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必須面對新環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8:00:21
台灣必須面對新環境
政策委員 蘇起

 

國安(評) 099-238 號 September 24, 2010
關鍵字:兩岸關係 美中關係
過去十年,台灣所處的大環境發生了三個重大的變化。   第一就是東亞權力平衡的變化,主要是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越戰結束至今卅餘年間,美國的經濟實力始終維持在全球的四分之一左右。日本自二戰以後快速爬升,最高曾達到美國一半的水準,傲然站上全球第二位,但最近廿年又一路下滑至美國的三分之一。   中國大陸建政頭卅年可說是一窮二白,但最近卅年卻每八年成長一倍,速度之快甚至超過當年鄧小平的期許。據報載今年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強國。相對於台灣,大陸經濟實力已由九○年代初期的三倍,增至二千年的四倍,再到最近的八倍。大陸各省中廣東首先在二○○七年超越台灣,接著是山東、江蘇。而浙江現正加速追趕上來。   所以,台灣經濟實力雖是全球第廿五名,但身在東亞卻仍是「三大之間難為小」的格局,必須以全球百分之一的實力周旋於三國加總百分之四十(24+8+8)的大環境中。   第二,美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發生了質的變化,完全不能套用過去美蘇關係甚至廿年前的美中關係。在小布希執政期間,布胡會共廿次,貿易由一千億增至三千億美元。兩國經濟及社會在人、貨、錢、資訊的交流幾已達到全方位的程度。   做為世界最大的兩個國家,而且政治制度截然不同,它們之間當然有猜忌、有摩擦、有競爭。歷史上第一強國與崛起中的第二強國之間爆發衝突甚至戰爭的前例所在多有。遠的如英德,近的如美蘇。但以現在美中均為核子大國,且社會與經濟都高度連結的實況來看,兩國似乎沒有意願為任何議題(包括台灣)走向戰爭。它們的課題只是如何協調、如何管理彼此在個別議題上的摩擦,並在競爭與合作間求取一個適當的平衡。最近雙方在東亞海域的角力就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   第三個變化就是台海兩岸由過去政府敵對與人民不相往來,演變到政府敵對但人民交流,再演變到今天政府談判而人民大量交流。將來談判與交流不太可能走回頭路,只會不斷深化,差別只是快慢而已。   這三大變化都不會因為台灣喜不喜歡,或依它內部政治或政策的變而變。更重要的,這些變化顯示,台灣的安全及榮枯必須更大程度的依靠自己。   可惜過去十年國內普遍瀰漫「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氛圍。朝野各界勇於內鬥內耗,幾乎完全忽視新環境、新趨勢的形成。政治人物常常說空話,做虛工,只重視一時片刻的「社會觀感」或「媒體效果」而不圖謀國家社會的長遠發展大計。   現在台灣必須冷靜思考:如何面對新的中國大陸並管理其中的機會與風險?如何面對美中關係的質變、美國在東亞角色的轉變、以及對台灣的含意?如何面對新階段兩岸關係更敏感的議題以及大陸內部可能的變化?   過往幾十年,中共的內鬥內耗,美國主導東亞安全局勢,加上台灣自身的團結努力,造就了台灣的安全與繁榮。最近十年,大陸改革開放,東亞環境質變,而台灣民主日趨惡質化,又導致今天台灣原地踏步。   未來十年台灣的面貌,就在你我一念之間。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本文刊載於99.09.24 聯合報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