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纲八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20:24:22
篇二 《大学》三纲八目 李卓吾曾说:《大学》之“三纲八目”,“文字极有条理,极有格式。三纲领处,鸳鸯画出;八条目处,金针度人也。世间种种学问无不包括,后来种种病痛无不扫除,真圣人之文也。 李贽《四书评·大学》“三纲”之一:在明明德 中国文化喜欢用“道”来比拟某一方面的核心意蕴与要旨,如《大学》所揭示的“大学之道”,具体地细说还有“三纲”与“八目”。《大学》有三大纲领,即是开篇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就是在于;“三在”,就在于三个方面。所谓的“三纲”即是:(1)明明德,(2)亲民,(3)止于至善。此开宗明义,一开篇就警策地揭示出人生的三个纲领,以此作为人生的崇高的向度、路标、境界。当然,这是古本《大学》的文字,后来宋代程颐、朱熹的《大学》改本,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此中“亲民”改为了“新民”。关于古本和改本的诸多问题,可以参见本书后面的有关内容。为什么《大学》于人生指出的第一纲领就是“明明德”?先说“明德”。“明德”,在古代有三个意思。(1)指光明之品德、美德,此是“明”字修饰“德”。如《逸周书·本典》:“今朕不知明德所则,政教所行,字民之道,礼乐所生,非不念而知,故问伯父。”《史记·五帝本纪》:“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2)指具有明德之人,也即是才德兼备的人。《诗经·大雅·皇矣》:“帝迁明德,串夷(即混夷,西戎国名)载路(通 露 ,困瘠;指因困瘠而离去)。”朱熹《集传》:“明德,谓明德之君,即太王也。”(3)彰明德行。此“明”字作动词,使动用法,使得德行显明。《管子·君臣下》:“此先王所以明德圉奸,昭公灭私也。”《荀子·成相》:“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明德”是属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内容之一,“明德”之人是社会的理想人物。古代还有“明德馨香”成语,指出了完美的德行才是芳香醇真的。《尚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孔传:“所谓芬芳,非黍稷之气,乃明德之馨,励之以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知几之神乎!古人以为难。交吐诚,今人以为难。今君一面尽二难之道,可谓明德惟馨。”有意思的是,人们对“明德”一词很审美,这是对光明的向往、对美好德行的审美与崇拜。甚至隋代大兴城、唐代长安城南城门之一,还被称为“明德门”。此在启夏门与安化门之间,是城中唯一有五个城门洞的城门,遗址在今陕西西安杨家村。次说“明明”。古代还有“明明”一词,指明智、明察的样子,又指勤勉、勉力,还指明亮、至尊等。然而“明明”也用来表示明察贤明之士,就近似明德之人的意思了。如《尚书·尧典》:“明明扬则陋。”孔颖达疏:“汝当明白举其明德之人于僻隐鄙陋之处。”亦指显然有明德之人。《墨子·尚贤》:“群后之肆在下,明明不常,鳏寡不盖。”以上可以看出“明德”在古人眼中、心里的地位与价值。再说“明明德”。“明明德”,可以分为两个成分,一是“明”,一是“明德”。人本性中原本具有“明德”,光明之道德、德行、品德。如张岱年说:“明德即人心所固有之善性。”(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三联书店)但是,这种善性、善心往往被世俗的红尘玷污了、沦丧了,因此需要通过教育,使其重新焕发出光明来。人生要去“明”那个“明德”,即是使“明德”能“明”,也就是要使得人的原本具有的“明德”光明、显明、昭明、明亮起来。这就像一颗本来毫光闪烁的明珠,因日久埋没而暗、被尘埃遮掩而晦,需要重新擦亮,使之焕发出光彩出来。《大学》的“明明德”与《周易·象传》的“自昭明德”理念相承接。《周易》“晋卦”的《大象传》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晋卦,上卦离为明,下卦坤为地,离在坤上,象征光明从地上升起,所以是“明出地上”。意思是,光明从地上升起,是晋卦的象征。君子依据此自己彰显光明的德行。