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戴妃逝世十周年:十年追思 风中之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03:23
2007年08月31日 10:13新华社

这是1992年拍摄的戴安娜的资料照片。
“你的一生,就像是风中之烛,即使大雨倾盆不止,光芒从不随夕阳消失。而你的足音将永远回响,在英国最青翠的山岗上。蜡烛终会燃尽,你的传奇却将永世不朽。”一曲《风中之烛》,十年追思难忘。戴安娜·弗朗西丝·斯潘塞,斯潘塞伯爵八世最小的女儿。1981年7月29日,与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结婚,并被封为威尔士王妃。1996年8月28日,与查尔斯王子解除了持续15年的婚约。1997年8月31日,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公路隧道中因车祸丧生,年仅36岁。新华社发

这是1981年7月29日,查尔斯和戴安娜在英国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婚礼后乘坐马车回白金汉宫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1995年8月19日,查尔斯和戴安娜与两个儿子在英国伦敦观看游行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这是1997年9月6日,戴安娜的葬礼在位于英国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 新华社发
戴安娜身后十年——微笑在人间
2007年08月31日 12:01中国网

戴安娜伫立在雨中沉思,神情坚定但略显忧郁,仿佛一尊凝固的雕像。(钟龙)

此时已是1968年的夏日,邻家小女初长成,七岁的戴安娜-斯宾塞明眸皓齿,笑容灿烂。当时的她无忧无虑,在自家的庄园中快乐地享受童年。(钟龙)

查尔斯与他的未婚妻在巴尔莫罗堡度假。世事难料,若干年后戴妃香消玉殒,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家人们则躲到了度假行宫巴尔莫罗堡的高墙之后。(钟龙)

1981年7月29日,查尔斯与戴安娜举行婚礼。在那场亿人瞩目的婚礼中,戴安娜身批7米长的洁白婚纱,在圣保罗教堂与查尔斯立下永生相爱不离不弃的誓言。白金汉宫阳台上则见证了他们“世纪之吻”一幕。(钟龙)

1982年英国皇家著名摄影师斯诺顿勋爵为戴安娜王妃拍摄了这张照片。(钟龙)

1984年在伦敦寝宫肯辛顿宫中,一家四口留下了这幅全家福照。此时戴安娜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儿子威廉两岁,同年出生的小儿子哈里还是在她怀里嗷嗷待哺的婴孩。(钟龙)

戴安娜身着华袍与好莱坞影星约翰 特拉沃尔塔在白宫舞池翩翩起舞。约翰认为他的舞伴“有魅力,很可爱,也很现实”。一旁的是美国总统里根和他的夫人南希。此次舞会当时被誉为白宫20年来最灿烂的一个夜晚,这也是戴安娜这颗超级新星的巅峰时刻。(钟龙)

偷得浮生半日闲,戴安娜一家子1989年来到英国希里岛度假。他们骑着脚踏车,沐浴着明媚的阳光,享受自由与亲情。(钟龙)

在美国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戴安娜携两位幼子搭乘“雾中少女”号游船到尼亚加拉河上观赏壮观的瀑布之景。(钟龙)

戴安娜1992年远渡东方,在韩国首尔的一家英国学校看望孩子们。见到了祖国的王妃,孩子们手举米字旗,显得格外快乐。(钟龙)
戴安娜去世10周年纪念:带领英国走向自我解放
2007年08月31日 10:22           大洋网-广州日报

