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云们的中国式命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46:47
11月21日下午4时左右,孕妇李丽云因难产生命垂危被送到朝阳医院西区医院。由于丈夫肖志军拒绝在手术单上签字,在抢救了3小时后,医生宣布孕妇抢救无效死亡。
此后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论:对肖志军愚昧的指责、对医院是否该承担责任的争论、对北京卫生局的官僚主义的批评、对签字制度的质疑、对《医疗》三十三条的不同解读等等。而这个个案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广泛的讨论,恐怕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我们在李丽云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李丽云第二!
可以说不是他的丈夫拒绝签字害了她,而是贫穷害了她(后续报道中他们“夫妻”俩所受的折磨)当然每一个国家都存在着贫穷、都存在最底层的民众。但是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是能够确保底层民众可以继续生存下去。而卫生部2006年初公布的数据中国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这个数据告诉我们,李丽云的命运是必然的。如果不是现场有个记者在,我想这件事最后只会成为围观者的茶余饭后的谈资。
因为现实中死于贫困的病人太多了:四川的尤国英,这个46岁的四川农村妇女,突患脑淤血,其女儿们因不能忍受巨额的医疗费用,直接将尤国英拉到殡仪馆等死。还有齐齐哈尔的王建民,因为无钱支付医疗费用,活活疼死在北京同仁医院的走廊。还有很多没有被报道的,我们无法知道的哪些并病死者,因为无法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他们只能在亲人无奈的痛苦的眼皮下等待死神对他们最后的判刑。
这就是穷人的中国命运。
当然如何改变这种中国式的命运才是我们所要反思与践行的,但我们绝对不能象有些评论员文章所说的要靠人性的力量:“人性可以改变制度。解放军总医院以“仁医仁德”著名。他们的许多做法也是当今一些制度所没有规定的。比如遇到危急病人,他们先抢救,后算钱;医院病房不够用,他们空出办公室,先解决患者看病难等等。如果按照制度办事,他们完全可以拒绝没有带现钱的危急病人;如果按照级别待遇,他们的干部完全有理由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办公,而不必考虑病房够不够。但是,他们用自己高尚的医德和令人仰望的人性光芒改变或影响了某些亟待完善的制度。”(人民时评:孕妇的“一尸两命”能换来什么?)
我们并不怀疑在一些个案中,人性的光辉所起到的伟大的作用;但是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和现状,不能单纯的依靠道德的期望,它还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的理性思考以及在现实中努力推进,我们再也不能指望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人性光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