江山。后来的江山校得如何呢?
接手衰弱的唐朝财政
等到刘晏长大的时候,唐朝的江山已经不是原来的满团锦绣了,而是满目疮痍。关于这段安史之乱后的历史,我不打算做过多的阐述,大家尽管百度和翻书去,我要讲的是财务方面的问题。
唐朝这家曾经是世界上资产最大,业务最好的巨无霸公司,财务上陷入了这么一个尴尬——
纳税来源减少,安史之乱一折腾,天下的户口减少80%以上,即使是这剩下的不到两成纳税人口,也还有相当一部分被各地军阀给分割了;税源在萎缩,财务支出却在增加。当时天下的藩镇闹事不消停,今天河北的田承嗣大帅不听话,打!明天淮西的吴元济司令要闹事,打!拿什么打?表面上是拿三军将士去打,说到底是拿银子去打。为了鼓舞士气,给士兵发双份工资,甚至还解决前线军人的家属温饱问题,因此每次有大的作战任务,部队一线作战人员经常带着老婆孩子一起来首都领预支奖金。
公司在萎缩,财务上只出不进的事务却在增多,咋办?
刘晏来办。
建经济预警制度
收集各地数据提前应对
刘晏担任宰相主持中央财政工作以后,在全国撒网,通过各地的网点收集各地方的经济信息,建立经济预警制度。
刘晏所设网点叫“知院官”,由中央政府直接掌管。知院官的职责不是收税,而是收集经济信息,上报中央,上报频率为每旬或者每月一次,不只是上报数据,而且还上报天气信息。哪个地方下雨多少天了,哪个地方多少天没下雨了,今年此处下雪多少米,彼此降雨多少厘米;眼看着某地方的麦子要丰收了,某地方的豆子恐怕要减产,都一一地上报。
知院官直接对中央负责,数据应该也是独立的一套。我估计,这样报数据有个好处,因为知院官不是地方官,数据与政绩不挂钩,这样倒是能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以免报上去的数据水淋淋的尽是市场上的猪肉。
消息到了中央,刘晏根据报表就掌握了各地的丰歉情况。而且这份报表不只是完全的客观信息,还对信息作出整理,提醒中央政府:某处丰收,可以高价收购粮食;某处歉收,需要减免税收若干。于是,收集了各处网络点信息的刘晏不等地方政府申报,就马上作出决定,对可能出现灾情的地区进行救济,在可能丰收的地区实行粮食收购。
于是,把灾害损坏百姓的情况消灭在萌芽状态。人民不受灾,自然不会饿死,不饿死就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就税源扩大。史书的原话就是“户口滋多,赋税自广”。
史书对他的财税政策的评价是:“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增加赋税收入﹐不是单纯依靠增税﹐而是想方设法先养肥纳税人,休养生息﹐以促进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的发展﹐最终能扩大税源。
养肥纳税人,扩大税源的效果是有数字记录的。刘晏主持财政工作之初,天下户口二百万户,国家财政收入四百万缗(一缗相当于十串铜钱,一串铜钱相当于1000文钱);到779年,刘晏死前的一年,全国人口增长一半到三百万户,国家财政收入则增长两倍多,到1300多万缗。
先养肥纳税人,你先肥我后肥,这个道理值得深思。
政府能增收
百姓有盐吃
虽说古代工商业不发达,可是政府财政收入的最大来源还是工商业这一块,而盐务这块则是工商业里的大头。祖先吃盐不容易,不像我们今天几块钱随便到超市和士多买一包就了事,那时候的盐既是必需品,也是稀缺品,不得不买,又很难买。所以,官府经常把持这一块,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刘晏以前,唐朝政府的盐务实行官方的统购统运统销。什么都统,当然产生垄断,垄断产生暴利和腐败。政府收不到钱,老百姓嘴巴里吃不到盐,大家都怨。
赋税增百姓负担却未增
刘晏将盐务结构做了一下调整,他的聪明之处在于:坚持政府办盐务的基本原则,这个可以向朝廷交代;但又避免专卖制度的弊端,这个可以向百姓交代。在新的盐务体制下,盐的收购权仍然掌握在官方手里,从食盐生产专业户那里收购盐,然后运输和销售就转给盐商,任他们去操作,“任其所之”,最后由官方收钱收税。
刘晏让人感动的地方是,虽然实行盐务的市场机制,但是他仍然注意公平原则,不只是官府一个劲地吃咸,而让老百姓吃淡。他在距离产盐地遥远的地区建立储备盐制度,为了防范盐价太贵而影响到老百姓的菜碗,他就在盐价腾贵的时候,将储备盐降价出售。这样一来,政府收入增加,老百姓也能吃到盐。据大唐政府统计局统计:刘晏同志刚接任的时候,盐务收入为一年四十万缗,到他执政末年,盐务收入增长14倍,达到每年600多万缗。
由刘晏同志的先进事迹可见,只要心里真正装着老百姓,增加税收与减轻百姓负担并不矛盾。思想层面有时候也能决定技术层面。
财政改革成功的奥秘:
严格区别“士”与“吏”
刘晏同志在用人方面有重要指示:“办集众务,在于得人,故必择通敏、精悍、廉勤之士而用之。”办国家公务,要领在于得人,所以必须选择通达,敏锐,有精力,勤劳廉洁的“士”来做。具体怎么用人呢?
