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将评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23:02:43

中国名将评述

 

目   录


1.游戏规则

2.杀人吃人

3.末世悲歌

4.完美人生

5.特立独行

6.西域神话

7.南北决战

8.远征四方

9.军人之道

10.异族名将

11.草原蛮族

12.侠骨仁心

13.落日余晖

14.名将随想

15.将将之才


 

1.  游戏规则

文章说名将,平生快意事。在IT界有这么一个说法,“一流的公司卖标准,二流的公司卖产品,三流的公司卖技术。”三流公司的工程师们相当于打工仔,辛苦、没钱赚。卖标准公司的员工就完全不同,轻松、钱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要知道没有标准寸步难行,申请了专利,占据了主流,决定未来发展方向,无往而不利,而老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自然只能得点蝇头小利罗。这些题外话无非是说明:要讨论某件事情、辩论某个观点,要先有一个标准,否则是鸡同鸭讲,任大家争得面红耳赤,讲得唾沫横飞、天花乱坠,也毫无价值。玩游戏,就要遵守游戏规则,至于规则设定是否合理,另当别论。当然,一般情况下,规则设定越是合情合理又严谨,越是具有开放性,遵守和信服的人就越多。那么,这和我们讨论的名将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很大。中国数千年历史,名将浩如烟海,仅凭个人喜好与熟悉程度,很难做出合理的判断。要讨论中国名将,就要选取某一武将某一历史年代的某一件事情,从某个角度加以讨论分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抉择这五方面,选择很微妙,一个人一生之中作过太多事情,有好也有坏,只是拿出一件来评价一个人未免偏颇,所以对讨论的对象,对讨论的话题作出设定是必要的,这就是说要有一个标准,也就是游戏规则。什么是名将?当然不能是名气最大的将军,有名气的将军,多数因为身份高贵,或者战场之外某些行为,这个标准不适合。我倾向于选择职业军人,那些兼文官职位的,或者是主公身份的,估计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与职业军人不同。职业军人至少应该有一个上司,项羽、曹操这些本纪名将就不适合在这儿出现,虽然在相关的章节中我会有所提到;另外,我以为名将应该是勇将和智将的结合,而不是军事家。勇将之勇,在于敢冒风险,能深入敌后,智将之智,在于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军事家呢?那是总结规律,写书论述,理论上的。名将嘛,最好还是亲自带兵打仗的。要找出一个纯粹的职业军人并不容易,中国的官场是文而优则仕,在战场上表现出类拔萃,就被分王分侯,委以行政职位,这样失去了完完全全职业军人的立场,可是需要中国特色作为来理解,没法子,将就着吧。我这儿有一个田中芳树在《中国武将列传》中列的九十九位中国名将的名单,都是战功赫赫、为中国人熟悉之辈,田中芳树在选取的时候列出了四个条件:当皇帝的不算,作文官出色的不算,清朝以后的不算,不执着于特定年代,他根据中国人的心理,确认抵御少数民族侵略,维护天下统一与和平的优先,这样的设定无疑很有意思,也有一定的道理,既然田中大神敲定了这个武将名单,我也就偷懒不客气地拿过来以此为基础。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田中提出清朝灭亡之前是武将,清朝灭亡之后是军人的说法,而不谈近代名将。我赞成名将只提近代以前的人物,但并非田中所考虑之原因,田中无法理解我们的中国特色,所以他无法理解中国历史论坛不允许讨论中国近代史,中国历史题材作品水准远逊于日本,就在于我们禁忌太多的原因吧,当然,我个人认为中国军人和古代武将实在差别不大。关于名将的光辉事迹听得太多,牵强附会的比较名将之间高下,诸如关公战秦琼只是徒惹人笑。我想,讨论名将从职业道德来着手也许有点意思。一个军人,有天赋,有才能,有机会,成为名将并不稀奇,可是在他们价值观的取向上,比如需要良知和欲望作斗争,需要做出违反命令判断的时候,那才很艰难,然而也正因为如此,这方面的探讨才有趣。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但是军人只服从命令也就称不上名将了。我感兴趣的是名将作为军人的职业道德,是否屠杀放下武器的敌人或者平民;是否在战败的情况下投降;是否效忠残暴无能的君主;是否尊重强大的敌人而不是仇恨;是否抗拒非法的命令;怎样处理私人恩怨,诸如此类。看纽伦堡大审判》,提到纳粹陆军元帅凯特尔,起草像“突击队命令”和“报复令”这样的文件。仅在法国,后一命令就使得近三万无辜的人被枪决。所有这些命令中最残酷的是“夜雾”命令,该命令对抵抗运动实行恐怖措施,嫌疑犯半夜三更被抓走,从此再也听不到。凯特尔发布的R-98号文件,即“报复令”。根据该令,苏联游击队员每击毙一名德军,就要枪杀五十名苏联人质。凯特尔说:“人们必须牢记在心的乃是,在受侵入的诸国中,人的生命毫无价值。”而海军上将邓尼茨意役使的集中营一万二千个奴隶去建造舰只,并且批准“突击队命令”。这些纳粹帝国的将军们服从希特勒的命令,但是他们违背了军人职业道德和国际法,最终受到谴责和惩罚。相比之下,埃尔温·隆美尔元帅就是德国军人中最勇敢的人,他在接到重新确认的“突击队命令”时,干脆把它付之一炬。隆美尔固然是为纳粹而战斗的军人,但他无愧于军人的职业道德。或许用现代军人的职业道德观点来观察挑剔古人很过分,不过做人总是要朝前看,古人有他们不得已的理由,但并不等于他们做得对,在名将需要的成功之外,名将还是一个军人,更是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作为军人有一个象征荣誉感的职业道德,作为人有一个内心的道德法庭。做名将,要先做军人;做军人,要先做人,这才是不变的宗旨。这个世界上总有最高的价值,总有一个底线是在不惜一切取得胜利之上的。经过以上设定,我们基本建立起了名将的选择和讨论话题。另外,我只是历史爱好者,本文也属通俗性质,非严密、严谨之唯物主义科学观之分析论证文章,在评述上有想入非非之处,不免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敬请谅解。

1.  杀人吃人

我从来这么认为,地球不会因为少了某个人,也不会因为少了某个国家,或者少了某个民族而停止转动。战争谁胜谁负,靠的是实力和运气,与正义无关,也不妨碍天道循环。一般情况下,战争总是一方胜利,一方失败,大家争个你死我活,无非是为了保全自己,此外再怎么自我标榜也无济于事,正义这个词早已经被政治家用滥了。人们常说“以成败论英雄”,不过是胜利者拥有历史书写权。要想分清楚每一场战争的正义与邪恶方,无异于痴人说梦。当然,我们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那么就先来说说名将中的杀人狂吧,首屈一指的自然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白起擅长野战和攻城战,他征战四方,分别与楚国、魏国、韩国、赵国交战多次,攻取七十余城,是为常胜将军,被誉为中国“战神”,在赫赫战功之后,他也是个杀人魔王。我想,无论是神,还是魔,都是少了人类应该有人性和良知,所以缺乏人性、漠视生命吧。不过,话又说回来,杀敌人的将军,总比杀自己人的将军好,总比杀自己百姓的君主好些。白起功绩《史记》有载:秦昭王十四年,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秦昭王三十四年,攻魏,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秦昭王四十三年,攻韩,斩首五万。如此算下来,在白起导演的最负盛名之长平战役前,他已杀了四十来万人。不过史书上倒没说白起杀的是降卒,估计那些人是被白起打败时战死沙场之上的,真正大规模的屠杀当在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一战。战国纷争数百年,强国之道百家争鸣,你方唱罢我登场,闹哄哄的局面太久,渐有大统一之势,各个国家既然不能靠签订契约、联盟来形成安定团结的局面,就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当时军事实力最强者无过于秦、赵,长平一役正是决定了秦赵两国未来命运的一战,也间接决定了结束乱世统一中国的主人。众所周知,战争乃是政治之延续,可算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赵国尽管良将精兵不逊于秦国,可赵王大大不如秦王,赵国的政治手段大大不如秦国,这就是最大的分别了。长平之战的较量,看似刀兵相见,然决定胜负的关键在战场之外。秦国采纳范睢“远交近攻”战略以来,于公元前262年,即秦昭王四十五年伐韩,此为长平战役的开始,此役历时三年,最后几个月才是赵括和白起决战。韩国以“上党归赵”换取赵国参战。上党高地乃赵邯郸战略屏障,秦之伐韩亦是把矛头指向赵,所以赵王经廷议之后决心接受上党,抗击秦军。公元前260年,秦军围攻上党,赵使良将廉颇应之,初战赵军不利,廉颇遂以坚壁待秦。廉颇以弱示敌,旨在利用地势打持久战,而秦军补给线太长,只可速战。秦军几番出击,始终不能跨越丹河一步,士气低落,长久以往,形势对秦极为不利,所以秦国开始试图让赵军改变战略。秦国用计,赵王启用赵括,赵括取代廉颇后按照赵王的意图采取主动进攻的战术,白起则避其锋芒,先退兵,再阻隔,大胆穿插,控制据点,形成合围,消耗到赵军粮绝而取胜,这一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大规模敌军的包围战,极为罕见,凭借和敌人差不多的士兵数量,要围困四十万的敌兵,这种战术实施相当困难,一不小心就会弄巧成拙的,不过白起成功了。后世对赵括评价是“纸上谈兵”,认为他是赵军战败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赵括并非一无是处的将军。如说赵括纸上谈兵,当年其父赵奢也是缺乏实战经验,照样一战成名;至于说到赵括走马换将,将自己人取而代之廉颇的人,这也未可厚非,要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图,当然是自己人靠得住一些;说到“王所赐金帛,归藏於家”嘛,赵括在军中既无威望,当然立威为第一要务,安抚人心那是长久功夫。总而言之,赵括虽有失误,却并非长平之战失败的最关键。其时政治形势是:赵国遵行唯利是图的战略,时纵时横。当秦危及自身安全时,就合纵抗秦;当秦的威胁解除时,又与秦的关系暧昧,连横攻城掠地。山东诸国对赵国很不信任。长平战役初期,赵国举棋不定,试图同秦国讲和,从而失去了和纵的机会。反之秦国密切注视着合纵成败,秦国的意图是“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惜乎赵国之不察。中国战争,政治上的失策导致战场上的失败数不胜数,长平战役可谓典范。到后来赵军陷入困境,粮道断了,赵国再“急请粟于齐、魏、楚”,自然无任何一国响应。就在此时,“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为了取得胜利,秦国动用了倾国之力,而赵国无动于衷,不闻有任何援军,也不见打通粮道,更没有政治外交上卓有成效的努力争取,轻轻松松便丢了国运。长平之惨败,首当其冲是赵王之失算。总算赵王痛定思痛,长平惨败后交好楚魏,楚魏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开始再次与赵国合作,不久秦军围攻赵之国都邯郸,战国时期的另一位名将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赵国的老弱残兵联合增援来的魏军力战保住不致亡国,但从此失去了争霸天下的资本。邯郸之围五年后,燕国还以“赵壮者尽於长平,其孤未壮”的理由攻赵,幸亏廉颇力挽狂澜,此刻赵王想起昔日之长平,已是悔之晚矣。赵括及其四十万赵军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无敌将军白起,还有动员起来的整个秦国,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赵括尚能力抗强敌,导致“秦卒死者过半”,秦军以惨胜结束,自己慷慨战死,也算求仁得仁了。长平之战的结果是:秦国方面,秦军惨胜,死伤过半;赵国方面,主将赵括战死,降者数十万,都饿得疲惫不堪。白起这时候做个一个惊人的决定,“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是为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屠杀的数目,此处不予讨论,估计以秦军的惨重损失,赵军方面又饿上了四十来天,最后活下来投降的不会多于二十万,十万之众应该有的。问题是,这十万之众是不是应该屠杀,又或者是非杀不可呢?长平之战是白起的最后一战,此役之后白起和范睢闹意见,不欢而散,后来得罪秦王,被逼自杀。《史记》中这么写道: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这里提一下,战国时期李牧和白起都被封为武安君,不同的是李牧为赵国的武安君,白起为秦国的武安君,但两人的最终命运差不多,都是被自己的主君抛弃,这“武安君”大概是不祥的封号吧。)按这段文字来看,当时的价值观应该把杀降当成罪过,毕竟征战各为其主,一旦投降再屠杀就是灭绝人性了,白起一生功过也因长平大屠杀受到后人的批评。屠杀对赵国是致命的损失,秦国也并不好受。从此之后各国凡与秦军交战,必定力敌,宁死不降,以秦之强,要屠尽天下人只怕也难,“战杀虽难,降杀虽易,然降杀之为害,祸大於剧战也”。后人评价白起“善战而拙胜”,一针见血。做人的底线,也是军人的底线,更是名将的底线,白起此举,有失军人之荣誉,有失军人之职业道德。屠杀,所得者小,    所失者大,秦国经此教训,再不见大规模屠杀降卒,而是收拾民心,遂有四海。在中国历史上,屠杀之事并不少,但只是招来更加顽强的抵抗,让局面不可收拾,要安定人心、繁荣昌盛,还得靠生息养民的政策。时至今日,屠杀为世人唾弃,比起古代为求目的无所不用其极来,倒是大大的进步了。可是我突然想到,长平之后白起一直未受重用,是不是也和屠杀行为有关呢?这么大的事情,没理由白起一个人作决定而不问秦王的意见?白起负责行军打仗,更没理由当冤大头留下如此恶名于后世?那么,屠杀是不是秦王做的决定,而推卸给白起,然后秦王再杀人灭口呢?如果是真的话,那白起可是比窦娥还冤啊。长平的真相也许永远都是个谜了。既然说到了杀人,那就顺便提一提吃人吧。中国历史上,每逢政治混乱之际,恰恰遇上大荒之年。没饭吃,怎么办?老百姓易子而食,你吃我的儿子,我吃你的女儿,于是心安理得。所谓仓廪足而后知廉耻,仁义道德的教训怎么也架不住肚子饿,既然中国人习惯认命,那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碰上好皇帝就是盛世,碰上坏皇帝就吃人,饿死不要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嘛,吃人真的没什么大不了。君不见唐代张巡,为抗击叛军坚守城池大吃特吃,并且得到了文天祥的歌颂,可怜那自愿或不得已无辜被害的怨灵,千载之下还被后人嚼得津津有味呢。在中国,无论人性、良知、义气,一旦遭遇仁义道德、忠君爱国,就成了可以抛弃的小利小义,生死更不在话下。张巡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为大唐尽忠,居功甚伟。张巡死守睢阳,“大小四百战,斩将三百、卒十余万”,果然是名将手段,众议其“蔽遮江、淮,沮贼势,天下不亡,其功也”,可谓大唐的恩人。但吃人一事,“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人知将死,而莫有畔者。城破,遣民止四百而已”,其大悖天理人道,是为人类历史上的罪人。清代王夫之说,张巡“捐生殉国,血战以保障江、淮”,功绩“出颜杲卿、李澄之上。”但是“守孤城,绝外援,粮尽而馁,君子于此,惟一死而志事毕矣”,“过此者,则愆尤之府矣,适以贼仁戕义而已矣,无论城之存亡也,无论身之生死也,所必不可者,人相食也。”说得很有道理。我相信张巡此举也是百般无奈之下的选择,是时道德观如此,也就不忍再苛求张巡。只是心中未免疑惑,堂堂大唐盛世,沦落到靠吃人来保家卫国,怎至如此?把国家糟蹋到老百姓“易子而食”的地步,那个朝廷还值得去誓死捍卫吗?为朝廷尽忠,乃至无所不用其极,只求目的,不问手段,究竟是顺应时势还是违背时势呢?名将不以成败论英雄,可是后人面临如此尴尬选择,又将何去何从呢?王朝末代之名将真是悲哀,除了面对昏君、腐败的政府、士气低落的老弱残兵和强大又得民心的敌人之外,还要面临道义良心上的折磨,最后总是牺牲了自己,也亡了国家。名将杰出的军事才能成为国家最后的支柱,那个王朝的末日也不久矣,名将的慷慨热血只不过是末日挽歌罢了。

