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永远尊重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3:26:22

这是2009.10.1阅兵式现场前总理朱鎔基唯一的镜头,白发苍苍,墨镜很酷。遗憾的是再也听不到他从前的豪言壮语,是国家对不起这位老人。


   7年的副总理,5年的总理,在国人心中,朱总理留下的是一个“铁面包公”的形象,直到现在,关于他的种种声音,至今还依然在民间回荡不绝,成为一段段不朽的传奇……
   “只要我在上海一天,你就别想升官!”这是时任上海市市长朱镕基对自己的侄子说的话。此后朱镕基在上海任职四年,他的这位侄子的职位未作过任何调动。要知道,朱镕基未出生时就已丧父,10岁再丧母,是他的伯父,也就是他这位侄子的爷爷将他养大……
   “这是什么工程,拿党和人民的钱搞这样的豆腐渣工程,我要辙了你!”面对98年九江长江大堤的大决口,他愤怒了,但遗憾的是,虽贵为总理,他却没有这个权力……
香港《亚洲周刊》这样写道:在时因严谨治国,得罪了不少权要,所以退位后,中央要求加强保安,他还是不能像平常人一样自由行动。”作为一个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晚年却要为此埋单,这是什么道理?
在西方一些国家,这些都不算什么,但在中国,在权力和监督不对等,在腐败之风盛行之下,朱总理的这些精神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一代领导人,卸任之后就容得这样霸道对待.恐怕,这样也只是对朱总理.

  曾经他亲手批示过远华特大走私案,就是当年中国2/3的外烟都靠他走私的人赖昌星,甚至走私飞机大炮。
  听说在朱总理当年就职上海市长说过的一段话,意思大致如下:"我是个孤儿,从小没有父母,我不怕得罪人!"
单凭个人,永远只是冰山一角,更不会......渐渐的得罪的人多了,损害了很多高层资本的利益,他们决心除掉他。   当年内幕,在一个很深的夜晚,军用飞接走了朱总理的一家。如果朱总理在位到现在,恐怕中国比现在更强大和繁荣。温总理也不错,很关心人民,是人民的好总理,但从国家经济发展来看,这往往是不够的.

想起他的一句话:我准备了100口棺材,99口是留给贪官的,另一口是留给自己的。看来,事实也就如此。把改革既希望于个人,本身就是最大的讽刺。

他得罪了很多领导(得罪了领导们的一己之利),他自己也说了,“我下台之后这些国务院的各政府部长可能会报复我,说不定我现在讲话下边的人就恨呢,”当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下面的各部部长表情都很难看。连央行行长都被他当面骂过,尽管事后去给人家道歉,但这也给他以后留下了隐患。为什么长达66分钟的阅兵式上我们都捕捉到了那短暂的一秒?
   长达66分钟的阅兵式。有整齐的正步走。有让无数人留恋的漂亮女兵。有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有形式各样的花车。可让无数人为之动容的,却是那一秒一闪而过的镜头。那一位偏安一隅安静恬淡的老人;那一位戴着墨镜白发苍苍的前总理;那一位独自凭栏的孤独者。铺天盖地的文章与照片再次覆盖了整个网络。他在百姓心中,位置的前后,时间的长短,都无法减退人民对于他的爱戴之情。

   于是 ,镜头只短暂地停留了一秒,随后一闪而过 。其实这一秒 ,同时给了三个人 。可我 ,却在看到他满头银发之时眼圈一热心头一震。
   我们的80、90后,没有经历过文革的血雨腥风 ,无法体会当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心情,只知道周恩来曾经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以一己之力挽救了许多革命者。也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的浪潮和经济特区的巨变, 无法体会那句亲切的“小平你好”寄托着人民怎样的感情,只知道是朱总理拯救了濒临瘫痪的中国经济。可他们恰恰都是沐浴在朱总理的阳光雨露中成长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 ,他们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 ,经历着新中国建国以来最稳步快速发展的二十年。而这二十年恰恰是这位现已白发苍苍的老人呕心沥血的岁月。
    我不是经济学家,我也不懂得高深的经济学知识,但是我亲身目睹了朱总理上任之初 ,亲身经历着他给国家和人民所带来的巨变。
   我只记得小时候工人的工资仅仅是几十块钱,03年温总理接手时,人们的工资以千元为单位衡量 。在朱总理任职时,很多百姓的工资都翻了近二十倍。


历经沧桑,世事变幻。国家对不起这位老人,但人民永远尊重他!

这就是我们的朱总理,我们最崇敬的一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