戴妃逝世10年,英国悼念者的鲜花塑料包装上都印有她的头像。
对于英国人来说,1997年8月31日戴安娜的去世,成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点。此后的10年里,英国人不再压抑自己的情感,他们懂得了集体形式的情感宣泄。10年过去,戴妃的存在带来几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她动摇了英国君主政体并加速了它的现代化;她帮世人消除了对艾滋病的偏见;她坚决支持反对地雷的运动……
对戴妃的形象,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使得戴妃至今仍然逗留在英国人的生活中:那就是戴妃总是和蔼可亲的样子。10年来,对于大多数英国人来说,她依然活着。
1 促使君主制走向现代化
英国王室与民众间的距离感,让王室本身也感到落后于时代。在英国历史上,要求平民化和现代化的微型改革也曾不断出现。但戴妃的加入开始让王室的“现代化”加速。
王室的一股“清风”
英国王室是悠久历史以及尊严与权力的象征。即便是在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英国王室也总是过着与赛马、森林和威尔士小狗有关的19世纪田园生活。在戴妃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英国君主制的民意支持率跌到低谷,仅有66%的英国人认为应保留英国王室。
1902年,爱德华七世开放了国家议会仪式;1932年,乔治五世通过传媒把圣诞祝辞送到千家万户;1969年,一部纪录片把王室的“神奇世界”展示在平民面前。以灰姑娘姿态成为王妃的戴安娜,更加速着英国王室现代化的进程。对英国王室来说,“应运而生”的戴安娜就像从沉闷中冒出的一股“清风”:亲切的笑容,与普通民众的直接交流,进而掳获了全英国人的心。
英国女王几乎从不接见普通民众,这使得王室保持着一种神秘感。在很多人看来,女王参加戴安娜葬礼时过于严肃,甚至有些铁石心肠。于是,主张废除君主制的英国人增加了1倍。民意专家罗伯特·伍斯特说:“英国王室也借此意识到,君主政体的存亡取决于民心向背。”事实上,英国君主制正悄然发生变化。英国女王已同意改变长子继承制度,并允许女性后代继承王位时拥有同等权力。她的孙辈们走得更远,与外界的接触正变得越来越广泛。
在戴妃去世2天后,美国作家卡米尔·帕格里亚曾表示,由于戴妃的存在,英国君主政体获得了现代性。
慈善事业有成就
即便如此,英国王室的选择仍然有限。尤其在慈善事业上,戴安娜设立了王室难以逾越的标准。她善于利用自己高贵的地位推动慈善事业,她曾经做过200多个慈善机构的负责人,并且亲躬其事。即使与查尔斯离异后,她也担任了国际红十字会大使等重要职责,还倡导地雷的废除。戴妃不理睬世人对艾滋病的偏见与畏惧,主动与艾滋病感染者握手;她以对癌症、艾滋病、酒精中毒、残障病患者付出的巨大同
情与支持赢得了世人尊重。
戴妃对慈善事业的热衷,无疑影响了查尔斯,如今,查尔斯王储基金会已为那些专门救助年轻人的慈善组织募集了大量资金,他还因为对环保事业的热心而赢得普遍尊敬。
对于王室成员来说,戴安娜的影响也巨大。查尔斯以戴安娜的方式抚养和教育孩子,两个孩子被送到地方的幼儿园,这打破了皇家的传统。查尔斯8岁前,一直都以私人家教的方式学习。戴安娜却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普通的英式教育。1989年,哈里王子来到威廉所上的维泽比学校——一所位于伦敦诺丁山的男子学前班。另外,查尔斯还借鉴戴妃的方式,改善卡米拉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如今,卡米拉的民意支持率已从当初的15%上升到38%。但在英国民众心目中,戴安娜勇于追求个人幸福、同情弱者的优点,都是她所憎恨的女人无法比拟的
2 建设更富同情心的国家
当年下葬时,戴妃被一副炮架(一种支撑枪炮射击或操作的框架结构)抬进威斯敏斯特教堂(英国名人墓地)。据布莱尔的媒体顾问坎贝尔透露,之所以选择炮架而舍弃马车之类的工具,是让民众能更清楚地看到他们的王妃。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戴妃去世前还是六个军团的荣誉团长。
然而,戴妃生前参与的最后一个事业不符合军人身份:提倡废雷。她对公益最杰出的贡献,当数为全球反地雷运动奔走呼告,生前曾多次亲赴安哥拉、波黑等战乱地区,探视当地因触雷而导致伤残的平民。正因为她的影响力,使得这些以往不被关注的弱势群体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她的支持下,“国际反地雷运动”蓬勃发展,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非官方组织,在戴妃支持禁雷法案后名声大振,先后获得60余个国家、上千个团体的加入。到本世纪初,全世界超过135个国家签署禁雷条约。戴妃首倡义举,功不可没。
同情弱者的“政治家”
戴安娜与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向来不和。在撒切尔夫人看来,英国从来不存在“社会”概念。
1987年,撒切尔夫人对一位女性杂志的记者说:“英国只有一个个男人和女人以及他们组成的家庭。”撒切尔夫人强调个人责任,但戴安娜认为,如果不对社会弱势群体予以重视,他们将变得更弱。戴妃倒认为,英国政治体系中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社会。“我们应注重这个社会,并关爱人民。”
