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沈浩精神,强校帮扶弱校(下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17:01

(下篇)
——走进杨塘中学、张集中学

重振老校雄风造福一方百姓

 

  2010年4月,春风和煦,生机盎然。县教育局为了均衡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实施了强校扶持弱校战略,调整了杨塘中学领导班子。市级示范高中城关中学对口支援杨塘中学,该校校长助理、办公室主任施军调至杨塘中学任校长,政教处主任唐克文调任副校长。新的领导班子承载着组织的重托、杨塘中学师生的期待和地方百姓的愿望,开始带领杨塘中学奋力爬坡……
开展大讨论活动,提振老师“精气神”
    4月12日,新校长一上任,就在全校开展了“重振老校雄风,造福一方百姓”主题大讨论活动。学校召开了班主任、骨干教师、离退休教师、教代会代表、学生家长、社区知名人士座谈会,查病根、询良策、找药方。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表达了对杨塘中学发展的关注和期待。人心向好,人心思变,鼓舞了新任领导班子,施军校长说:“我要以一颗赤诚之心,践行沈浩精神,带领同志们苦干三年,尽职尽责办好杨塘中学,造福一方群众”。很快,学校确立了“一年有起色,两年有变化,三年出成效”的奋斗目标,确定了“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治校”的治校方略,明确了本学年的工作思路:以“教学管理年”活动为突破口,提高教学质量;以“普法教育”活动为切入点,狠抓德育工作;以“三名工程”为契机,提升教师素质;以“教育民生工程”为依托,实现学生的寄宿制管理;以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为动力,重塑学校在家长中的形象。
    通过近三个月的努力,杨塘中学77位教职工的思想统一了,精神振奋了,工作热情高涨了。大家以主人翁的意识,牺牲着“小我”,为杨塘中学的“大家”默默奉献着,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的事例。
    “家可以穷,不可以脏”
    由于学校面积大又没有专业保洁人员,学校的卫生状况、校园环境不尽如人意。教师会上,施校长说:“家可以穷,但不可以脏。”新班子到任后,克服办公经费短缺的困难,着力整治校园环境,一场整治校园环境的攻坚战打响了。第一周就开始清理校园里堆积了十几年的垃圾山,第二周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义务劳动,清理卫生死角和建筑垃圾……随后又建立健全卫生保洁制度和卫生检查制度,为教学楼安装了玻璃,调整了办公室。学校加大了养成教育的力度,改变了教师家属乱倒垃圾,学生乱扔纸屑和果皮的坏习惯。通过教育和整治,校园的卫生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垃圾清理了,纸屑不再乱飞了,办公室整洁了,环境净化了。
向绩效工资要“绩效”
    实施绩效工资的第一年,杨塘中学基本按平均数发放绩效工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结果出现服务岗位无人站,教学岗位推着让,班主任岗位不愿上的尴尬现象。
    为了体现奖励性绩效工资“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这学期,学校成立了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起草小组,结合校情,提出方案,经校长室、行政会反复讨论,交由新一届教代会表决通过。绩效工资分量化和非量化部分,量化部分突出工作量的考核,非量化部分涵盖了中考奖励、学期对抗赛、班主任津贴、教科研补助、教学过程检查、流生控制等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改变了过去吃大锅饭的现象,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用“加法”加强内部管理
    当办公经费紧张时,很多学校就用“减法”来做管理,过去的杨塘中学也不例外。老师除了上好四十五分钟课以外,其他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减就减,能删就删,以减少学校的经费开支。新领导班子认识到,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只有用“加法”做好学校管理,学校才会呈现新气象。
    我们首先完善层级管理机制,加强年级组和教研组建设,发挥年级组管理班主任和学生的作用,优化教研组的教学科研职能。
    开辟了升旗仪式这一德育平台,恢复了中断数年的课间操制度。
    加强学生管理,实现午休制度和晚读制度,增加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结合教学管理年活动,完善了推门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期末对抗赛制度,狠抓教学管理。
    在经费困难情况下,添置一架钢琴,让琴声在校园流淌;在教育局支持下,增添体育器材,兴建体育设施;以创建“全国美术教育先进学校”为动力,抓实美术教学。
    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和“五五普法”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启动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
    没有校园安全,哪有学生成长
    4月16日学校调整门卫岗位,实现学校大门、教学区大门的全天候值守。学生挂牌出入,教学区实现全封闭管理。
    原来学校大门有四位专职人员值班,学生上课他们上班,学生放学他们下班,一天留下很多空挡,节假日也无人值守。今年4月20日开始,学校科学设置门卫岗位,实行三班倒制度,在人手和经费不增的情况下,实现了校大门和教学区大门双岗的设置,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有人值守。
    在坚持班主任、教师早读、晚自习值班制度基础上,4月20日开始实行新的行政人员值日制度,每天三人值班,承担教师考勤考课、午休秩序维持、晚自习巡查、晚间巡逻的任务。
    4月份,学校修补了部分围墙,设立了警示标志,安装了十个路灯,整平了部分道路,改造了老化的线路,在教学区和女生宿舍安装了电水炉。
    我们利用黑板报、橱窗、广播站、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留守儿童之家等多种平台,一月围绕一主题,进行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现在师生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普遍提高,本学期学校没有出现一起安全事故和学生打架斗殴现象。
    通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周围群众对杨塘中学的变化给予了充分肯定。县局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学校调研,帮助解决困难。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杨塘中学的校友,表示要全力支持杨塘中学的发展,重振老校雄风,让更多的农家孩子留在当地就读,造福一方百姓。(唐克文  姚 丽)

