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原创][文字学小文] “盗”字和“欠”系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58:00

您的查询字词都已标明如下:今谓了解为党 . 音如懂  (点击查询词,可以跳到它在文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如果打开速度慢,您可以尝试打开无图片的快照; 如果您想保存该页面,可以添加到搜藏
(百度和网页http://cache.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436.shtml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荐 ·小和尚上天涯讲述寺庙生活 ·穷人怎样才能得到照顾? ·娱黑:“朝天子·咏喇叭” ·五一怎么过?澳门FB全攻 ·我的爷爷是个“鬼”
·做一个农村老公的媳妇 ·王康专访:俄罗斯精神与道 ·告别北京,回川东老家创业 ·知识产权让搜索引擎无索可 ·老去的鲨鱼:90年代的终
『国学论道』 [诗文原创][文字学小文] “盗”字和“欠”系字
作者:观太  提交日期:2007-3-20 22:10:48
“盗”字和“欠”系字
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创新之处,仅仅是纠正和阐明一些错误。
“盗”字本同“盜”,古时都用“盜”。现在通用“盗”字,定“盜”为异体字。为了解释方便,以后都用“盜”。
“盜”(会意字)这个字的本义,《汉语大字典》沿用《说文解字》的说法,显然是比较牵强的。
《说文》:“盜,私利物也。从氵欠,氵欠欲皿者。徒到切”。大体是说把对别人有利的物品据为己有,就叫盜之所以从氵欠表示对别人的器皿羡慕得流口水,想要得到(从汤可敬《说文今释》之说)。不过汤先生并没有指出许的疏误。
“盜”字来源很早,在甲骨文里就有,比如“丙寅卜,洹其盜”(前六,三十二,五)。不过这里用作动词,同氵欠,表示河水泛滥。甲骨文里“盜”字,从氵欠从舟,许慎误舟为皿,所以错误,卜辞用“盜”和氵欠一样。氵欠的本义是口水,引申为水流泛滥,故从舟以显示泛滥的意思。
有趣得是,“盜”的表河水泛滥的意思以后罕用,是这个意思后来亡失了还是人们谨守〈说文〉,故意不用,这还待考证。
又“欠”字,甲骨文象人跽而向前张口之形(主要是一期字,四期字较简)。〈说文〉:“欠,张口气悟也,象从儿上出之形。”就是张开口,让气散出去。
后又加水,为氵欠,义为口水;又加舟,成为舟氵欠,专表水流泛滥。
“羡”从羊从羑省。但孔广居认为从羊从氵欠,会垂氵欠羊肉之意。
可见〈汉语大字典〉在充分吸收考古学,古文字学上是有欠缺的。
我们要达到前人的学术高度是很难的,所以在没有创新之前,我们的工作就是发现和订正前人的错误。
作者:中国天使陈  回复日期:2007-3-20 22:16:00
沙发~
作者:道家学生1  回复日期:2007-3-20 22:24:00
有意思。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1 11:14:00
氵(三点水)是指"水",少一点就是口水的意思了吧.(口水是从嘴的两边留的,参考一般动画制作中人物流口水的样子.)
而“盗”和“羡”都是两点水,那么巧合!至于"古时都用’盜’"是不是后古时代的人对前古时代人的纠正啊!所以是不是观太自作多情了啊!哈哈!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3-21 19:49:00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1 11:14:00
氵(三点水)是指"水",少一点就是口水的意思了吧.======================================================
两点水是冰字,
而“盗”和“羡”都是两点水,那么巧合!
========================================================
这两个字在古代都是不规范的,现在我们就作为简化字,简化字仅仅是书写方便,字是简了,太意思全变了。丝毫不能帮助我们学习和掌握汉字,这个代价也太大了!
作者:杨三石  回复日期:2007-3-21 20:13:00
殷因于夏礼,其损益可知也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2 01:32:00
《说文解字》:“次通欲”,贪的意见;“皿”即古代盛食物的器具。次皿便是盗。本义为因贪而取得他人器皿中的食物。
"氵欠的本义是口水,引申为水流泛滥",那么怎么理解"欲""饮""吹""炊"(都是欠前加名词)?
氵欠是口水,饮怎么又是喝水了呢?怎么解释?
渴和歇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2 01:44:00
钦,"木欠", "氵欠", 炊 ,坎(金木水火土),那是不是还有个"木欠"字呢?"木欠"是不是现在的’枕"字啊? "氵欠"怎么就演变成了"次"呢?没有必然的内在原因?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3-22 13:42:00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2 01:32:00
《说文解字》:“次通欲”,贪的意见;“皿”即古代盛食物的器具。次皿便是盗。本义为因贪而取得他人器皿中的食物。
"氵欠的本义是口水,引申为水流泛滥",那么怎么理解"欲""饮""吹""炊"(都是欠前加名词)?
氵欠是口水,饮怎么又是喝水了呢?怎么解释?
渴和歇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2 01:44:00
钦,"木欠", "氵欠", 炊 ,坎(金木水火土),那是不是还有个"木欠"字呢?"木欠"是不是现在的’枕"字啊? "氵欠"怎么就演变成了"次"呢?没有必然的内在原因?
============================================================
回翼翼同学: 你这个问题要回答清楚,恐怕要写一篇文章了,我简单的说一下.
欲--贪欲也.  饮--喝水,  吹--从口从欠,很好解释,用嘴出气.    炊--从火,声旁本为吹,省略为欠.吹火煮饭.
歇--休息也,从欠从曷.  钦--打哈欠的样子.
次---不在前的,未经精选的.从欠二声,从欠者,气不足也,引申为少,靠后.与氵欠是两个不同的字.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3-22 13:57:00
我这篇文章说的"欠"系字,指的是同用一个谐声的,而且意思相近的字.  你举的以上那些字,虽然都用一个"欠"字,但是不都一个谐声,或者声音不相同,所以意义就有偏差,甚至不相同.
(谐声:比如江,河.工,可是声符,江,河就叫谐声字,则江和工就有谐声关系.比如"工"谐声系统就包括工,江,虹,红,讧,项,功,攻,贡,荭,空,控,恐,倥,崆,箜,鵼,鞚,涳,躻,鴻,魟,谾等等字。一個諧聲系統的字,在上古時期可以互相押韵,同屬于一個韵部。)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2 17:37:00
观太老师,你还没有解释1.渴和歇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 2."欲";3."木欠"==枕?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3-22 18:40:00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2 17:37:00
观太老师,你还没有解释1.渴和歇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 2."欲";3."木欠"==枕?
==============================
1.有一定联系. 歇--休息,后引申为停止.  渴--声音嘶哑,<说文>:"声之歇也",就是声音停止,说话嘶哑哽咽,只能停下来.
2,欲--就是贪的意思,从欠,谷声.这里从欠,不太好解释,清人徐灏认为:贪欲是人心引发的,是接触到了外界的事物,而心里感动引起.这里欠,意思是气,人要呼吸,进而指代人.
3,木欠---指一种农具,形似锹,这个字后又写作(金欣),它还有一种意思是泄水器.   应该不等于枕字.
汉字的乳孽在开始的时候,是遵循一定规律的,但随着字越来越多,以后这个就不遵守了,所以这些字的意义也就不能对应了.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2 19:48:00
1.《说文解字》在"欲"字下的解释是"欲,贪欲也。"
2.《说文解字段注》对"欲"的解释为:"欲者衍字。具部贪下云。欲也。二篆为转注。今贪下作欲物也。亦是浅人增字。从欠者取慕液之意。从谷者。取虚受之意。"
3.《康熙字典》在"欲"字下的解释:"期愿之辞。《论语.述而》‘我欲仁,斯人至矣。’"《古代汉语词典》"欲 想要、希望"。http://wl123.bokee.com/
4.谷还是山谷,是山与山之间的低洼之地。山谷是很难填满了。人的欲望有时也是很难填满的,所谓“欲壑难填”就是这个道理。http://sggx002.ccblog.net/archives/2006/17298.html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3-23 12:47:00
段注对欲的解释不是那么能是人信服,汉字的每一字不一定都有完满的解释.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3-23 23:23:00
补充说一下,我们都知道语言不是一尘不变的,而语音也是在变化的,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上古时期,中古时期汉字的准确读音呢,回答是否定的,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
但是我们可以知道上古时期(先秦)汉字的韵部,就是韵母有哪些,其方法就是分析韵文的压韵情况,而这个时期的诗歌集子就只有<诗经>了.所以我们就分析它的用韵情况.
