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100个经典瞬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23:52

1913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求学时。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02年-1909年先后在家乡韶山六所私塾读书,接受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1910年秋,考入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此期间受康有为、梁启超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1911年春,到长沙,考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期间,读到同盟会办的《民立报》,受其影响,撰文表示拥护孙中山及同盟会的纲领。10月,响应辛亥革命,投笔从戎,在湖南新军当列兵。半年后退出。1913年春,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读书。
60年,弹指一挥间。新中国在神州大地上创造了无数奇迹:一个一穷二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从山河破碎到团结统一,从受人欺凌到备受尊重,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已实现总体小康。
从1949年到2009年,新中国已辉煌60年,一步一个脚印。从人民从翻身当家作主人,到一步步走向小康走向富裕,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的坚强领导,无不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辛勤与智慧。
60年一甲子,站在2009年,我们回望过去,仿佛又听到了毛主席那一句带着浓重湖南口音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中国人民是沸腾的,正是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摧残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发动秋收起义,建立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施行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25000里长征,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成功转变,抗美援朝,抵抗三年自然灾害,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毛主席,从一位莘莘学子,就忧国忧民,胸怀救国救民之志,带领穷苦人民打天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带领人民在一穷二白情况下发展生产,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时深情地说,“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吃水不忘掘井人”我们精挑细选了毛主席的100个经典历史瞬间,按照时间的顺序编排在一起,虽然不能概括他的全貌,但每一个瞬间都是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意义,每一个瞬间都弥足珍贵,每一个瞬间都让我们久久回味……

1919年5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湘潭学友会合影(中左三为毛泽东同志)
1914年 秋,编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第八班。在校期间,受杨昌济等进步教师的影响,成为《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崇拜陈独秀、胡适。
1918年4月14日,同萧子升、何叔衡、蔡和森等发起成立新民学会。6月,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8月,为组织湖南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第一次到北京。在北京期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得到李大钊等人帮助,开始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思想影响。
1919年4月6日,从上海回到长沙。5月,响应五四运动,发起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领导湖南学生反帝爱国运动。7月14日,主编的湖南学生联合会会刊《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7月至8月,连续撰写并发表《民众的大联合》长文。10月5日,母亲文氏病逝,闻迅从长沙赶回韶山。8日,在母亲灵前写成《祭母文》。12月,为领导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运动,第二次到北京。在京期间,读到《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书籍。

1924年,毛泽东在上海

1927年5月,毛泽东同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部分同志合影。

1931年11月,中共苏区中央局成员合影。左起:顾作霖、任弼时、朱德、邓发、项英、毛泽东、王稼祥。

长征前夕部分红军将领合影 
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油画)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会议在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这是党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点,中国革命从此打开了新局面。

胜利到达陕北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秦邦宪。 
1936年,毛泽东同参加井冈山斗争的部分负责干部在陕北合影。 
1936年,和青年时期的老师徐特立在保安 
1936年,毛泽东在保安 
1936年,毛泽东在东征时期 
1937年12月27日,毛泽东同志根据瓦窑堡会议决议的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937年,和贺子珍在延安 
1938年春,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1938年,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的四大队作《论持久战》的报告。 
1939年,在抗大成立三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 
1942年整风运动,这是在延安给干部作报告 
1942年5月,同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代表合影 
1944年11月,和朱德在延安会见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赫尔利,阐明关于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这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在主席台上。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会议系统总结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深刻论述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理论,制定了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胜利的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这是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延安机场向欢送的军民挥帽告别。
背景说明:1945年8月28日,应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从延安乘飞机抵达重庆,为商讨团结建国大计,共产党同国民党开始重庆谈判。
据说这只帽子还是周总理送的,中学课本入选《挥手之间》,这顶帽子也家喻户晓。

1945年8月,和蒋介石在重庆合影。经过四十三天艰苦谈判,国共双方代表于10月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 
1946年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合影。 
1946年毛泽东与毛岸英在延安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毛泽东指挥解放区军民坚决进行自卫反击。这是毛泽东在审阅有关文电。 
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机关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等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人民解放战争。这是在转战陕北前夕

