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众呼唤战略知识分子 化解“钱学森”之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14:48:24
中国民众呼唤战略知识分子 化解“钱学森”之问

  当前,中国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大转折的历史时期,也是实现中华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略问题异常突出和重要。我们更加需要一批胸怀宽广、志趣高远,有着雄才伟略的大专家、大学者,为国家民族兴旺付出大智慧。
  首次提出战略知识分子概念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陶文昭教授,他发表在人民论坛杂志2010年8月(上)的文章——《战略知识分子的标志》,提出“我们社会正需要一批务虚的、踱方步的战略知识分子”。这篇短文及提出的战略知识分子概念激起了我们强烈的共鸣。
  在我们组织实施并推出《中国战略知识分子》特别策划过程中,这一问题引起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响,并形成赞同与否定正反两方面的激烈交锋。【详细】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人民网时政频道>>

 

知识分子都应“以天下为己任”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我不赞同“少数知识分子思考战略性的问题,或曰战略知识分子”的分类。战略寓于战术之中,战术必有战略导向

  《人民论坛》要讨论“谁是战略知识分子”的问题。因为有长于战略思考的专家认为:“毫无疑问,社会中大部分的知识分子致力于解决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即技术性的、对策性的问题。但也要有少数知识分子思考战略性的问题,或曰战略知识分子。”

  但我对此论却有疑问。因为,中国历来的知识分子,无论其战略战术如何,其实都强调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华文化的基因里,总有一股“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这是传统。

  “天下”何在?古人的观察是“天圆地方”。君子立于天地之间,就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战略。

  这一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理念,因而中华文明也一度成为率先崛起的先进文明。可惜,这个战略没有与时俱进。由于认识的局限,“天圆”的理念一度局限于“地方”的眼界,只看到了看得见的黄土,只看到了自己的大地。而近代西方则发现,不仅“天圆”,地球也是圆的,地球70%是水,是大洋,顺着大洋走出去,走下去,从而也就发现了整个世界,从此也就步入辉煌。

  中国在这种先进的文化观之前战败了、沉沦了。既是战略的失败,也是战术的失败。既是知识分子的失败,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失败。

  但中华文明毕竟有“天下情怀”的文化基因。既是战略的基因,也是战术的基因。天时、地利、人和,则有众缘合和。今天,当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卫星通讯、数字传输、卫星定位、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活,当数字化、信息化使地球成为“智慧地球”、中国成为“感知中国”、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时候,人们又需要重新认识“天圆”了。整个人类的“天下意识”逐渐强烈起来,中国文化的“天下情怀”可以充实更新,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为此,我不赞同“少数知识分子思考战略性的问题,或曰战略知识分子”的分类。战略寓于战术之中,战术必有战略导向。心怀天下,是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时代要求,是每个知识分子的良心、责任和义务。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讲,就是要“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详细]

 

传递出新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意涵

  关注现实,着眼未来,批判落后,建设社会,将是知识分子的新时代使命,更是战略知识分子的鲜明特征和精神追求。 ·知识分子概念需要现代化   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是在传统农业社会背景下提出来的,那时社会上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从事脑力劳动的专门劳动者并不多。然而,随着知识经济带来的潮流改变了整个经济结构,社会基础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占有、使用、创造变得不可同日而语。21世纪被称为是知识化的世纪,知识的普及和占有呈现出整体社会化的态势。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依照过去受过良好教育、从事脑力劳动的标准,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够得上知识分子了,知识分子不仅阶层化了,而且知识阶层队伍也扩大化了,内部分工更为细化了。这时再以知识分子等比较少数的概念内涵来包括社会化的大众群体,显然体现出与历史发展车轮的滞后和脱节。从这个意义上看,是需要重新来反思知识分子这个概念及其内涵的时候了。[详细] ·战略知识分子概念传递出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意涵   在知识化背景下,对知识分子传统意涵进行现代改造是有必要的。知识分子精神之一就是科学的精神,那么,对知识化的阶层进行区分,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精细化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如何区分知识分子群体? 有人从分工的角度进行区分,如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与人文社会的知识分子,主要指专业的区别;有的从社会影响程度的角度进行区分,如公共性知识分子和一般的知识分子;也有人从功能的区别,如一般性知识分子与战略性知识分子。这样的区分逐渐地凸显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新的标准,从中也传递出新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意涵。[详细] ·大家普遍会关注战略知识分子   基于战略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特殊作用, 大家普遍会关注战略知识分子。一般而言,战略知识分子都具有远大的抱负,以关注公共事业、公共福利为己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其次,战略性知识分子都是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专业功底深厚,又能超越专业局限,融会贯通,探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拥有超常智慧;最后,战略知识分子关心发展,具有战略思维,具有长远发展、宏观发展眼光,能够理性看待现实不足,更注重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样的话,战略知识分子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详细]    

