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和讲《老子》(十五至十七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5:59:43
 


杜家和讲《老子》[第十五章]为道 http://www.hljnews.cn  10-09-08 09:26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老年日报   [发表评论] [10条]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语译】古代得道之人,行事仔细、深远而通达,深邃而不容易理解。正因为不容易理解,所以勉强对这样的人加以描述。小心谨慎啊,像冬天涉水过河;警觉戒备啊,像提防邻国的围攻;恭敬严肃啊,像宴席中的宾客;灵动洒脱啊,像冰柱将要消融;淳厚朴实啊,像未经雕凿的素材;空旷辽远啊,像深山幽谷;包容一切啊,像江河的不择细流。谁能在浑浊而动荡中安静下来慢慢变得澄清?谁能在安定中生动起来而慢慢变得活泼?只有得道的人才有这种能力。因为得道之人不自满,所以才能与天地万物同运行,永远能够除旧更新,不断前进。

  【解说】这一章,老子通过对于得道之人的描写,表现出了体道者的面貌和精神气质,同时也寄寓了老子本人的人生和政治理想。

  由于得道之人与常人不同,高深莫测,难以理解,所以老子采用了他比较擅长的比喻的方式,一连使用了七个“若”。七是老子比较喜欢的数字,比如在《上善若水》中,老子就谈到了七善。本章的七个比喻写的是得道者的七个方面,综合起来看,我们会发现老子通过对于得道者的“窥视”向我们展示的是做人的最高智慧。做人要小心,要谨慎,要提高警觉,这样就会有安全的保障。《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小心,就会出现弄丢了钥匙之类的事情,也会为我们带来不大不小的麻烦。此其一。做人有时要随意一些,有时则要严肃一些,这样我们才能适应环境。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在一个严肃的场合,你的举止过分随意,很多人会表示出对于你的不满。反之,在一个氛围轻松的场合,如果你过分严肃,则会显得与别人格格不入。所以说人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此其二。做人要厚道,要实在,同时又要胸襟开阔。这样的话,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别人就会接受你,就会喜欢你,因为你为人淳厚;你能够接受别人,与别人很好地相处,因为你有开阔的胸襟。此其三。能够洞察以上三个方面的做人之道的人,就是有大智慧的人;能够做到以上三点,你就会取得成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老子在这里还告诫我们,不要以为当下取得了一些成就就自以为很了不起,因为现在只是人生长河的一个阶段而已,路还长着呢。“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相信我们都懂。今天的成就无论多大,都要将其当成过去,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杜家和讲《老子》第十六章知常道 http://www.hljnews.cn  10-09-15 10:08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老年日报   [发表评论] [10条]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语译】心灵达到虚寂的极致,内心极度地安宁静默。万物生长、变化,我能从中观察出它们的循环往复。事物变化纷繁,但各自都要回到出发点。回到出发点叫做静,也就是所谓的回归本性。回归本性是事物变化中的永恒规律,懂得这一规律,就会对世界有通彻的了解。不懂得这一规律,就会招致灾祸。懂得这一规律,就会包容一切;包容一切,才能公正无私;公正无私,才能圆融通达;圆融通达,才能合乎自然;只有合乎自然,才能合乎道;只有合乎道,才能长久,才能终生不遭遇凶险。

  【解说】“致虚极,守静笃”以及“上善若水”等等《老子》中的话,在书法条幅上出现的频率极高,由此可以看出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被认可的程度。在这一章中,老子提出了修身养性的两种途径,那就是致虚和守静。

  致虚,是说心灵要达到虚寂的状态,消除不应该存在的杂念。这样会有什么好处呢?《庄子·人世间》中有这样的话:“虚室生白”。空的房间会显得非常的明亮,如果一个房间里塞满了东西,无论灯光多么的明亮,也会显得暗,因为到处都是阴影。人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房间一样,如果其中存放了过多的杂念,心灵世界就会阴霾密布,对于事理的接受就会变得困难,也就很难成为老子所说的得道之人。虚,并不是指空虚,因为没有谁要做精神空虚的人。这里的虚,指的是纯净,指的是不芜杂,是说人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之心也就是明代李贽所说的童心,拥有童心就是拥有真心,拥有真心才能成为真人,这样的人才能体道悟道。

  守静,是说人的内心要安宁静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要有一颗平常心。人的心境通常有三种情况:欣悦、抑郁和虚静。三种心境中,最难得的是虚静,在这种心境状态之下,人就能够摆脱干扰,就能够凝神贯注,就能够用心专一,就能够真正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拥有一颗平常心,人就会保持住恬淡平和、清静自然的情绪状态,这对于人的身心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知道,最完美的平面图形是圆形,圆形的起点和终点是合一的,其之所以完美的理由就是由起点到终点的无限循环。老子认为,世间万物也是往复循环的,这正是虚静学说的基础。世间万物的往复循环也就是动静循环,这是合乎规律、也就是合乎道的。静是道的最原始的形体,动则为道的暂时性的表现。落叶归根,动归于静,这是老子哲学中的基本原理。

 

 


杜家和讲《老子》[第十七章]太上 http://www.hljnews.cn  10-09-29 08:38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老年日报   [发表评论] [10条]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语译】最好的执政者,民众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其次一等的执政者,民众亲近他、赞美他;再次一等的执政者,民众畏惧他;更次一等的执政者,民众轻侮他。执政者的诚信不足,民众才对他不信任。最好的执政者是那样的悠闲,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得妥帖了,民众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解说】这一章所讲的,是老子的政治理想,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无为而治。

  老子将执政者的执政分成四种情况,并且进行了价值评判:最好的执政者,民众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因为他从不轻易发号施令,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差一等的执政者,民众对他亲近、赞美;再差一等的执政者,民众对他心存畏惧;最差的执政者,民众轻侮他,从心里瞧不起他。四种执政策略中,老子最推崇的就是“不知有之”,此为“太上”。

  古代的社会统治形态主要有四种情况。首先是德治,也就是以仁德治理天下,求得百姓的安居乐业,比如中国古代的尧、舜等为人称道的圣明君王就是如此。第二种情况是礼治,也就是“以礼治国”,这可以说是中国比较独特的传统。礼,实际上是一种行为规范,是血缘宗法社会的一整套非常严密的制度架构和等级森严的秩序安排。上至皇亲国戚,文武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奴仆婢役,其日常行为举止,都有严格的规定,执政者将这些规定作为执政的法则。第三种情况是法治,执政者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形式上执政者只对法律负责,通过对法律负责来间接对民众负责。第四种情况是刑治,也就是依靠刑罚来治理国家,这是法治的极端形式,也就是建立在独裁基础之上的法治。

  德治的最大难题在于对于执政者自身的品格要求极高,一旦执政者自身出现了问题,德治就会走向反面。礼治是建立在敬天悯人的基础之上的,而我们知道,人难免有私心,这就为礼治的推行带来了困难。刑治是一种残暴的统治,其结果必然是民众的奋起反抗,中国的秦朝末期就是如此。

  西方人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民主制度不是最好的,但还找不到比它更好的制度。对于法治似乎也可以这样来说。也就是讲,法治也不是没有问题的,法律条文不可能绝对地合理,只能是不断趋于合理;同时,法治的推行过程如果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也容易出现问题,弄不好就会变成刑治,赵作海的冤案使得国人震惊不已。

  如果由德治到礼治到法治到刑治,一路下来,社会会趋于瓦解,老子看到了这一点。立足于民本的思想,老子倡导无为之治。所谓的无为,并非是不作为,而是指要合乎自然,合乎人心,也就是合乎道。这就是老子心目中理想的政治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