1947年3月起,毛泽东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1947年转战陕北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周恩来和毛泽东一起运筹决策,组织指挥具有战略意义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等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入北平。这是毛泽东同前来迎接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其他民主人士在西苑机场合影。左起:沈钧儒、朱德、董必武、李济深、陈其瑗、郭沫若、黄炎培、毛泽东、林伯渠、马叙伦。

1949年3月,毛泽东在北京西苑机场检阅人民解放军部队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做报告。(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两个务必”就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国好人网注) 
1949年4月,和毛岸英、刘松林、李讷在香山 
1949年4月下旬,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看解放南京的捷报 
1949年7月5日,毛泽东和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合影。一排左起,谭平山、章伯钧、朱德、毛泽东、沈钧儒、李济深、陈嘉庚、沈雁冰;二排左起,黄炎培、马寅初、陈叔通、郭沫若、蔡廷锴、乌兰夫;三排左起,周恩来、林伯渠、蔡畅、张奚若、马叙伦、李立三。

1949年8月,毛泽东和老朋友柳亚子在一起。
柳亚子和毛泽东相识于1926年5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当时毛泽东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柳亚子则是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坚定的革命立场受到与会的何香凝、柳亚子等的支持。从那时候起,柳亚子和毛泽东就相互认定为是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了。
1929年,柳亚子先生在上海作《存殁口号》一诗。诗中写道:
神烈峰火墓草青,湘南赤帜正纵横。
人间毁誉原休问,并世支那两列宁。
“两列宁”一语,诗人在诗末自注:“孙中山、毛润之”。

1949年9月程潜来京,毛泽亲自去迎接。毛泽东荡起了双桨。

1949年9月30日,新当选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同副主席刘少奇、朱德、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在全国政协一届会议主席台上。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持开国大典,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开国大典时的毛主席。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下午3点,庆典开始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从左侧一步步走上来。当毛泽东踏上最后一个台阶时,军乐奏响《东方红》,当《东方红》第三遍奏完的时候,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正好到达了天安门正当中的位置。国歌声中,毛泽东主席亲自按动了电钮,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大会开始后,毛泽东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所有的人都激动了,天安门城楼上有1000多人,大家流着眼泪听毛泽东讲话。城楼下30万欢腾的群众更是情绪高昂。人群、旗帜、彩绸、鲜花汇成了喜庆的海洋。天安门广场上,“毛主席万岁”、“人民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一片,感人至深!

开国大典时的毛主席。 
1949年,毛泽东同周扬、茅盾、郭沫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这是毛泽东同斯大林等在一起。 
1950年6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里,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1950年6月,毛泽东和青年时代的教师符定一交谈。 
1950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右)、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少奇(左)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游行群众答礼。

1951年,毛泽东和李敏一起看影集

1951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

1951年11月,毛泽东为模范小学教师史瑞芬签名留念,右一为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

1952年,毛泽东和朱德

1953年9月,毛泽东和李讷一起看荷花。

1953年,毛泽东在李先念(左二)等陪同下视察湖北农村

1953年,毛泽东和彭德怀。

1953年9月12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1953年,毛泽东同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中)、庄明理(右)亲切交谈

1953年,毛泽东视察人民海军东海舰队。左一为罗瑞卿

1954年1月,毛泽东主持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1954年4月,毛泽东十分关注祖国的文物古迹、历史遗产。这是1954年4月在故宫参观出土文物。

1954年,毛泽东在杭州西子湖畔。

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这是毛泽东在开幕式上。

1954年10月1日,毛泽东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首相金日成在国庆典礼上。

1955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致开幕词。

1955年9月27日,毛泽东颁发授予朱德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  
1956年的毛泽东  
1956年1月20日,毛泽东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发表讲话,号召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

