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射首颗探月卫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05:37

太阳活动:水平极低 地磁活动:平静到微扰

> > > >>',3)">

> > > > >',4)">

嫦娥传回首幅月面图像温家宝揭幕
[幻灯视频][奔月路程][媒体封面秀][祝贺]
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1月5日,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成为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11月7日,进入工作轨道。
嫦娥成绕月卫星胡锦涛温家宝祝贺
动态:曾培炎宣读中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贺电
嫦娥传回首幅图像清楚显示月球凹凸表面
第一幅月图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里
探月总工程师:拍摄非常成功传回音乐
关注:中国航天测控四突破公布月球全身照非特写
嫦娥一号未来一年将不断传回各种探测数据
嫦娥辩论会:地球人会移民月球吗?视频123
太空探索猜想爱好天文有钱才行?(终结篇)


嫦娥辩论会
10月24日-11月2日推出大型视频直播栏目“嫦娥辩论会”,由社会知名人士、资深媒体人司马南先生担纲主持。全部内容
中国“鸟人”


吴征
他如何理解航空史



韩国庆
一人苦等商家合作

大话月球
我欲乘风而去
颠覆
吴刚伐桂
我欲乘风而去,是我们每个人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我们一定要…… [全文]
地球上沙漠连天。吴刚无事可做,得了忧郁症,就从最高的地方跳了下去。 [全文]
嫦娥瞪着吴刚好一会儿,凛然说道:“我可是有老公的人!” [全文]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系统长征三号甲火箭测控系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地面应用系统







欧阳自远:嫦娥所拍月球照片如实公布视频
对嫦娥的发射充满着期待,还充满着一种需要更深刻更理性的来思考,这都交织在一起的……详细内容>>
空间专家庞之浩:航天投入产出比可达1:10
庞之浩:“现在航天投入产出比是1:9,1:10,投入一块钱,能够产出9块钱、10块钱”。详细内容>>
焦维新:嫦娥一号将走低越轨道路线
月球探测,大的方面来说,一种是直接路线,一种是间接路线。绝大多数探测卫星都在直接路线。详细内容>>
李元:“嫦娥”探月拍摄肯定是最好的
天文学家李元介绍了探月目标之一就是把月球三维立体图象照出来,还说第一个登月的不是阿姆斯特朗。详细内容>>
天文学家:嫦娥近月刹车技术优于阿波罗飞船
如果要是真正没有月亮的话,第一,我们生活里会少了一个很好的伴侣,花前月下就没有了。详细内容>>

空间碎片专家都亨:嫦娥1号将避开太空垃圾天文专家寇文:肉眼可观测到“嫦娥一号”

寂寞的嫦娥,在冷清的广寒宫守望故国五千年,终于等来了家乡访客。








热点·聚焦
记录:嫦娥绕月成功那一刻:老科学家热泪盈眶(图)
专访:探月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从地球到月亮 综述:嫦娥一号3年跨越之路:不留任何残余风险       火箭专家预计中国2020年前建立小型空间站 解码:嫦娥为何选200公里工作轨道如何度过月食
嫦娥凭借什么力量进行轨道变换奔向月球 分析:火箭整流罩为何总落广东始兴县境内 数字:38万公里27天350度4问7项第一
发射·回顾
10月24日发射回顾:发射前48小时倒计时全记录 18:05嫦娥发射升空视频 19:10宣布发射成功 目击:“嫦娥”飞天一刻群山颤抖从我头顶飞过 25日:首次变轨26日:二次变轨29日:三次变轨 31日:正式奔月11月5日:成功进入绕月轨道
综述·评论
中国航天:从让西方目瞪口呆开始环球杂志:嫦娥一号使中国成为月球利益攸关方新民周刊:“嫦娥一号”是太空玩具?(图)
人民网:‘70后’成航天主力的意味 人民日报:“嫦娥”给世界捎去什么信息 外媒:日本媒体:“嫦娥”让日本宇宙战略相形见绌

嫦娥诗会






嫦娥纪事





星际争霸
太阳系是由太阳及其引力作用下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慧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物质。全部内容
月亮传奇
神话:嫦娥奔月传说(1)(2)(3)科幻:最荒诞小说:月球上的第一批人月亮星座的秘密:太阳、月亮和上升星座月亮魔法月光曲诗人和月亮的故事