3.  末世悲歌

《红楼梦》中探春的判词有这么一句:“生于末世运偏消”,极为感慨,探春才智过人,惜乎生不得时,精明强干派不上用场,徒惹烦恼。细数中国名将,忠心耿耿反被杀、不得善终者过半。无非是得其时不得其主,得其主不得又其时,难遂平生志。有的君主杀名将是在大功告成之后,名将失去利用价值,天下既无英雄用武之地,勉强算得上死得其所。可有的君王杀名将,偏是在大敌当前,还自毁长城,导致速亡,那就真叫人为之悲切了。李牧,赵国之良将也。赵国盛产良将,李牧绝非第一个,不过他是赵国的最后一个,在秦国纵横无敌之时,李牧领军奋力抵抗,七战七捷,秦国用反间计,赵王昏庸将李牧擒杀,李牧一死,赵军再无斗志,一溃千里,于是三月后赵亡。李牧之死与赵国之亡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赵国之衰败是长期战略失误所致,秦之统一已然势不可当,但李牧抗秦胜利给赵国带来最后一线生机。可是赵王亲手把唯一的希望丧送,赵国自然只剩下绝望了。李牧的被杀,昭示着赵国的灰飞烟灭。赵王最后一个战略错误终结了自己的国家。时隔千年,赵国之覆灭并不令人遗憾,而李牧之死却成为千古叹息。汉武之后,帝王没有不读《史记》引以为鉴的,可惜他们从来没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一方面悲哀自己无忠臣良将可用,一方面又大肆杀戮忠臣良将,落得亡国下场。中国历史上幸福的名将各个相同,不幸的名将却各有各的不幸。当年赵王受奸人挑拨,决意抓回李牧受审,李牧选择了离开。要乖乖的束手就擒,回去任人宰割,谁都不愿意,“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是对手无缚鸡之力的愚忠臣下说的;要领着赵军造反起义,既没有成功的可能,也有违臣子之道,只怕李牧想都没想过;剩下的还有一条路,那就是投敌。战国时期,才智之辈选择赏识自己的君主并不稀奇,没有今天这么多封建思想束缚,孔夫子也曾周游列国,廉颇还投奔过魏国和楚国。秦始皇既是爱才之人,想来以李牧的本事,不说深得信任掌握大军,至少混个将军、立下汗马功劳,保全自己绰绰有余。可是大概李牧并不愿意与昔日并肩作战的赵军兵戈相向吧,所以选择了只身离去,只是这一刻走得太迟了,但是李牧又怎么能和张良相比呢?汉初之张良急流勇退,潇洒从容的离去毕竟还是在大功告成之后啊。想起沈从文初到北京,穷困潦倒,无以为生,求助于郁达夫,郁达夫悲愤之际,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建议沈从文去偷盗,又或者当兵,那个时候中国环境恶劣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真是无可选择,而中国末代名将之时局惟艰,生亦难,死亦难,服从命令难,抗拒命令更难。南宋岳飞,十二道金牌召回,那是帝王大发雷霆,兴师问罪,要他的脑袋。岳飞是该回去,还是不该回去?思来想去,天下虽大,竟无岳飞可逃生之处。假若历史重来一遍,岳飞还是没得选择,若不回,成抗旨;若造反,成叛逆;若投敌,成汉奸;若离去,只怕依旧逃不了李牧的命运。最后只能献上自己性命,成就千古名声。明末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感慨自己无岳飞可用,却偏偏效仿杀岳飞的赵构斩了名将袁崇焕。赵构杀岳飞,还有奸臣秦侩做替罪羊。袁崇焕之被擒,正值皇太极兵临城下之际,崇祯听信流言,自作主张抓下袁崇焕,于是明军失去总指挥,歼敌战变成了被歼战,好不容易牢里的袁崇焕写信给自己部下奋力杀敌退了清兵,崇祯就迫不及待的要了袁崇焕的性命,崇祯皇帝真是想把责任推诿给别人都不行。岳飞逝世后,南宋还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繁荣安定,最后还有接位的南宋皇帝替岳飞翻案。可袁崇焕死后,崇祯没过上十几年就亡国了,遗书以为臣子无能皆可杀,至死不悟,最后还是大清皇帝为袁崇焕洗清了冤屈。更不值的是,岳飞的冤屈,天下人都知道,而袁崇焕身受凌迟酷刑,在押送刑场路上,北京城的老百姓把他当成汉奸卖国贼,争先恐后生食其肉,直达肚肠。要说委屈,袁崇焕真是比岳飞更委屈百倍啊。岳飞、袁崇焕忠心耿耿,奋不顾身为国战斗,最后倒落得如此收场,这难道便是忠诚的代价吗?要说悲愤,历史上有位名将只怕比袁崇焕更加悲愤,那便是一夜白头的伍子胥。伍子胥算不上职业军人,不过他是难得的政治和军事人才,其经历坎坷,颇具传奇色。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他家是楚国的世族,颇有威望。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为太子太傅,另有一个费无忌为少傅。楚国大王楚平王为太子取老婆,选择了秦国一个女子,那个女的长得很漂亮,费无忌就出主意让楚平王抢了儿媳妇做老婆,因为这件事得罪了太子。费无忌既然得到楚平王的宠信,就先下手为强,陷害太子,逼得太子逃往宋国,再回过头来对付伍奢一家,伍奢和伍子胥的哥哥伍尚被杀,只剩下伍子胥逃了性命。伍子胥跑到宋国找到太子,又一起来到郑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郑国把太子杀掉,伍子胥又只身逃到了吴国,乞讨于市,为公子光所用,从此开始了和吴国一起兴衰成败的命运。伍子胥效忠公子光,当时是吴国是吴王僚掌权,伍子胥推荐刺客专诸用鱼肠宝剑杀了吴王僚,帮助公子光夺得权位,是为吴王阖庐。吴楚争霸,楚国是泱泱大国,吴国却很弱小,阖庐一代雄主,伍子胥文武双全,君臣相得,伍子胥又七荐兵圣孙武,努力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改革,为吴楚争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伍子胥和孙武的配合下,五破楚军,攻入了楚国国都。其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慷慨悲歌之士,为报家仇,更为一吐多年怨气,“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太史公司马迁很看得起伍子胥,以为“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白公如不自立为君者,其功谋亦不可胜道者哉!”阖庐死后,伍子胥辅助阖庐之子夫差破越军,擒越王勾践。伍子胥这辈子笼罩在复仇阴影之下,大概是看出勾践的坚毅隐忍和他有些相似之处吧,力劝夫差杀死勾践。夫差这个人志大才疏,好大喜功,受小人挑拨,又爱上越国送来的西施,根本听不进伍子胥的意见,久而久之,对伍子胥恨之入骨,竟逼伍子胥自尽,伍子胥感慨万千,悲愤的说:“我死后把我的眼珠挖出来放到吴国城门上,我要看到越国的军队灭亡吴国。”伍子胥果然准确的预言到了吴国的命运。吴被越灭亡的时候,夫差感叹说:“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可惜悔之晚矣。像伍子胥这样的国士无双,遇楚国之昏君楚平王,惨遭杀身之祸,而楚国有国都被破之劫,楚王有鞭尸之难;一旦得遇明主阖庐,则国富军强,荐名侠、名将,霸业天下;而后不幸遇夫差,夫差不用,杀伍子胥,遂亡国。一人之存亡兴衰,决定了一国之存亡兴衰啊。古代用人往往系君主的眼光判断,千里马从来不缺乏,缺乏的是能做得了主的伯乐啊。只有天下有昏君,忠诚就成了愚忠的代名词。或许在王朝的末世,选择了忠诚,就选择了悲惨的结局吧。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于谦,比如徐达,唉,提起来都颇为伤感呢。