中国是否需要战略知识分子

  决定推出“战略知识分子”这一选题策划后,人民论坛杂志社广泛征求了有关专家学者及知识界的意见与看法,同时在一些知名网站及高校推出、发放“中国是否需要战略知识分子”调查问卷。 ·71.3%的受调查者对“战略知识分子”这一概念表示认同   71.3%的受调查者选择“认同”战略知识分子这一概念,表明这一问题不仅值得关注,而且切中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要害。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知识型社会的到来,公众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按照传统标准,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够得上知识分子。在知识阶层队伍不断扩大、内部分工更为细化的当前趋势下,需要重新来思考知识分子概念及其内涵,而战略知识分子问题的提出,不仅对知识分子群体进行了细分,也从中传递出新的价值取向,凸显了一些新的内涵和新的标准,切中时代需求与大众心理期待,得到了广泛支持。[详细] ·战略知识分子应有怎样的特征   “您认为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战略知识分子”,这一选项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具有战略思维,擅长基础性、前瞻性、趋势性研究(占22.2%);忧国忧民,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占17.9%);专业功底深厚,又能超越专业局限,融汇中西(占15.6%)。

  在调查与讨论过程中,不少受访者对“战略知识分子”特征描述虽然各有侧重,但大多数人都谈到了“战略思维”这一词汇。“具有战略思维,擅长基础性、前瞻性、趋势性研究(占22.2%)”列战略知识分子特征选项第一位,这表明“具有战略思维”应为战略知识分子的首要特征。战略知识分子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分子,“而是致力于解决问题的战略思路,并从全局、动态、操作层面设计相应的方案”。受调查者普遍认为,战略问题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需要有更多的战略知识分子的崛起,进而更好更快地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详细] ·战略知识分子为决策提供多种参考,使中国崛起少走弯路,列第一位   “您认为战略知识分子出现有怎样的意义”,调查结果显示,32.9%的受调查者认为战略知识分子的出现为决策提供多种参考,使中国崛起少走弯路,列第一位。这表明,中国能不能真正崛起,能不能快速崛起,尽量少走弯路,需要有一批致力于思考和研究战略问题的战略知识分子,肩负起应有的历史责任与使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曾经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李大钊说,“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在最艰难的时候改造国运”。这就要求战略知识分子应以推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为己任,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为目标。乐于参与推动经济社会变迁的改革过程,并勇于在变革中承担责任。[详细]    

呼唤战略知识分子 化解“钱学森之问”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许正中:从知识分子到战略知识分子不仅仅是名称的简单替换,更重要的是战略知识分子拥有一 般知识分子所不具备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社会性   20世纪初,国家命运虽值飘摇,但在文学、建筑、历史等众多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群星闪耀之局面,他们的思想影响到现在,有些思想至今还是学界巅峰,无人超越。2005年,钱学森先生面对温家宝总理直言:“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不仅对温家宝总理,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很大的刺痛。

  2010年7月末的一天,中国力学之父、著名教育家钱伟长先生远逝。大师远去,“三钱”不再,但大师留下这个振聋发聩的问题尚未破解。究其原因,就在于如今之教育不可与当年之教育相比,当年的教育纯粹;如今之知识分子不可与当年的知识分子相比,当年的知识分子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现在,中华民族已经摆脱了民族存亡的危机时刻,迈进了民族复兴的新时代,知识分子们却缺少了一份国将不国的危机感。提升知识分子的综合素养和使命感,培养战略知识分子,是破解“钱学森之问”的迫切需要。

