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与老板间的“猪狗论”警示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10:21:42
贪官与老板间的“猪狗论”警示啥?
李祚国
2010年09月20日11:3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2009年落马的江苏省赣榆县原县委书记孙荣章是个穷奢极欲的贪官色官,包养了两个情妇。一个情妇自称拥有法国国籍和双博士学位,另一个情妇则是某电视台记者。他的贪婪,都是为了满足情妇的需要,往往一掷百万。他为情妇花这么多钱,钱都是从老板那里来的。他常常把老板比喻成“猪”,他说:“我动用权力帮这些商人得到优惠政策,等到有事时,我马上就会想到某个商人可以为我办事。说得直接一点,就像一头猪,我把它养肥了,需要的时候我再去宰它。”无独有偶,南京市溧水县原副县长易善玲的敛财秘诀与孙荣章如出一辙,先把老板养成“肥猪”,然后进行“割肉”。
在孙荣章等诸多贪官眼里,各种各样的老板都只是他们圈养的“猪”。一方面,显示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另一方面,把老板当作自己取之不尽的财富源泉。然而,老板也并非吃素的,在一些财大气粗的老板眼里,贪官不再是受人敬仰的领导,也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只不过是一条“狗罢”了。有例为证,四川某大款张某酒酣之际与几个哥们打赌说:“简阳谁最大,王善武(市长)最大。可我一个电话喊他什么时候来,他就会像狗一样什么时候来。不信试试?”说完张某打了王的电话。不一会儿,王便欣然而至。河北某物资回收公司老板更绝,会计问他给领导送礼的账怎么做时,他竟说:“就和狗食料费用做一起吧,只当公司多养了几条狗”。
上述事例道出了一些贪官和老板之间的“猪狗论”:贪官把老板比喻成猪,老板把贪官比喻成狗。这个比喻可以说非常形象贴切,是一些贪官和老板狼狈为奸的真实写照,体现了贪官与老板的之间利益关系微妙,又相互鄙视的态度。那么,贪官和老板之间“猪狗论”警示了啥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警示一,建立在金钱、美色基础之上的所谓友情关系虚伪且不堪一击。大凡贪官,总是想方设法为自己积聚钱财,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官商勾结”。贪官要培植一些所谓靠得住的老板,当作自己的“摇钱树”或者“聚宝盆”,肆无忌惮地收受老板的贿赂,有的甚至是恬不知耻向老板索贿,贪婪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贪官们有了足够的 “经济后盾”后,就想办法谋色,到处寻花问柳,找相好、包二奶、养情妇。孙荣章就是这样一位贪官,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对老板们大讲“义气”,为老板们非法谋利,同时,把老板们看成是能给自己带来财富的“猪”,不断收受老板们的贿赂。孙荣章收受老板们的贿赂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两个情妇的胃口,对情妇非常“大方”。 孙荣章的贪婪无耻暴露无遗。可悲的是,孙荣章的“义气”和“大方”,并没有换来老板们和情妇们的“肝胆相照”,最后,葬送在老板们和情妇们的手里。可见,建立在金钱、美色之上的所谓友情是如此的虚伪、如此的不堪一击。 党员干部一定要汲取沉重的教训,千万不能在金钱、美色面前栽跟头。
警示二,某些老板“糖衣炮弹”用心险恶。贪官手上有权,老板手里有钱,他们各自都有相互置换的“资本”。在贪官与老板的搏羿中,最大的赢家是老板。贪官用权力换来了金钱和享受,而老板们则是用最少的金钱换来了最大的权力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老板无所不用其能,千方百计要把领导干部拉下水。远华走私案主犯赖昌星有句“名言”:“不怕什么法规条文、规章制度,就怕领导干部没有兴趣爱好。”所以,一些老板绞尽脑汁给领导干部送钱送物,甚至送女人,掌握了领导干部的“把柄”,使得一些领导干部挺不起腰来。一些老板在这种情况下,把领导干部视为自己豢养的“狗”,随意使唤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党员干部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明辨是非,千万不要在老板的“糖衣炮弹”面前迷失双眼。
警示三,执纪执法机关一定要把目标瞄准“官商们”编织的庞大的利益集团,从集团内部各个击破。“官商勾结”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官商们”编织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官商们”特殊的利益集团一旦形成,“官”与“商”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权”与“钱”的游戏,游戏的结果就是经济上的“双赢”,而受到损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近几年来,房地产开发、矿产开发、社保资金等已成为“官商勾结”滋生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孙荣章为了满足两个情妇的要求,大肆向老板索贿,既满足了自己跟情妇的欲望和要求,又给老板带来了巨大的不法利益。孙荣章和各老板之间形成了心照不宣的特殊利益集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官商们”编织的特殊利益集团产生了不少腐败现象,导致了不少的社会问题,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必须加以铲除。上海社保案是一个“官商勾结”演绎到极至的案例。因此,执纪执法机关一定要把眼光瞄准“官商们”编织的庞大的利益集团,从集团内部各个击破,使之无还手之力、无招架之势,坚决不留后患,要查得“官商勾结”者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
·长江日报:卖官的抓了,买官的呢 [09月25日09:09] ·落马三门峡,官员何以总倒在“上中下”? [09月25日08:52] ·有感于彭德怀的“不贪、不送、不收” [09月21日11:23] ·中青报:鼓励贪官们都来“立功” [09月21日08:23] ·贪官与老板间的“猪狗论”警示啥? [09月20日11:36] ·广州日报:堵死贪官假立功减刑的“华容道” [09月20日09:53] ·人民时评:养肥再“割肉”成某些贪官发财“秘籍” [09月20日00:05] ·李九成是权力过度集中导致腐败的“标本” [09月19日14:01] ·历数腐败现象的五大危害 [09月17日10:50] ·大款不把贪官当人看? [09月16日11:14] ·贪官只收“圈里人钱”就能确保安全? [09月16日11:09] ·今晚报:上梁不正下梁歪何时结束 [09月16日09:26] ·每周一评:“实用主义”与文明底线 [09月16日00:00] ·由1个贪官的70多开发商"朋友"想起温水煮青蛙 [09月15日15:46] ·人民时评:巨贪靠啥演绎与70多开发商的“故事” [09月15日13:58] ·贪官“收受贿赂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可笑可悲 [09月15日11:27] ·整治干部“玩乐风”重在强化执行力 [09月13日14:58] ·70多个开发商“攀”上一个贪官 [09月13日13:37] ·王华元受贿一审被判死缓,谁来监督纪委书记? [09月10日14:37] ·配偶学做“贤内助”,情妇那头谁把住? [09月10日14:22]
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