4.  完美人生

中国皇帝大都有很重的疑心病,生怕别人谋朝篡位,整天疑神疑鬼。文官倒也罢了,知识分子造反十年不成。将军就不同,他们深得军心,手握重兵,更有天大的胆子,而且历史上造反的将军比比皆是。功高震主,也难怪皇帝们为此寝食难安。最为难的是,皇帝还必须倚重这些将军对付自己的敌人,这儿起义,那儿造反,怎么办?只有靠良将出马,若是派个酒囊饭袋,非但丢面子,更有皇位不保之危险,只好饮鸩止渴,放权给名将大干一场,待事情了结后再慢慢收拾。狡兔死、猎狗烹,飞鸟尽、弓箭藏,有才能的皇帝大都存着这个心思。倒也可以理解,毕竟殷鉴在前嘛。皇帝心里存了这个念头还是小事,可是上有所好,下必盛焉,皇帝有了这个意思,臣子们从来不乏靠揣度圣意来飞黄腾达的人才,于是乎罗列罪名、捏造证据迎合圣意,一来二去,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弄假为真,那名将的末日就到来了。中国这官场之上,政治斗争十分残酷,你死我活,一点都容不得宽恕,只可惜那些无辜的名将,再凶残狡猾的敌人也不能将他击败,反而倒在了自己人手上,还不如那些碌碌无为之辈,平平安安的过上一生。在中国历代名将中,被自己主君杀死的不在少数,然而却有那么几个名将,不仅帮助君主成就万世伟业,更难得的是保全自己,写下完美人生,这就实在令人惊诧。细细看来,要像他们那样有个好结局,必须勇猛如虎,忠诚如狗,狡猾如狐,谄媚如猫,还要善于中伤自己,使出韦小宝的手段,显得十分贪财或是好色,让皇帝以为其人没有野心,可以放心使用,这才能够备受恩宠,直至老死。做人做成这样,还有什么乐趣?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将要小心翼翼,夹着尾巴才能生存下来,不免让后人嗟叹不已。秦王嬴政征讨六国,已经“灭三晋,走燕王,数破荆师”,兵锋直指荆楚大地,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国地大物博,人才辈出,实力不凡,乃是秦国争霸的主要对手,秦王问手下的将军们要攻破楚国需要多少军力,老将军王翦说:“非六十万人不可。”而年轻猛将李信说:“二十万人就够了。”秦王以为王翦老而生怯,让李信领军,王翦也不多说,称病养老。不久,李信战败,秦王这才醒悟过来,再次让王翦出马,也备齐了六十万人马。六十万秦军,即使在秦国最鼎盛时期也是庞大数目的军力,况且领军还是王翦这样能征善战的老将,赢政必然有些担心,王翦想到了这点。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大军讨伐楚国,不忧破敌,反而担心起自己的“美田宅园池”,一而再、再而三的求得赏赐,正是为了安秦王的心。换得秦王欣慰放心之大笑,那可比破楚国更难。别以为王翦是多此一举,其实这正是老将过人之处,历史上不知道多少名将浑浑噩噩栽在了主君的疑心上,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呢。老将做事就是稳重,“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再次邀功,丝毫不疏忽,滴水不漏的取得了秦王的绝对信任。《史记》上提到: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此话道出了王翦自污的动机,这番心思可比对付敌人难多了。不过我估计这番话是司马迁杜撰的,王翦不可能轻易说出这番话来。以王翦之老到,即算有人责备,王翦也必然装糊涂。生死关头,岂可图一时口舌之快?这番话能传到司马迁耳中,秦王不可能没听到吧,那王翦不是弄巧成拙?所以我想是司马迁根据王翦的行为而下的判断,以王翦的口气写了这一段话,准确到位,极为传神。得到秦王的信任,王翦自己也安心下来,专心对付敌人,不久大破楚军,亡楚国,为秦朝的统一立下奇功,自己也得以安享天年。秦代之后,便是汉代。汉武时期的大将军卫青小时候是个胸无大志的家伙,他是私生子,被人看不起,后母的儿子们把他当奴隶使唤,有一次相士相他说道:“贵人也,官至封侯。”卫青倒想得开,笑道:“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卫青运气不错,他同母异父的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刘彻看中,成了皇后,因着裙带关系当了将军,自己被皇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看上,顺便当了驸马;他和李广分别率领万人出战匈奴,李广遇上数倍自己的强敌,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卫青却捡了个漏子,遇上小伙敌军,轻轻松松的打了个胜战,从此更受青睐。卫青虽然是皇帝的小舅子和姐夫,但作官仍然极为谨慎。他立下大功,皇帝封他的儿子为侯,卫青赶忙推辞,不敢居功自傲;在外面打仗,有人犯了军法,卫青也不理会“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那一套,持意将犯人交由皇帝处置,以示人臣不敢专权。当时抗击匈奴名将中,还有卫青的侄儿霍去病(霍去病是霍仲孺同卫青另一个姐姐私通生下来的,他和汉武之后把持朝政数十载之霍光是同父异母兄弟),霍去病嚣张烈焰,而卫青“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不为世人称道,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卫青正是深谙保全之道,即使被属下李敢暴打一顿也不声张,恬淡退让简直没有名将的硬朗作风。霍去病为上天所妒,不到25岁即病死,此生仿佛为了抗击匈奴而活,我觉得他算死得其时,否则以其鲁莽性格,难得善终。卫青一生恩宠有加,在世时候安然无恙。可惜子孙后代不争气,因为犯法被剥夺侯位,渐渐销声匿迹。霍氏因霍光当政荣极一时,整个朝廷都是霍家党羽,深为皇帝所忌,霍光一死,霍家便开始没落,后因谋反被灭族。抗击匈奴众名将中,还有李广,其人多打硬战,运气不好,一生难封侯,最后还因迷失道路受责,不堪忍受刀笔吏的折磨自杀;李广之子李敢,良将,因打伤卫青被霍去病射杀;李广之孙李陵,良将,以五千步兵中伏匈奴数万骑兵,因无援军,虽力战而不敌,降,其亲人为汉武帝所杀,李陵终老于匈奴。司马迁也因为李陵说话而受宫刑之苦。李家“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广至陵,遂亡其宗,哀哉。”前面提到的王翦,其子王贲、孙王离,世之良将。王离驰骋沙场之时,已是大秦末日,王离无回天之力,终为项羽所擒,此乃国运衰落,将星亦黯然失色,秦之名将不得不让位于楚汉名将。现在看来,古代名将能保全自己已是极为难得,想要子孙后代还得以功名厚禄者,更是难上加难罗。这所谓的完美人生,其实是畸形人生,那所谓开国盛世,也不过是畸形盛世罢了。

 

5.特立独行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中国古代名将之中也有些生平作为不是那么令人尊敬的人物,在看惯了太多规规矩矩、忠心耿耿,堪称军人表率的名将后,不妨来瞧瞧几个特立独行的家伙,他们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但行为却不符合道德规范,甚至有些过分乱来了。吴起这个家伙便是名将中的特立独行者。他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地位很高,和兵圣孙武差不多,被称为吴子,著有《吴子兵法》。吴起是卫国人,少年时候家里比较有钱,大概有些虚荣心,倾家荡产谋求当官,却因为运气不好始终没混上一官半职,他家乡的人嘲笑他,吴起一怒之下,杀了三十几个嘲笑过他的人。自己不思积极进取,还杀人泄愤,真是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家伙。吴起逃出了卫国,拜大儒曾子为师学习仁义道德,他的母亲去世消息传来,曾子以为吴起会赶回去奔丧,谁知第二天吴起若无其事照常来上课,曾子惊讶的询问吴起,吴起满不在乎的回答:母亲既然已经死去,赶回去也无济于事,还不如继续追求学问。儒家最讲究孝义,怎么容得下吴起这样的异端邪说,于是曾子将吴起扫地出门。吴起这个人道德观念淡薄,和很多名将大相径庭,不过历史上像吴起这样的人也并非没有,如《晋书·阮籍传》上说阮籍母亲死的时候,他正在下棋,对手表示可以暂缓一下,待阮籍料理完老母后事再继续,阮籍不干,定要继续决一胜负。和吴起也是一时瑜亮了。阮籍可以说是沉迷棋道,吴起却似乎对儒家学说兴趣不大,以他的聪明才智,难道不能洞察到曾子对他的回答有强烈反感吗?明知故犯,吴起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吴起被曾子赶走后,来到了鲁国。当时齐国攻鲁,鲁国打算用吴起为将,但是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国君表示出怀疑的意思,吴起了解后毫不犹豫的将自己妻子杀掉,于是鲁国用吴起大破齐军。吴起深得军心,用兵如神,对于士兵很是照顾,有士兵脚部受伤流脓,吴起竟然亲自为士兵吸脓,即算是为了收买人心,这种做法也是很了不起的,不过感觉这种做法的性质和他杀妻求将差不多,都是为了成功不惜一切代价嘛。吴起的行为并不为当世所认可。当年齐桓公威震天下时候,易牙杀子烹成美食取悦桓公,管仲认为这种违反人伦的举动十分可疑,以为“人之情非不爱其身也,其身之忍,又将何有于君!”桓公不信,继续信任易牙,管仲死后,桓公有病,易牙作乱,桓公求一饮一食而不得,病死。“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蟲出于户”,一代霸主,沦落如此收场,可悲可叹。前车之鉴,后车之覆,大概因为这些原因,加之齐国威胁已去,鲁国国君赶走了吴起。吴起被迫流亡到了魏国,终于遇上了赏识他的才能,又不拘吴起小节的魏文侯,从此大施拳脚,屡破秦军。可是好景不长,魏文侯死,吴起受到新主怀疑,加之小人陷害,被迫逃到了楚国,自古名将总是和小人相伴始终,为之一叹。在楚国,吴起受到重用,并以改革家的姿态活跃于楚国政坛,开始了对楚国一系列政治上的改革,幅度之大可以和商鞅对秦国的变法相提并论了,“於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卻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彊。”只可惜楚国在吴起死后废除了他的强国政策,而秦国在商鞅之后却仍然依其改革至道而行,改革本来非一朝一夕可成,所以秦渐强而楚渐弱。吴起和商鞅一样,因为改革得罪了国内的贵族而遭遇不测。先王刚逝世的时候,吴起就受到了贵族们的围攻,吴起狡猾的趴到先王遗体上,那些射杀吴起的箭也射到了先王身上,吴起虽然不免一死,但那些射箭的人因为亵渎先王尸体,都被判了死刑,吴起也因此间接为自己报了仇。这最后悲壮而别出心裁的谋略,正是吴起此生之写照,不够漂亮,但深得光棍无赖精神之三昧。吴起这辈子运气并不好,流亡数国,多有牺牲,换来的还是恩将仇报,然而其人特立独行,率性而为,写下传奇人生,不得不使人感叹:吴起不过是不得其主罢了,若在有为君主手下,又岂是这等成就,封王拜相都不在话下。命运就如同微风吹起花瓣,有的落到了庭院,有的落到了池塘,像吴起这样行为怪异的人才一旦被置于历史舞台,能够脱颖而出,功成名就,然而更多人才被遗忘在角落,任你心比天高,学富五车,也只能整日为生活疲于奔命,郁郁而终,埋没世间,和这些人相比,老天待吴起也不薄了。汉代陈汤是另一个行为不端的家伙,他晋身名将之功在抗击匈奴的一场战役上,以后则再没有做过一件好事。他这一生起起落落,颇多争议,却称不上英雄,如果没有赫赫战功,只怕也是历史上无良奸臣之流。汉代时候是以德治国,做官靠举荐贤良,陈汤偏偏是个十足的无赖,经常借钱不还,名声不好,被人举荐当官,又因为父死不奔丧被人弹劾下狱,后来又被人举荐当官,当上西域副校尉。当时匈奴郅支单于和汉朝有矛盾,又杀了汉朝使者,逃到西域康居国,在汉朝属国杀人掠地,妄自尊大,很是骄横,汉朝政府鞭长莫及,只能忍受。陈汤这个家伙出使西域,既不管自己不是为打仗而来,缺兵少粮,也不管没得到朝廷的命令,就打算私自攻击郅支单于。当时陈汤的上司甘延寿病了,陈汤自作主张,不请示朝廷,也不理会上峰,一个人矫诏策划战争,这在今天叫做挑起边境争端,引发民族矛盾。当甘延寿得知这件事要制止陈汤时,陈汤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拔出剑来威胁甘延寿,逼迫甘延寿和他一起行动。陈汤不愧为了不起的良将,他利用郅支单于和西域各国的矛盾,因势利导,历经几番艰苦卓绝的战斗,最后大获全胜。陈汤上书皇帝表功,其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是为中国最瞩目的豪言壮语,“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只不过这句话由陈汤这个人口中说出来,令人有些啼笑皆非,按陈汤的性格来看,这句话不过是为他的鲁莽行为找借口而已。陈汤这个人比较贪心,打仗自己也得了不少好处,有官吏在道上查验,陈汤上书说:“臣与吏士共诛郅支单于,幸得禽灭,万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劳道路。今司隶反逆收系按验,是为郅支报仇也!”这是挟功自重,表示贪污有理。陈汤虽然是为汉朝出了口恶气,但毕竟属于妄作主张,既矫诏、又动兵,有大臣以为,如果一旦嘉奖陈汤,那些边疆将军为一己之私,势必铤而走险,挑起战乱,长此以往,祸国殃民。皇帝为此也很是头痛,不赏不是,赏也不是。后来有人提出,“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毁重”,那是汉朝杀之而后快的敌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陈汤决战于万里之外,“万夷慑伏,莫不惧震,立千载之功,建万世之安”,功莫大焉。所谓“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汉武帝时候李广利将军“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这劳,而廑获骏马三十匹”,但汉武帝“以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遂封拜两侯、三卿、二千石百有余人”,今“康居国强于大宛,郅支之号重于宛王,杀使者罪甚于留马,而汤不烦汉士,不费斗粮,比于贰师,功德百之。”这篇疏文滔滔雄辩,比较公允的认同了陈汤的功绩,很有说服力,于是皇帝“赐汤爵关内侯”。陈汤冒险成功,更加嚣张得意,又犯下欺君之罪,几乎下狱当死,经人说情才逃过一劫。即使这样,他却不思悔改,照样受贿贪财,作了不少胡闹的事情,劣迹斑斑,和古往今来的贪官污吏也没什么区别,他一生几经起落,后死于长安。陈汤是前汉最后一位名将,他死后不久,王莽就把持了朝政,王莽和陈汤关系不错,如果陈汤多活上一些年头,只怕会做出更多错事来吧。陈汤这个人,的确是那种为了功名利禄不惜挑起战乱的人物。贪财过甚,又不知收敛,虽立有不世之功,然人品卑下,不敢恭维。此种人有非凡才能,于国家而言未必是好事吧,总算陈汤生逢其时,小过不足掩大功,若生在乱世还不知道他会做出些什么来,这大概是陈汤不幸国家幸吧。平心而论,陈汤入中国名将之列并不合适,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破坏,对人性的摧残都是巨大的,不必要的战争尤为如此。然而正如开头所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见识见识也好,可是陈汤这样的名将,但愿以后不会再出现了。然而命运自在冥冥中,不是个人愿望能决定的,最靠得住的还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国家富强,政治稳定,制度严明,自然名将多忠义,反之则名将变叛臣,治国良臣多因末世而成乱臣的啊。

