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桌布下的慈善观 - 周泽雄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9 05:14:34

全球两大富豪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先生拟来华设宴,劝说50位中国富豪踊跃行善,消息一经发布,迅即引发了种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反响。在此之前,昔日中国“首富”黄光裕,恰因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获刑14年,为这场慈善晚宴,增加了一个怪诞背景。不出意外的是,中国富豪对盖茨-巴菲特的邀请,扭扭捏捏,吞吞吐吐,仿佛那是个鸿门宴。甚至,那些看上去最不会拒绝的富豪,如刚刚向北京市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捐赠了20辆急救车(价值200万元)的李春平先生,收到邀请后也公开表示拒绝。晚宴尚未开张,两种慈善观的冲突,已早早凸现尴尬。这当儿,听到中国“首善”陈光标先生在致盖茨和巴菲特的公开信里的慨然承诺:“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捐出全部财产”,不少国人想必会大舒一口气。
尽管陈光标的慷慨义举,在两年前汶川地震时,已经感动了中国;尽管陈光标已累计“向社会捐赠款物13.4亿元,直接受益者超过70万人”,但我还是怀疑,盖茨先生读到这封信时,纳闷更多于感动。这便涉及到中西慈善观的差异了。
我不曾研究过西方慈善观,但日常涉猎所及,也能感受到他们与我们的深刻不同。比如,捐赠在富豪去世前实行,正是西方有识之士竭力反对的。在堪称美国慈善圣经的卡内基名文《论财富》的末尾,作者明确宣布:“死时越有钱,死得越丢脸。”英国贤哲弗朗西斯?培根的言词还要激烈,他反对将慈善捐款延至死后的理由是:“这样做的人实在是慷他人之慨,所花的乃是别人的钱而不是自己的钱。”卡内基——众所周知,他本身还是美国最伟大的慈善家——坚信,“赚钱需要多大本领,花钱也需要多大本领。”在他看来,慈善是一项需要高度智慧的工作,一个在赚钱方面拥有天才的人,在慈善领域一般也会拥有天才,为了使慈善的效应最大化,富翁有义务趁年富力强之时亲自从事慈善工作。他决不认为,仅仅把钱一捐了之,就是一种善举。不难发现,退休后全职从事慈善工作的盖茨先生,正是这么做的。
“财富的特性就是可以被人慷慨地施舍。”这句话,我在帕斯卡尔《思想录》里读到过,在《培根论说文集》里也读到过,相似程度近乎抄袭。抄袭当然不可能,我只能认为,那是他们的共识。我还注意到,西方人谈论行善时,非常注重节制和适度,从不鼓励过分的慷慨。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在《论义务》里,曾将巨额捐赠视为次一等的善行,他认为,“这种慷慨是自杀性的,你现在赠予金钱的人越多,将来所能帮助的人数也就越少。”我想,假如他能预见到瑞典军火大王诺贝尔以信托基金的方式管理遗产,一定会改变看法。通过出色的创意和有序的经营,诺贝尔最终使自己的巨额遗产,转化为一种不竭的源泉,百年如一日地促进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是将捐款功能发挥到极致的典范,也是卡内基和盖茨等人信守的方法。卡内基断言,“与其把富人的百万家财拿去鼓励懒惰、酗酒和下流行为,不如把这笔钱扔到海里,这于人类倒更有利。”就是说,未经出色谋划的捐赠,效果适得其反。出于可敬的基督徒精神,卡内基将自己的身份定位成“穷人的信托人”,将自己的财富视为穷人托他保管的“社会财富”,并将“为社会管好用好这笔财富,使之发挥比公众管理更大的效益”,视为“富人的责任”。这种见识,确乎不易在中国文化里见到。中国富翁大多不假思索地把财富留给子孙,而西方的明哲之士,则众口一词地将此判为至愚至陋。
在我国,有个奇怪现象,即经常是那些不具有慈善能力的人,大行慈善之举,人们对此还会充满感激。经典例子是办学的武训。我凑巧读到的任何一位西方贤哲,对此都不加鼓励。行善是富人的事,依卡内基之见,行善的前提是你拥有“剩余财富”,你不必把仅仅属于“小康生活保障”的那点积蓄拿出来捐赠。两千年前的西塞罗对此也有过分析,在他看来,假如一种行善日后还可能连累社会,致使别人反过来帮助你,那就不应倡导。此外,西方人强调的慈善,除了扶危济困的功能,还着重强调公共民生。比如,国内某企业在上海替美国人捐资兴建一座堂皇世博馆,在任何意义上都与慈善无关。天知道那老板在想什么。
与西方人相比,我们的财富观多少是有些扭曲的,晋人鲁褒写过一篇《钱神论》,大概相当于中国版的“财富论”,有人曾评价道:“《钱神》起《论》,铜臭为公”,可见不是什么高论。后人称“钱”为“孔方兄”,据说即典出此文。西方人深入骨髓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观念,在中国从未得到普及,而借故“籍没”富人钱财,则是帝王家乐此不疲的爱好,我们最近一次惨痛记忆,距今尚不足一个甲子。至于各类视《物权法》为玩偶的野蛮拆迁声,最近几年都快震聋一个民族的正义耳膜了。凡此种种,都彰显着我们财富观的初级状态,我们的富豪倘若心态有所失衡,也属事出有因,且不说他们的致富之路,未必没有难言之隐。
盖茨-巴菲特的慈善晚宴还没有开始,我们更不知道它会如何结束。我且怀着浓厚的兴趣,静候开场。毕竟,作为近距离了解中西慈善观的一个窗口,无论如何收场,都将是耐人寻味的。
载《南方都市报》2010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