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村的连心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08:14:04

          [音乐声起: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画面:摇臂拍摄的工联村景

[解说:这座丘陵环抱的小村庄,名叫工联村,隶属于湖南省衡南县谭子山镇。曾几何时,这里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有女莫嫁工联村,小孩瘦得像把筋,一日三餐喝稀饭,衣服补丁连补丁。”现在,人们已经很难把眼前这甜滋滋、乐呵呵的景象与20年前水枯田瘦、人穷地寡的小山村再联系起来。二十年的风雨兼程,二十年的沧桑巨变,二十年的苦乐年华,有如一场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工联村的群众无疑是这场历史剧的演员,然而,又是谁成功地导演了这个秀美富裕、文明和谐的小康村呢?

 

工 联 村 的 连 心 曲

——记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党委

 

[画面:衡阳政区图、村党委班子会议、村党员大会等

[解说:在五十分之一的衡阳政区图上,人们一下子很难找到工联村,也就是这个只有11个村民小组、1658口人的不起眼小山村却有着一个党委、4个党支部、89名党员。正是他们,用勇气战胜了困难,用智慧走出了贫穷,用执著换来了荣耀。

客车运输公司、农产品销售公司、鲜奶有限公司等8家集体企业彰显着工联村的富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人大代表”等几十项荣誉称号昭示着工联人的自豪。走的是水泥路,喝的是自来水,吃的是绿色食品,看的是有线电视,通的是程控电话,上的是宽带网,座的是广州本田,小孩上学费用全免,生病可以到村里的健康医院就诊……这数都数不过来的一切让前来参观学习的人觉得神话一般。

[同期: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村民

我生活在工联村,周书记给我们村里办了很多实事,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幸福和自豪。

[同期:邻村村民

工联村呢,确确实实从各个方面都是我们邻村学习的榜样。

[黑画面转场

[画面:模拟拖板车

[解说:这样的情形,在工联人的脑海中,是一份永远难以抹去的记忆。1978年,一个划时代的年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巨大冲击波震撼着这块贫瘠的土地,富民政策滋润着工联人干涸的心田。于是,工联村的兴盛史册上便镌刻下了一个人和18辆板车的传奇故事。

[同期: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党委书记 周兴荣

工联村如果要富,当时没有别的门路,除了到外面去拖板车。

饥渴的双眼注视着远方,期待总是太漫长。不甘贫穷的工联人绝不会错过任何一次可以迎接曙光的机会。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资源,要脱贫致富谈何容易?但周兴荣没有泄气,他想就凭这把死力气,工联村就死不了!这一年,他领着村里的17个虎背熊腰的男子汉闯进了衡阳城,用板车拉煤炭,这可是件“要命”的活,可周兴荣连解放鞋都舍不得买,穿一双胶皮草鞋,推了一车又一车。在他的感召下,板车队由18人发展壮大到200多人,这些好汉没日没夜拼死拼活地拉,就是要拉掉工联村的穷根子。

[同期: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党委书记 周兴荣

    从那时开始,我打定了这样一个念头,像我们村里这样穷,一朵鲜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初战告捷,使工联人更有了胆识:拖两个轮子不如去开四个轮子!周兴荣把自己拖板车积攒下来的三千块钱全部拿出来,再从银行贷款买回一辆双排座汽车。看着这个洋玩意儿,谁心里都没有底,谁都不敢贸然承包。从没摸过方向盘的周兴荣主动请缨,斗胆把汽车承包下来。

[同期: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党委书记 周兴荣

当时农民只晓得汽车好,又不晓得开汽车跑,就又把汽车承包给我。

[解说:9个月后,周兴荣风尘仆仆地回来了,一声不响交给村里两笔钱:汽车承包金1.3万元和个人应得的2.5万元。他自己没留一分钱,给工联村添置了第二辆汽车。

[同期:周兴荣的妻子李开香

当时拿出去二万多块钱,(我)还是有想法的,小孩子要读书,家里房子没砌,别说是二万多块,就是二千多块,都会有想法啦。

[同期:村民  李柞胜

如果(钱)不交给村里面,他自己在经济上就要好得多,但(对)工联村来讲呢,仍然会停留在现阶段,不能够发展。

就这样鸡生蛋、蛋又孵鸡,通过滚雪球式的发展,一家拥有各种型号的客、货车38辆的农民企业——衡南县第二汽车运输公司诞生了。从此,村里以汽车运输公司为龙头,相继办起了汽车修配厂、预制构件厂等企业,这些企业活脱脱成了工联村的一只只聚宝盆、一棵棵摇钱树。

[同期: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党委书记 周兴荣

    我一个人富,一家人富,富得没出息。人嘛,要活得对社会有点意义,要考虑到我们子孙后代的发展,要为他们留下两种东西:一种是留下物质财富,比方说为他们造就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和谐的邻里关系;更重要的是留下一种精神,一种不甘落后、永远进取的精神。

[解说:就是在这种思想的驱动下,工联村党支部向全村发出总动员令:“愚公移山、改造工联”。首先就是兴建一条1000多米长的水泥空中渡槽,把邻县清花河水引来,使全村1300多亩“望天田”全部实现旱涝保收。不想,这一计划遭到距清花河较近村民的反对。

[同期:村民  谭运锋

    当时我们这几个组都有水,修渡槽不仅要我们出劳力,还要占用我们的农田,当时稻子正是抽穗扬花的时候,眼看都要熟的稻谷了,谁不心痛啊?