6.西域神话

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最大的威胁就是匈奴,汉朝的名将大都有抗击匈奴的纪录。前汉时期,自然是汉武帝时候的李广、卫青、霍去病他们,不过当时只能算作自卫反击战。而开辟和匈奴作战第二战场,真正纵横西域所向无敌的,当数东汉班超。班超出生于文学世家,他的父亲班彪是东汉著名大文豪、史学家,他的哥哥班固是《汉书》作者,他的妹妹班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在班固死后,班昭继承班固事业,完成了《汉书》。然而班超对文学不感兴趣,书香门第竟然出了一位名将,也算罕见了。在班固入洛阳为官的时候,班超和母亲也都到了洛阳,当时他们家里很穷,班超靠替人抄写文字赚点钱贴补家用,很是辛苦。落魄的名将大都是不安分的家伙。班超曾经弃笔感叹:“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当时在一旁抄书的人都嘲笑他,班超感叹道:“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这句话和陈胜吴广的“燕雀焉知鸿鹄志哉”同样嚣张了。这便是弃笔从戎的典故,倒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班超放弃了一份很有前途的文学工作,年轻人有出人头地的想法并不稀奇,不安于现状的豪言壮语从古至今也不知道有多少,但说到做到、成就伟业的就很少,不过千万不能因此而小看年轻人的志气哦。改行之后的班超几次征战匈奴,表现突出,于是被派出使西域。当时东汉帝国对西域的政策和汉武帝时期大为不同,汉武帝好大喜功,对西域势在必得,不惜重兵经营,而东汉帝国认为西域不是自己的地盘,加之利益不大,几乎是放弃管理。国家的政策因帝王的性格喜好而改变,这也算一例了。想起来,缺乏国家有力支持的远征,就显得更为难能和可贵了。在战略上,东汉和匈奴都希望拉拢西域诸国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削弱对手,所以不得不对西域诸国恩威并用,当时的西域诸国也处于首位两端的艰难抉择之中,东汉和匈奴都是超级大国,都惹不起,一不小心就有亡国之祸,谁也不能得罪,在地理位置上匈奴的威胁更大,如果东汉帝国不能切实保障西域小国,西域各国也只有讨好匈奴了。班超出使到西域鄯善国,开始的时候鄯善王对他们很客气,可是过了几天就变得漫不经心起来,警惕的班超想到可能是匈奴派来了使者,并且通过使诈询问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于是召集手下官吏三十六人摆宴,在吃到酒酣之时,愤然告知情况危急,鄯善王有倾向匈奴之意,一旦投向匈奴,势必杀掉汉使,以为必须先下手为强,当夜便要动手。“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也是在这里说出来的。想来班超考虑到出使的众人并非职业军人,又身在绝域,有畏惧之心,难以成事,于是乘其喝得热血沸腾,加以煽动,才得到激昂的士气,从而顺利地展开奇袭。时值初夜,正起大风,班超使用火攻,将三十六人分为两路,一路藏于匈奴使者住处后方,大吵大闹以做欺敌之用,另一路携带弓箭伏于住处门口。其时匈奴众人睡得正香,忽见火光,又听到前后大呼小叫,心慌意乱,往门口逃去又中了埋伏。此役匈奴使者被烧死上百人,被汉使杀死三十多,班超一个人就单挑砍了三个。匈奴使者团全军覆没,汉使无一伤亡,三十几个人使用起来宛如千军万马一般,真是非常厉害啊。“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顺利地完成了这次的出使任务。班超立下大功,再次出使西域,皇帝打算增加他的人马,班超满不在乎的拒绝了。这次他又来到一个有敌意的国家——于窴,于窴和匈奴关系很好,又有匈奴撑腰,对待班超一行颇为冷淡,当时于窴国迷信巫师,那个巫师口出狂言,要汉使的马来祭神,班超一口答应下来,乘巫师来的时候一把抓住他杀了。虎口拔牙、敲山震虎取得了威慑的效果。“于窴王广德素闻超在鄯善诛灭虏使,大惶恐,即攻杀匈奴使者而降超。”班超在西域五年,很有威信。一直协助西域诸国对抗匈奴,而匈奴在西域根深蒂固,经常挑起事端。其时西域强国龟兹国龟兹王建为匈奴所立,依仗匈奴势力,攻打和汉帝国较好的疏勒国,班超挺身而出维护疏勒,但因为兵少,只能苦苦支撑。那时正好老皇帝驾崩,新皇帝继位,新皇帝担心班超在西域孤立无援,要遣返班超。疏勒国上下苦苦哀求班超,班超终是不忍抛弃共同作战的朋友们,于是毅然抗旨,返还疏勒国,当时疏勒国情况相当危急,已经有造反者投降匈奴,班超杀叛变者六百多人,安定疏勒。那时候班超的全部军力还不过三十六人啊。疏勒转危为安后,班超决定攻打龟兹,率西域诸国军破姑墨石城,班超还有乘胜追击,于是上书东汉皇帝请求援助,班超说,“若得龟兹,则西域未服者百分之一耳”,而“取三十六国,号为断匈奴右臂。”为此,东汉皇帝增派千人援兵给班超。班超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一方面攻打依附龟兹的小国,另一方面交结可以利用的国家,多次平定内部的叛乱,将西域各国之兵,巧施妙计,每每以少敌多,料事如神,行动迅速,最后总是大获全胜,威震西域,不久龟兹降。班超再接再厉,无论天险阻隔,均攻无不克,于是“西域五十余国悉皆纳质内属焉”。这样的功绩得来很不容易,正如后来班超自己所说,“寒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这一群乌合之众,各有异心,要指挥他们打胜战真是十分头疼的事情吧。班超在西域一共呆了三十一年,到大功告成之际,已经七十一岁高龄,他思念故土,上书祈求回到汉土,他妹妹班昭也写了一片声情并茂的文章为自己的兄长求情,皇帝看了很受感动,于是调回了班超,只可惜班超身患疾病,返回洛阳后没多久就病逝了。班超离开西域后,继任者曾问他治理西域方略,班超简单的说了“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那位继任者不以为然,私下对人说,“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谁知道“尚至数年,而西域反乱,以罪被征,如超所戒。”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此再无后人有班超之成就,而东汉帝国对西域的影响力也随之减弱,直到最终放弃。班超以三十六人纵横西域,在艰难的环境下当机立断、百战不殆,写下传奇人生,更创造了中国历史名将之西域神话,扬我中华国威,牵制匈奴保汉帝国太平,制止匈奴在西域的恃强凌弱,更维护西域诸国和平往来。班超既没有陷入内战,也没有屠杀自己人,又不居功自傲,更不为名利而战,其为军人之表率,当之无愧。

7.南北决战

中国历史,分久必合,和久必分。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而来,楚汉争霸,汉王朝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稳定,终于来到了三国演义时代,晋朝结束天下三分,随即为五胡乱华取代,南北对峙三百年,汉族勉强维持血脉正统,至隋唐而统一,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使中国创造了最繁华的盛世——大唐盛世。唐朝之后颇多争议,基本上属于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其间蒙古和满族全面统治中国,再也没有名将能够阻止汉族王朝沦陷。三国时代和五胡时期,都是北方实力远胜南方实力,大概是北方地域广阔,又有骑兵可以招募吧。但是最出名的几次南北大战,比如赤壁、淝水,都是北方主动发起的攻击,决战却铩羽而归,反而奠定了南方保持独立的基础。北方得天时,南方则占地利,南方每每因为拥长江天险,靠着北方人不熟悉水战的优势取胜。当然这两场战役中,北方之勇将和南方之智将都表现得很突出,南北两次大战虽然维持了地方势力割据的状况,但最后还是北方收复南方,只不过此北方已经不是彼北方了。赤壁时候,是北方的曹魏失败,到三国末期统一时候,北方已经变成司马家的天下;淝水一战,是前秦符坚败于东晋之谢玄谢安,而北方统一南方时候,已经是隋消灭陈,北方南方均是沧海桑田换了人间啊。南北政权对峙,每每初期比的是哪一方更聪明,后期就是比哪一方更加愚蠢。几次南北大战的双方竭尽全力,都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罢了。在后人看来,南北大战最有趣的就是名将的对决了。中国历史上,名将对无名小卒、或干脆是花花公子,胜负自然毫无疑义,虽然痛快,却嫌不够刺激。还是明君对明君、名将对名将的来得惊险好看,双方都是挖空心思、奇谋妙计迭出,你猜中我、我猜中你,计中有计,只可惜历史不遂人愿,这名君名将几千年来屈指可数,要让他们生活在同一年代,偏偏还需要互相抗衡,那可真不容易。小说家可不用管这些,在《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了名将对决的局面,比如群雄逐鹿时候割据势力,比如官渡之曹操袁绍、赤壁之曹操周瑜,之后有诸葛亮对周瑜、诸葛亮对司马懿,好看得紧。名将对名将,春秋战国有过乐毅、田单,五胡乱华时期来得更多些,慕容垂对桓温,刘裕对桓玄等等。宋明时期,少数民族的名将和汉族名将作战,甚至包括日本名将和中国名将在朝鲜半岛上的作战,都可以看成名将对决。不过在历史上少数民族的名将受到偏见和歧视,史书很少给予他们和汉族名将相等的地位,所以通过史料很难对他们做出准确判断,那么就只能对几次难得的南北大战出现的名将对决格外关注了。也许罗嗦了太多,言归正传吧。赤壁之战就不提了,我们还是来看看淝水之战,这是发生在北方前秦和南方东晋之间的战争。前秦氐人符坚像极了一个理想的君王,他初登皇位,就“修废职,继绝世,礼神祗,课农桑,立学校,鳏寡孤独高年不自存者,赐谷帛有差,其殊才异行、孝友忠义、德业可称者,令在所以闻”;更慧眼识王猛,王猛是不亚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才干的人物,大治前秦。当时更荟萃了相当多的帝王纪名将,如纵横无敌的慕容垂、老奸巨滑的姚苌,可谓人才济济,南征北战,无不披靡。当时天下“九州百郡,十居其七”;恩威并重,名扬海外,“鄯善王、车师前部王来朝,大宛献汗血马,肃慎贡楛矢,天竺献火浣布,康居、于阗及海东诸国,凡六十有二王,皆遣使贡其方物。”总之在淝水之战前,符坚的表现决不逊色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杰出的帝王,这样一位统治全国的帝王也许是老百姓的幸事吧。符坚的容人器量天下无出其右,无论敌人、反叛者,均能轻轻放过,不过这也许是他最终亡国的原因,事实证明太理想主义的君王是无法治理好国家的。在伐晋的主张上,符坚的重臣王猛、弟弟符融、太子都竭力劝阻,而后来那些自立为王的人倒很是赞成,估计这些野心家们并非是想符坚统一全国,而是想在乱中取利罢了,相当多的野心家不谋而合的利用了这次机会,这也就是淝水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出自于内部而不是战争本身。感受到前秦的压力,东晋方面空前的团结起来,为了捍卫汉人政权正统,东晋最大的世家之一谢家承当了重任,表面看上去这是一边倒的战争,前秦集结了多个少数民族共上百万的军力,而东晋不过数万人马,但是具有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当时晋军坚守于淝水,符坚的大军暂时不能渡过,谢安写信要符坚退兵一段距离以便决战,符坚打算乘晋军渡河过半的时候攻击,就开始撤兵,谁知这一撤就不可收拾,有东晋的内应造谣前秦的失败,于是兵败如山倒的情形发生了,曾经强大的前秦军就这样失败,真是不可思议。这之后符坚也失去了信心,前秦渐渐衰亡。淝水之战,在战略上前秦并不存在致命的失误,符坚也不是用兵的菜鸟,让出一段距离乘敌人渡河进行攻击也未可厚非,可是为什么会受到谣言的骚扰就无法自制了呢?事实上,淝水之战前秦失败既有前秦军人心不齐、故意捣乱的一方面,也有东晋的部队并非如史书上记载的那么少的另一方面。淝水之战的结果是南北继续对峙,保住了汉人的政权,而国家继续陷入长期的分裂战争痛苦之中,这样就一定正确吗?在五胡乱华时期,北朝的北魏和南朝的梁有过一次钟离大战,北方动员了数十万人马,魏军方面还一个以勇力闻名的名将杨大眼,而梁方面是有光武、周瑜之风的名将韦睿,这场战争同样以南方胜利结束。既然在南北决战中,北方每每落于下风,那么能够率领部队征服长江之北方名将就很了不起吧。王濬就是晋朝率领水军跨越长江征服吴国的名将。王濬“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真是庞大的水军队伍啊。王濬七十多岁的时候正式率领水师南下,一举攻克,结束了三国鼎立以来纷争的乱世。其实说起来,宋明两朝也有少数民族政权和汉族政权的对峙,更有不少南北大战,只不过少数民族对汉人的战争、少数民族胜利的战争,远没有汉人对汉人的战争、汉人胜利的战争来的有名罢了。