我举一个例子:<诗经,小雅,雨无正>----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 <小雅,棠棣>---宜尔室家,乐尔妻孥,是究是图,TAN其然乎?
这里都,家是韵脚.但是我们现在普通话里并不压韵,这就是语音的变化,而家又和孥,图,乎相压.说明这些字上古时期的读音里韵母都相近或相同,清代的学者们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分析,归结出了诗经的韵部,就古音韵部.
但是<诗经>里作为韵脚的字毕竟很有限,怎么才能把尽量多的汉字也包括在内呢,伟大的学者段玉裁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同谐声必同部.
就是说,比如江,河.  工,可是声符,江,河就叫谐声字,则江和工就有谐声关系.比如"工"谐声系统就包括工,江,虹,红,讧,项,功,攻,贡,荭,空,控,恐,倥,崆,箜,鵼,鞚,涳,躻,鴻,魟,谾等等字。一個諧聲系統的字,在上古時期可以互相押韵,同屬于一個韵部。)
这样我们只要知道某一个汉字偕什么声,知道这个声属于某一个韵部,我们也就知道这个汉字属于什么韵部,也就知道它的韵母了.
这些都是我们伟大的清代学者们所做的巨大贡献,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才能对自己的语言有更深刻的了解.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4 01:37:00
我小时侯汉语拼音没有学好,现在看你上面的什么韵母,谐声之类东西头都大了.但了解一些汉字背后的"故事",有时候真可以触类旁通.而且这对了解和领会古文化应该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6 11:13:00
"千疮百孔",还是"千创百孔"正确啊? "创"指创伤,伤口的意思. 如"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感觉突兀的例句:被烧得千疮百孔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残片.战争令伊拉克千疮百孔.
觉得恰当的例句:千疮百孔的康熙帝国.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6 11:18:00
qiān chuāng bǎi kǒng
成语:千疮百孔
【zdic.net 漢 典 网】
【解释】: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出处】: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示例】:让他们都显显身手,谁能把这个~的中国从热火里救出来,算谁有本事。 ◎梁斌《红旗谱》四十九
【近义词】:满目疮痍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6 11:37:00
"大丈夫"在词源上怎么理解?"丈"和"义"有什么内在的关联?
人长八尺, 就叫丈夫; 还是人长八尺,叫"仗"?如果是人长八尺叫"仗",那么丈夫中的"丈"的意思来源就应该来自"仗",即先有表达尺度单位的"丈",再有表示"仗义"的仗,最后有了"丈夫"的"丈"的意思.
或者是"丈"和"义"本来就有内在的关联性导致了丈演化出仗?他们和"拐杖"又有什么联系?
观太借你地盘用一下,不想再开新帖.:)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3-26 17:41:00
回翼翼学友: 欢迎!
1.千疮百孔",还是"千创百孔"正确呀
可以说,两者都正确,只是同一个词义的不同写法而已,如果非要说出道理的话,就是:
创===它的本字为(刃丶),这个字由刃,由丶会意.丶表示刀刃的刻痕,也就是创伤.而疮是后起字,也可以写作创.
2. "大丈夫"在词源上怎么理解?"丈"和"义"有什么内在的关联?
大丈夫=====大是词缀,表示程度深,高的意思,相当于英文中的BIG.丈----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成年男子通常身高为八尺,接近一丈,故把男子叫丈夫.
而仗是后来才有的字,本义是刀戟之类的兵器总称.后引申为仪仗,又引申之为凭借(<集韵,养韵>:"仗,凭也".)最后才有战斗的意思.
仗是形声字,它只是借用了丈的声音,而不是借用它的意义,所以和丈的本意是没有关系的,这也是形声字情况复杂的原因之一.
至于"杖",很好解释,从丈(应该是仗的省略),表示凭借;从木,表示物质载体,是形声兼会意字.
"丈"(应该是仗字)和"义"之间是修饰关系,和拐杖没有什么联系.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7 16:07:00
观太,谢谢.对上面问题,如果我有异议我以后会再提出来的.
我最近在写<<意论>>,其中有不少迷糊的地方.下面是写到第一节<<妙无>>时产生的一个臆断:无与悟、吾、屋同音,这里面是不是有深意呢?也就是讲从音律的角度词汇的发音是不是和其自身的意义是不是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呢?
还有第三节<<意念>>的时候,我有以下解释,不知道妥善否?
三、意念
“意”在词源上怎么讲呢?
意:从心从音,即心之音、心声。在音乐中有“内听”,“内听”体现在艺术作品欣赏中就是“内视”,而佛家修行讲究的是“内观”,这里讲的都是“意”。它是一种感性的思维方式。
念:从今从心,既今之心、今在。现代汉语中它有读、思念两个意思,其实就是读心,表达一种“今在”的概念。《说文解字》对“念”字义的解释为:“常思也。”我觉得不妥.
“意念”两词很好的把哲学中的“存在”与“意识”结合在了一起,“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存在。”中国人很聪明用“意念”把他们结合了起来,(这一点《现代汉语词典》又有纰漏,该典中把意念等同念头和想法。)但至此也停止了对“存在”与“意识”之间的逻辑思考,徘徊于心性论里面。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3-27 20:00:00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7 16:07:00
我最近在写<<意论>>,其中有不少迷糊的地方.下面是写到第一节<<妙无>>时产生的一个臆断:无与悟、吾、屋同音,这里面是不是有深意呢?也就是讲从音律的角度词汇的发音是不是和其自身的意义是不是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呢?
==========================================================
呵呵,关于声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系问题,清代学者早就发现了,可见古今思维相通,意见相合.
无与悟、吾、屋同音,这里面是不是有深意呢?
答:无(無)实际上是舞的本字,甲骨文里只有无字,没有舞字.甲骨文里像两人手执物而舞之形.
吾==就是我,用于自称.悟是个形声字,借了吾的声音.至于屋就不一定与之有关系了,因为同音字很多.
记住:意义有关联的字必须在字形上和字音上有联系,才能成立.单纯说同音,意义就有关联就不行了.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3-27 20:10:00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7 16:07:00
“意”在词源上怎么讲呢?
意:从心从音,即心之音、心声。在音乐中有“内听”,“内听”体现在艺术作品欣赏中就是“内视”,而佛家修行讲究的是“内观”,这里讲的都是“意”。它是一种感性的思维方式。
念:从今从心,既今之心、今在。现代汉语中它有读、思念两个意思,其实就是读心,表达一种“今在”的概念。《说文解字》对“念”字义的解释为:“常思也。”我觉得不妥.
==============================
意:从心从音会意,音就是声音,言语.本义就是说用心去考察别人的言语就知道他的意向.
念:《说文解字》对“念”字义的解释为:“常思也。”是对的,就是长久思念.你的今之心、今在实际上是把今当成一个意思,可念是个形声字,今只是表示声音而已,没有别的意思.你用哲学思维去解释,就不一定符合字的造字本义.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7 20:57:00
1.无与悟、吾、屋同音,这里面是不是有深意呢?
-----------------------------------------
我认为肯定有深意,你从人的感觉,语气的角度去解析啊!不要局限在字词的表像上.你感知一下啊!
2.今只是表示声音而已,没有别的意思.
-----------------------------------------
你打死我,我也不同意.从"今’到"念",怎么个"声音"法啊?大清《康熙字典》对“念”字义的解释为:“念:黏也。意相亲爱心黏著不能忘也。”是不是可以参考一下?佛家说:"活在当下".今天的心,心存当下为“念”?
3."丈"(应该是仗字)和"义"之间是修饰关系,和拐杖没有什么联系.
-----------------------------------------
你看它们长的不象吗?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3-27 21:39:00
翼翼同学,我问一下,"七"和"凄"同音,他们有什么微妙的联系吗?
我主要是从造字本义上去解释的,而你参考了佛家,哲学,你那样解释完全可以,只不过有些牵强而已.毕竟古人不是这个意思.
3."丈"(应该是仗字)和"义"之间是修饰关系,和拐杖没有什么联系.==================仗和杖,很显然是有关系的.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7 22:10:00
观太老师,我说一下,"七"在中国有"北斗七星","七在古代数术观念上,是神密的变化漠测的变数。""化"字就有是"人+七",变化自然产生分歧,同时七*七节,牛郎与织女不得见,七\妻\凄又同音,难道不凄凉吗?西方定七天为一周,歌曲<<黑色星期天>>应该听过吧,同时国外忌讳13和星期五这些也都是单数,单数相对于双数本身就表达出不完美的意思.7天也是月亮盈亏的周期,亏也有不完美的意思.同时“七”与“匕”有联系,还不够凄惨?
