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学合一:中国学术腐败的根源 - 《书屋》杂志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23:30:15

政学合一:中国学术腐败的根源

王晓华

 

近年来,中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屡爆学术腐败丑闻,引发了来自学界和民间的持续讨伐。然而,讨伐声愈响亮,学术腐败蔓延的速度就越快。现在,学术腐败已经扩展为弥散化的病症,严重损害了中国学术(尤其是人文学术)的尊严和信誉。

学术腐败缘何能在批评声中迅速蔓延?舆论和良知的约束为什么几乎总是失效?答案很简单:近年来反学术腐败的行动大都停留在治标的层面,造就学术腐败的根源并未被触及;治标不治本,学术腐败自然难以消除。

如果说学术腐败是标,那么,何为隐藏在其后的“本”呢?显然是体制。近年来学术界的反腐行动之所以成效甚微,就是因为它未能触动造就它的体制性因素。被批评的仅仅是涉嫌学术腐败的个人,而非其背后的体制性力量。反腐者即使树立起了良知、正义、公平的大旗,这种停留在个案层面的行动也会被公众理解为寻找倒霉蛋的游戏。有的腐败者被揭发和惩罚,非但不能激起公众的普遍义愤,反倒会引动人们的同情之心:学术腐败现象比比皆是,为什么偏偏抓住他不放?难道其中另有背景,涉及争权夺利乃至打击报复等内幕?即使没有公众猜想的阴谋,打假者也不是在专挑软柿子捏吗?由于上述逻辑,治标不治本的学术反腐行动最终强化了有利于学术腐败的社会心理:公众常常最终将被揭发、批评、惩处者当作某些诡秘游戏的牺牲品;甚至,被揭发、批评、惩处者本人也会心怀委屈(为何单单咬住我?)、哀怨(命苦的我缺乏更高权力主体的保护)、愤懑(背后必有阴谋!)。

那么,造就学术腐败的体制性因素究竟是什么?答曰:政学合一。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中国学术界处于行政和学术相对分离的状态:大多数管理者不从事学术研究,专事学术研究者基本上不负责学术管理工作。到了九十年代,这种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被全面颠覆,大批学术人开始登上管理者之位。懂学术者从事学术管理,原本被认为是顺应学术规律的大好事,随之而来的应该是学术的春天。可是,令大多数人始料不及的现象出现了:随着政学合一,权力开始直接掌控和统摄学术;由于学术无法反过来制约权力,中国学术界逐渐蜕变为中国行政界,学术体系与权力体系完全同构化了;那些同时拥有行政职务和学术名号的人,几乎完全占据了学术资源;权力的等级性决定了这种掌控的等级性,与之相应的是学术体系的等级化;行政职务与学术地位之间形成了严格的对应关系,处于权力塔尖的学者也高踞于学术的塔尖;外行人要知道某个学者的学术地位,无需看其学术成果,只需看其行政职务即可;无论是行政会议,还是学术研讨,人们都会自觉地以行政职务为尺度排座位、定名次、分资源;那些没有任何行政职务的学人,往往在任何场合都卑微地屈居末席,被迫在他人的目光中扮演失败者的角色。正因为如此,中国学者总是在名片最显眼的位置上标出自己的行政职务(实际和或虚构的),提示他人注意自己在行政-学术体系中的地位。政学合一令人们无法区别学界和政界、学术和权术、学人和官员,使中国学术界的学术性日益淡化。

行政权力对于学术的全面掌控衍生出一个荒谬的现象:决定学者地位的并非是其学术水平,而是其所掌控的行政-学术权力。这本身就是学术不公。处于中国行政版图中心和其他重要位置、拥有较高职务、掌控较多学术资源的学者,无论成果多少,都在学术坐标系中占据显要的位置,可以比较容易地拥有最多的学术基金、获得最高奖项、在最重要的国内刊物发表文章。近年来,许多学术评审早已将权力的价码公开化了:几乎所有的评审表都要求申请者填写自己的职务,甚至将职务细化为厅级、副厅级、处级、副处级、科级等;其潜台词是什么,智力正常的人都能领会到。其结果如何呢?据统计,教育部评出的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一百位获奖者中,担任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行政职务的,占到九成。这种情况在课题申请、科研评奖、人才筛选中等学术活动中也经常出现。为了考察国内重要的人文课题基金最终花落谁家,有人曾经研究过申请成功者的身份,发现其中大部分是有行政职务者。然而,人不是神,其精力总是有限的;越是拥有高级别行政职务者,就越难抽出时间进行学术研究和日常教学,越不适合承担重要的学术课题。他们游刃于庞大的权力网络中,既要频繁地开会和交际,又要应付繁杂的行政事务,自然无暇顾及学术。这些双栖人可以最大限度地占有学术资源,却无法将资源转化为成果,因此,或者占用别人成果,或者粗制滥造,乃是他们完成学术计划的必由之路。凡是了解学术界内情的人,都会知道这个秘密。不过,由于权力的魔法,他们很少成为批评的对象,而几乎总是被赞美、恭维、奉承,被国家级期刊、大众传媒、学术评奖委员会所青睐。面对他们,地位低者常常要用热烈的语言将之描述为学术巨人乃至学术昆仑。在如此行事时,他们通常不会意识到自己在支撑学术腐败产生的机制,是在赞美腐败者和腐败本身。在这样的语境中,少数腐败业绩突出者被揭发、谴责、惩处,自然会给公众以“不公”的感觉。