8.远征四方

在中国历史上名将辈出的几个时期,如春秋战国、如楚汉争霸、如三国演义、如五代十国,那都是内战,悲观的说法是:名将只是更高效率的杀死中国人而已,其实谁入主中原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大家都不过是为了独裁者的野心和欲望而成为炮灰罢了。在另外一些名将荟萃的历史时期,如五胡乱华,如宋明两朝,大多时候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赫赫战功也只是防御性质,汉族人口万倍于少数民资人口,反而经常处于下风,这并不怎么值得夸耀,何况在今天看起来,当时固然有民族之争成分在里面,但现在大家都已经融为一体,剥开旧伤口再看,还是逃不出内战的范畴。看罢太多中国人自己的勾心斗角自相残杀,也许稍微有些失望吧,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征战在外国的中国名将们。毕竟近代史以来,中国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不亡国已是不幸中的万幸,哪里还谈得上征战于国外战场呢?当今世界潮流是和平发展,人民当家作主了,不再为独裁者而战斗,在谈判桌上靠契约和双赢来谋求自己的利益,大打出手的机会看来是不多了,今天再来回顾一下古代纵横四海无敌的中国名将们的辉煌成就,也许别有一番滋味吧。众所周知,战争胜负之决定因素,不仅仅单是战场上将军指挥、士兵拼命,大而言之,战争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盛、取决于政治外交的策略、取决于人才的选拔,小而言之,一场战役涉及到平时的练兵、涉及到情报的准确、涉及到后勤粮草的到位,别看战场上决战精彩刺激,那只是台上漂亮,台下可要十年功夫呢。战争胜负往往是被内部因素左右,战争准备工作任何一点没做好,就可能成为致命的要害呢。所以国力不强,没有底气,根本就不可能有孤军远征。战于国外有很多困难,地理不熟,气候又不适应,当地人的敌意和戒心,而这些都是敌人的优势。国家虽然强大,但天高皇帝远,自己的部队既无援军,又无补给,必须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否则一败则溃,没有翻身的机会。所以远征之名将都享有“不败”之名,失败一次的军队早就在历史中灰飞烟灭了。中国之强盛,无过于汉唐,扬威海外的名将也多出于汉唐。汉代的故事讲了不少,现在轮到唐朝了。唐朝初期之二李,是为唐帝国武将功勋之最。李靖是正史和野史中都相当有名的人物,不过野史中的故事更有趣,他曾经在隋朝大臣杨素的府里带走了红拂女,在今天看来属于虎口拔牙、诱拐未成年少女的行为,相当有意思。当然,这里并非讨论野史。李靖年轻时候比较郁郁不得志,直到他遇上李世民才时来运转,在统一战争中立下了赫赫功勋。然而,他最大的事业还是抗击突厥方面。同汉帝国的对手匈奴相比,唐帝国的对手突厥也很厉害。史书中这样记载突厥:“其俗被发左衽,穹庐毡帐,随逐水草迁徙,以畜牧射猎为务,贱老贵壮,寡廉耻,无礼义,犹古之匈奴。”如果需要简单理解的话,把唐朝时候的突厥当成汉朝时候的匈奴也可以吧。当时的整个中亚被突厥帝国占据,中东突厥帝国,从中国东北部边境到长城和到哈密绿洲;西突厥帝国、从哈密一直延伸到威海和波斯。就控制的范围来说,突厥帝国比唐帝国更为广大。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尤为擅长马术和弓箭,战术灵活多变,野战能力极强,在火炮没有广泛应用之前,是农耕民族的死敌,基本上只能依靠一定规模的城池和技术手段进行防御。在隋炀帝时候,东突厥始毕可汗反叛,在山西西北的雁门关几乎俘虏了隋场帝本人,在新唐王朝时候,东突厥可汗颉利率领着十万人马对帝国都城长安进行威胁,唐王朝屈辱而巧妙地争取到了暂时的和平。突厥内部产生了分裂,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命令李靖出击,李靖这人颇有决断,擅长以少胜多,更得兵贵神速之道。他率领了三千人的骑兵队伍进军,这是一支相当罕见的远征队伍,从以往反击匈奴经验来看,李靖这支部队,无论是数量、兵种、还是奔袭距离,都是在进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在牺牲了优势兵种、优势数量之后,李靖赢得了速度,兵法讲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突厥的颉利可汗本来以为唐军要一个月才能到达,但现在十天就出现在了他面前,颉利可汗担心唐军以倾国之军出击,匆忙逃逸。那时候的颉利可汗并没有元气大伤,他有充分的地利,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集结十万骑兵,而李靖毫不畏惧,一次又一次的正面击溃突厥骑兵,最后一战竟然“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真是个使用骑兵的天才。颉利可汗液在逃亡的时候被唐军抓住,从而结束了这次远征。在这之后的五十年里,东突厥一直臣服于唐帝国。唐太宗评价李靖说:“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李靖“南平吴,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剩下还有高丽,就该轮到李绩显奇功了。李绩是当时仅次于李靖的名将,他跟随李靖讨伐突厥的时候才二十多岁,在李靖死后,李绩被李世民委以托孤的重任。高丽的朝鲜族也是顽强不屈的民族。隋炀帝曾经三次大规模征伐高丽都以失败告终,而唐太宗在世的时候也曾进行过三次战争,始终不能攻克,在李世民死后,机会终于来了,就像突厥的灭亡一样,高丽出现了内乱,而唐军抓住了这次机会,再次发动了以李绩为首远征高丽的战争。在李绩七十五岁时候那年,终于将高丽划入唐帝国的版图。这里说句题外话,进攻高丽大概也属于劳民伤财的侵略行为吧,至少和明朝时期日本侵略朝鲜半岛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可是为什么我们的感受会完全不一样呢?在武则天时代,抗击突厥的名将当属裴行俭,裴行俭很像东汉的班超,他以使者的身份来到波斯,突袭抓住当时叛乱的部落首领,平定了事态。后来他率军三十多万讨伐突厥叛军,虽然比不上李靖,但也算是“唐世出师之盛,未之有也”,很耀武扬威了一把。其实唐代抗击突厥的名将应该比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更厉害一些,但人们对汉代打了败仗的名将都青睐有加,不知道为什么对唐代取得重大胜利的名将置若罔闻,真是难以理解啊。远征名将在唐朝还有不少,比如度过帕米尔高原,让西域七十二国臣服的高丽人高仙芝,战于印度的王玄策等等。汉唐之后,就只能从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国去寻找远征名将了。

9.军人之道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这岂不是说了等于没说?要仔细讨论军人之道究竟是什么,最后会变成玄而又玄的事情。我简单的理解为军人这种职业所需要的职业道德,那么就包括敬业精神,军人的器量以及勇气。什么是敬业精神?在坚守孤城多日,敌人势大不可战胜,外无援军、内无粮草的情况下,为了保全残兵败将,毅然组织投降者,可算名将的敬业精神。什么是勇气?战场上英勇杀敌毫不畏惧死亡,那只能算匹夫之勇,为了仁慈正义的理念违抗圣旨,事后又能请罪,这才算是名将的勇气。什么叫做器量?对自己的敌人保持应有的尊敬,决不因为是对手而侮辱歧视,能够做到相敬如宾,又有决不公报私仇,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如此等等,可谓名将之器量。说到各为其主、但是相敬如宾的敌对名将有三国后期晋之羊牯与吴之陆抗,他们俩的故事很感人。羊牯和陆抗各守边境,相安无事,两人都是大行家,自然不会轻易出手。一次羊祜打猎,正碰上陆抗也在打猎,于是各各勒令军士不得越境,羊祜回来后甚至察问猎物被吴人先射伤者都送还回去,陆抗欣然笑纳,把自己珍藏的酒送给羊祜作为回报。当时陆抗的手下将军们就问陆抗有什么奇谋妙计,陆抗说:他对我施德,我就投桃报李啊。那些将军们都晕了。羊牯也够豪气,拿到酒就喝,一点儿都没对其疑心。又一次陆抗生病了,羊牯知道后问明病情和自己类似,就把自己的药送给陆抗,陆抗毫不犹豫的吃下去,治好了病。这两人竟然惺惺相惜,交心到这种地步,难以想象的知己啊。想必他们一定私心遗憾,如果能够在同一方并肩作战那该多好啊。战国时候赵国蔺相如以文官而位居上卿,在良将廉颇之右,廉颇不服,口出怨言,蔺相如敬而远之,有人谏之以为蔺相如胆小畏事,蔺相如解释说:“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彊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後私雠也。”正是国家利益重于个人恩怨,廉颇听到了这些话,恍然大悟,他也很够豪爽,负荆请罪,两人遂成刎颈之交,“将相和”则国家兴也。秦末汉初,韩信年少喜带长剑,有无赖辱之,强迫韩信从其胯下过,韩信看了那小流氓良久,终忍胯下之辱,众人以为怯也。韩信大概和战国第一刺客荆轲一样,神勇则怒而色不变,不为私怨辱刀剑吧。后来韩信封王,招曾经侮辱自己的少年“以为中尉”,以德报怨,虽有自夸之嫌,但气度非常人能及。南宋名将岳飞曾镇压各地起义,皇帝为泄愤下密旨一律斩首,岳飞抗旨力辨,终于求得只办首恶,胁从不问,此义举足以见证岳飞非愚忠之人,实乃英雄也;岳飞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敌人金兀术为金国名将,多次战败南宋将军,但败于岳飞之手,在秦侩诬杀岳飞后,金兀术对南宋派来的使者直面批评杀死岳飞的做法。能够公正评价自己的敌人,也算很了不起的胸襟了吧。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因为洪秀全的猜忌,不得已携部队转战四川,后受到围歼,进退无路,于是他毅然舍命全三军,保全了手下的部分将士。石达开在大渡河指挥时候战术上乏善可陈,他大概是被天国抛弃后的孤独感击倒了吧,然而其不苟且偷生,却“勇敢的转身离去”,直面死亡,这份非常勇气真叫人钦佩啊。在名将的素质中,最叫人感慨地还是不求回报的忠诚,无怨无悔的效忠。然而忠君未必是忠于民,大概只有政府的意见完全代表民众的利益和想法时候,名将的忠诚才是一定值得的吧。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那是说越当大官就越要“慎独”,在古代,一个七品县令就能定老百姓的生死、甚至抄没家产,权力大得很,在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督下,官越大,权力就越大,所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所以要靠官吏们自己约束自己,不为私人恩怨、不为感情冲动的为人处事,名将亦然。郭子仪是盛唐时期平定安禄山、史思明叛军的名将,就用兵才能来说,他可能不是特别突出,比不上李光弼。只不过郭子仪有很特别的本事,唐朝政府用他为帅就能打胜仗,而一旦遣返他就要战败。受小人挑拨,郭子仪领军在外,多次召回,郭子仪倒也忠厚,从来不含糊,即日启程,这么折腾几次之后,唐朝皇帝反而更加信任郭子仪了。郭子仪声名远播,在少数民族心目中也很有威望,有一次吐蕃、回纥、常项、羌、浑、奴剌三十万联军进攻,郭子仪率领十几个人深入敌营,瓦解联军,联合回纥而破吐蕃。郭子仪破吐蕃于灵州时候,皇帝宠臣鱼朝恩嫉妒贤良,“使人发其父墓”,后来郭子仪回军,天下人皆以为郭子仪要报仇,谁知郭子仪对皇帝说“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臣墓,此天谴,非人患也。”毫不抱怨。鱼朝恩又约郭子仪到他家做客,郭子仪坦然而行,不做设防,鱼朝恩感慨郭子仪的气度,泣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长者风范,非凡器量,无论艰险小人还是生死敌人都为之折服。如田承嗣傲狠不轨,唯敬郭子仪,如李灵耀“据汴州,公私财赋一皆遏绝”,可是“子仪封币道其境,莫敢留,令持兵卫送。”新唐书郭子仪传记载,“麾下宿将数十,皆王侯贵重,子仪颐指进退,若部曲然。幕府六十馀人,后皆为将相显官,其取士得才类如此。”郭子仪一生也算尽善尽美,自己富贵始终,八子七婿,也“皆贵显朝廷”。唐史臣裴垍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的确是很高的评价,大概也是过人器量的福报吧。