  纵观历史,知识分子功能和角色的变迁,以及知识分子的群体性缺失,都对现今的知识分子提出更高的要求。注重提升自身的战略素养——前瞻性、系统性和社会性,显得尤为重要。

  前瞻性首先包含思维的前瞻性;系统性是指战略知识分子必须具有系统的知识储备;社会性是指战略知识分子必须拥有普遍的社会关怀。

  培养战略知识分子,促使优秀人才成为杰出人才,是我国培养“大师级”人才的迫切需要。而优化社会条件,创新机制体制,营造成长沃土对于培养战略知识分子尤为重要。[详细]
 人民论坛封面
 知识分子与战略问题
  知识分子有无战略型和战术型之分

  可以提倡一些知识分子主要从事战略性的谋划。这些人也不妨称之为战略型的知识分子,或战略谋划人才。但如果将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分成战略性和战术性两种类型,恐怕比较困难和牵强。硬要分类,不仅免不了会生拉硬扯,划线站队,而且可能会有意无意贬低一些知识分子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学者对此做些讨论无妨,但党和国家似乎不必这么做。  

  知识分子应该有人专事思考和研究战略问题

  要提高战略谋划的水平,就需要有一批人专门从事战略思考和研究,能从全局上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运用战略,解决战略性的问题。知识分子,是掌握科学文化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社会阶层,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继承者、创造者和传播者。知识分子承担着重大的社会历史责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知识分子由于其基本的素质、能力和视野,比较能够走在时代前列,因此,能够在很多战略的谋划和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知识分子,虽然并不需要都来思考和研究战略问题,但知识分子中还是应该有一部分人,能够专门或侧重于思考和研究战略问题。他们占知识分子的比例不可能很高,但绝对数也不能太少。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战略谋划中的作用

  战略问题不同于技术问题、专业问题。它是一种长远性的谋划,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计划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是客观可能性与主观能动性的高度有机的结合。无论是制定战略,还是实施战略,一般都是有组织的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特别是涉及党和国家重大现实和长远发展的问题,都需要由较高甚至最高层面来拍板决定、组织实施。因此,知识分子,除非已经成为掌握重要权力的领导者,其他人员,他们在战略谋划中的作用能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能不能被接受,都需要由掌握权力的领导者们来决定,由一定的制度体制给予保障。因此,这就提出了一个如何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战略谋划中的作用的问题。[详细]  古代战略知识分子的当前借鉴
  中国文化像延绵不绝的长江大河,浩浩荡荡,日夜奔流。在中国文化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中,中国古代知识阶层——从商周的贵族到秦汉之后的文人士大夫,或可称古代战略知识分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殚精竭虑,为了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政治问题、道德伦理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一座又一座文化丰碑,使得我们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文明受到世界各民族的尊重与敬仰,至今依然发出熠熠光辉。  

  当今有志于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做出贡献的中国知识分子,面对今日来自各方面的问题与挑战,应该有大气魄,有大志向,有大作为,而为了有所作为,应汲取前辈的经验、激活古人的智慧,使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获得现代价值。[详细]  哈佛的战略学者们
  20世纪末期国际局势风起云涌,政治上冷战的嘎然而止,昔日对峙的苏美两极,由于苏联的演变和解体戏剧般地结束;经济上全球化的陡然加速,不仅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经济联系密切,甚至出现了地区一体化乃至全球一体化的趋势;科技上信息化的迅猛扩张,在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各种技术百舸争流之中,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借助冷战后的红利一飞冲天,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活。很显然,这个时代发生了大转折。未来向何处去?如何规制未来的世界?美国作为冷战的胜利者,作为全球经济和技术的主导者,自然需要做出及时和有效的应对。政治高层做出的是政策上的调整,而学界翘楚提出更有理论化的战略对策。哈佛大学执美国社会科学之牛耳,在风云变幻之际,一些学者立马麻州、青梅煮酒,纵论天下之大计。[详细]

  资料链接

  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的大战略研究以历史路径为主。冷战史名家约翰·加迪斯教授和曾撰写过《大国的兴衰》的名教授保罗·肯尼迪,都非常重视通过研究历史来探究战略。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集中搞战略研究的地方,是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该中心的突出特点是重视科技与战略研究的关系,开展真正的跨学科研究。[详细]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李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