郑板桥在《题画竹》中还说:“竹称为君,石呼为丈。赐以嘉名,千秋无让。空山结盟,介节贞朗……”.那这里的"石呼为丈"什么意思啊?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3-28 12:43:00
我的翼翼同学,我说什么好呢?呵呵,有进步,哈哈!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8 13:30:00
九问:
1.阴、阳两字的古义是背日和向日,为什么要加个左耳旁啊?没有什么深意吗?
2.哲:《说文解字》说: 哲,自称也。 《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说,这个哲就是“吾”、“我”的意思。鸿毛先生主编的《说文解字词典》中,对哲学的“哲”字做如下解:哲,复合字。到底怎么解释?
3."老子":<<老子>>的作者真的是老子吗?老子一直讲事物的对立关系,是不是老子本身就是一个对立关系,而不是人名?周公有句"与人若考",怎么理解呢?老子有"物壮则老,是谓道".
"老","考","孝"又是什么关系呢?
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这里为什么没有用"丑",却用了"恶"?
5.按《说文解字》,“理”者“治玉也”。(《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作为动词的“理”后引申为治理(《诗经.大雅.江汉》:“于理于理,至于南海。”)、治疗(《后汉书.崔寔传政论》:“是以梁肉理疾也。”"理"和"治玉怎么联系起来的呢?
6.《说文解字》释“殆”曰“危也”,而释“危”曰“在高而惧也”,是“殆”即“危”而有“畏惧”.那’殆"和"始"有什么干系呢? "
7."性""和姓"怎么造出来的,有什么不同?
8.鲁班又叫"公输般"两个ban有什么联系吗?
9.我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了?(终于够"九问"了.)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3-28 14:43:00
翼翼同学,对于你的强烈的求知欲和好问精神,我表示敬佩!
<答九问>
1.首先要说的是,你是按照正楷字来解释的,我们知道汉字在小篆体的时候,完全可以从字形上看出意义.但是演变成正楷字后,就完全破坏了,不容易看出字的本义了.
阴【陰】从阝,(右边部分)声.本义是水的南面,山的北面,太阳一般晒不到,所以昏暗.
阳【陽】从阝,昜声.和阴相反,本义是水的北面,山的南面,太阳一般能晒到,因而明亮.
阝在小篆里写作阜,阜就是小山包,土堆.凡是现在简化字里是左耳旁的字,都和山,石有关.比如陵,阿==大土山;陆==又高又平的土地;阴阳都和山有关.
==============================
2,哲:《说文解字》说: 哲,自称也。====老兄,我没见过这样的解释,你弄错了.
哲,形声字,从口,折声,本意为明智.
3,老子写<老子>实际上还是个疑问,因为在学术界意见很多,我也不太清楚.至于名字的问题,子是春秋时期对人的普遍尊称,老是他的生理特征.不存在什么相反的问题.
老和考,本义都是一样,指老年人,七十曰老.甲骨文象老者倚杖之形,
老子有"物壮则老,是谓道"(你少了一个不字)=======事物过于强壮就会衰老,这就不符合"道".
周公的"予仁若考"(我心怀仁心而遵从祖先),金文里考与孝的写法一样.
==============================
4,丑,是干支名.指容貌难看的,古代写作醜,他的本义是可恶,没有难看的意思,那是后来引申出来的.恶,本义为罪过.还有古文有惯用法,就是美,恶相对,是个习惯而已.
5,理,从玉,里声,就是顺着玉的纹路来琢磨它,这是古人造字的规定,从玉,就和玉有关了.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3-28 15:02:00
6,殆,从歺 ,台声.歺 就是肉分解后剩下的残骨,楷化后也写作歹,所以有这个偏旁的字多于死,危险有关.
始,从女,台声,本义为女子初生.虽然他们都有谐声关系(都有声旁"台"),但是他们的形旁不一样,这就决定意义没有什么关系.
7,生,金文象草木从土上生出.性,从心,生声.本意就是人的本性善良的属于阳的心气.
姓,由女由生会意,生也是声旁,这个字是个会意兼形声字.本义就是人出生的那个家庭的姓氏.古代的神圣的母亲,由于上天的感动而生育子女,所以叫"天子"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3-28 15:13:00
8,这个问题,可能是同音字误写造成的,<史记><后汉书><文选>写作"般",<广韵>写作"班",<墨子>写成"盘",般班-上古都是帮母字,声母都是B,盘的声母上古时期也是B,可能人们书写时混淆了,这种情况很常见.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3-28 15:15:00
质疑:
2.《说文解字》说: 哲,自称也.《说文解字词典》中,对哲学的“哲”字做如下解:哲,复合字。折,断也.先否定,再思考.而你的哲的解释不怎么"明断".
3.存在的"存"是才+子,即小草+小孩.子怎么没有小孩的意思呢?难道古代表示小孩就是"幼"?
4.美的本意就是漂亮的意思,醜没有难看的意思?它带"鬼"了啊.
6.始,殆一个开始,一个有几乎,差不多的意思表示"完".还没有联系吗?
7.古代的最开始都是母姓,姓氏大都带女字旁,比如姜,姬等."性别"和"姓氏"都是一种归类的符号,没有联系?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3-29 19:28:00
回复:
2,我不知道你用的是哪个版本,反正我没见<说文>这样解释哲字,而<说文>解释"吾"的时候才是-自称也.
3,"存"本意是"慰问",是个形声字,从子,才声.不是你所解释的那样.
4,醜当然有难看的意思,我只是告诉你它的本义而已.
6,我说了,我是告诉你字的本义,我并没有否认它有其他的意思,你认为他们有联系,是完全可以的.
7,你是用哲学的角度去看待字,认为很多字有联系,那是因为你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不是字的本身去考虑,而答案是他们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1 19:34:00
<<周易>>的"易’字.
刘文英编<<中国哲学史>>中讲:<<周易>>之"易",则是表示阴阳变化的一个普遍性的概念."易"字的结构是上"日",以日之形象阳;下从"勿",以日影之形而象阴,"勿"乃日影之形"\\\"的讹变.....由于中国上古天文以日影长短观测阴阳之消长,"易"字正是从阴阳消长中引申出"变易"之义.
翼翼:中国上古以"立干见影" 来测量时间,即"阴阳之消长".所以"勿"应该就是"影"的简化.我们知道素描中刻画物体的阴影的时候往往用"\\\"表示,"影"字怎么来的呢?影,阴,隐和易它们之间有关系的呢?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4-2 20:24:00
回复翼翼同学:
易,实际上就是蜴的本字,就是蜥蜴.甲骨文和金文里都象小蜥蜴的样子,它是个象形字.而不是什么上下结构,所以刘文英编的<<中国哲学史>>的解释是错误的.
还有郭沫若在<文史论集>中认为易是益的简化,这个作个参考.
那么易怎么会有变化的意思呢?这个显然是受了许慎的"日月为易,象阴阳也"的影响,而易又是<周易>的简称,所以会引申出变化的意思.
古人是用日晷来测量日影长度,从而计算时间."影"这个字是很晚才出现的.
不过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影,阴,隐的音都比较相近,而且意思都和阳光(光线)有关,这就说明语言和意义上有联系.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4-2 20:35:00
再给大家讲个故事吧,秦朝建立以前,表示人犯罪的字写作"辠"(上自下辛).
可是秦朝建立以后,"皇"成了帝王的专用字,而且隶书中"皇"和"辠"非常相近,秦始皇经常分不清这两个字.
于是,姓嬴的就把专门表示一种捕兽网的"罪"字来代替"辠"字.
最后,"辠"就消失了.而罪就大行于世了.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4-7 21:59:00
欢迎喜欢汉字文化和汉字学的朋友广泛交流意见!!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11 03:39:00
关于“羊”字
1.義: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我有点不明白“義”怎么就怎么简化成了“义”?