 

手有三寸铁 要铸五尺剑
——张集中学校长彭其林访谈录

 

    (记  者)新观念决定新思路,新思路决定新举措,新举措决定新局面,新局面带来新发展。彭校长到任三个月,迅速转变角色,全面、细致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学校出现了新气象、新局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请谈谈您确立了哪些新思路和举措? 
    (彭校长)张集中学是肥东的老校、名校,有着骄人的成绩和优良的作风,这是几代张中人共同拼搏的结晶。现在,学校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很大压力。我刚到学校不久,急躁肯定是不行的,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没有明确清晰的工作思路也是不行的。有了工作思路,就能抓住关键,就能分清主次,把大量时间集中在主要工作中,把握每个阶段的发展重点,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办学质量。因为本学期时间短、任务紧,我们只能精心筹划、整体推进,具体思路和举措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规范管理从细节抓起
    学校管理主要体现在对人的管理。有人说,我到张中后“润物细无声”地掀起了“管理风暴”,我到任后确实下大力气抓常规管理。风暴有点夸大其辞,只是工作密度大了,活动开展增多了。张中一段时期发展落入低谷,原因何在?我常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和教职员工交流,“假如我是一名学生或家长,我选择张中的原因是什么?”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和教师在各自不同的位置作反思、作回答。工作中,我们完善了值日制度、例会制度、考勤制度、集中办公等制度,对行政领导的分工、职责和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做了精细化要求。“言必行,行必果”,在工作中我们还理顺关系,明确责任,要求全校师生按制度、按校规办事。“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切实改进行政领导的管理方式,做到重心下移。大家走出办公室,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寝室,走进食堂,走进学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由于学校过去管理问题所引起的班级之间、学科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新一届领导班子锐意进取,大胆改革:对教师,把三个年级班主任及教师按学科作合理调整;对学生,依据期末县统考成绩按男女生性别、高中低分数段进行重新编班,统一评比。此项举措反应很好。学生有盼头,老师有信心,也为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和教师的绩效工资发放提供依据。领导班子还不定期开展工作交流,把学校现有的各类问题作梳理,先急后缓、逐一落实。我们提出:学校工作还要重点抓薄弱环节,抓非中考科目的规范教学,抓各班级的后进生(成绩差或品行差)并进行师生结对帮扶。现在,学校各项工作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抓,显现出“学校无小事,事事在育人”的喜人局面。
    二、教育教学质量从课堂抓起
    教育家顾泠沅说:“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提高在常态下的课堂效益是保证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在课堂度过,故有“向45分钟要质量”之说。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在课堂中展现出来的,故有“站好讲台”之要求。抓课堂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教师层面,学校要求教师上常态课成优质课;二是学生层面,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最优化。对课堂管理,学校对每个环节作出要求,实行制度管理。学校定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邀请教育局专职教研员对全校各学科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每周至少有三节校内公开课,校级领导每周至少听一节,在期末教师例会上宣布下学期重点听行政领导的公开课。