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成为“新华社首席记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58:05
毛泽东为何成为“新华社首席记者”?
2010年09月15日 14:33:35  来源: 四川在线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图片来源:解放军报
据《解放军报》9月13日报道,1947年3月,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国民党军对延安的猛烈进攻中,告别居住10年的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的伟大征程。当时,随行毛泽东的只有两支队伍:一支是军委作战部,一支是新华社。毛泽东一面指挥打仗,一面指导新华社展开舆论攻势,并亲自撰写了大量新闻、时评和社论。新华社先后播发了毛泽东起草或修改的《战局的转折点——评蒋军135旅被歼》、《蒋政府又一穷极无聊的尝试》等几十篇评论稿件。
由此,毛泽东被新华社的同志亲切地称为“新华社首席记者”、“级别最高的记者”。毛泽东后来说:“中央留在陕北靠文武两条线指挥全国的革命斗争。武的一条线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文的一条线是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
可以说,重温这段历史,清晰地说明,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尤其重视党报的宣传、鼓舞和推动作用。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自指导、大力推动新闻宣传工作,特别是毛泽东亲自撰写新闻、时评和社论,被之称为“新华社首席记者”、“级别最高的记者”,这无疑为我们的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典范,也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感慨和思考。
新闻宣传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部分,肩负着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重大责任。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与胜利的一大法宝。我们党从创办自己的新闻媒体之日起,就特别强调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统一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也就是说,我们舆论引导的目的就是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能够形成合力。而历史经验更是证明,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现代社会,宣传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能不能把宣传舆论工作抓在手上,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
搜索更多毛泽东 舆论 的新闻
毛泽东“拿不起象牙筷”羞煞谁?
毛泽东当年是怎样批“太平官”的?
毛泽东为啥倡导“只唱一出《香山记》”?
毛泽东如何在舆论战场运筹帷幄
2010年09月15日 09:51:10  来源: 解放军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仓小宝插图
1947年3月,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国民党军对延安的猛烈进攻中,告别居住10年的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的伟大征程。当时,随行毛泽东的只有两支队伍:一支是军委作战部,一支是新华社。毛泽东一面指挥打仗,一面指导新华社展开舆论攻势,并亲自撰写了大量新闻、时评和社论。新华社先后播发了毛泽东起草或修改的《战局的转折点——评蒋军135旅被歼》、《蒋政府又一穷极无聊的尝试》等几十篇评论稿件。由此,毛泽东被新华社的同志亲切地称为“新华社首席记者”、“级别最高的记者”。毛泽东后来说:“中央留在陕北靠文武两条线指挥全国的革命斗争。武的一条线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文的一条线是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这段历史清晰地说明,我党我军一直就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毛泽东等党和军队领导人还亲自指导、大力推动军事外宣工作,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战争年代,我党我军的舆论宣传是融为一体的。建军初期重视舆论宣传工作,是红军生存、发展和壮大的迫切需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一方面对红军进行残酷军事围剿,另一方面借助其掌握的宣传机器进行反共宣传,挤压我党我军的生存空间。国民党把红军描述成“杀人放火,奸淫抢掠,不要历史,不要文化,不要祖国,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不讲道理,共产共妻,人海战术,总之是一群青面獠牙,十恶不赦的人”。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坚持一手抓军事斗争,一手抓舆论武器,强调“共产党是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撰写了《红军宣传工作问题》一文,提出“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红军先后创办了《战斗报》、《红军日报》、《红星报》等70多种报刊,采取出版报刊、书写标语口号、表演戏剧歌舞、宽待俘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红军的政策主张。
搜索更多舆论战 毛泽东为 的新闻
毛泽东身边“五大秘书” (组图)
关于项羽研究:毛泽东评“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