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禽传染病:新城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09:18:39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多种禽鸟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的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严重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传播迅速,病死率可达90%以上。鸡、乌骨鸡、珍珠鸡、榛鸡、火鸡、雉鸡、鹧鸪.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多种禽鸟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的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严重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传播迅速,病死率可达90%以上。鸡、乌骨鸡、珍珠鸡、榛鸡、火鸡、雉鸡、鹧鸪、鹌鹑、鸽、孔雀、鹅和鸵鸟等多种禽都能感染发病。
[病原]
新城疫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I型,单股RNA。病毒有囊膜,表面有纤突,含有两种抗原:一是血凝素,能凝集鸡、豚鼠红细胞,并能刺激宿主产生抑制红细胞凝集的抗体;另一种是神经胺酸酶,可以解脱被凝集的红细胞。从鸽、鹅分离到的病毒与鸡新城疫病毒有血清学交叉反应,但抗原性有较大差别。
病毒存在于病禽所有的组织器官、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以脑、脾、肺含毒量最高,骨髓含毒时间最长。病毒能适应于多种细胞培养,最常用的是鸡胚成纤维细胞。病毒对乙醚、氯仿敏感,对pH较稳定,pH3-10时不被破坏。常用的消毒药如2%氢氧化钠、5%漂白粉、70%酒精等能很快杀死病毒。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鸡、乌骨鸡、珠鸡、榛鸡、火鸡、雉鸡、鹧鸪、鹌鹑、孔雀、鸽、鹅和鸵鸟等多种禽能感染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见。病禽和带毒禽是主要传染源,其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健禽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受伤的皮肤、交配和外寄生虫传染。不同年龄的禽都能感染发病,以幼禽和育成禽易感性高。易感群一旦发病,发病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不同种禽间有差异,高的可达90%以上,孔雀、鸽、鹌鹑等约20%-50%。
(2)临床特征 潜伏期3-5天,临床上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四型。
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雏禽,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型:病初体温升高到43-44℃,精神萎顿,食欲减少或废绝,病禽呆立,闭目缩颈,翅尾下垂,冠髯发紫,呼吸困难,常发出“咯咯”的喘鸣声,口鼻流酸臭味液体,拉黄色、黄绿色或黄白色稀粪,有时混有少量血液,后期排出蛋清样排泄物。有的病禽出现神经症状,如翅、腿麻痹,最后体温下降,不久昏迷死亡。病程2-5天。成禽产蛋停止,产软壳蛋、白壳或畸形蛋。
亚急性和慢性型:初期症状与急性相似,不久后浙见减轻,同时出现神经症状,翅腿麻痹,跛行或站立不稳,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伏地旋转,动作失调,最终瘫痪或半瘫痪,一般经10-20天死亡。此型多见于流行后期的成年禽。鸡、雉鸡、珠鸡、鸽、鹅等可出现最急性、急性、亚急生和慢性型,鹧鸪只有急性和慢性型,鹌鹑、孔雀多呈亚急性和慢性型。免疫不良的禽群仍可发生新城疫,但症状不典型,仅表现呼吸道和神经症状,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低。
(3)剖检特征 最急性死亡的病禽常看不到明显的病变。病程稍长的病例,口腔、呼吸道有分泌物,有的有伪膜,有出血点和坏死灶。嗉囊充满酸臭味的稀薄液体气体。腺胃乳头特别是与肌胃交界处的乳头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肌胃角质层下也常有出血点。肠道有出血点,黏膜上有纤维素性坏死灶。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坏死,心冠脂肪有出血点。蛋禽卵泡和输卵管充血,常伴有卵黄性腹膜炎。鸽、鹅病例多见腺胃、肠道和泄殖腔黏膜出血,胰脏有散在的点状出血、坏死有诊断价值。
(4)实验室检查
病毒分离:取病料组织用灭菌生理盐水制成1:10匀浆悬液,冻融后离心取上清液,每毫升加1000单位青、链霉素作用2-3小时,接种9-10日龄鸡胚尿囊腔或羊膜腔,37℃培养5天,强毒株、中等毒力株常使鸡胚在30-72小时死亡,并出现胚体充血、出血。取死亡鸡胚尿囊液用96孔微量反应板作血凝试验,能凝集0.5%-1%的鸡红细胞,并能被特异性抗血清抑制。
荧光抗体检查:将病变组织做冰冻切片或抹片,用新城疫荧光抗体染色、镜检,可见到病毒抗原。血凝抑制试验:广泛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免疫监测和回顾性诊断,样本为病禽血清。将病禽血清在96孔微量反应板上作倍比稀释,加等量4个凝集单位的标准抗原,鸡红细胞浓度为0.5-1%,按常规方法进行。血凝抑制价在1:256以上时可认为曾受过强毒感染。
[防治措施]
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早期用特异性高免血清有一定疗效。据报道,早期用5-10个头份常规免疫量的I系苗紧急预防注射,可有效地控制疫情,降低病死率。
在病的预防上,首先应坚持不到疫区引进种蛋和雏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禽舍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更为重要的是进行合理的免疫接种,参考免疫程序如下。
(1)火鸡、乌骨鸡、珠鸡、榛鸡、孔雀、雉鸡等,7-14日龄用II系或IV系苗滴鼻,35日龄再饮水免疫,60日龄用I系苗肌肉接种,以后每年用I系苗接种一次。
(2)鹧鸪,20-28日龄用II系或IV系苗滴鼻或点眼接种,45日龄用II系或IV苗饮水免疫,90-100日龄肌肉接种常规稀释I系苗0.5毫升,以后每年接种一次。
(3)鹌鹑,7-10日龄用II系或IV系苗滴鼻或滴眼,30日龄用II系或IV系苗饮水免疫,90日龄肌注I系苗0.5毫升,以后每年一次。
(4)鸽,7-10日龄用II系或IV系苗滴鼻,35日龄选用鸽用副黏病毒I型灭活苗肌肉接种。
有条件地区或养殖场,应定期进行免疫监测,当抗体效价平均代于1:16时,应及时调整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