我要参与
全部作品

> > > >>',5)">
1944年,当盟军日益逼近柏林时,美国和苏联的先头部队都负有一个暗中使命,即不惜一切代价搜罗纳粹科学家 得知希特勒自杀的消息后不久,布劳恩害怕遭盖世太保灭口,带着他的火箭班子集体投奔了美军。 苏军俘获科罗廖夫调回。当时,这位政治犯正在等待死亡。他得了坏血病,并屡遭毒打。1957年秋天,R-7火箭携带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在苏联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航天时代的真正到来。 查看全部 美国是地球上唯一登上月球的国家,先后六次将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 前苏联或许是20世纪唯一能继美国登上月球的国家,但其登月计划却中途莫名“夭折”,至今难窥其详。 日本远景计划即在月球上建立“太空港湾”。2005年1月,日本宣布要建立无人月球基地。欧洲第一项月球探索计划SMART-1 ,其全称为“小型先进技术研究任务”,是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进行的首次探月活动。 查看全部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在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太空技术方面一直落在苏联后面,因而美国制订了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加紧了从事人类登月方面的研究与实验。 从阿波罗1号发射升空到阿波罗17号发射,美国共发射了17次阿波罗系列飞船。 阿波罗计划,美国动员了四十多万人、约2万家公司和研究机构、一百二十多所大学参加。 查看全部 布劳恩,生于德国。13岁时就用6支特大焰火把自己绑在滑板车上,点燃导火索进行飞行试验。1961年美国宣布实施“阿波罗”计划。 阿姆斯特朗的一句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1961年4月12日,原苏联首位宇航员加加林乘坐重达4.75吨的“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和从宇宙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 查看全部 航天飞机是一种多用途航天器,它能满足发射、修理和回收卫星以及运送人员、物资等需要,可多次重复使用。它的出现代表了载人航天器的发展方向。 1981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此后美国又陆续发射了“挑战者”号等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有自己的助推器,不需要飞船所必需的运载火箭;飞船降落时,需减速,并且要用到降落伞,而航天飞机可以像飞机一样滑行。 查看全部 至今人类只有12名宇航员登上了月球。1969年7月21日2时56分阿姆斯特朗率先走出登月舱,向月球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19分钟后奥尔德林也踏上月球。 除了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外,还有另外12名美国宇航员飞临了月球上空,但没有在月面降落。 12名宇航员驾驶的登月舱在月面停留时间合计305小时19分,在月面出舱活动时间总计80小时36分。 查看全部 世界航天史上的重大灾难表:1960年10月24日,苏联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火箭发射爆炸事故,造成地面100多人死亡。 980年3月18日,苏联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火箭发射爆炸导致地面50名技术人员丧生。 003年,巴西一枚运载火箭在阿尔坎塔拉航天发射基地接受最后检测时突然发生爆炸,导致现场21人被炸死,20多人身负重伤,整个发射台被毁。 查看全部 我要参与更多游戏你想在月球拥有自己的房产,成为月球家园的居民吗?参加知识问答,赢取月球暂住证。>>点此进入 爱情更失色你经历的爱情中,有多少月亮的影子呢? 人类进化的过程缺水生命起源于海洋,因为海洋更适于生命生活…… 风太大如果地球也时时狂风怒吼,地球上的生命又该是另一幅情景。 查看全部 不是水煮鱼,不是水煮娱,是水煮宇。那位看官问了,宇宙能水煮吗?这要看水打哪来:要说自然界的水是不行;要说口水,小到一花一沙,大到花花宇宙,都煮得了。看官又问了,口水能登大雅之堂吗?笑话。这不登了吗? > > > > >',6)"> 网友大会考 美苏曾为抢先上月球展开太空冷战,如没有月亮冷战会在哪里展开? A.冰冷的南极 B.冰冷的北极 C.带着干冰登陆太阳 参加网友魔鬼大会考 五大系统 卫星系统 嫦娥一号星体为立方体。 火箭系统 嫦娥一号用长征三号甲火箭 测控系统 对月球进行全天候的观测 发射场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地面应用 运行管理中心是神经中枢 查看全部   嫦娥发射成功 专家寄语中国探月 揭秘嫦娥探月飞船 我国探月三部曲 阿波罗登月视频 登月谜局(1)(2) 查看全部 ',1)"> 我们上月球 太空福娃漫游记 太空奇景 ',2)"> 1 2 3 4 5 6 查看全部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嫦娥比神六更进步 日本发射探月卫星 2007年9月14日9点31分,日本探月卫星“月亮女神”号成功从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10月5日进入环月轨道。“月亮女神”号探月卫星共耗资550亿日元(合计4.8亿美元)。 查看更多 图书连载 月之暗面 人类首次登月图文全记录详细 童话月球 魔镜中的黑勋爵 漫漫旅途详细 童话月球 魔法球与自由之战详细 世界大战 火星人入侵地球详细 没有我们的世界 如果人类明天就消失详细 魔天 星之艳后 一部宏大的太空战争史诗详细 太空骑士 机变战士·CF系列详细 > > > > >',7)"> 更多内容>>




















