(李申主编《周易经传译注》)这是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光明从地平线上逐渐显现起来,君子就像这样来自我地显示光明的德行。人们还喜好用明镜来比喻心灵,用明镜来比拟人原本具有的善心、善性。老子就说“涤除玄览”,也作“涤除玄鉴”,这就是要人们不断地洗涤清除心灵的明镜,使之不染尘埃,而明亮洁净,从而清晰地反映一切。佛教也喜欢用镜譬喻,《大智度论》卷六:“如镜象实空,不生不灭,诳惑人眼。”比如禅宗六祖慧能(638 713)有名之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深为弘忍赏识,慧祖终得秘传法衣。再说张居正在讲评《大学》时候,就也用心灵的明镜作譬喻,曰:“孔子说:大人为学的道理有三件,一件在明明德。上 明 字,是用工夫去明他; 明德 ,是人心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之本体。但有生以后,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则有时而昏,故必加学问之功,以充开气禀之拘,克去物欲之蔽,使得心之本体,依旧光明。譬如镜子昏了,磨得还明一般,这才是有本之学,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张居正讲评〈大学·中庸〉》,上海辞书出版社)“明明德”,这是《大学》的首要任务,也是修身的第一纲领。因为德是最重要的,是立身之本、处事之本、治世之本。清代王夫之说:“德立而后道随之,道立而后政随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二)此亦为深明根本之说。 “三纲”之二:在亲民《大学》“三纲”的第二纲要即是“在亲民”。为什么要亲民?为什么安排在第二纲领的位置上?其实细细一想,大有道理。《大学》“三纲”首先是“明明德”,这是自己内在修养、立身之本的学问与工夫。其次,就应该是由内而向外,学习怎样去管理民众的学问,由一己之“我”怎样去和“我”之外的他人、民众打交道的大学问了。大学要培养的是一批优秀的人才,起码要齐家,还要为社会作出贡献,因此有许多是要作为管理人才去治理地方、社会、国家的,此中虽聚焦为“亲民”一个关键词,但却是一项内涵丰富而重要的培养目标。“亲民”,是亲近爱护民众,泛爱民众。“亲”,此字金文的结构是从见、辛声。“亲”繁体字作“”,此字的结构中有“见”,颇有深意,能常常见到的,也就“亲”了,相反不常见到的就不亲,而疏远了。《说文》:“亲,至也。”徐锴《说文系传》:“密至也。”《段注》:“情意恳到曰至。”“亲民”就是对民众的周至到位,对民众的亲近、亲切、亲爱、亲热。这是取得民心的素质与能力。关于“亲民”,至少有五点应当深知:1.“亲民”其实含有互动的两个方面的内涵。“你”这一方去亲“民”,“民”这一方就亲“你”;相反“你”这一方不去亲“民”,“民”这一方也就不再亲“你”。“亲民”,是会反馈的。《荀子·论兵》:“于是有能化善身正行者,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2.“亲民”的深层就是爱。只有爱民,才能亲民,也才会亲民。《尚书·文侯之命》:“惠康小民,无荒宁,简(大、特别的意思)恤尔都。”要给民众恩惠、康乐、幸福;不要荒废政务,贪图宁逸,要特别地体恤关爱你国中的臣民。《荀子·王霸》:“上之于下,如保赤子。”执政者对于老百姓,就要像爱护婴儿一样地关爱他们。甚至在断狱时,还要有慈爱之情,如明代薛《从政录》:“治狱有四要,公、慈、明、刚。公则不偏,慈则不刻,明则能照,刚则能断。”这些话说得真好啊!今天读来依旧有滋有味。3.“亲民”才能得民心。“亲民”的意蕴就聚焦于“民心”上,只有亲民才会得民心,不亲民则不能得民心。而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失民心者,则失天下。《孔子家语·五仪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又如《列子·说符》:“汤、武爱天下,故王;桀、纣恶天下,故亡。”商代的汤王、周代的武王因为爱天下的民众,所以能称王;相反夏代的桀、商代的纣,因为厌恶天下的民众,所以灭亡了。4.“亲民”拒绝“官本位”。“亲民”必须是“民本位”。从古至今人们痛恨贪官、厌恶官僚主义,因为这样的官员是不会“亲民”的。列宁曾经痛斥官僚主义,说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官僚主义。中国人有“平头百姓”之说,有“出人头地”之说,有“人上人”之说,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说。