学校还加强对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鼓励、帮扶他们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课堂评优和大奖赛,近期有三位青年教师获梁园片课堂评优一等奖,代表片参加县赛。目前,教研工作已经成为常态,教师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不同层面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彭其林、赵育传两位老师荣获“合肥市首届骨干教师”称号,崔二勇荣获“合肥市优秀教师”称号,陈聪荣获“肥东县名教师”称号。我们还开展了教案评比,作业批改检查,学生评教活动,组织班主任参加校级、县级培训,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三、打造一流校风从习惯抓起
    校园文化的内涵分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方面,文化建设从何抓起?我认为要从校风抓起。有什么样的校风,就有什么样的教风,有什么样的教风就有什么样的学风,几者关系环环相扣,互为因果。近期学校开展了师生创建文明校园动员会、法制报告会、感恩报告会,开展了校园广播站小广播员选聘活动和“我为张中争光彩”主题征文活动。我们提出了“向垃圾和卫生死角宣战”的口号,组织党员、学生多次开展校园卫生大扫除,净化了校园环境。我们还狠抓《张中学生一日常规》落实。对长发、戴首饰、带手机和MP3进校园的学生都有明确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向老师问好,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少年。学校还严抓考风、考纪,抓出勤,抓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学校定期召开专题会,对优秀学生和突出进步标兵进行表彰。一系列的活动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成效,现在破坏学校公物的现象没有了,打架闹事绝迹了,到处闲逛的少了,刻苦学习的多了。校风有了根本性好转,逐步形成了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创寄宿式学校从现在做起
    为了有效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张中干群审时度势、科学决策,走特色办学之路,把学校定位为寄宿、封闭式校园并为此作了大量工作,从而解决了学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我们完成对校园环境的进一步净化、美化、绿化工作。把男女生公寓的门窗、墙壁、地面修缮一新;购置了双层铁架床,安装了电风扇,接通了自来水,配备男女生生活辅导员。教室配置了桶装纯净水,安装电风扇,关闭校园七家小店。经反复研究论证,决定暑期对食堂及校园文具超市进行后勤社会化管理,学校加强监督,切实解决全校师生的后顾之忧。目前,学生住校率达95%以上,每天中午全校学生由老师陪伴在教室午睡;晚自习均有老师进班补缺补差,少数走读学生晚自习后均由家长接送确保安全(学校与家长签订了安全协议)。
    在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我们取得了地方党委政府、村居、学区各学校干群的大力支持,我们召开了中小学衔接工作座谈会,深入各小学毕业班家长会,排练文艺节目与小学互动,与学生和家长面对面交流,我们还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把今年的全乡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的考场设在中学。各项活动拉近了中学与小学之间、学校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活动加强了交流,促进了友谊,也展示了张中的风采,学生及家长纷纷提前到我校要求进初一就读,招生形势良好。八月中旬,学校将举行三个年级学生的军训活动。
    2010年中考我校再创佳绩,600分以上23人,其中徐睿同学717分,20人达省级示范高中计划内录取分数线,全校师生欢欣鼓舞,重振老校雄风曙光已现。
    作为一校之长,我将不负重任、不辱使命,与全校师生员工一道创先争优、开拓奋进,努力使学校有发展,教师有成就,学生有进步,教学质量有提高,学校形象更要有改变。请各级领导放心,请社会各界放心!(记  者)谢谢彭校长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