10.异族名将

中国历史上的名将,身为少数民族却为汉人政权效力的也不少,这其中更以唐朝的高仙芝、李光弼、李克用为最,历史对他们的评价比汉族为少数民族政权效忠名将的评价要高得多。高仙芝,高丽人,史称“美姿质,善骑射”,当时“西北二十余国皆为吐蕃所制”,唐军几次讨伐没有胜利,于是派遣高仙芝率一万人征讨,高仙芝行百日而至,会战大破敌军,于是“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也是远征之名将。后来高仙芝征伐石国,在石国已经投降的情况下还斩其国王,于是西域不服。石国王子到大食求援,高仙芝得知消息后打算先发制人,进攻大食,此为天宝十年的怛罗斯战役,由于唐军中葛逻禄部反叛,高仙芝战败。后世史家评论,“由怛罗斯河之败,中国国势遂绝迹于西方”,这未免太过苛求高仙芝了,中亚没有成为中国的部分,而是转向了穆斯林世界,不能完全责怪高仙芝,如果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没有发生内乱的话,中国在怛逻斯所遭受到的打击是有可能会得到恢复的。但是中国长达八年的叛乱,唐朝政府应接不暇,从而一举丧失了在中亚的帝国。高仙芝回到祖国后专心对付安禄山的叛军,当时情况十分紧急,高仙芝不得已弃陕西数百里地,“开太原仓,悉以所有赐士卒,焚其余,引兵趋潼关。”坚守阵地,却因被诬陷退兵盗粮而被迫自杀,据说高仙芝死的时候,他手下的士兵一起为其大声喊冤,是位忠心耿耿而深得军心的少数民族名将。李光弼,其父为契丹酋长,曾“破吐蕃、吐谷浑”,安禄山造反的时候,郭子仪以为副手,多次取代郭子仪统领全军,用兵才能在郭子仪之上,多次以少胜多,战功为中兴名将之第一。其人“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治师训整”,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他的运气没有郭子仪好,被造谣中伤而深受打击,五十七岁的时候病逝。那么接下来就要提到唐朝末年的李克用,李克用是沙陀人,“沙陀,西突厥别部处月种也。”沙陀的意思是沙漠蛮荒之民。李姓,是他父亲为唐王朝立功所赐。李克用英勇过人,是沙陀的民族英雄,曾经带头杀死了虐待少数民族的唐王朝将军,黄巢起义后,唐王朝赦免了李克用的罪行,要他将功折罪,李克用接受了。当时的李克用完全有自立为王的条件,不过他坚持继续为唐王朝效忠,颇有功勋,不过始终无法挽救唐王朝的颓废,他是一位典型的武将,对于全力或许并没有过分的欲望。其人瞎一目,人称“独眼龙”。关于李克用的故事,最有意思的当属于他和朱温的纠缠,朱温本来是黄巢起义军中的一员,后来背叛义军投向唐王朝,可是他也不是真心效忠,最后还把唐王朝的皇帝和皇帝的兄弟们全部给杀了,真是个无法无天的人物。朱温和李克用简直是天生的仇人,他曾经屡次算计李克用,但都没有成功,他们两个人进行过几次战争,李克用一直处于下风。就在这两人的纷争中,唐王朝渐渐走向了没落,中国进入了自五胡以来的第二次大乱世,少数民族的英雄开始活跃于历史舞台。由于李克用一直没能战胜朱温,所以在他临死的时候叮嘱自己的儿子报仇,李克用拿出三支箭头来,表示他此生三大恨,其一为朱温之后梁;其二为叛李克用降梁之燕王刘守光;其三为曾与李克用兄弟相称而背弃盟约之契丹酋长耶律阿保机。继承李克用旗帜的李存勖是一位骁勇的名将,李存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于消灭了朱温建立的后梁、燕国,逼走契丹,得报三矢之恨,告于太庙,自己建立后唐帝国,好不威风。然而在那之后,李存勖失去斗志,完全放弃努力,难以想象的变得堕落起来,开始诛功臣,宠信伶人,一世英雄,最后被叛乱的伶人杀死。同五胡乱华,南北朝一样,唐末宋初时候的五代十国,也是少数民族纷纷建立自己政权的年代。后唐之后就是后晋,这儿不得不提一下建立后晋的石敬塘这个人,石敬瑭是沙陀突厥人,是个野心家,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非常差。石敬塘以父事当时强大的契丹,并且将燕云十六州割让,摆明了挟契丹而自重,表现得相当谄媚和没有骨气。然而史书上认定石敬瑭卖国却未必适合。如果把汉族、沙陀、突厥、契丹都理解一家的话,那么割让国土给契丹也不算卖国行为了;如果只把汉人当成国家政权的拥有者,那么石敬塘所做的事情太正常不过,他本来就没拥有国家主权,怎么能谈得上出卖呢?石敬塘不过是为了他的个人利益和民族利益着想罢了,反正汉人的道德对他没有约束。后晋之后的后汉建立者刘知远也是沙陀部突厥人,良将。不过唐朝末年以后最强大的势力是属于契丹,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契丹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有举足轻重的发言权,直到宋朝建立的时候,契丹依然的最大的威胁。这里颇值得一提的还有西夏国的建立者唐兀人赵保机,又名李继迁,唐兀人属于藏族的一支,赵保机也算是伟大的人物,曾经给宋朝制造过很大的麻烦,宋朝的名将狄青的功绩也在抗击西夏上。关于五胡十六国的帝王纪名将们,也一并在这里提一下吧。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匈奴有建立赵汉帝国的刘渊,建立北凉王国的沮渠蒙逊,建立胡夏帝国的赫连勃勃;鲜卑有建立前燕帝国的慕容皝,建立后燕帝国的慕容垂,建立西燕帝国的慕容泓,建立西秦王国的乞伏国仁,建立南凉王国的秃发乌孤,建立南燕帝国的慕容德,北魏的拓拔嗣也是鲜卑族;氐族有建立成汉帝国的李雄,建立前秦帝国的符健,建立后凉王国的吕光;羌族有建立后秦帝国的姚苌,其后姚兴继位颇为兴盛;羯有建立后赵帝国的石勒,他的儿子石虎也是帝王名将。少数民族的名将多被今人遗忘,大概也是中华民族器量的原因吧。

11.草原蛮族

游牧民族都是凶悍而好战的民族,在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汉族面前,他们都是些未开化的草原野蛮人,他们不懂礼仪、不知廉耻,生活在马背上,战斗力极强,是汉族政权的巨大威胁。在中国最强盛的汉唐时期,匈奴和突厥就是汉人的噩梦。而在中国的宋明时期,这个噩梦变成了现实,宋朝和明朝分别灭亡于蒙古人和女真人的手上,或许最辉煌的时刻就意味着开始走下坡路了吧。匈奴和突厥都是作为敌人在汉唐名将中作了侧面的描述,因为他们是失败者和被驱逐者,然而接下来的蒙古人和女真人不得不让人正视,因为他们是胜利者。成吉思汗手下有一群可怕的名将,他们没有受过在我们看来正规的军事训练,甚至根本不具备必要的名将素质,然而他们有着超人的天赋和近乎完美的战术,就像游牧民族狩猎一样,观察、拦截、埋伏,使敌人精疲力竭,使敌人感到恐惧害怕,一场战争如同一场围猎。到忽必烈时代,名将伯颜、阿术征服了南宋,中国全境第一次落入游牧民族手中,这是草原蛮族最非凡的事业,以往的匈奴、突厥、女真都没有成功过。蒙古人继续向世界挺进,他们征服了高丽,但是在进攻日本、越南时候遭遇到了失败,随便提一句,他们在欧洲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忽必烈时代的汉人名将郭侃曾经一直打到了地中海。蒙古人的壮举给世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开始了全面交流,到13世纪末,与古代丝绸之路一致的陆路把欧洲与中国联系了起来,另外蒙古征服者还开通了海路,又叫做香料之路,于是也有了马可波罗的旅行。然而,道路的畅通是以大屠杀为代价的,一旦蒙古人失去了对当地的控制力,经济文化交流也就中断了。这一次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影响深远,宋代成形的四大发明流传到欧洲,欧洲渐渐将其发扬光大,而中国似乎并没有强烈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依旧荣辱不惊、无动于衷的等待着汉人政权的恢复。由于蒙古人在中国的迅速堕落,历史上最有活力的民族蜕变得软弱无能,忽必烈建立庞大的元帝国不到一百年就被推翻了,朱元璋重新建立起了汉人政权。然而蒙古跨越欧亚的大帝国并没有消失,他们内部还在继续的争斗,并不时的威胁到了明帝国,只不过他们再也没有能力恢复昔日的荣光。显然,比他们更坚强的是女真人,他们曾经两次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北宋时候,契丹建立的辽国看上去相当强大,宋太宗曾经趁契丹可汗的去世,派出了曹彬、潘美、杨业等名将率领的部队进攻辽国,但是他们遭遇到了契丹名将耶律休哥的阻截。在自己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宋朝政府采用“以夷制夷”和“远交近攻”的国家战略联盟崛起的女真族对付凶悍的契丹。就战略而言,这些政策是中国哲学智慧的结晶,春秋战国和汉唐时期的国家都广泛使用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宋明的君主们完全忽略了使用外交战略的必要条件,那就是富国强军,所谓“弱国无外交”就是这个道理,在国家战略上单纯靠玩弄谋略和伎俩,而不思自身的强盛,那只会玩火自焚,宋明就是最好的教训。女真人轻易的消灭了契丹,并且把矛头指向了宋朝。完全由骑兵组成的金国军队由金兀术率领深入中国的南部,并且占领南宋都城杭州,南宋的自卫反击战开始打响,在这场孤军深入的战斗中,女真人对中国南部纵横的水路感到十分困惑,而南宋军队在数量上占据了优势,所以一批南宋名将如宗泽、岳飞、韩世忠等人将金军赶出了杭州,从此之后保持了一段时期的相对和平。随着蒙古人的出现,南宋开始故技重施,和蒙古人结盟攻打金国,这次蒙古人遇上了强大的对手,女真人非常强悍,名将完颜陈和尚就曾率领四百骑击破八千骑蒙古军,那可是蒙古骑兵最强盛的时候啊,如果不是因为金国一连出了几位无能的君主,女真人有可能最后赢得这场胜利,但是,注定了运气在蒙古人这一方,金国被消灭了。同时,南宋军队表现出了惊人的软弱无能,他们甚至无法战胜被蒙古人击溃的金国残兵败将。为报答宋在攻金时的援助,窝阔台允许宋朝收复一些地区,而南宋朝廷想要收复更多的地区,于是发动了对蒙古人发起了进攻,他们没有经过战斗就重新占领了开封和洛阳。南宋政府这种撕毁协定的短视相当愚蠢,马上遭到了蒙古人的反击。但是想想,反正蒙古人也会找借口征服南宋的吧。在明朝末期,女真人又回来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部落,并且向明朝开始了挑战。这时候的明朝已经接近于自己崩溃,虽然后来的桂王永历对女真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总的来说,女真人还算不太费力的获得了中国全境的统治权,关于明朝灭亡的说法很多,但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明朝属于自取灭亡。女真入关时候的多尔衮绝对是位名将,他也是女真的英雄,在统一战争中,他巧妙的利用汉人的名将如吴三桂等人对付汉人抵抗者,而此刻的抵抗方虽然有郑成功、李定国的名将,史可法等忠臣,但抵抗方无休止的内讧削弱了战斗力,明朝中期以来争权夺利的争吵一直伴随着王朝的灭亡,真是愚蠢的举动,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讲仁义道德礼教的朝代,固然强调道德给明朝带来了最后的忠臣,但过于虚伪的道德给明朝带来了更多地为功利而背叛的人。那么,还是回到我们的野蛮人民族上来吧。这次,女真人在中国站住了脚跟,他们改变自己来适应统治,站在草原民族的角度来看,女真人汉化得太厉害了,他们完全丧失了自己,他们的首领,自顺治以来的各个皇帝根本就是中国传统的“天子”形象,甚至做得远远比明朝那些汉族正统皇帝要好,女真人带来了中国历史的第三次盛世——康乾盛世,然而这对中国是幸运,还是不幸呢?女真人不可避免的堕落和对外来文化畏惧的拒绝政策都是中国近代的落后根源,但是对女真人而言,他们自然是选择对他们统治最有利的政策,而明朝根本就是选择放弃,汉人把统治权拱手让人,这个时候,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吧。