古代大学要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来做管理工作,当然是人们所说的“人上人”。但是他们又必须很辩证地去做“人中人”,即是深入到百姓中去;甚至必须做“人下人”,即是处于百姓的下面。这亦然如老子所说的“江海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66章)。惟其善下,才能为“百谷之王”;惟其“后其身”,才能“身先”。5.“亲民”是最好的治政之道。刘向《说苑·政理》:“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治理国家的方法,不过就是爱民罢了。《荀子·议兵》:“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这里精辟指出,国家的强弱原来是与爱民的程度有关的,若爱民则国强,若不爱民则国弱。此一言真是深邃至极!又清代唐甄《潜书·明鉴》:“国无民,岂有四政?封疆,民固之;府库,民充之;朝廷,民尊之;官职,民养之,奈何见政不见民也?”从这个角度来阐发也很有机趣,确实部队、衣食、制度、赏罚这四件施政法宝,如果没有民众怎么行呢?边疆,是民众保卫的;府库,是民众充实的;朝廷,是民众尊崇起来的;官职,是民众养活的。奈何只是见到朝政而不看见民众呢?其实古今中外各国为政者都必须亲民,就以今日之选票为例,民众手上有选票,你不亲民则得不到选票。当然更加重要的是要先得到民众心中的选票,才会得到民众手中的选票。如果人心不再倾向为政者了,那还能行吗?从这些方面去体味《大学》的“亲民”之纲要,确实是很关键的。 “三纲”之三:在止于至善 《大学》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的又一个纲领便是“在止于至善”。什么叫“在止于至善”?“在”,在于。“止”,停止。“于”,往、到。“至善”,就是至极之善,也就是指最完善的地步与境界。这话的意思是,“在于要达到至极之善才止步”,否则就一直去追求、走下去,永远不会也不肯停止下来。张居正解读这一纲领说:“止,是住到个处所不迁动的意思。至善,是事理当然之极。大人明己德、新民德,不可苟且便了,务使己德无一毫之不明,民无一人之不新,到那极好的去处,方才住了。譬如赴家的一般,必要走到家里才住,这才是学之成处,所以《大学》之道, 在止于至善 。”人格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在止于至善”,不抵达“至善”之境地,绝不罢休,绝不止步。那么什么是“善”、“至善”、“止于至善”?我们从《孟子》之说“善”中,也可深长体味之。1.人本有善性。《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汉代赵岐注:“谓生而有善性也。”人性中有善性,就像水必然从高处流到低处的水性一样,人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往低处流的。2.人会变得不善。人虽有善性,却也会变得不善,去做坏事。《孟子·告子上》又说:“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sEng,额头);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如果搏击拍打水,那么水就会跳起来超过额头;如果用上水车等工具,那么还可以把水引上山岗。这种由低而高的流动,难道是水的本性吗?那是势力造成的情形。人也可以使得他为不善,那种本性的改变也就类似这样了。因此我们也会醒悟,人要“明明德”,不断地使本来具有的“善性”、“明德”光明起来、并要保持这种永远的明净、光明。这不也就是一种“止于至善”吗?3.“闻善”、“见善”、“行善”。《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这是说,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住在一块,与鹿豕一起交游,他与深山里的野人的差别很少;但是等到他听到一句善言,见到一桩善行,就采取行动,就好像江河决开了口子,河水沛然涌流出来,没有谁能阻止得了。我们接着说,那就是因为舜“闻善”、“见善”后,能“善心”开启,便行“善行”,且沛然、浩然,势不可挡,这才能成为一个圣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伟大的典范。