当然,批评别人不意味着证明自己公正。身为学术人,我时常在学术腐败现象面前感到无力:同构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编织出笼罩着学术界的巨网,无人可以独立于其外,只能服从和再生产造就学术腐败的机制,争取在权力阶梯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因此,政学合一的体制造就出学术界人人向权、媚权、畏权的心态。掌握了权力,才会升格为他人眼中的成功者,最大限度地占有学术资源。已经有了权力的学者渴望获得更大的权力,无权无势者则在想象中模仿各个层次的权力主体。对于许多处于底层的学术人来说,想象成为权力主体的威严和利益,模仿他们的言行(包括腐败),乃是能带来无限快乐的内心实践。现实中的权力秩序固然难以改变,但隐秘的模仿却属于自由的领域。经过无数次想象中的操练,无权势者也掌握了腐败的技艺。一旦时机成熟,他们(我们?)就会亲自品尝腐败的快感,享受腐败带来的利益。不幸的是,无权无势者的不端行为最容易被揭发、痛击、严惩,最容易被用来展示反腐败的决心和成果。近年来,受到惩处者大多是底层学者。他们之所以被惩处,不是由于其行为过于恶劣,而是因为游戏法则和偶然性的捉弄使其行为浮出了海面。如此而已,遑论其他?

随着行政权力对学术的全面掌控,学术腐败已经弥散化、常规化、体制化,衍生出完整的增殖和自我保护机制。面对日益泛化的学术腐败现象,良知尚存者曾苦思对策。前段时间,若干研究机构和大学企图以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遏制学术腐败。推行上述措施者可能怀有良好的动机,但此类措施本身的效果却不难预料。在权力掌控一切的语境中,学术道德已经异化为尼采所说的“强者的道德”乃至“主人的道德”,变成统摄、利用、驯化弱者的精神利器,对大多数权力主体本身则毫无约束力。企图以这样的学术道德遏制学术腐败,只能使不公成为常态。同理,当下的学术规范也仅仅是权力主体对无权无势者的规范,难以上升为普遍的游戏规则,自然不能起到规范的作用。我们如果真的想遏制学术腐败,必须在深于道德和职业规范的层面思考问题。中国当下的学术腐败其根源在于政学合一,因此,消除学术腐败的根本路径在于政学分离。在政学相对分离的上个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外行领导内行虽然造就了种种弊端,但却有个非常大的好处:单纯从事行政工作的外行不进行学术研究,自然没有占据学术资源的渴望,这客观上形成了行政和学术的相对分离之势。我在这里重提这段往事,并非是想恢复外行领导内行的旧局,而是想证明政学重新分离完全可行。前段时间,有些大学重新开始政学分离的实验:担当行政职务者不再兼任学术职务,不申请学术课题;由没有行政职务的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裁决学术事务;以此为契机,标画行政和学术的边界,适当恢复学术的自治品格。这些举措可能还有所不足,需要更多制度性的保证和支援,但却让我们看到了些许希望。只有坚定地走政学分离之路,只有设计出保证政学分离的制度和游戏规则,学术腐败才能真正被遏制,中国学术方会找回其失落的尊严和严肃品格。

 

——原载《书屋》2010年第7期

政学合一:中国学术腐败的根源 - 《书屋》杂志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重建道德靠什么 - 《书屋》杂志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一艘潜艇引发的风波 - 《书屋》杂志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国家建设视野下的清末宪政改革 - 《书屋》杂志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失行孤雁逆风飞 - 《书屋》杂志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官员穷,是国民之福 - 《书屋》杂志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中国饺子、中国小炒肉、中国小笼包 - 破书屋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中国摄影获奖作品精选 - 破书屋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摄影获奖作品精选 - 破书屋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中国各种茶叶及功效 - 破书屋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中国硬币收藏知识 - 破书屋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关于群众 - 破书屋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最新顺口溜 - 破书屋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奥运风云人物 - 破书屋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止咳绝招 - 破书屋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学物理杂志 - xzh48231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民怨的根源在于政府不讲理 - qxy720913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商品贵的根源在于盘剥太重 - 李铁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商品贵的根源在于盘剥太重 - 李铁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商业洋贿赂层出不穷根源在于政府管制过多 - 徐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词学专题 - 香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词学专题 - 香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艺术家笔下的毛泽东-(中) - 破书屋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刘墉的仕途与人文书法 - 破书屋主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