我:会意。从戈,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
这里“我”演化为第一人称代词出于宗教祭祀?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長去聲。劒戟總名。唐制,殿下兵衞曰仗。正如观太说的“仗是后来才有的字,本义是刀戟之类的兵器总称”。但只有在康熙词典里面看到这个解释。
如果“我”有表示仪仗的意思,那么“义”和“丈”(仗义)之间的联系就找到了,都有表示仪仗的意思。
2.美:会意。金文字形,从羊,从大。对于美的理解目前大致有四种:
A、《说文解字》: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
B、宋代徐铉等注《说文》,补注曰:“羊大则美,故从大”。
C、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七有辩:徐铉谓羊大则美,亦附会耳。伦谓字盖从大,芊声。芊音微纽,故美音无鄙切。《周礼》美恶字皆作媺,本书:媄,色好也,是媄为美之转注异体,媄转注为媺。从女,媺声,亦可证美从芊得声也,芊芋形近,或讷为羊,或羊古音本如芊,故美从之得声。当入大部,盖媄之初文,从大犹从女也。
D、萧兵在《楚辞审美琐记》一文中说:“美的原来含义是冠戴羊皮或羊头装饰的大人(‘大’是正面而立的人,这里指进行图腾扮演、图腾乐舞、图腾巫术的祭司或酋长),最初是‘羊人为美’,后来演变为‘羊大则美’。”李泽厚与刘纲纪先生的意见接近萧兵,他们在《中国美学史》第一卷第二章第一节《关于美的思想》作了一个长注,引申发挥萧兵之见,其大略谓:(1)细审甲骨文、金文“美”字,“皆由两部分组成,上边作‘羊’,下边作‘人’,而甲文‘大’训‘人’,象一个人正面而立,摊开两手叉开两腿正面站着,‘大’和‘羊’结合起来就是‘美’。这些字形,都象一个‘大人’头上戴着羊头或羊角,这个‘大’在原始社会里往往是有权力有地位的巫师或酋长,他执掌种种巫术仪式,把羊头或羊角戴在头上以显示其神秘和权威。……美字就是这种动物扮演或图腾巫术在文字上的表现。”(2)原始人的图腾崇拜,“往往跟当地的人类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羊图腾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羊在原始经济生活中很重要,所以世界各古老民族都有丰富的关于羊的记载、神话、传说和故事。……牧羊民族、牧羊人所扮演的图腾羊、跳的图腾舞,就是最美的事物了。可见美最初的含义是‘羊人为美’,它不但是会意字,而且还是个象形字。”(3)“原始社会变成了阶级社会,‘羊人为美’的图腾扮演仪式也不大举行了,大字也从‘大人’变成了形容词‘巨大’、‘硕大’、‘伟大’之类,美字的古义含糊了,泯灭了。于是人们把它当作纯会意字。宋朝徐铉注《说文》时就说:‘羊大则美,故从大。’《说文》说:‘羊在六畜主给膳也’,当然越肥大越甘美。‘羊大则美’虽然不是最古老的美的定义,但离最初的健全的审美活动和价值判断不远。”“美由羊人到羊大,由巫术歌舞到感官满足,这个词为后世美学范畴(诉诸感性又不止于感性)奠定了字源学的基础。”
E、笠原仲二先生1979年出版的《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2]一书中所表述的最基本的思想,其开宗明义第一节之题为:“‘美’字的《说文》本义和美意识的起源━━味觉美。作了补充阐释:“第一,视觉的,对羊的肥胖强壮的姿态的感受;第二,味觉的,对于羊肉肥厚多油的官能性的感受;第三,触觉的,期待羊毛羊皮作为防寒必需品,从而产生一种舒适感;第四,从经济角度,预想那种羊具有高度的经济价值即交换价值,从而产生一种喜悦感。”
F、陈良运在他的〈〈美的考索〉〉上篇:“美”的观念发生与拓展,引言、第一章中讲道: 1、“羊”为女性之征,“大”为男性之征,男女交合,“美始于性”。 2、羊因柔顺被归于阴性之属,“雄张”之“大”为阳性之属,阳气上升,阴气下降。3、升华到观念性的“利”、“益”、“善”之美。这一条应该说是附庸性的,兼及“美”的一些相关观念,以存《说文》“美与善同意”之义。详细可以参考陈良运在他的〈〈美的考索〉〉http://www.wenyixue.com/new/jswj/content/chenliangyun/chenlianyun001.htm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4-11 10:05:00
呵呵,有点考据的味道,赞一个!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14 02:09:00
观太:一 二 三 ......为什么数字到了四,就不用横表示了呢?"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四: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四,阴数也。四分之。——《说文》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六: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说文》,即入+八=六.
七: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说文》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七出(旧指休妻的七种理由:无子,淫泆报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
八: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说文》。段玉裁注:“今 江、 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
九:【列子·天瑞篇】一變而爲七,七變而爲九,九變者,究也。又算法曰九九。陽之變也。象其屈曲究盡之形。凡九之屬皆从九。——《说文》。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14 02:51:00
十: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只有"十"很好理解,我觉得十指交叉可能是使"十"从结的一横一点,演化为十字形的关键)
一:一二三作壹貳叄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属皆从一。弌,古文一。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说文》。
二:【易·繫辭】分而爲二,以象兩。地之數也。从偶一。凡二之屬皆从二。弍,古文。
三:參天地而独立兮。——《汉书·杨雄传上》。师古曰:“參之言三也。”【韻會】三相參爲參,五相伍爲伍。古代军队的编制:一伍(五人)。应该可以断定先有三,后来有了叁到参.也可以断定先有五后有了伍.
所有的数字中只有五,六,七不好理解.特别是五,说文解字:"午"啎也。五月,陰气午逆陽。冒地而出。此予矢同意。凡午之屬皆从午。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14 03:54:00
关于"衣"字
"在古代的黄帝、尧舜时期开始有了衣裳,结束了史前那种围披状态。人们穿着这种式样的衣裳,拜祭祖先和天地。人们从经验中得知,早晨天未亮时,天空是黑色(称"玄"),上衣如天,所以用玄色;而大地为黄色,下裳如地,服色即用黄色,以此表达对天和地的崇拜。远古时期,以上衣下裳代表服式,又有上衣下裳相连的’深衣制’,这种深衣形式在那时男女没区别。"也就是说中国古人在史前的时候是"围披"的,黄帝、尧舜时期开始有了衣裳,但这个期间应该有个过程即先有衣(衣: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本义:上衣),这里所谓的衣应该就是一个长筒子,也就是讲最开始的人没有穿内裤的,后来有了御寒意识就开始把双腿包裹起来,但为什么保留的深衣的特色呢?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尚古,保留古人的形制;二可能就是如鲁迅说说的没有穿内裤,即便见到尤物,下身有反映,也让外人看不出来,避免尴尬,男人对此可能也讳莫如深.
裳,在《说文》为“常”的异体字。“常,下裙也。裳,常或从衣。”裳的来源可能是:常+帬(裙)=裳;也可能如郑笺说:“裳,昼日衣也。”也既:常+衣=裳.如果是第一个解释,那就是说只有当裙出现的时候才会有裳的孕育,也符合对衣的推理,先有筒子衣再到"联接群幅"的裙,最后有了下衣的统称"裳".这也就是为什么"衣"即可统称衣服,也可单表上衣的原因.但在甲骨文出现的时候"衣"和"裳"已经有了明确的分野,所以"衣’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但后一个解释"常+衣=裳’更加直观,这个可能更加接近古人造"裳"字的本意,既裳表昼日衣,因为正如前文提到的古人一般没有内裤的所以晚上睡觉也不脱下衣"裳"."裳"为什么会表示裙子,我想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它和"赏"同音,裙子赏心悦目,中国人的意象能力一向为世界称道,所以这样的联系的产生应该很自然,那么第一个假设"常+帬(裙)=裳"就不成立了.
但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个折中的观点---二者兼而有之,因为还如上文表述我们古人宏观意象能力太强了,很多东西留与后人意想吧.(翼翼\文2007.4.14)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14 16:20:00
"华夏"词源之我见
三种说法:
一、“华族、夏族”说
虞帝舜名曰“重华”,“重华”的“重”是远古少昊氏部落中的一个氏族名称。这个氏族在帝颛顼高阳氏时代担任过部落联盟世袭公职“句芒”(木正,相当于今之林业部长。见《左传•昭二十九年》)。“重”是舜所在氏族名称,而“华”才是舜的名字。后来“重华”的谥号“舜”被广为流传,他的名字“重华”中的“华”则成为了“族称”,其本名反而逐渐淡漠,所以后人们习惯称其为“舜”而非“重华”。“华”作为族称见之于《尚书•周书•武成》,意思是指先圣王的后代,即远古社会的贵族。
二、华服说
语见《左传》--“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中国素来有 “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称谓。
wuyong :“中原地区黄河流域(以河南为中心)的经济文化发展较快一点,当然最主要的外在标志就是穿不穿或者是穿多少衣服了,中原地区的穿得多且好,周边地区的穿得少或不穿,这就形成了一个很直观反差,华和夏最初还是指得衣服的华丽博大,这既是周边蛮夷对中原人的指称,也是中原人的自称。”
小秋:“苏州人,是不穿衣服的,泰伯是苏州人的祖先,当初让位给了自己的弟弟,带着另一个弟弟,奔吴,世称"泰伯奔吴",他就是光着身子进来的,因为谁穿了衣服进入吴地,是要被杀头的.那时苏州人可是很蛮的.”