孟子给人们描绘了一个“止于至善”的历史榜样。4.好善忘势。《孟子·尽心上》:“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这是说,古代的贤君乐意于善言善行,因而忘记自己的富贵权势,古代的贤士也何尝不这样呢?乐于走自己的道路,而忘记他人的富贵权势,所以王公不对这样的人致敬尽礼,就不能多次见到他。想见他的次数尚且不能多,更何况要他作为臣子呢?好善而忘势,是人格的一种修炼,还具有一种非凡的人格魅力。5.“善政”与“善教”。《孟子·尽心上》:“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这是说,仁德的语言不及仁德的音乐能深入人心,善政不如善教能获得民心。善政,使得民众畏惧它;善教,使得民众爱好它。善政获得民财,善教获得民心。孟子这话启发我们,管理有智慧,有“善政”、“善教”的讲究,虽然均为“善”,但是“善教”又善于“善政”,因为获民心比获得民财更重要、更关键。因此能“善政”还不是“止于至善”,还要能“善教”,可见“至善”之路漫漫兮,必将上下求索之,鞭策人们永不止步。6.“独善”与“兼善”。《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孙疏:“不得志则修治其身以立于世间。”这是说,古人得志,就把惠泽施加给民众;不得志,就修养自身的品德而表现于人世。穷困则独善其身,通达就兼善天下。这里孟子总结、概括、设计了人生两种“善”的逻辑行程:一是得志的话,就对百姓作出贡献,施予恩惠;一是不得志的话,就独善其身,用自身的修养来影响社会的周围环境。读读《孟子》的这些论善的智慧,也许会对《大学》“止于至善”的那种“至善”,也就是极善、至极的善,有更深的感悟。《大学》就激励人们一直奋斗、修炼,去达到那种“至”,即是至极、顶点、极点,而且明示人们“不至”就“不止”。这里让人看到儒家理想人格的完善境界。 荀子的“四善”说《大学》:“止于至善。”如果作为一个君王,他的善又应该在哪里?他怎样去“止于至善呢”?荀子曾经注意到作为一个国君应该有“四善”。《荀子·君道》中曾这样说:道者,何也?曰:君道也。君者何也?曰:能群也。能群也者,何也?曰:善生养人者也,善班(biRn,治理)治人者也,善显设人者也,善藩饰人者也。善生养人者,人亲之。善班治人者,人安之。善显设人者,人乐之。善藩饰人者,人荣之。四统者俱,而天下归之,夫是之谓能群。不能生养人者,人不亲也。不能班治人者,人不安也。不能显设人者,人不乐也。不能藩饰人者,人不荣也。四统者亡,而天下去之,夫是之谓匹夫。故曰: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一个国君之“君”要有“群”的本领,就是能够使得一国之人,也就是百姓“合群”,集结组织起来成为和谐的群体。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四善”:1.“善生养人”。国君要善于养育一国百姓。“生养”就是养活、养育的意思。如此则百姓会亲近国君,不如此则百姓就不会亲近国君。2.“善班治人”。国君要善于治理一国百姓。“班治”,治理的意思。王先谦《荀子集解》:“班,读曰辨。《仪礼·士虞》注: 古文班或为辨。 辨、治同义。”如此则百姓会安于国君的管理,不如此则百姓不会安于国君的管理。3.“善显设人”。国君要善于任用人。“显设”,重用、显用的意思。王先谦《荀子集解》:“设,用也。显设人,犹言显用人。”如此则人们喜欢国君,不如此则人们不喜欢国君。4.“善藩饰人”。国君要善于修饰这一国之人。“藩饰”,装饰、文饰的意思。这是说,通过修饰,在外表上比如在衣着上显示出不同的等级来。如此则百姓会颂扬国君,不如此则不会颂扬国君。这“四善”,荀子称为“四统”,如果都具备了,天下就归国君了,这称为“能群”,能做个好国君。如果没有这“四善”,那么就会失去天下,这就称为“匹夫”,也就是普通的一个人了。我们联系《大学》有几点触发、感悟:一是,于“亲民”,这里就让我们看到,“亲民”是一种双向的回路,只有管理者去亲近被管理者,被管理者才能反过来亲近管理者。二是,要“亲民”,在这里提到国君的“四善”,其实还远不止此“四善”,然而“诸善”抽绎出来也就不过是“一善”,即是善待百姓。唯有“诸善”到位,更重要的是核心的“一善”落实,才能使得百姓“亲之”、“安之”、“乐之”、“荣之”。三是,“善”有个过程:由不善至于善,由善而至于“完善”,由“完善”而至于“至善”,再“止于至善”。这是一个永远不断完善的过程,其实没有真正终点的“至善”,只有某一阶段性的“至善”。因此《大学》所说的“止于至善”,是一种神圣的境界。四是,说到底,最关键的是在于内在的“明明德”。不“明明德”如何能“亲民”?