刘晏在这方面有妙法:士与吏分开。所谓士,就是读书出身的官员;所谓吏,类似那些非经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可能还是属于事业编制甚至聘用性质的办事人员。(注:这里只是打一个比方,请不要完全与现代编制对号入座)。不要小看吏,衙门里的事情基本上就是由他们来办,统计钱粮,撰写文书,判决犯人等等,都是由吏来办的。
刘晏充分意识到士与吏的区别。读书人,是在孔孟先进思想的旗帜下长大的,讲究廉耻,有没有钱不重要,坏了清名就不用混了,所以,刘晏委派他们主持检查账户,出纳钱谷的关键工作。至于吏,他们关心的是利,刘晏就让他们主管具体操作,但不得染指账户出纳的关键事。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为什么刘晏能放心让那些士去做关键的工作呢?这就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素质问题。当今有不少人开口闭口就谈制度,以为只要把制度搬来了,就万事大吉。
其实,体制是人制定出来的,人的素质才起到决定作用。中国古代有相当的读书人有着高度自觉性,自律性,我觉得这个与儒家的“不欺暗室”教育有着紧密的关系:一个君子哪怕是坐在没有他人没有光线的房子里,都能保持没有龌龊的念头。“暗室”就是没有任何监督外因的环境,不欺暗室就是一种自己监督自己的训练。
人格成功
事业成功
成大事者,重在用人。但也重在用己。刘晏不仅用人用得好,而且用自己也用得好。《资治通鉴》说他:“为人勤力,事无闲剧,必于一日中决之”。他为人勤快,肯发奋,所有政事,不管急事还是缓事,都规定在一天之内办完。
而且由于刘晏重视经济信息收集工作,所以他的工作管道是畅通的。不管手下在几千里以外工作,都战战兢兢办事,就好像自己面前摆了个可视视频,刘晏直接在监视他一般。
家中只有两车书
可惜好人命不长,大唐帝国如此优秀的财政专家在公元780年,居然被杨炎以串通反贼的名义杀害,在抄家时,发现堂堂一个宰相大人,家中竟只有两车书,几百斤麦子而已。天下人对他的死的态度就是:“冤之”。儒家的行政观中有这么一个观念:执政者先要身正,然后政令才能畅通。王阳明,曾国藩也持这种观念,王阳明讲究“心”,曾国藩讲究“诚”。某些西方管理制度往往抹去人的道德色彩,只看方法和效果,因此,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历史上的大奸臣往往都是大能臣。
我们近年来也接受了这个概念,认为只要能办事,人格如何不紧要。不过,因为这个概念,我们已经吃过不少亏了。管理者人格的成功与事业的成功还是挂钩的。
结语:
为何刘晏能成
王安石却不成
公元11世纪,王安石那场声势浩大的变法以失败告终,比王安石早300年的刘晏悄没声息的财政改革却获得了巨大成功,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当然,王安石变法所涉及的层面之广,问题之深,任务之艰巨,远非刘晏财政改革所能比拟的。刘晏财政改革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不太涉及政治之争和利益的分割,阻力比王安石小得多。但是,就变法者本身的理念而言,刘晏还是有比王安石高明之处。
王安石变法为富国强兵,富国强兵本身没错,但这个口号本身隐藏了些许急躁的心态,王安石本人也性格急躁,喜欢看得见的成绩,结果就会给小人可乘之机,在操作过程中变味。本来是给予,却变成索取。例如青苗法本来是一种借贷行为,后来却变成政府的强制贷款。刘晏则是以“养”的心态实施变革,始终以给予为目的,因而能温和少阻力地进行,取得成功。
 
搜索更多刘晏 财政改革 的新闻
西安“复原”唐朝中秋祭月仪式 穿唐服拜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