1956年2月,毛泽东和生物遗传学家童第周(右二)、语言学家胡愈之(右三)、数学家华罗庚(右四)、社会学家费孝通(右五)等在一起交谈

1956年,毛泽东和从美国归国的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亲切交谈。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决定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防尖端科学技术。我国国防尖端科技贯彻执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建设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1957年5月,毛泽东和出席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在一起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1958年,毛泽东和宋庆龄在一起。 
1958年 毛泽东与维族老人库尔班亲切握手 
1958年毛主席在河南农村视察 
1959年6月,毛泽东和他少年时代的启蒙老师毛宇居携手而行 
1959年,毛泽东和亚非拉各国青年朋友在一起 
1960年,毛泽东在北戴河游泳后小憩。 
毛主席和他的两个女儿在一起 
1961年,毛泽东在看《人民日报》。 
1961年,毛泽东在庐山查阅图书 
1962年春,毛泽东和毛岸青等在中南海家中。左起:毛岸青、张少林、毛泽东、刘松林、邵华、杨茂之 
1962年春,毛泽东和毛岸青、邵华合影 
1962年初,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彭真在北京举行的中共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上。

1963年,毛泽东在上海打乒乓球 
1963年,毛泽东在火车上审阅河北省水利工程规划图 
1964年,毛泽东亲切会见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1966年,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 
1969年4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 
1969年,毛泽东和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亲切握手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和斯诺及夫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1972年1月10日,毛泽东到八宝山参加陈毅追悼会。在同陈毅夫人张茜谈话中,充分肯定陈毅光辉的一生。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周恩来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 
1973年8月,毛泽东和五四时期的朋友、美籍医学家李振翩在北京重逢 
毛泽东主席在1974年2月22日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
毛泽东主席在1974年2月22日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号召联合起来反对霸权主义。毛泽东主席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1974年,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中南海游泳池客厅亲切握手。中为邓小平

1974年,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北京。

这五个大字是毛主席生前题写的,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到毛主席题写的这五个大字,希望所有的党员干部都要认认真真去体会,全心全意去做到。
',1)">





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一九五五年)

毛主席和汪东兴同志在一起研究工作。(一九五五年)

毛主席畅游长江。(一九五五年)

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话。(一九五六年)

毛主席看贫下中农的丰收喜信。(一九五六年)

毛主席在天津视察工厂。(一九五六年)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庆祝国庆的游行队伍(一九五七年)

毛主席在飞机上工作。(一九五七年)

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一九五七年)

毛主席在北京接见青年团代表。(一九五七年)

毛主席在河南农村视察。(一九五八年)

毛主席在安徽工厂视察。(一九五八年)

毛主席在天津郊区农村视察。(一九五八年)

毛主席视察湖北大冶铁矿。(一九五八年)

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重要报告。(一九五八年)

毛主席和新疆维吾尔族贫农库尔班·吐鲁木亲切握手

毛主席和陈毅同志在北京。(一九五八年)

毛主席来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一九五八年)

毛主席在视察四川途中。(一九五八年)

毛主席在成都。(一九五八年)

毛主席在长春电影制版厂和小演员亲切交谈。(一九五八年)

毛主席和人民解放军某部炊事班战士谈话。(一九五八年)

毛主席在安徽视察工厂时,同炼钢工人亲切谈话。(一九五九年)

毛主席接见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九五九年)

毛主席同韶山学校的师生们在一起。(一九五九年)

毛主席在故乡韶山同贫农社员亲切谈话。(一九五九年)

毛主席在第一届全国运动开幕式上。(一九五九年)

毛主席在北京。(一九五九年)

毛主席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外国朋友在一起。(一九五九年)

毛主席和首都军民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一九五九年)

毛主席和贺龙同志亲切谈话。(一九六0年)

毛主席校订《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一九六0年)

毛主席在视察途中。(一九六0年)

毛主席在北京。(一九六0年)

毛主席在北京。(一九六0年)

毛主席在杭州。(一九六一年)

毛主席在江西。(一九六一年)

毛主席在江西。(一九六一年)

毛主席在庐山。(一九六一年)

毛主席在庐山。(一九六一年)

毛主席在广州。(一九六一年)