12.侠骨仁心

名将之中颇值得一提的还有明代的王守仁,此之“侠骨仁心”,就是取其名字中的“仁”字。在印象中,满口仁义道德、子曰诗云,摇头晃脑的老学究形象,和战场上壮怀激烈、身先士卒的名将形象相差太远了吧,即使中国历史上最书生气的儒将,羽扇纶巾、挥斥方遒、指挥若定,也绝没有王守仁这般是真正的大学者、大思想家。王守仁的故事很有趣,《明史》中提到,他五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一个异人摸了摸他的头,替他改成“守仁”这个名字,于是就能开口说话。按道理说五岁还不能说话,应该属于智力发育比较迟钝型的人物,可是王守仁马上变得很聪颖起来,很年轻的时候就考起了进士。明朝的名将大都有文才,因为明朝重文轻武,只允许进士及第的八股文专家领兵打仗,虽然造就诸如王守仁、袁崇焕、洪承畦、孙承宗、熊廷弼等文武双全的名将,却也因为太多的文人统帅输了更多不该输的战役。王守仁为人正直,没有读书人的迂腐气,相当受人尊敬。他担任兵部主事时候,曾经为了打抱不平,得罪了当时炙手可热的大太监刘瑾,被贬职到边远山区贵州龙场,王守仁倒是既来之,则安之,“因俗化导”,当地人很感激他。后来刘瑾事败遭诛杀,王守仁才重新被启用。明朝时候,太监专权,吏治腐败,皇帝任性行事,国家政治一塌糊涂,军事制度也存在严重问题,缺兵少粮,训练不足,战斗力极低。当时,南中盗贼四起,各占山头自立为王,明朝的文人官员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一败再败。于是王守仁出马,改革兵制,先除贼军耳目,再诱敌深入,威逼利诱,巧施计策,从而一举歼之。当时朝廷还担心数十年来都头痛的巨寇,打算调广东、湖广的正规军配合围剿,这些部队有的还没动身,有的才刚刚赶到,王守仁就平定了全部盗贼,其用兵之迅速、老练,叹为观止,于是“远近惊为神”。也是天意要王守仁成为一代名将,宁王造反让王守仁再建奇功。当时宁王兵强马壮,直逼明朝重地南京,王守仁用假情报迷惑宁王,宁王因此延误战机。接下来宁王主力攻打安庆,王守仁直捣宁王根据地南昌,攻克南昌后,“军士颇杀掠,守仁戮犯令者十余人,宥胁从,安士民,慰谕宗室,人心乃悦。”王守仁再乘机设伏,待宁王大军回救时候而攻之,始终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最终溃叛军,擒宁王,一场足以颠覆政权的大规模叛变就这样迅速平息了下来,总共不过花了三十五天。而这个时候明朝的正德皇帝却自封为“威武大将军”,要领军南下。正德皇帝武宗是个瞎胡闹的皇帝,他喜欢带兵打仗,好好的皇帝不当,宁愿做将军,自诩名将,重用刘瑾,宠信奸臣,贪玩好色,不过还不算特别昏庸,有些时候能够明辨是非,最终也杀了刘瑾,是个有意思的皇帝,不过不是好皇帝。要应付昏庸皇帝和他边上的小人比对付宁王可难多了,“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往往如此。为了投皇帝所好,武宗身边一些奸臣不满王守仁行动太快,竟然要王守仁放了宁王,让皇帝带领京师的士兵自己来抓。王守仁当然不会跟着他们一起胡闹。这些奸臣小人们“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嫚骂”,王守仁涵养很好,“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王守仁诚恳的态度打动了京师里来的士兵们,后来竟“无复犯者”。一计不成,又施一计,这回王守仁被诬陷谋反,幸亏武宗还有一点点明智,没有理会。为了满足皇帝的癖好,王守仁只好上书言“奉威武大将军方略讨平叛乱”,把功劳全归于皇帝,给足武宗的面子,让武宗班师回朝,避免了京师部队对地方百姓的骚扰。武宗在南京正式接受被俘虏的宁王,并举行了受降仪式。其时城外设一广场,竖起旗号,派兵将广场团团围住,把宁王放出来,去掉枷锁,让他站在中间,然后武宗亲自擂鼓,士兵们围上来把宁王捆起来,高奏凯歌,仿佛真正打了胜仗一样,浩浩荡荡的进南京城,简直就是街头卖艺的猴把戏,这样的皇帝可叫人哭笑不得。如果王守仁动作慢一点,让武宗来和宁王作战,相信明朝的命运会发生重大改变吧。小人当道,君子失意。王守仁的功绩没得到嘉奖,便是跟随他立功的战友们也都明升暗降,王守仁并非贪图功利之人,但受到朝廷这样的对待,也渐渐寒了心。后来贼兵又起,明朝将官无可奈何,王守仁再次出马,摧枯拉残,尽数平定,却再也没受到提拔。王守仁领军军纪严明,秋毫不犯,用兵如神,“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其人更是正直无私,“以直节著”。他开学讲课,“弟子盈天下”,虽然皇帝不赏识,老百姓还是知道他的好处,他病逝后,“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哭送者。”这大概便是所谓“公道自在人心”吧,中国历史上能让老百姓这样真心为之痛哭的人,实在少而又少啊。王守仁,浙江人,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生平学问涉及佛道儒三家,他的学说为:知是行的主要,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始,行是知终,人须知行合一,方为真道学。后世教育家陶行知,其“行知”二字,大概也是从王守仁的学说这儿得来的吧。其思想影响到了日本、朝鲜,乃至整个东南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花香满径,沁人心脾,一代大儒,世之名将,侠骨仁心,好生令人敬佩。

13.落日余晖

清朝中叶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盛世”,名将多产于开国和盛世,从来如此。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盛世汉朝初年的“文景之治”,带来的是文景之后汉武帝之抗击匈奴众多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为其中佼佼者;第二次盛世是唐朝初期的“贞观之治”,唐朝名将有秦琼、尉迟敬德、李靖、李绩、苏定方等等,清朝自然也不例外。“康乾盛世”到清朝灭亡期间,堪称名将者多矣,尤其是晚清时节,太平天国强势崛起于南方,更有不世名将石达开、李秀成等人,清朝方面不得已重用汉人将军,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都是谋国老臣兼将将之材,大清名将和天国名将倒真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材,本来名将对诀煞是好看,可惜天国之天王不及清末之太后,天京一场自相残杀元气大伤,大好机会拱手送人,天国梦灭。晚清之时局,让人无暇感叹天国名将之凋零,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甲午海战,一场比一场败得更惨。中华民族全面落后,用刀剑来对付枪炮,任是千古名将复生也无法力挽狂澜,战争已经完全改变了模样,而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改变自己呢。这个时候再想起我们的“盛世”,突然觉得十分的可笑,正当我们洋洋自得、以为天朝大国不可一世的时候,已经悄然落后,而且落后很远很远。就在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同时发动自上而下的改革,但因为清政府没有涉及到政治层面,虽然经济、军事上创造了奇迹,一样在几十年后被日本轻易击溃,综合国力相差太远,名将也无计可施。乘着康乾盛世余威,大清帝国落日余晖,毕竟也有名将为人所不能,在抗击外国侵略军时候取得过胜利,只不过那胜利比失败也差不太多,谈起来更加令人气愤悲哀。中华之名将到了近代,的确也是没什么好说的,战争、名将的理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中国名将不提1900年后的也对,我们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夸耀之处,世界的概念不再限于中国了,而是全球。未来的名将只有可能产生于强国,弱队固然出门神,可弱队永远都是弱队。好了,废话少说,还是来看看晚清名将的悲壮和无奈罢。关天培,道光十四年广东水师提督,重点布置了虎门防御,他和林则徐一起进行了“虎门销烟”,并在广东沿海严密布防,而英国舰队在关天培面前始终没有讨得好去,义律曾率兵船挑衅遭到反击,而鸦片战争开始的时候,英舰数次发动进攻,都被关天培击退。这在清末之中国,可是难得的胜利啊。为此,关天培得到清朝政府的嘉奖,道光帝的上谕里写道:此次攻击夷船,提督关天培奋勇直前,身先士卒,可嘉之至!著赏给“法福灵阿巴图鲁”名号。鸦片战争爆发后,关天培督率水师,坚守阵地,但因为清朝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遣散兵勇,尽撤海防,在面临英军的突然袭击情况下,又拒绝增援,关天培无奈之下,散尽自己的财物,奋勇死战,壮烈牺牲。在今天看来,关天培自然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但不战而降难道更像话吗?永不放弃地坚持精神难道不应该是名将的必要素质吗?刘永福是清末另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将。他的部队以七星黑旗为军旗,世称黑旗军。刘永福主要活跃在越南和台湾与侵略军作战。当时清朝是越南的宗主国,所以捍卫越南的主权也就成了清政府的义务,但是在十八世纪末期,清政府自顾不暇,哪还有工夫理睬越南。而这个时候的刘永福挺身而出,率领他的黑旗军血战法国侵略军,大获全胜,而刘永福也被越南国王封刘永福一等义勇男爵,任三宣提督。后来法国大举进攻越南,清政府被迫向法国宣战,刘永福配合老将冯子材又一次取得了胜利,声威大振,是为中国近代史上为数极少的反击侵略胜利战争。不过清政府没有乘胜追击,反而和法国签订停战协定,并且承认法国是越南的保护国,这就是所谓打了胜仗,却像败仗一样丧权辱国的说法。虽然这个决定未必一定是错误,当时普鲁士的俾斯麦发动了统一德意志的普法战争,法国节节败退,所以中法战争中的法军人心惶惶、士气低落,但法国国力之强盛,远在大清之上,刘永福、冯子材的胜利实在属于侥幸又侥幸,而清政府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实力守护越南,不如见好就收吧。刘永福率黑旗军将士三千人回国,清廷下令裁减,两年后只剩下三百人。甲午战争爆发后,刘永福奉命率黑旗军赴台湾,帮办台湾防务。《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消息传来,桀骜不驯的刘永福没有理会放弃台湾的命令,而是留在台湾领导抗日,曾经几次重创日军,刘永福在台湾同日军血战近五个月,但终因为得不到清政府的支持而战败,黑旗军将士大都战死,无奈之下,刘永福只有潜回大陆。这位名将有廉颇风范,辛亥革命后,他还被推为广东民团总长。到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举国大哗,而这位将近八十的老将拍案而起,要求重上战场杀敌。要说起功绩,清末名将自然多以失败告终,但也正因为敌我力量悬殊,顽强和勇敢更值得钦佩。封建王朝统治下的近代中国妄自尊大,鸦片战争之后才勉强认同西方的技术力量,但还是没有上升到工业革命和政治改革层面,在这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特异制度下,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也只能培养出貌似强大,实际却不堪一击的军队来。纵有名将,也只能望而兴叹,对于清末之将军,我们应该更多一份尊重,毕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能有勇气去打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也是很了不起的啊。在今天,我们自然会有另一种觉悟,落日余晖虽然壮丽,却已近黄昏,强国之道在于科学和民主,国家实力为产生名将第一要务,其余次之又次之啊。