如何能“止于至善”?修身就是个关键,如果再回到荀子那里来看,《荀子·君道》里又有这样一段话: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仪也;仪正而景正。君者,盘也;盘圆而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君射,则臣决。楚庄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故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这在看来“偏执”的议论中,却讲明了深刻的正道。请问怎样治国?回答说:只听说过修身,从未听说过治国。这话不可死扣解读,其实不会没听闻过治国的道理,这样说是为了突出修身比治国的道理更加重要、必要。因此接着解释:国君,就像是仪,也就是日晷;日晷正,而影就自然正,百姓就像是影子。国君,就像是盛水的盘;盘圆而水也就圆。国君,就像盛水的盂;盂方而水也就方。国君喜好射箭,则臣子也就喜好射箭。文中的“决”,本指射箭时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象牙骨套子,此借代为射箭。这里还举出一个著名的例证:楚庄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于是再次强调:“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 这些古人的言论,依旧发人深省。这就是为什么荀子还要专门撰写一篇《修身》了。这在后文还会讲到,可以联系起来一起解读思考。  《大学》·鸳鸯·金针·度人《大学》在“三纲”之后又列出“八目”,也即是八个条目、细目。其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就出现了后世所谓的“八目”,而且采用了反复的双向回路的诠释方法来揭示并突出这“八目”。这就是:1.由远而近、由上层而至于底层:明明德于天下 治国 齐家 修身 正心 诚意 致知 格物。2.由近而远、由底层而至于上层:物格 知至 意诚 心正 身修 家齐 国治 天下平。此两种表述,只是微调了一下字眼,如:(1)“明明德于天下”与“天下平”。(2)“治国”与“国治”。(3)“齐家”与“家齐”。(4)“修身”与“身修”。(5)“正心”与“心正”。(6)“诚意”与“意诚”。(7)“致知”与“至知”。(8)“格物”与“物格”。我们可以从古人的这种看似重复,其实深有用心的表述方法中,感悟其思想的深邃。其一,先是从愿景开始,从上层的、宏远的愿景开始,然后顺次蝉联地引出一个个条目,而且此中都是用动宾形式的组合出现,如“治其国”、“齐其家”等就是如此,这样表述的寓意指向是必须这样去做、践行。其二,再逆过来从近处、低处说起,如果践行了、落实了这些做法,那么就会一层层由低向高、由近及远地实现愿景了。因此选用的是主谓形式的组合,如“国治”、“家齐”等就是这样,此就带有陈述与描写的意味了。这种细别,是别有意蕴、别有用心的。儒家最讲求实际的、人性化的导引,此即是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由个体的品德修养、精神人格内化完善出发,进而一步步去达到天下大治的人生理想与境界。此后“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等,也成了古代儒家的个体道德修养实践和人生的崇高的理想。《大学》“八目”的大致意蕴,这里先做一个简略的解说,后面还会有较详细的阐述可互见。1.格物 我国古代认识论用语,是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之一。推究事物之理。北宋程颐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矣。”(《二程遗书》)明代王鏊云:“盖知物之本末始终,而造能得之地,是格物之义也。”(《震泽长语·经传》)鲁迅说:“于是要知道地球是圆的,人人都要自自己去环游地球一周;要制造汽车的,也要先坐在开水壶前格物。”(《伪自由书·透底》)2.致知 我国古代认识论用语,是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之一。此指获得知识。经常是“格物致知”连用,谓推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不过程颐、朱熹等的“格物致知”说,主旨在于推行儒家的伦理道德。