1
2
3
4

最新消息
更多内容>
图片报道
更多内容>
中国首幅月面图像图幅宽约280千米长约460千米(10:38)嫦娥一号卫星各项在轨测试任务基本完成(10:36)嫦娥一号传回首幅月面图像 温家宝致辞祝贺(10:34)“中国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图)(10:33)温家宝在月球探测工程首幅月面图象揭幕式讲话(10:29)温家宝: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10:26)第一幅月球图像由地面应用系统处理拼接而成(10:21)探月总工程师:探月拍摄及数据处理都非常成功(10:13)第一幅月图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里(10:12)嫦娥一号未来一年将不断传回各种探测数据(10:05)中国公布嫦娥一号传回第一幅月面图像(图)(10:03)曾培炎宣读中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的贺电(10:03)
中国公布嫦娥一号传回的首幅月面图像(图)(10:03)图文:中国公布嫦娥一号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09:47)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首幅月面图像发布(图)(09:47)图文:嫦娥一号卫星打开搭载仪器(05:34)图文: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欢庆嫦娥一号入轨(21:02)嫦娥绕月成功那一刻:老科学家热泪盈眶(图)(12:09)组图:嫦娥一号卫星第二次近月制动成功(16:08)图文:嫦娥一号完成"太空刹车减速" 进入环月轨道(11:51)组图:嫦娥一号卫星第一次近月制动(11:22)嫦娥一号模型热销市场 天文科普类产品热卖(图)(07:36)图文:“嫦娥奔月”激发孩子对天文知识兴趣(04:06)图文:长征三号火箭发射台入藏国家博物馆(06:56)

专家访谈
更多内容>
点评分析
更多内容>
专家详解:火箭整流罩为何总落广东始兴县境内(17:59)专家详解卫星制动全过程 三大步骤扣人心弦(16:30)专访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从地球到月亮(14:03)嫦娥一号卫星第一次近月制动克服三大挑战(11:44)腾讯嫦娥辩论会终结场:爱好天文,有钱才行?(17:19)孙泽洲:为保证实施近月点变轨已准备很多预案(14:35)11月2日16:30第十场辩论会:爱好天文,有钱才行?(10:02)嫦娥辩论会第九场:人类未来太空探索大猜想(18:03)孙泽洲解答嫦娥一号飞行轨道设计方案问题(17:05)童斌解答测量和控制任务当中主要的难点(16:07)贾阳:中国“嫦娥一号”和日本“月亮女神”各有特色(15:00)专家称嫦娥卫星测量月壤厚度是亮点(09:44)
50家媒体联合制造 "嫦娥"乡音征集4518件作品(16:22)俄报称:“嫦娥”绕月彰显中国威望(10:40)“嫦娥一号”进入环月轨道后任务依然繁重(07:07)中国航天两步新棋出炉 意义远超“嫦娥”(14:37)外媒:“嫦娥”完成月球之旅关键一步(11:26)解密:“地月大挪移”意味着什么?(12:12)嫦娥一号卫星为什么要实施近月制动?(11:54)嫦娥一号卫星近月制动过程揭秘(11:43)中国航天测控新突破 可测控距地38万公里卫星(11:40)学者称中国需要一部国家法来规范空间活动(11:42)中国太空事业经历巨变 发射能力不输发达国家(11:48)嫦娥一号使中国成为月球利益攸关方(07:16)



合 作 媒 体



关于腾讯 |About Tencent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腾讯招聘 |腾讯公益 |客服中心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7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