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会很快赶上美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44:53
“中国不会很快赶上美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景 北京报道 2010-09-25 19:49:17 评论(5)条 随时随地看新闻9月21日,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埃森哲评出的全球管理大师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在北京表示,尽管中国未来发展前景乐观,但当前中国仍有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而目前中国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之间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
约翰·奈斯比特是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当天举办的第十五期"经济每月谈"上发表这番意见的。他建言,中国需要强化法制建设,并提高透明度以应对腐败难题。这些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驱动力。
当天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乘专机从北京前往纽约,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和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
中国发展模式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舆论仍然沉浸在将中国看做世界经济复苏重要引擎,热捧中国发展模式的氛围中。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美欧一片萧条,率先恢复的中国被很多分析人士视为世界经济的“救世主”。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一时间,对中国模式的推崇之声四起。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也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一成功的故事应该被广大发展中国家模仿。他说:“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能力将让中国能够做得更多也更好。全世界都看着联合国,全世界也都看着中国,期待中国的贡献。”
然而,外界的热捧并不能掩盖中国发展模式的固有隐患。
约翰·奈斯比特的妻子多丽斯·奈斯比特当天表示,城乡差别是中国亟需考虑的难题。她解释说,以出让土地为例,中国农民在出让土地时若得到1000元补偿,村委会所得到的则可能在1万以上,开发商利润更以十万、百万计。“中国需要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分配模式。”多丽斯认为,私有财产的所有权是这个难题的核心。
多丽斯·奈斯比特是奈斯比特中国研究所负责人,有多年在华进行田野考察的经历。
奈斯比特夫妇的看法迥异于对中国模式过于乐观的估计。在提请与会者注意中国发展模式的内在隐患时,他们也不认为,中国能在短时间内赶上美国。
高盛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在今年2月表示,中国在2027年的经济规模将等于美国经济规模,而2050年时的中国经济规模将比现在增加14倍。内部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预计2050年中国内部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由现在的35%增至50%。
此后,不少分析人士跟风看好中国经济总量在本世纪上半段赶上美国。
但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国不会在很近的将来赶上美国,20年可能是一个乐观的说法。他解释道:“中国的GDP总值约为5万亿,美国则约为15万亿。从5万亿到15万亿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美国还会领先,而且中国继续前进发展的同时,美国也会继续发展。”
奈斯比特同时强调,美国在社会治理上也有优势,美国的腐败程度非常小,在传统工业领域有历史悠久生产经验。
此外,在中国模式受人瞩目的当下,奈斯比特善意提醒中国,中国在经济上的成果和美欧在经济上的衰退,也有可能让美欧将国内发生的问题归咎于中国。“中国会越来越多地成为替罪羊,这种现象需要谨防,但一定会出现。”奈斯比特说。本文源自21世纪网,文章地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0-9-27/zNMDAwMDE5OTAzNg.html 复制链接【21世纪网】本文网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0-9-27/zNMDAwMDE5OTAz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