景观天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释黄帝:“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 至于华夏一词的来历,有考古学家认为“华”即花,原为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后来和燕山脚下的龙图腾标志的部族,形成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所以有“华山玫瑰燕山龙”演变发展为“夏商周及晋文公”之说。“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大百科全书》说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称为夏族,“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楚失华夏”之说,这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
三、华夏的三支主要来源:夏人、商人、周人
王钟翰《“华夏”一词来源》:夏、商、周三族起源与兴起的地区不同,祖先来源各异,但商、周两族,都认为其祖先起源与兴起的地域是大禹所开拓的“禹绩”,即在大禹奠定的疆域之中......周人又称其兴起的西土为“区夏”。《尚书•康诰》说:“惟乃丕显文王,克明德慎罚……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是说文工以修德爱民,团结了周围一二邦,开拓了西土“区夏”。这区夏,是古今语法词序的倒置,即为夏区。又可称为“有夏”或“时夏”。“有”为语助词,“时”即“是”,即“这个”。这些地域称谓都是指保持夏文化的地方。①周人以夏文化继承者自居,并以此为号召以区别于东土之商......以上西周所封同姓与异姓诸侯,同称为夏,号为诸夏,并以原商朝统治中心地区称为东夏④,诸夏又号为中国,以与夷狄相对称。这样,便构成了民族的雏形.....“中国”的称谓,最早见于周初武王、成王时,不仅见于《尚书》,又有出土《何尊》铭文的实证。其义初与商朝称都城为“中商”同,以与四土相对,是指京师;扩而大之指诸夏分布之区。《说文》云,“夏,中国之人也”,是指认同为夏人和继承夏文化的人,以与边疆各族相对而言,称为“夏夷”、“中国与夷狄”⑤。这样,“夏”由地名而为部落名、朝代名,到西周已发展为民族名称。诸夏各支来源与祖先传说实际上是不尽相同的,但到西周已认同为夏,生活在禹绩与夏区,都是黄帝和炎帝的裔胄……夏、商、周三族到西周时已有了共同的族称(夏、中国),共同的地域观念(禹绩、夏区),共同的祖先观念(黄帝为共同始祖)……
臆断:
A.关于“重华”的理解:
1.《尚书.舜典》:“瞬曰重华,协于帝。”唐代颖达疏解释重华来由:此舜能继尧,重其文德之光华,用此德和于帝尧,与尧俱圣明也。重华:舜的名字,姓姚,又作姓“为”女旁,号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
2.我的臆断:“重”与“华”有间接关系。
重:厚也。从??東聲。凡重之屬皆从重。柱用切〖注〗徐鍇曰:“??者,人在土上,故爲厚也。”
華:会意。从芔,从芌( xū)。“華”的本字,上面是“垂”字,象花叶下垂形。本义:花。
“重”与“华”都与“垂”字形似,“垂,远边也。”--《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疆也。”--《广韵》,也即他们都有“垂”的意思,一个是“象花叶下垂形”;一个是受地球引力的“垂”,故而重。同时重 有重复的意思,花也有重叠的形态。可不可能“重”与“华”在大禹的名字中都表示“花”的意思呢?
古代医药,吃住艰苦寿命很短暂,比如中国最早出土的黄帝的画像. 画像上的黄帝没有胡子,是一个帅小伙 ,但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一直把黄帝当作老头来看待. 这是一个错误.因为上古时代的人,平均寿命20岁左右 ,所以黄帝应该是个帅小伙,不是人们传统思维中的老人形象. 同样大禹的寿命也不是很长,他平身的故事一定很多都被英雄化了,那个时候中国的汉字数量很少,人类在劳动中积累经验创造了从花到华丽概念的“华”字,并在大禹的时代成熟,所以他被冠以“重华”的名字。
B.关于“中华”的由来:
一说: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居中”的“华夏族”自然就是“中华”了,若建国则是“中国”。(见于)“中华”这个概念的形成我认为可能在“中国”“华夏”之后,即“中华”=中国+华夏。因为“中华“表示中国很晚才被公用,特别是西学东渐的时候引进“民族”的概念后,“中华”才突显出来。
C.关于“夷”的延伸:
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说文》持弓的大人为“夷”,古代的部落战争武器为弓,所以“夷”有了杀戮的意思,如“夷灭者数十家。”--《汉书.李广苏建传》又因为音一、有平定的意思,所以延伸出了“平”的意思。
D."华夏"词源之我见:
从《汉典》夏: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 xié),人头。臼( jù),两手,攵( 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也称华夏、诸夏 [Chinese],我们可以看出夏的本意应该是个人。《淮南子》记四方之极有云:“北方之极:’自九泽穷夏晦之极,北至令正之谷。’”东汉高诱注谓:“夏,大也。晦,暝也。”
从字义上来讲,华者,美也,夏者,大也,连缀而用之,其词义雍容至美。“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中国古代的建筑因为技术原因只能求广为“广厦”,现代建筑可以高大了为“大厦”。“大象人形”所以华夏本来语意就是“着华服的人”的意思。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语意,才使其可以经历历史的蹉跎,最后萌生了它的政治意义和文化界定,从华夏到诸夏再到华夏。(翼翼\文 2007.4.14)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4-14 20:38:00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14 2:09:00
观太:一 二 三 ......为什么数字到了四,就不用横表示了呢?"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
呵呵,提的有趣,罗马数字不也是到了四就是变化形式了吗,可见古人思维相通.
原因很简单,如果四,用四横表示的话,那么六,九,十呢,难道要划六横,九横,十横........太麻烦了.
还有人类的数字集合的形成,是不一样的.在非洲很多部落,居民只能数到五,以后的数字就没有了,这是他们的特定思维所致.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14 21:17:00
观太:亲一个.:)
答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人很容易分辨"|||",但对分辨"||||"却产生了不安定的情绪.比方西方古典建筑的立面是三分法,同样中国的建筑立面也有三部分组成:台基,立面,物顶.为什么呢?人们空间认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们可以面对三,立足四.""面对三"指分辨你,我,他构成稳定的三角围合空间,当看到"|||"的时候,他可以假设其中的一个是自己,一般是第一个和中间一个,这点也符合人对平面的感觉,再多一个数,这种潜意识里的自我假定就会被打破,产生人内心的不安;"立足四"指人以自我为中心产生前后左右的方位感.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15 13:34:00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抑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话即是演绎《易》的易理,也是创造汉字的原理。
1、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是“外圆内方”。这法于古人的“天圆地方”的理念。“○”是“[”的简化形式,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图形。“○”的周长与直径相比是一个常量(π=3.14159……),“π”是物质世界“变易”中的“不易”,可谓“万变不离其中”。“○”是在线条长度固定时,可以占据的最大“宇宙空间”。可见,汉字的“外圆内方”结构是“完美”和“节省”的构造方式。
2、“五”之说
“五→二乂”字,《说文解字》说“五,五行也,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可见,“五”字乃指“天地阴阳相交,音同‘戊午’。戊,为天干第五;午,也指五月”。在著名的《河图》、《洛书》中,“五”安排在图的中间,也有“阴阳相交”之意。“天”是最大的“阳象”,“地”是最大的“阴象”,“天地造化五行”。“五行”是古人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即:金、木、水、火、土。