[解说:当村党支部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商量的时候,整个村子悄然无声,村民们耷拉着脑袋,只顾抽烟,群众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漠。怎么办?支部一班人没有灰心,没有泄气。支委和党员分头走家串户,找群众促膝谈心。

[同期:党员  符本桂

    当时为了修好这条水渠,群众的斗争性很强,为了把这条水渠修好,还了党员会,通过党员做群众工作。

[解说:这一年,引水工程进展迅速,仅费时58天就完成了176个槽垛、880米渡槽的施工架设任务,从此工联村彻底告别了受旱遭灾的历史。

[黑画面转场

农业用水解决了,村党支部又紧锣密鼓地着手解决村民长年累月喝泥塘水的难题。1988年的三伏天,建山头水塔时,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兴信白天跟班干、晚上爬上一个个山头,给刚用水泥浇灌的水塔淋水降温,干着干着,身子一软,两眼发黑,从五米多高的水塔上摔下来,造成髋骨骨折,成了终身残疾。

[同期: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党委副书记 谭运莲

他是晚上三点钟的时候,起来自己来淋这个水,因为他白天也没休息,晚上又开会,到了三点钟,自己到这个水塔上淋水以后,从上面摔下来了。

[解说:谭运仕是村里的“怪话大王”,以前,每逢村里搞义务劳动,他就怪话连篇。

[同期声  村民  谭运仕

因为我们没水喝,搞一些养殖业都搞不成功。所以与组长和村干部做义务工,就讲怪话。

怪话大王如今再也不讲怪话了,他家的养殖业也搞得红红火火。当年,听了他的意见,村党总支马上组织党员干部加高水塔,就在这一年,老主任撒手人寰。

这就是几年前过世的老主任周兴信的家,虽然已是人去楼空,但屋子还是收拾得整整齐齐。

[同期声:村民 周隆喜

(老村长)走了以后,还经常有人过来看看,很多人流泪,我和我老婆经常到他家里收拾收拾。

周隆喜是周兴信的邻居,逢年过节,给老周上柱香,鞠几个躬,他已成了习惯。

[黑画面转场

[解说:“工联要翻身,除非紫色页岩变成金”。这是周边群众当时对工联村的断言。1989年,当邻乡邻村的乡亲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时,工联村那一座座千年童山上却响起了惊天动地的开山排炮声,一场变荒山为花果山的大战役打响了。

工联人每植一颗树都要在紫色页岩上放三层炮:第一层炮,平整地形;第二层炮,开沟撩壕;第三层炮,震松壕底的深层岩石。然后挑塘泥、草皮、猪粪填壕,发酵一冬,再植上树。全村1800多亩荒山,挑塘泥80万担、花费炸药67吨,村民出义务工60万个。

在如此浩大艰巨的工程面前,工联人没有一个退缩,党员干部照例冲在最前面。经过60多天的苦战,村里大大小小的山冈披上了绿装,如今“山顶刺槐戴帽、山中果树围腰,山脚草皮爬坡”,其中100亩还列为联合国的示范基地,联合国改造红壤专家来村里考察时,一个劲地夸“中国农民,OK!”。

可谁又知道,这旧貌换新颜的背后凝聚了多少党员干部的心血、汗水,甚至是牺牲。时任村妇女主任的谭运莲一心扑在村里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上,当医院通知丈夫得了肺癌时,她才想起家里还有公公婆婆、丈夫和儿子等待着自己去关心和照顾。

[同期: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党委副书记 王诗海

当村妇女主任期间,日里根本不回家,晚上基本上就在护理老年人,帮老年人洗澡啦,梳头发啦。后来当任奶牛场场长,那时,丈夫生病了,刚开始生病的时候,不知道得了肺癌,她都还没回去,发现丈夫是肺癌的时候,她才回家照顾丈夫。

[解说:然而,病魔还是无情的夺去了谭运莲丈夫的生命。

[同期: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党委副书记 谭运莲

当时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我不是在村里工作,可能他也不会得这种病。我在村里工作了20多年,他从来就不发脾气……

[黑画面转场

[解说:周兴荣、周兴信、谭运莲,村里的三个党员干部一个不要钱,一个不要命,一个不要家,成了群众津津乐道的工联现象和工联精神的写照。

[同期:村民 谭运球

所以后来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魄力和凝聚力呢?他是以心换心,他是事事处处关心群众,群众事事处处忠心他,忠心党支部。像党支部,它有战斗堡垒作用;像群众,它是一个整体。

[解说:周兴荣等党委班子最为人称道的,除了他们这种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就是超前的发展意识。