程颐说:“致知在格物,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也,因物而迁,迷而不悟,则天理灭矣,故圣人欲格之。”(《二程遗书》)3.诚意 儒家的道德观与修养方法。诚,指真实无妄;意,指心之所发。诚意,就是使得内心感情与意念诚实无妄,思想行为合乎道德理性原则,既不自欺,也不欺人。4.正心 儒家道德观与修养方法。正心,是用理性的道德原则自觉地端正、指导感情与意念。这种内心的道德修养,即是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心端正。正心的目的,如《大学》说,在于达到“为仁君,止于仁;为人君,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5.修身 儒家伦理思想,即是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因为自身的道德修养,是一切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修身的目的是达到正身。《论语·子路》:“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大学》进一步提出了“修身为本”的理念,“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6.齐家 儒家社会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即治家,治理家庭。齐,使整齐,即是整治、治理的意思。这是“修齐治平”中的第二步,即是由修身而至于齐家,此后再由齐家而至于治国、平天下。7.治国 儒家社会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即治理国家、管理国家政务。《孟子·离娄上》:“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是“修齐治平”中的第三步。8.平天下 平定天下,使得天下平安太平。《孟子·尽心上》:“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这是“修齐治平”中的第四步,实现其最终目的,达到最辉煌的境地。李卓吾曾说:《大学》之“三纲八目”,“文字极有条理,极有格式。三纲领处,鸳鸯画出;八条目处,金针度人也。世间种种学问无不包括,后来种种病痛无不扫除,真圣人之文也。”(李贽《四书评·大学》)李贽认为,《大学》这里陈述的“三纲八目”,极有逻辑性,极有系统性,极有可操作性。李贽还特地用了一个典故,唐代冯翊《桂苑丛谈·史遗》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郑侃的女儿采娘,在七夕祭祀织女时,得到一根金针,从此她刺绣的技巧特别出色。金代元好问《论诗》:“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鸳鸯,是我国著名的特产珍禽之一,旧称雌雄偶居不离开,古称匹鸟。这句诗是说仅仅把鸳鸯刺绣成后出示给他人观赏,但不要把金针怎样刺绣成功的技巧、窍门传授给别人。不过后来人们又反用其意,称为“金针度人”,比喻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李贽说,“三纲领处”,把“鸳鸯”画出来了,也就是把人生的目标与宏图描绘出来了,不仅如此,下文又紧接着揭示了“八条目”。这是怎样达到“三纲领”宏图的具体做法,也就是将“金针”拿来“度人”了。为什么又说“世间种种学问无不包括,后来种种病痛无不扫除,真圣人之文也”?在李贽看来,世间学问于内则修身养性正心,于外则格物致知,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细细想来,“三纲八目”也都包括了;再说人们能做到这些,那么《大学》后面文字中所说的种种的弊病,比如人心不正而辟的诸病,也都会被一扫而除了。李贽是一个很有独立见解的思想家,曾认为《六经》、《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只是“史官过为褒崇之词”,“懵懂弟子记忆师说”,并非“万世之至论”(《焚书·童心说》)。但是,在这里他却虔诚地称扬《大学》“真圣人之文也”,大概此文确实触动了他的心灵的深处了,他也真正体味到其中的微言大义了。其实只要看看他对《大学》的另外的一些评论,就可以发现他出自内心赞许的深层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