3、五种基本笔画
笔画指构成楷书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所有笔画归纳为五种标准的结构,即:横(一)、竖(丨)、撇(丿)、捺(丶)、折(乙)。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15 13:35:00
4、汉字起源和演变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⑴ “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的进化。例如:“ma、ba”用于代表“妈、爸”可能是从哭声“啊……”中分化出来。语音进化到现代,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汉语中大约有4×400=1600种声音。语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从现代语言中可以分辩出一些线索。例如:
“鹅、鸡、鸭、猫……”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据其叫声而定其名的。
“哈、喔、嘘、哎唷……”等声音是直接表示人类在不同情绪下的自然发声。
“五→午”、“苗→渺”、“木→冒”……音相通,意相联。
【原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⑵ “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面临的是生存和种族延续问题。在与大自然和猛兽毒蛇等的斗争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形”或“画”来表示事物。例如:远出狩猎,为了不至于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树干上做一些标记。人类在狩猎时,也注意观察野兽的足迹,以辨别出野兽的特性。另外,人类也可能出于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画上“日、月、人、山、木、屮、动物、祖先……”等图象。
《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
【原文】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háng 野兽经过后留下的痕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
“审(審)→宀番→宀釆田”,“番”谓田中野兽的脚印。“釆”辨别也,象兽指爪。“审”,悉也。
【原文】釆,辨别也,象兽指爪,分别也。兽足谓之番,从釆、田,象其掌。审,悉也,知审谛也,从宀、从釆。悉,详尽也,从心、从釆。释,解也,从釆。釆取其分别物也。
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拼音文字是由原始图象向表示声音的字母方向发展,以语音作为主体。汉字由原始图象向“象、数、理”方向发展,用不同的图象来表示各种各样的意思。
⑶ “象”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这些基本部件相互组合,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组合,产生用于表示各种事物、各种意念的诸多文字。
【原文】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如:“明→日月”、“易→日勿→日月”,“旦→日一”(下边的“一”表示“地”,与“?”卦三阳爻象“天、人、地”相通),“显→日业”(“业”,表示地上有茂密的树木,“日”已上树梢,太明“显”了)。
这些字还可以组成更多的字。如:“盟→明皿”、“踢→易”、“湿→氵显”、“但→亻旦”……。
造字和易理在这里完全相通,即所谓的“取象生理”的模糊思维和“阴阳互动”的二分原理。
⑷ “数”概念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无”和“有”。没水喝会渴,没东西吃就会饿。“有→月”字中“”表示手,“月”表示肉。“有”字原意“手下有肉”,有肉吃就不会挨饿。“有”进一步分化形成“一、二、三、多”等数的概念。
“数”向易符方向演变,逐渐从文字中分离,形成八卦,并在历史上的夏、商、周时期形成《易经》(《连山》、《归藏》、《周易》)。例如:奇数(一、三、五、七、九)和偶数(二、四、六、八、十)是两组不同性质的数。若奇数属阳,偶数则属阴。在《河图》和《洛书》中以“黑、白”或“实心、空心”分别表示。《易》中用“阳爻、阴爻”(、)表示。数字“一、二、三”中若按《易》之思维,将“一”视为阳爻“”,“二”即为“”,“三”即为“?”。按阳爻重叠之原理,将阴爻也重叠,即为“、、?”。若再将“、”符号组合,即产生所有的易符。
研究“数”的加减乘除为算术。研究“数”的“象”,并且以“象”说“理”,这是演绎《易经》了。汉字中,字根重叠现象比比皆是,这是“数理”在造字中的具体表现。例如:
唱→口昌→ckv(“唱”,从口、昌声)
哭→吅犬→kv(“哭”,从吅、狱省声)
噪→口喿→口品木→zkv/zkvm(“喿→品木”,表示树上有许多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品”三口,评头品足。)
嚣→页→xvy(“嚣”,从、从页。页,首也)
土→十一→ti(《说文解字》中,土→二丨,从二,二为阴数,象地。模糊元码中按直观分为“十一”,与“士→十一”相同。)
【原文】二,地之数也,从偶。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
坏→土不→ht(坏,一说瓦未烧,毁也。)
【原文】坏,丘再成者也。一曰:瓦未烧,从土、不声。
圭(gūi)→土土→gtt(圭,瑞玉也,上圆下方。)
【原文】圭,瑞玉也,上圆下方。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皆七寸;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皆五寸。以封诸侯,从重土。
垚(yáo)→土圭→ytv/ttt(元码字典)(垚,土高也。如:堯→垚兀,高也,从垚在兀上,高远也。)
【原文】垚,高也,从三土。尧,高也,从垚、在兀上,高远也。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又如:金→鑫,木→林→森,水→淼,火→炎→焱,又→双,人→从→众,乂→爻……。通常,字根相重表示“多”,三重表示“众”。
(翼翼:"众"的大写是"眾""衆",字形为太阳下的三个人,到金文“日”讹变为“目”。表示众多的意思;也表示某一种身份的人,如同现在的“群众”。甲骨文中的“众”与“众人”从事农业生产、战争、狩猎、做工等。是商王朝的劳动者,其身份为奴隶还是平民,众说纷纭。众)
⑸ “理”是“象、数”的扩展。汉字外延的演变主要是通过“理”来扩大的,即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例如:“明”本意是明亮,延伸出“眼睛看得清楚、心里明白、事情变得明显……”等。
上述汉字演变的五个阶段“音、形、象、数、理”,本质上也是创造汉字的五种基本方法。兹举一例说明:
“猫→犭苗→犭艹田”字,“犭、屮、田”都属于象形,猫叫声“miǎo”,所以,“猫”声定为“māo”,造字时声部用“苗”字表示。“苗→艹田”,音通“渺”,意为“田中渺小之草”。猫可能是在神农氏农业耕种时期,才被人驯养用于对付损害农作物和粮食的老鼠的。定十二生肖可能要早于这个时期,这也许是猫没被收录的原因。汉字造字时,若两个重叠表示多。“艹→屮屮”表示草多,这是汉字造字中“数”的概念。“苗”本意小苗,“苗”字也延伸为“可培育的人才”,盖小孩、小苗相象,理则相通。这样,“苗”字外延就扩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15 13:41:00
这样,“苗”字外延就扩大了,这是,“理”的例子。从“猫”字的解剖中,可以看到“声、形、象、数、理”五种基本造字方法,并能看到汉字演变的历史沿革。
--------------
该文写的很出彩,特意推荐.作者可能是 xy279199860,但我不确定. 因为多处见到"转载",其中有:http://xy279199860.bokee.com/3797262.html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15 22:52:00
昨夜读李晓,曾遂今著<<美的盛宴>>讲到晚期仰韶文化的符号意义一小节的时候,列举了大汶口陶器符文中的一个在甲古文之前的符号,文字学家唐兰认为,"日下从火"为"昊"字的本字,怀疑是远古少昊族时代的产物;在传说中与少昊建都穷桑相合.我想起了自己在<<"华夏"之我见>>中对’重华"的解读,虞帝舜名曰“重华”,“重华”的“重”是远古少昊氏部落中的一个氏族名称。"重"是不是重部落的国徽什么的,许慎在<<说文>>中认为:重,从壬东声,人立在地上,故厚重.许慎本人字叔重,他对重的理解是"慎重"?
