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贲:花钱和领导合影(南方周末 2010-8-1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8:11:20

电子报 >>南方周末>>第1383期

花钱和领导合影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胡贲 2010-08-19 10:12:41 来源:南方周末

一些拥有权力背景、领导资源丰富的行业协会、学会、会务中介,为那些想和大小领导们合影的地方企业家和社会“名流”们牵线搭桥,以此坐地生财。

“赞助20万元即为总赞助商,可以和部委领导合影”。但是,出资15万元的银牌赞助商或者10万元的铜牌赞助商,则无此项特别待遇。

8月9日,在和南方周末记者的电话中,北京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电话代表,详细解释着某“经济合作高峰会”的诸多赞助条款,并强烈推销着“总赞助商”这一头衔,因为它能给企业家们带来和部委领导合影的顶级待遇。

每年秋天,是北京各类会务的黄金期。目前,北京大大小小的公关咨询会务公司们,开始为拉会务赞助进行最后冲刺。

对于北京拥有政治资源的人来说,一个重要的生财之道是,为那些想和北京的大小领导们合影的各地企业家和社会名流们牵线搭桥。他们举办各种会议、论坛,通过相关渠道拉来各级领导出席,参会的企业家和社会“名流”们只需要提前准备好数目不菲的“会费”或“赞助费”,然后穿上西装打好领带,等待领导召见。

在中国,无数个大大小小“老总”、“董事”、“大师”们办公室的墙上或办公桌上,总喜欢摆上他和地方乃至部委领导人的合影照片——其中有一些可能是用电脑软件合成,另一些则货真价实,还有一些是“假的”真照片——照片是真的,但图片说明或者主人给客人讲述的照片来历,却离题万里。

对于诸多企业家和各地“名流”而言,和领导人的合影,是他们获得权力体制承认的一种荣誉和认证,更是经商或事业有强大政治背景的见证。站在他们身边的领导人级别越高,在外人眼里,往往意味着他们的“后台”越硬。

而新中国建国以来流传的一个不成文的习惯是,凡是获得领导人接见的个人,自己都会收到一张与领导人合影的照片。有的是接见刚开始时,领导人和他们亲切握手;有的是接见过程中,领导人与他们热烈交谈;还有的是领导人接见结束,全体参与接见的人员与领导一起合影留念。

获得与领导人合照的方式,不外乎三种:“领导接见——我去领导那儿”;“领导视察——领导来我这儿”以及“和领导一起到某地,参与领导人在场的活动”。其中领导接见和领导视察“操作空间不大”。与领导人一起参加某个活动,成为了近年来会务中介们竭力推荐的“新产品”。

级别太高的“运作”不了

上文所述的“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所承办的会议,在招商声明中表明由商务部直属的某“学会”主办。在这个学会的网站上,有对这次“高峰会”的介绍,其中注明由这家“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负责承办。

这“公司”和“学会”,是什么关系呢?南方周末记者对这一顾问公司进行工商注册资料查询,发现这家“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是商务部直属的这个“学会”的副秘书长。

这正是“与领导人合影”型的会议与活动最常见的组织形式。各中央部委下属的协会或者学会,甚至1998年机构改革中由以前的部委改制而来的行业协会,一直是这类会议最主要的主办方。

这些协会或学会,多由部委中退下来的领导主持工作。一方面,这些协会和学会的领导,拥有和中央各部委领导的长期联系,领导资源丰富;另一方面,他们相比国家公务员,又少了多种限制——例如可以注册成立公司。

他们以体制内的身份出面组织活动,邀请体制内的领导参加,再以内部人另外成立的公司,用市场化的规则运营会务。行业协会和学会的账务,与另外成立的公司账务分开,在法律上无懈可击。

当然,对于各类中介机构来说,要运作“领导人”参与会议,有相当局限。

2001年,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的意见》规定,“中央党政军群各部门召开的表彰会、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周年纪念活动,一般不邀请中央领导同志出席、发贺信和接见会议代表,各种商业性节庆活动不得邀请领导同志参加。”

而“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会议活动,确需邀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出席的,要严格按照规定,经各地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把关后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审核报批,不得通过其他渠道直接邀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参加的会议或者活动,级别都太高了。一般的会务公司别说运作,就是安保都负责不了。”一位知情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不过,上述规定中仅对“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进行限制。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正职领导人也都属于“党中央领导同志”序列。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尤其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的人大、政协副职领导人,属于“副国级”领导人,成为各类会议争相邀请的对象。

这已经属于所有“领导人合影型会议”中最高端、最正规的会务了。实际上,还有更多类似于“全球华人精英协会”“世界企业家联合会”之类的组织,并未获得人民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的登记资格,也在各地主办各类“会议”,并广泛招商。他们所邀请的领导人,更多的是已经退休的“副国级”领导人,甚至“革命先烈的子女”。

另外一种运作方式是,领导人也会有各种私人的拜会、游览、观看演出等活动,不少人趁此机会与领导人合影。根据中办规定,这类活动一般不予报道。因此,全国各演出团体、会所、旅游景点的“与领导人合影”,多见于文艺界和宗教界人士的案头。“但是,这一方式的操作空间和领导视察一样,也非常狭窄,领导人去哪儿度假、游览,度假的时候见什么人,都很难由接待方说了算。”一位长期在中部某省从事接待工作的公务员向本报记者介绍。

“走出去”与“引进来”

对于体制外“精英”来说,获得体制内认同的机会还是太少了。国家领导人能够视察的民营企业、民办事业有限。因此,许多迫切希望得到证明的体制外精英,开始向在海外的“领导”靠拢。

其中一种方式是随领导人出访——近年来,领导人出国访问,越来越多地携带“商务代表团”。尽管绝大多数时候这些商务代表团都以国有企业和全国知名、行业世界领先的民营企业组成。但有时候,领导人出访会带领“中小企业代表团”,这给了许多本无机会和领导人接近的中小企业老总们提供了机会。

这一活动,目前主要通过商务部下属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展开。具体方式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每年年初与商务部、外交部确定一个领导人携带商务代表团出访的列表,再将这一文件下发全国各地方、行业分会,由企业自主选择报名,贸促会再层层审批。

不过,“国家与欧盟、美国的经贸合作,甚至很多国家层面合作的对外援助项目,一般都由大型国有企业完成。只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经贸合作,才会更多倚重民营企业”。某地方贸易促进会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

所有这些活动,最终名单都需要由商务部和外交部审核。而参与其中的企业家们,一般都需要自己承担费用。“更不可能和领导同机抵达了。”

最顶级的“走出去”方式,莫过于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领导人合影。目前,已经有会务公司开始组织远赴境外的“华人高峰会”。任何人仅需缴纳3万元人民币,就可以参与这一为期8天的会议,与当地领导人集体合影。http://www.infzm.com/content/4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