14.名将随想

名将的故事永远也写不完,不过我这篇文章快要结束了,有一搭没一搭的写着,名将的选择本来就是凭兴趣和个人爱好,如果不熟悉就很难对其做出准确地判断,更不可能令所有人满意。但既然有了只要做事情就会犯错误的觉悟,那么也就毫不在乎的理解为自娱自乐,摆出一幅野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悉听尊便吧。现在可以很认真的劳心劳作做这样既辛苦又不能赚钱的事情,大概是年少无知的一种表现吧,一切都等到老了再后悔罗。很无聊的给自己提出一个题目:挑选四名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名将之中的名将。设定是:其一,必须是名将辈出的年代,否则还算什么名将中的名将,只不过是矮子中间选高子罢了;其二,要求有十年以上的战争经验,要指挥军团进行大规模作战,并且改变了当时国家形势的局面,造成巨大的影响。一战成名,毕竟还是不能令人信服,事实上凭借运气也可能成为名将,另外如果只是苟延残喘的自卫性质名将,影响和效果就大大不同,名将中的名将肯定名额有限,所以只能挑选最合适的;其三,决不采用民间传说和小说立场,也就是说评判的标准必须是历史上真真正正发生过的战役;其四,我不太熟悉的名将不算,因为名将中的名将如果不够有名,只怕也不能当选,虽然因为历史原因、教育原因和我孤陋寡闻的原因会影响判断,但我仍然坚持这一点,事实上也只有这一点最让人无法反驳我的结论。不是理由的理由往往最有说服力,尤其是说服自己的时候。好了,我们开始吧。首先我们划分一下历史时代,我们将历史分为春秋战国、秦汉帝国、三国两晋、五胡乱华、隋唐帝国、五代十国、宋辽金众帝国、元帝国、明清帝国九个历史阶段。而我们选择名将中国名将,基本上是集中于开国时期和盛世时期,那个时候才是英雄用武之时。那么我们首先排除宋,宋帝国整个历史时期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并且没有一位名将彻底改变这一切,虽然北宋南宋不乏名将,但前面已经提到,名额有限,我们只能苛刻的要求名将们还要生逢其时。另外宋朝开国比较顺利,没有强大挑战对手,虽然避免了内战,但是名将也没有机会发挥了。对于元帝国,如果从成吉思汗算起,元帝国的名将实在多得恐怖,功绩也大得吓人,不过当时蒙古人不能算作中国正统,如果要算的话,也只能够从忽必烈建立元朝开始。三国时代、五胡乱华和五代十国也被排除在外,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成功统一中国,虽然名将们有过很多次决定性战役,但都只是阻碍统一罢了,简单的说,他们对于国家形势改变的不够大。五胡时期的名将本来也不少,但是最优秀的大都自己称帝,名将中的名将选出一个皇帝来,那是要叫人笑话的。明清帝国里,乃是中国封建王朝顶峰时期,王权至上,名将们自由发挥的余地太少了。朱元璋开国时代曾有智将徐达和勇将常遇春,可是要说朱元璋将蒙古人赶出去,不如说他是从逐鹿的群雄中取胜罢了,而且有明一代,皇帝多残忍好杀,不思进取,诸如郑和下西洋也不过是耀武扬威,至于以后的王守仁、于谦、戚继光、袁崇焕,打的都是国家防御性质战争,他们身处的历史时代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更大的作为。清朝一代,开国时期屠杀过甚,大统一时候康熙用兵能力远在手下名将之上,清末倒是名将辈出,可古代名将已经不适合现代战争了,于是排除明清。那么我们就剩下了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元朝。战国有四大名将,白起、廉颇、李牧、王翦,毫无疑问白起远远超过他们,数次超大规模的战役,长平一战更是战术运用经典,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是春秋战国还有几个竞争对手,比如兵圣孙武,我感觉上孙武有历史虚构的成分,他老人家好像就在吴楚争霸中牛刀小试,然后躲进深山老林之中修道去了,而《孙子兵法》主要成于曹操之手,事实上吴楚争霸伍子胥的功劳才是最大的。另外,吴楚都属于地方性质局部争端,称霸一时,离大统一还有一定距离呢。另一位竞争对手是孙膑,基于以上同样道理,他们的成就并不是建立在主动出击形成大统一战略上,往往是防御性质或者地方争霸。于是,第一位选择白起,应该是没有太多异议吧。秦帝国有了白起,也该满足了吧。我们再来到汉帝国,楚汉相争时期,领兵打仗能力远远众人的大概只有韩信了。其余的人,如张良萧何多运筹帷幄,项羽是个猛将,但不能算大将之才。我们来看看萧何对韩信的评价,“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萧何可不是因为和韩信关系好才推荐他的,天下归汉之后,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使得天不怕、地不怕的刘邦感到畏惧,愿除之而后快,韩信这个家伙,很不简单。汉帝国能够和韩信竞争的名将也不少,只不过卫青太阴柔,霍去病嚣张。而李广也有杀降之事,更将侮辱自己的霸陵尉斩首,比起韩信忍胯下之辱,后来反提拔那位侮辱他的无赖少年,器量不可同日而语。至于其他几位征战匈奴、决战西域的名将,用兵的规模就远远比不上内战时候的战役宏大了。第三位名将中的名将,我选择唐朝的李靖。李靖这个人大器晚成,相当有传奇色彩,隋唐时代的名将也是多如牛毛,李靖凭什么脱颖而出?其人除了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外,更是和少数民族作战,“南平吴,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李世民和他关系很好,对他评价也很高,封李靖为卫国公及开府仪同三司,应该属于大唐初期第一名将。第四位名将精英我就有些糊涂了,是选择元朝时期的郭侃,还是盛唐时期的郭子仪?又或者干脆去别的时代挑选?总之我是不会选关羽的,这位虚妄的名将在历史上有“武圣”之称,但是并没有了不起的战役胜利,名将并不是靠名气,前面已经有所提到。既然不好决定,与其随便选择一个,不如干脆撂起来,这点上可以向田中大神学习,把最后一个名额留给大家去考虑吧。

15.将将之才

说完了名将,不得不提一提名将的君主们。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而名将们之上必有圣明天子,这是显而易见的。名将中的名将韩信,曾和刘邦进行过一段有趣的对话。那是在统一汉帝国后,刘邦忌讳韩信的军事才能,伪游云梦抓住韩信,并将韩信从韩王贬为淮阴侯,有一次刘邦和韩信谈论领兵能力的问题,刘邦就问韩信:“像我这样的才能,能够领多少兵?”韩信回答说:“殿下领兵不能超过十万。”我估计韩信有所保留,如果真让刘邦一个人带兵打仗,能指挥好一万就不错了。刘邦继续问韩信:“那么你适合带多少人呢?”韩信毫不客气的回答:“像我这样子,多多益善。”真是相当的自信。于是刘邦笑了起来:“你带兵越多越好,那么为什么会被我抓住呢?”韩信从容的回答说:“殿下不能将兵,但善于将将,所以我被殿下所擒。”这番话很实在,也恰到好处,刘邦很满意韩信的回答。如果说将兵是名将的才能,那么将将就应该是名君的才能了。中国之名君,毛主席就提到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秦始皇历史功过在今天颇多争议,他功劳大,罪过也大,总之是个令人难忘的皇帝,是独裁者的榜样。汉武帝在今天中国衰落的年代看来颇为值得怀念,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位为国人扬眉吐气的皇帝来。但史公司马迁和宋代司马光对汉武帝的评价并不怎么样。《史记》说:“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尚奢丽,尤敬神明。坛开八道,接通五域。朝亲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传声。迎年祀日,改历定正。疲秏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资治通鉴》写道:“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汉武帝发动匈奴自卫反击战,靠的是文景之治盛世积累的财富和底气,汉武帝好大喜功,他不断对外用兵,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农业生产衰退,户口减半,弄得国家元气大伤,残暴扰民和秦始皇相提并论了,他用刀笔吏为相,开“腹诽”治罪之先河,对于国内的政治毫不关心,黄河决堤置之不理,在后世看来汉武帝也许是个英明神武的皇帝,但是在他的治理下当老百姓,日子可不好过。东汉光武帝是个为人低调的皇帝,但如果说才能,光武帝刘秀并不差,他手下也有一批名将,比如冯异、邓禹、岑彭、马援、耿恭等等,都是杰出的人物,但是因为刘秀个性并不张扬,所以名气远逊于汉武帝刘彻,在我感觉上,刘秀当皇帝时候,老百姓的日子过起来要比刘彻时候强,也许没有刘彻时候那么自豪吧,老百姓是愿意选择实惠还是愿意选择精神满足呢,的确是个问题。当然事实上这不会成为任何问题,因为老百姓根本没得选择,只能听天由命。宋太祖赵匡胤的江山得来好像比较容易,本来他应该有机会成为名将的,可是他却成为了帝王,宋朝在中国历史上很特别,经济、科技、文化都居于全球之首,改革也颇见成效,老百姓的日子应该过得相当不错吧,但军事建树上乏善可陈,或许是赵匡胤从孤儿寡母中抢去天下,自己比较担心将军们拥兵自重,就制定了一系列重文轻武、限制武将的政策吧,这对名将来说可真不是一个好现象。唐太宗李世民是真正了不起的人物,当然他不是完人。李世民在十几岁时候煽动父亲起兵,二十多岁的时候平定天下,完全凭借自己的实力为大唐建立创下不朽功勋,实在是难得的军事人才,中国名将百员中,大唐初期能够占到十名,而这十位都是李世民的手下。能够令这么多名将心悦诚服,甘心效忠,没有真本事是不行的,话说回来,或许正是因为这些名将跟随李世民这样的人物,才得以成为名将的吧。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掉了自己的兄长和弟弟,从而获得了皇位,这显然是有悖人伦是事情,不过所有的人都认为李世民比他的兄长更适合当皇帝倒是真的。在李世民继位后,努力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盛世——“贞观之治”,为盛唐的到来打下基础,除了文治外,李世民在武功上颇有建树,大唐之双翼之一李靖消灭了强盛一时的突厥帝国,势力开始渗透中亚。另一翼李勣在李世民死后,灭亡了隋炀帝曾经三次远征都失败告终的高句丽。好大喜功的皇帝从来不少,但是像李世民这样,还真有好大喜功的资本,既创造政治上的繁荣昌盛,也带来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在古代皇帝只要居其一之功劳就能流芳百世了。想想李世民总算世家子弟,当皇帝有点资本,中国古代还有靠白手起家的,比如从奴隶到皇帝的石勒,南朝宋的刘裕,都是名将兼极有个性的男人,让这些家伙做皇帝真是中国名将的损失啊。将将之才颇值一提的还有清末曾国藩,这个人本来是文官出身,打仗并不行,可是眼力非凡,提拔了很多真正的将才和政治、外交人才,并首创悍勇的湘军,石达开、李秀成在军事能力上胜于曾国藩,但对人才的鉴别提拔上却远远不如他了。可是,我突然想到,重用曾国藩的慈禧太后岂不是更是知人善用?总而言之拥有名将是所以君王的梦想,但如果君王没有驾驭名将的能力,反而心生畏惧,对自己失去信心的话,那么对名将君主来说,就陷入了历史的尴尬,历史的悲剧往往就是这样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