[同期: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党委书记 周兴荣

眼睛只看到自己脚面前,今朝有酒今朝醉,作为一个当家人,不应该是这样子。

[解说:1999年,村党总支决定在全村发展烤烟生产和反季节蔬菜。村里群众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事情,怕背时,谁也不愿“吃螃蟹”。党员大会上,总支书记周兴荣说,我们是党员,带领群众致富责无旁贷。我把家里的地全部种上烤烟,大家可多可少,但不能不种,如果搞砸了,请大家带上老婆孩子到我家去吃饭。结果,这一年种烤烟的收入让每个党员眉开眼笑,每亩田平均收入2000多元,种植烤烟和反季节蔬菜立马在工联村“火”了起来。

[解说:在工联村,党员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共产党员这个称号会令人肃然起敬。会桂组的老党员谭葵生是村里负责传授烤烟技术的“二传手”,他说,自己种烟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要给群众吃下一颗定心丸。

一天晚上,天降大雨,邻村的史利国在参加抢修公路时不幸扎伤了右脚,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田里的烟叶面临失收的危险。谭葵生得知此事后,二话没说,承担起史利国家里全部的烤烟工作。

[同期:村民  史利国

老谭是早晚都来帮我看一下火,技术方面指导我,上烟都给我帮忙。

[解说:结构调整搞好了,村民富裕起来了,村集体经济也积累了足够的原始资本,工联人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2001年,他们又以“拖板车”的精神筹建了一个145头奶牛的奶牛场,日加工鲜奶7000瓶,被附近的高校和重点中小学校抢购一空。

    [黑画面转场

[解说:致富的路越走越宽,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甜。工联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为构建和谐村庄不懈努力。村党员干部无时无刻不与群众心连着心、心贴着心,党的形象通过他们在群众的心中扎下了根。于是,党员和群众之间的关系通过奉献与获得,使心理上原有的逆向反差得到了微妙的平衡,进而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十多年来,村干部和党员们轮流值班,不管刮风下雨,雷打不动,每天夜里十一点到凌晨二点在村里主干道和交叉路口巡逻。村里形成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风气,村民的文明素质那真是没得说。

在这块田里就发生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同期:村民 李井新

外村人走这里来装货,在这里倒车,倒车就掉在这里,有沙子,还有油,按照他本人的想法是赔100块钱,但是作为我们考虑,我们是文明村,我们只要了30块钱。我们是这样想的,我是工联人,我爱工联村。

[黑画面转场

这就是党委书记周兴荣的家,在村里最多也只能算是中等水平。唯一引人注目的,便是客厅中间这两副对联:“不求子孙千万贯,但愿儿孙个个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做村民的铺路石”。在周兴荣的心里,他看重的不是金钱、名誉和地位,他的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群众。

[同期: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党委书记 周兴荣

我自己认为我还是普通一员,我始终把群众当作南岳圣地的菩萨,我自己作为烧香的人。

周兴荣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村民,群众打心眼里敬佩这个当家人。是他和他带领的党委一班人刨掉了工联的穷根,让村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在他们精神的感召下,村民以入党为荣,村里的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党员人数由起初的21人发展到现在的89人,原来的村支部变成了党总支,直至发展到今天的村党委,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创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每个党员的铮铮誓言。

[同期: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党委书记 周兴荣

当村支书后,我两天就把村里党员家都走到,有时一天开三个会,在我手里,这20多年,发展党员都是发展60多个。

[解说:在工联村,你还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村里所有房子的门窗都被漆成同样的一种颜色——红色。

[同期: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党委书记 周兴荣

之所以漆成红色,是为了让共产党员长期保持先进性,永不变色。

[同期:村民 李井新

我们村里面墙是白的,门窗都是红的,所以我们耕做在蓝天白云下,一颗红心向着党。

[解说:2005年4月,工联村进行了村两委换届选举,这一次,64岁的周兴荣再一次以全票当选村党委书记,这已是他第七次全票当选。略显苍老的周兴荣虽已不复当年之勇,但在村民们心里,只要周老还在村里坐坐,工联村就没有跨越不了的坎,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前进的红旗就不可能倒下去。

[同期: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党委书记 周兴荣

从1984年以来,我先后当过村支部书记、总支书记、党委书记,我感受到,在我村树立党的形象确有一定的气质,这种气质是与我这个当家人有很大关系的。我这个人性格刚强,敢闯敢拼,敢于创新,那么这个班子就显得有生机、有活力,同时,我们这个村也能发达,这个村也就有了灵魂。从此以后,这个村党委班子不管换了谁人,他的灵魂仍在。要是哪天我不当这个书记了,工联村照样能发达,绝不可能沉沦下去。为什么呢?因为(工联)精神还在。

[黑画面转场

[解说:走在工联村的土地上,村口路边屋墙上赫然写着“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等标语;每个建筑物上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广播站喇叭里“社会主义好”的歌声响彻村头村尾,似乎在告知每位客人,不论道路如何曲折,工联人将永远心连着心,披荆斩棘,用自己的双手继续谱写工联村历史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