一个小故事:黄帝责备仓颉后期造字马虎就找了位老人,老人对仓颉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16 14:37:00
“S”形与三角形
[英]威廉•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中讲到“米开朗琪罗对他的学生马库斯说只有金字塔和蛇形可以作为构图”。
关于“S”形
“亚里士多德和一些哲学家都认为火最能体现运动的形态,只有运动才是审美构图的最高范畴。” 在佳士
得拍卖中雕塑大师布郎库西的《空中的鸟》,成交价2745万美元。此价格创下其个人作品的最高记录,同时也创下雕塑品拍卖的世界最高价格记录[1]。这件作品以S形曲线线完成了与天空的对话,它犹如一只火烈鸟,冉冉在升。
一个学艺术学的网友独夫曾经论述书法艺术的时候说,中国的书法字如果设定它的中轴,就会发现字体呈现S形摇摆的构图。我对此观点一直狐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中国字由上至下,由左到右写的,显然暗合了这一条“潜规则”。中国对S形自来不陌生,传统服装中的纹饰、古典建筑中的藻井等都是模仿植物的形态,都是S形的体现。中国传统抽象的图腾符号“龙”和“凤”都是S形的构图,太极图更是如此。
常识告诉我们女性较之更具有美感,自然也是因为女性身体以S形流线不仅增加了可读性而且符合视觉规律,毕竟人的眼睛以及整个神经系统都是柔和的曲线构成。
关于三角形
米开朗琪罗从一件古典雕塑中发现构图美的法则,后人称这件雕塑为“米开朗琪罗的躯干”。该躯干构图上满足三角和“S”形构图的双重特制,犹如罗丹的《思想者》,罗丹崇尚米开朗琪罗,受其后期影响很大,罗的《思想者》有没有受到米的启示,现在我无从知道。
以疯狂著称的女建筑师哈迪德以消防站获得2004年普利策大奖,该建筑诱人的就是那个入口的经典透视,可以看到这个透视明显是三角构图关系,我们知道只有鸟瞰才能获得三点透视(也叫斜透视)的效果,但哈的东西却突破了这个结,"释放"了“限定”(见《建筑师》114期“对限定的精彩释放”),实现了在视平线上获得三角透视关系。同时类似的构图还有科布的经典代表作廊香教堂、赖特的流水别墅、尼迈耶的大教堂这些都是典型的隐三角构图关系(需要图示语言表达)。
分析这些经典建筑会发现,这些建筑在构图上都强调向上的动感和水平的延伸以获得与大地的回应。但相比中国的传统建筑却没有向上的动感追求,却是老老实实的“爬”在地上,中国古典建筑典型的屋顶、门窗、台阶三段式强调的是水平舒展,赖特受日本建筑的启发创造了“草原别墅|”的风格却依旧保留的西方烟囱的竖向关系。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的数字是“一、二、三”这样的横写[2];西方则反,“罗马人为了记录数字,便在羊皮上画出Ⅰ、Ⅱ、Ⅲ来代替手指的数;要表示一只手时,就写成“Ⅴ”形,表示大指与食指张开的形状;表示两只手时,就画成“ⅤⅤ”形,后来又写成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的“Ⅹ”,这就是罗马数字的雏形。[3]”这和中西方对三角的审美观不同导致的。我们的汉字以前也有三角性在里面出现后来却演变成了一律横平竖直的方块字。而楔型文字是有三角的[4],比较一篇汉字文章和一篇英文文章会发现,英文中大量的三角符号如“A、M、N、W、X、Y”等明显多余汉字中的。
在“三”与“Ⅲ”之间,我们可以看到:“三”中的我是回归大地的、回归自然的;“Ⅲ”的我是引而向上的、神的。
参考:
[1]拍卖数据http://pm.artscn.com/article.asp?id=1451同时贾柯梅蒂的雕塑《利奥尼夫人》以840万美元成交,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侧卧的母亲和婴儿》以570万美元成交。苏富比拍卖中,毕加索仍然是藏家最爱,他的一张北非妇女系列中的《阿尔及尔的妇女》以1860万美元成交,马克斯?贝克曼的《自画像》卖出了1681万美元。
[2]筑思:“四”为什么不是“||||”。
[3]罗马数字http://blog.sina.com.cn/u/4163c13e0100086a
[4]苏三《汉字起源于中东——兼论甲骨文起源之文化读解》以陕西的半坡文化为主的陶器文字符号以及三角形演化而来的形状,应该着重对比两河流域后期的楔型文字——它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当然了,由于双鱼座本身就是三角形状,也有可能仰韶文化出现的大量三角形是对于双鱼座这一天文星象的两重描绘而已。三角、六角都是双鱼座的符号,双鱼座还经常抽象为类似“H”的形状以表示“西鱼”与“北鱼”之间的联系,这一图形在仰韶彩陶里都可以找到对应(配图)。在最新的一次人口普查中,据说发现中国人有姓“H”的,假如可能的话对他们做出族源追溯或许会有些意外收获呢。许多专家曾经对彩陶上的符号做出过“鱼”与“三角符号”之间的过渡渐变关系,我也认为他们之间确实存在着这种有机联系。http://www.ccknet.com/mhhz/qy/2007-02-01/793.html
作者:观太  回复日期:2007-4-16 20:35:00
我的翼翼,你贴的这是啥子呀?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16 21:05:00
主要是美学讨论.后部分是"中西方数字形成之我见",没有前面的推论就没有后面的结论啊.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17 22:45:00
观太:老子写<老子>实际上还是个疑问,因为在学术界意见很多,我也不太清楚.至于名字的问题,子是春秋时期对人的普遍尊称,老是他的生理特征.不存在什么相反的问题.
翼翼:存在的"存"是才+子,即小草+小孩.子怎么没有小孩的意思呢?难道古代表示小孩就是"幼"?
赵世民对"存"字的理解: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对于王勃这联诗我们都通晓:“只要四海之内还有一个知己朋友,虽然远隔天涯,也好似近在邻居。”你如果知道其中一个字“存”的全部,再读此联诗,其意境就和原来不同。“存”现在发现最早的字形由“才”和“了”构成。“才”指草木初生,“子”指人的初生。人见幼小总生爱怜之心,所以“存”本义是“牵挂、相念、思恋、恤问”等意思。再看这联诗,“存知己”,“有”知己和“思念”知己,诗的意境有天壤之别。正因为相互思念,双方可洞穿时间和空间的无限距离,心神相通,“若比邻”。 《探秘中国汉字》http://www.cctv.com/program/bjjt/20050606/100421.shtml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18 01:00:00
释“毅”
(翼翼|文 2007.4.18)
豙,音:yì,豕字部。基本字义有两个,一个是“ 猪发怒,毛竖起。”加上“殳”[1]就是“毅力”的“毅”,赵世民解读为,人拿棍子趋猪,猪于是竖鬃奋进[2]。“豙”的另一个意思的“删夷,剔除。”为什么会有这个意思呢?可以运用刘熙的《释名》中的声训法[3]:“豙”与“夷”、“一”音近,与“夷”音近有了“删夷“的意思;与“一”音近,有了“恒一”的意思。
综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到“毅”字的由来世界上有两个渊源,即一是因为构字原因(辛、豕、殳)有了“奋进“的意思,“进”有向前的意思;另一个是因为音训的原因(与“一”音近)有了“恒一”的意思。(这也可以算作我修正赵世民的观点)
我们有两句诗,一句是明末清初夏完淳的“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4]用了个“毅魄”的词,后来康有为为袁崇焕祠墓撰写了幅楹联“自坏长城慨今古,永留毅魄壮山河。”[5]描写杨含恨魂回也用了七郎“毅魄”[6],怎么理解这个词呢?先看毅有:断果、有决、强忍、勇烈诸意[7]。隐含了一种间断、持续、氛围、感情等在里面,太丰富了,也正是这些数个“复多”的意义成就了“毅魄”这个词汇。
路漫漫以毅之兮,其重远兮以宏德。[8]
[1]《考工记》云:“殳长寻有四尺。”八尺曰寻,是其长丈二也。又《考工记》:“戈戟皆有刃。”殳不言刃,是无刃也。
[2] 赵世民《探秘中国汉字》(上):“遇到了比它更强大的野兽,或者说遇到了它的同类要争夺一个异性,它立毛的目的是什么呢?第一是自卫,第二是进攻。可见,这个“毅”我们这么看就能够感到它的内涵了,内涵是什么,是在困境当中振作起来,后来又加一个,这个是一回事,这个是手拿棍子在敲打、在赶这个猪,它指什么呢?就是指有外在的因素来逼迫这个猪,让这个猪毛立起来,让这个猪奋进,这是毅的本义。” http://www.cctv.com/program/bjjt/20050606/100421.shtml
[3]刘熙的《释名》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唯心的,但近30年来,因为语言学的发展它被再认识研究。它主张音近义通说,如:<释衣物>:"袢衣无里也。"又说:"有里曰复,无里曰禅。"<说文>:"禅,衣不重也>"《释名》未出"单"字,但知"单"是"禅"的源词,"复"是"复"的源词。<释言语>:"道,导也。所以通导万物也。""道"的本义是通路。指路叫导,"导"是"道"的派生词,以"导"训"道",为派生词训源词。http://jyubhzh.diy.myrice.com/xslw/xslwn/smyjzs2.htm
[4]明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云间”,即今上海松江,是作者家乡。“三年”句:作者自顺治二年(1645)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顺治四年(1647),共三年。 “南冠”,用春秋钟仪的故事。“灵旗”,汉武帝为伐南越,祷告太一,作灵旗。这里指抗清的旗帜。
[5]参考康有为《明袁督师庙记》
[6]“七郎---百箭攒心,心尤未死;毅魄归来,两狼泣下。”杨家军被困两狼山,派七郎去搬救兵。被潘洪乱箭射死,魂魄来到两狼山,杨业已碰死李陵碑。父子魂魄抱头痛哭。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921337.html
[7]汉典“毅”字http://www.zdic.net/zd/zi/ZdicE6ZdicAFZdic85.htm
[8] 毅之,我以为“之”应该是道路曲折难行的象形。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问题:豙意客家话:豙si,豙意——在普通话中为“中意”。对于这个“豙意”我却无法理解。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18 04:28:00
“东”到“懂”---音义词源
翼翼|文 2007.4.18
西汉扬雄所编《方言》第一卷第1条:“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 王念孙疏证:“《广韵》:‘爣,朗,火光宽明也。’爣与党义相近。” “党”古音属于阳部,这个很好理解:因为爣与党相近,而“党”古体为“黨”从黑尚声,火照黑为阳。同时如《釋文》说:“黨,音掌。”有敲醒的含义在里面。
“黨”和“東”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東”因为“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而表达了东方。“黨”和“東”都有由天黑到天亮的意思,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是美学意义上的解释。
钱绎《方言笺疏》:“今人谓知为懂,其党声之转欤?”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方言》:‘党,知也。’今谓了解为党。音如懂。”从“党”怎么到“懂”的呢?李恕豪在《扬雄〈方言〉中仅见于楚地的方言词语研究》中说:“‘党’古音属于阳部,‘懂’古音属于东部。东、阳相近,这是楚方言的特点。”这样是认可了方言在赋予词汇新意义中的作用。但我觉得仅仅从这个语言学的层次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
懂应该是个后生词汇,在没有它之前,代替它位置的就是 “黨”(或许说“爣”更加合适),不用它的地方就用“晓”、“哲”这些方言词,或者“知”这样的通用语。那为什么懂不是“心+东”,而是“心+董”呢?