毛主席在上海。(一九六二年)

毛主席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一九六二年)

毛主席在莫斯科庆祝斯大林同志七十寿辰大会上致祝词。(一九四九年)

毛主席在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致贺词。(一九五O年)


毛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大会上。(一九五O年)


毛主席主持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一九五0年)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检阅庆祝国庆的群众游行队伍。(一九五一年)


毛主席在北京会见外国朋友。(一九五二年)


毛主席视察黄河。(一九五二年)


毛主席视察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一九五三年)


毛主席和周总理在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一九五三年)


毛主席投票选举人民代表。(一九五三年)


毛主席亲自修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九五四年)


毛主席在视察途中。(一九五四年)


毛主席在浙江农村视察。(一九五四年)


毛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致开幕词。(一九五四年)


毛主席在北京。(一九五四年)


毛主席和董必武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一九五四年)


毛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大会上。(一九五四年)


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一九五五年)


毛主席和汪东兴同志在一起研究工作。(一九五五年)


毛主席畅游长江。(一九五五年)
­',2)">
组图:十分罕见的毛泽东主席追悼会照片集



























祭人民领袖毛泽东文 2007-04-05 16:39       金学孟
维人民共和五十七年,主席诞辰一百一十三岁(逝世三十年)之际,布衣谨以淳朴真挚之言,具青荷馔馐之珍,致祭于人民领袖毛泽东之灵前,山呼精神永存,低吟思想流芬,以拳拳之炽热,颂峨峨之伟人,遂夫缅怀之以文。曰:
呜呼领袖!生为人民,去为英魂。曾言轻于鸿毛,重如岱尊,汝之辞世,泰山亦逊;巍巍珠峰,皑皑风云,汝之犹在,化做昆仑。汝之英风,薰山南之木棉,启火炬之赤唇;融海北之飞雪,迎膏腴之青春。汝之高洁,感寰宇之烝烝,涕海外之夷人;醒龙族之芸芸,悟国内之黎民。生不为己,拭天下何处寻?死而后已,惟地上润芝魂。生之万物必有死,而其著作铸民本,无视私欲,卓尔不群,超然世界,羽化集身。方其卓绝创业,砺万难之阅尽;率众恶战,几千险而雄浑。秋收起,井岗阵,合纵并,连横屯,成立苏维埃,红旗飘瑞金。反围剿,堵截粉,风雨茫茫,烽火熏熏,山岱逶逶,江流沦沦,北上抗倭举民心,南下暗夜落烟尘。掣肘内忧,持久外侵。才说东洋灭,又燃战火焚,北出重镇,四平铁军,南入大别,刘邓开春。谈笑三役定乾坤,挥手长江战马饮。横扫萧瑟,采日送春;旭日东升,九州国运。而其鸭绿江畔乌鸦叫,保家卫国赴将军。子规哀泣,痛失六位亲人;黎元至上,忍痛犹然振奋。一袭青衣,罗列层层补丁;万种宏论,兼顾天下庶民。指飞袅袅,牵发思绪纷纭;伏案构思,摇落漫天星辰。自古圣贤孰若斯,满怀情思付国民。长天浩浩,绿野芬芬;蜡烛流泪,直至灰烬。
呜呼主席!三十年失罢音讯,尚记博大之高深;有生日孰能忘记,遗留磊落之丰韵。汝之轩昂,松青不与争经纶;汝之廉洁,芙蕖羞舞之曼仑。三台洗耳恭听,五岳垂首齐尊。冬夏与音容并行,春秋共理论同馨。除艾蒿于荒野,扬兰芷于清晨。遗伟志之有继,漾英明之胡温。
呜呼泽东!惟湖泊之荷莲,伴山间之松魂,取之于汝之馥,用之于天下人。盛衰有极,兴亡天伦;昌则于固,败则复振。惟其望四海之阴云,时而翻滚;眺五湖之春色,壮志雄心。是故,领袖当可安息矣!尚飨。
布衣散人金学孟于丙戌年庚子月庚寅日子时1点
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合影(第1届—17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