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货单曝药品惊人差价:出厂价1.2元零售18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9/28 23:27:16

订货单曝药品惊人差价:出厂价1.2元零售18元

  • http://www.huanqiu.com
  • 来源:京华时报
  • 网友评论
  • 进入论坛
  • 2010-03-15 07:28

本报记者张沫摄

点击查看更多新闻图片

  网友在网络上曝光了一张药品订货单,上面相差数倍的两栏数字让他心寒:“可能出厂价一块两块,甚至几角钱的药品,到我们病人的手中就是几块几十块。”记者由此调查发现,出厂价仅为1块多的药品,在不同的药店能以7元至十多元不等的价格出售。

推荐阅读

巨奖得主全副武装领奖
在等待了11天后,吉林省彩票史上最高奖得主昨天终于现身。

民调显示英国大选无政党获多数议席

  • [资讯] 日外相召见我大使 就东海“跟踪”事件强烈抗议
  • [资讯] 韩官方否认韩中因“金正日访华”存在外交矛盾
  • [财经] 盘点中国傍上“富二代”的明星
  • [科技] 揭秘古埃及鳄鱼木乃伊(组图)
  • [健康] 剧烈运动后喝点咖啡!男性都要懂的日常保健知识
  • [健康] 抓住弱点征服她?揭秘女人致命的十一大心理弱点

暴风雨突袭南方多省 至少40人遇难12人失踪

  • [旅游] 惊险!实拍印度“死亡之井”
  • [旅游] 开眼!迪拜的出租车太豪华了
  • [历史] 越南小人书:解放军被打惨
  • [历史] 图说越南人如何对待美军俘虏
  • [汽车] 要价格还是要销量?盘点22款“跳楼价”热销车
  • [爱丽]女星人工受孕离奇方式


  业内人士称,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果真如此吗?同款药的零售价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去年公布的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对它是否适用?一种普药(指在临床上已经广泛使用或使用多年的常规药品)的身价究竟如何在出厂后翻了数番,摆上了药店的货架?


  网友


  订货单曝光惊人差价


  该网友贴出的订货单题为“‘中智药业集团’系列产品订货单”,上面列了23种药品及其规格,并标有供应价和零售价,两者相差2-6倍不等。一盒20粒装的银黄胶囊供应价为3.8元,而零售价标到24.8元;24粒装的腹可安片,供应价为2.1元,建议零售价为11.8元,高出近5倍的价格;订货单上零售价最贵的是24粒装的调经止痛胶囊,为32.5元,而它的供应价仅6.5元——是售价的五分之一。


  23种药品的生产厂家为恒生药业和中智制药两家,它们都是中智药业集团的下属单位,该集团是广东省的一家大型民营企业。


  涉及药厂


  出厂价可以更低


  一位药厂的销售代表看过该订货单后告诉记者,这里的供货价并不是出厂价格,而是药厂给医药公司的价格,后者已经在出厂价的基础上往上加了。药品流通最粗略的线条是:厂家——医药公司(获得GSP认证的药品批发零售企业)——药店/医院,有时也会跳过医药公司的环节。而这张订货单,应该是发生在厂家和医药公司之间,上面所写的供应价是指厂家给医药公司的价格,零售价应为“建议零售价”,很可能与实际销售价格不符。


  随后,记者走访了北京的二十余家药店,仅在两家店内发现有售中智集团的“银黄胶囊”和“腹可安片”。在杏林春药店,中智的银黄胶囊售价15.8元,腹可安片是18元;在盛仁堂药店,只有前者在售,定价为7.1元。该药在两家店的实际销售价格均未超过订货单上的“零售价”。


  记者又以药店的身份,向中智咨询银黄胶囊和腹可安片的出厂价格。营销部的工作人员回答,对北京的老客户,银黄胶囊发货价是1.8元,腹可安片1.2元,调经止痛胶囊2.8元——零售指导价都在出厂价的10倍左右。工作人员还解释说,由于销售模式的变化,厂家只对以前的客户以此价格发货,其他地区并不是这一价格。


  中智的销售人员李先生称:“我们的货,价格都很低。随便一个品种,卖两件货就能赚个千把块钱,普药品种能赚那么多是很厉害的。”一件货是指上百件的产品,数量从100至600不等,从厂家拿货最低要一件起拿。


  连锁药店


  进货渠道不同


  北京杏林春大药房的连锁药店分布在北京5个区。该药店的冯经理解释称,他们的药是从医药公司拿的货,至于银黄胶囊不足两元的出厂价,“医药公司可没有1块8这个价钱,最起码也要六七块钱。”在这之上,药品还会加上物流配送费、药店的人员和房租等费用,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最后形成药店的零售价。


  冯先生认为,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串货”或不索取发票导致的。前者是因为药品厂家给每个省的出厂价格不同,从进货价较便宜的外省拿货,然后在京销售的情况;后者则能让价格里外相差10%左右。


  “进货价格的差异”是冯先生认为造成零售价不同的主要原因,但他也坦言,通常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知名度的药品,进货价格差别不大,在各药店的零售价也相对统一。


  厂家销售


  终端最盈利


  在曝光的订货单的跟帖里,有网友称原来在药店当过会计,“平时买的几十元钱的药,进价才几块钱。”也有自称“做医药这行”的网友表示,曝光的订货单利润“还不是很高的”。


  面对以药店身份咨询的记者,中智方面的销售员说:“你们终端赚的最多。我也跟你直说好了,比如3块钱的东西,你可以卖到十几、二十块钱,这是绝对可以的,所以你们利润是很高很高的。”中智药业集团营销部的工作人员称,他们的药在北京铺货并不多,公司的销售模式在调整;正因为没有指定的北京药品公司,所以有时会对药店、个人代理直接发货。


  然而,根据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规定,目前医疗机构销售药品,严格执行在实际购进价的基础上,顺加不超过15%加价率作价的规定,但不得高于政府指导的最高零售价格。


  发改委


  属于自主定价


  去年9月份,国家发改委公布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共涉及2349个具体剂型规格品——它们都是在不超过零售指导价的前提下,自主确定价格。


  限价名单里并没有“银黄胶囊”,只有银黄片和银黄颗粒两种剂型的银黄制品。北京市发改委解释称,银黄颗粒(片、口服液)在本市定价范围,均实行政府指导价,定价内容为零售价格,定价形式为最高零售价格。而银黄胶囊未列入国家和本市定价范围,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自主制定,因此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


  同一规格的同种药品,为何会在不同的药店出现如此大的价格差异?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的工作人员解释称,这是正常现象,因为药店的经营方式和策略有很多种,有的甚至可以亏着卖,属于市场营销学的范畴,但这并不意味着药品价格水平正常。对于其合理定价,可以参考片剂,但又不能简单参考,需按每天服用的药量来对比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