我认为是因为“东”多用做表示与物质(日)有关系的东西,如:“冻”(壮冰曰冻)、“栋”(房屋最重要的构件)、“岽”(表示村庄地理位置)、胨(食物中的上等蛋白胨)等,而没有去表示人的“心”。但它有“晓”在东起,东本来就有“晓”的成分啊,为什么还是没有现在它,要把 “心”与“董”加在一起表示过去的“黨”的意义呢?
这里有一个微妙是心理:东有日,中国人对太阳不是很过敏的,没有强烈的西方的日神崇拜;反而觉得心灵与植物有一种亲切感,于是选择了“从心董声”。
从上述可以发现我们古人造字是逻辑的意义与审美的意向在一起发挥作用的,“从心董声”这里的“从心”就是逻辑的意义,而“董声”却蕴涵了音乐美、心灵美等多种意向在里面。
再比如“南”与“男”, “男”本来象形钟镈之类的乐器的,但怎么就去表示了南方呢?《韻會》说:“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原来是说夏的南边都是文明的地方,所以叫“南”,因为有了音乐,就代表有了教化了啊。“南”与“男”仅仅是音近吗?田里的苦力男子,那才是挑重担的,如《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 和《徐曰》: “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都是讲南枝能任,“任”在古代就是人挑担子的意思;同时南边向阳,符合男性的属阳。这些都是在古人的宏观意识中隐含的。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20 02:34:00
“五”到“吾”---透析中国人的天人感应
翼翼|文 2007-4-20
五:"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那五为什么会表达数字5呢?<<河图>>的图式结构分布为中有“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根据<<河图>>在“三代时期就成为帝王的宝贵之物”,说明“5”表示中央应该早于“五”表示“5”;五,天地之间交午,而天地之间是“人”在“顶天立地”的,中国早就有了表达天地人合一的“亼”(音集)字,又入一。
当一个原始人立足苍穹之下的时候,由自我为中心反观万物,相对四方世界,自己的空间场域就是世界的中心,他发出“wu”的音,根据语音学原理:不同的声音会给听者或者发音者带来不同的内心感受,比如东方音乐就有惯用的音阶,不同的语言体系对某个语音的强调也不一样,特别在口语里。哑巴就经常发出“wu”“fu”的音。我推之“wu”为表达自我幽思的语音。当人迷惑、幽思的时候常发“wu”音,如“雾、“悟”等。这也许就是五得音的原由。从“五”到“吾”我们可以透析到中国人的天人感应。
如上文述,“吾”是立足于空间场域的自我幽思;那么“自”就是立足于自我的内在感官,《说文》:“一种自,鼻也。”“自”象形鼻子我们说自己的时候食指回指自己的鼻子,因为鼻子居五官之中,由视听声围合,是我们感官的“高地”。(赵世民说是因为鼻子出“气”的原因。我这里不敢苟同之。)
亼---浅析三角消隐史
翼翼|文 2007-4-20
中国很早创造了一个表达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指“天地”)“亼”字怎么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呢?这难道是中国人对三角审美的忌讳?
最早出土的仰韶“人面龙身纹瓶”就是一个龙盘三角,新石器时候的“鱼蛙纹彩陶”和“人头形彩陶”都有抽象的三角构图,原始陶响器犹如现代足球一样的斑纹,殷商甲骨文更是频繁出现三角形态,但从战国帛画开始三角形就神秘消失了。
我们知道“×”代表错误,我们的古人很早就发现了如:“乂”字表示天地交会,天地为“二”,二相交为“乂”《说文》:“乂,芟草也。”《尔雅》:“乂,治也。”说法不一,我都不苟同,因为他们说的都是延伸意。
又两个“×”为“爻”,“爻”本义:组成八卦的长短横道。卦的变化取决于爻的变化,故爻表示交错和变动的意义。 但我们古代皇帝批阅奏章却是“圈点”,官员判刑也是“圈”认,我想这和我们古代按手印有关系。只有在政府查抄封门的时候在门上贴“×”,汉字楷化和书写工具毛笔有关系,毛笔不像刻刀、羽毛笔那样生硬,于是原来的甲古文被柔化。同时毛笔因为执笔的原因方便写横竖,于是方块字应运而生。
楷书的成熟早于文人山水画,我们透过楷书看到的是“线”林,特别是颜真卿的书法“竖粗横细”犹如林木“干壮枝细”,他们疏密有秩、笔画的流动、虚实也创造了笔画之间空间的流动、虚实。文人山水画萌于宋,及元到了顶峰,文人皆习书法(传统书家的地位要高于画家),所以书法的间隙、飞白、虚实等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山水画。而中国园林是借鉴山水画的意境手法。
从而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汉字的楷化直接导致了三角形在传统造型艺术中的消隐。当然其过程的复杂度远不是论述的这么简单。
作者:1翼翼1  回复日期:2007-4-30 21:35:00
六重横叠为“美”?
翼翼|文 2007-4-30
宗白华有两篇文章一篇讲《易经》的美学之贲卦和离卦。并有如下论述:“《论语》记孔子的话:‘绘事后素。’(郑康成注:‘绘画,文也。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韩非子》记‘客有为周君画荚者’的故事,都说明中国古代绘画十分重视线条……” 又“贲,贲者饰也,用线条勾勒出突出的形象。……离,既有相遇的意思,又有相脱离的意思,这正是一种装饰的美。”
还有一篇文章讲“文”(《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开始表示纹理的意思,后来因为表达了“文章”的意思,就加“纟”表示纹理的意思。)与美学的关系。刘晓路《日本美术史话》中讲到日本是艺术伊始1万1000年前就是绳纹陶器,直到公元前300年弥生陶器出现。
综上可得到一个意想,就是原始人的美的意识和装饰有莫大的关系。同时我们可以注意到贲卦和离卦都是有三个“—”和三个“—” 叠加而成正好和“美”一样上下分六层。人的身高是头颅和脖子之和的六倍(按身高178cm, 头颅和脖子之和28cm)这也符合六段式划分,尤其在女子身体上更加明显。世界上最早的木构建筑日本法隆寺里的五重塔实际上有六层重复。这些信息是不是隐含这样一个规律:六重横叠为美?
也就是说“美”字本身的构造就是美的。她让我们联想到《西游记》中的美猴王以及古典戏剧中的人物造型---头扎两长鞭子,很是飘舞。我相信这个形象和“美”字的形象是有关系的。由此推论,“美”字在可能就是根据人扎两长鞭,赤身粉以纹道(很多原始人都画纹身以辟邪,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甚至认为先有这些纹身装饰后有服饰的夸张见解。)创造的。
我们的古人造字很多时候是出于偶然切同的,比如我的考察“邓”古体应该是“豋阝”,却写为“鄧”,因字相似而最后意相通。“美”字可能也是出于客观纹理美(六重横叠为美)与人顶羊皮舞和羊大为美的切合。
网页搜索 站内搜索

注意:非注册用户没有发表信息的权利。登陆社区>>注册>>
用户:  口令:
[] (最多可增加4张)
 描述:
申请博客
选择签名 签名 1 签名 2 签名 3 签名 4 签名 5 签名 6 签名 7 签名 8
. 友情提示:广告性质的回复帖子,为了避免被删除,请移步到“天涯分类”板块发布,谢谢合作!
发言前,请仔细阅读并同意以下注意事项,未注册用户请返回社区首页注册。
1.请尊重网上道德;
2.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3.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作品;
4.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接收邮件地址: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