当撒切尔夫人下台后,接班人梅杰败于布莱尔之手,而布莱尔所在的工党获得戴安娜的支持。大选前夕,布莱尔曾经与戴安娜有过两次秘密会谈。
据布莱尔媒体顾问坎贝尔回忆,戴安娜表示自己“将力所能及地帮英国工党”。坎贝尔称:“她的皮肤很好,讲话时脸上容光焕发,我常忘记她说了些什么,因为我已迷失在她的美貌中。”
如今,坎贝尔对戴安娜的评价冷静了许多,他说:“在某种意义上,她是一位政治家。我不确信她是否会最终接受担任工党非正式的职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她试图利用自己的影响和声望促使英国成为一个更趋现代化和更富有同情心的国家。”
3 带领英国走向自我解放
在英国民众看来,戴妃对推动英国人情感的表达,无疑起巨大的示范作用。她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这些表达方式在英国人看来不再是一件尴尬的事。
王室的最大“叛逆者”
戴安娜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她没打算过那种保守的宫廷生活。英国一向主张无条件地忠于王室,这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发展。到戴安娜与查尔斯结婚时,英国的保守气氛已有所动摇。人们的生活逐渐丰富起来,民众对王室宣扬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美德变得越来越不恭顺。即便在英国王室内部,这些美德和顺从也发生了动摇,而戴妃无疑是这些美德和顺从的最大叛逆者。
戴安娜10年祭:从人民王妃到畅销王妃
2007年08月31日 12:35东方网-文汇报
引言
“你的一生,就像是风中之烛,即使大雨倾盆不止,光芒从不随夕阳消失。而你的足音将永远回响,在英国最青翠的山岗上。蜡烛终会燃尽,你的传奇却将永世不朽。”1997年,戴安娜王妃与世长逝,一曲艾尔顿·约翰创作的《风中之烛》,十年追思难忘。如今,英美等西方国家正在以各种方式纪念戴妃去世10周年,电影、音乐会、纪念品、追思会、回忆录以及形形色色的活动可以说是应有尽有,难怪有观察家称,戴安娜是“一个人带动了一个产业”。
戴妃:优质畅销“商品”
斯人已去,围绕戴妃的狂热渐渐平静,但是由此兴起的戴妃纪念行业却依然红火——一些经销商称,只要人们不停地掏腰包,那么这个行业就有了使戴妃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稳定的动力。有些超级巨星的魅力就在于即使他们久离人世,也同样能推动商品销售,作为文化偶像的“女皇”戴安娜就是这样为数不多的“巨星”之一。如同“猫王”一般,戴安娜也有一群忠实的粉丝,对他们来说,每一枚纪念币、纪念盘、天鹅绒肖像都是他们的必藏之物;如玛丽莲·梦露一般,戴安娜也留下了一系列“阴谋论”,激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和窥探欲。
威尔士王妃戴安娜在生前就对自己的价值有着相当独到的见解。1995年,她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著名的“心里话”节目采访时说道:“你要把自己看作是陈列在货架上的优质畅销商品。人们可以从该商品上赚大钱。”
此话一点不假,戴安娜活着的时候,人人都想沾她的光。摄影师们争相捕捉她的微笑,新闻报刊铺天盖地报道她的一言一行,她的粉丝们购买任何能够使他们贴近这个童话故事的商品,哪怕是一点点也好。在她不幸遇难后,伴随潮水般悼念的是潮水般的花钱。数以百万计的哀悼者认为如果能收集齐足够的纪念盘,或者读遍她所有的传记,也许就能留住那昙花一现般的女人。
然而,猫王和梦露都是娱乐明星。歌迷影迷可以通过他们的唱片电影一遍又一遍地回味。戴安娜则不一样,在公众眼里,她是皇室成员,是一位母亲,是人道主义者,更有人视她为圣人。如果你要向国王表示敬意,你可以买票去格雷斯兰大厦尽情参观,但是纪念戴妃就可能意味着你想改变世界,而改变的方式就是要支持戴妃生前所支持的事业。任何偶像都能使人们掏钱购买有关他(她)的纪念品,但是戴安娜却有能力引导人们花钱去支持有意义的事业,这就是她与众不同的地方。
传记:上市吸引眼球
随着8月31日戴安娜逝世十周年纪念日的来临,一大批公司又在酝酿着如何让消费者掏腰包。今年,将在美英两国出版至少15部有关戴安娜王妃的书籍。比如,由罗萨林德·考沃德撰写的传记《戴安娜画像》;克里斯托弗·安德森的《戴安娜之后》,主要内容聚焦戴妃死后的皇室家族;还有限量发行的大型画册《戴安娜服饰》,此画册每本售价高达2000美元,其中收录了一小片戴妃生前穿过的丝绸婚纱布样。此外还有《戴安娜天使》、《戴安娜:幕后操盘手》、《戴安娜:英国国王创造者》等等。这些书都已经在英国各地的书店上架,出版商认为这些出版物定会吸引不同层次的读者的“眼球”。
不过,也有读者持不同看法,皮特·萨克森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英国水石连锁书店买了册戴妃的传记,他认为,戴安娜出版物泛滥现象是有局限性的。他说:“我看不可能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来让这15部书都卖个满堂彩。”不过,他同样认为有一本书会成为“黑马”,即蒂娜·布朗所写的《戴安娜编年史》,此书已在美英两国同时上市。作者布朗曾经先后担任过《纽约人》和《名利场》等杂志编辑。多年来,她一直追随着戴妃的脚步,从羞涩的新娘开始,到笼中的金丝雀,再到生活重新开始的自信女人,一直到她短暂的生命尽头。布朗在上世纪80年代曾多次与戴妃碰面,她把与戴妃相处的点点滴滴同自己长达两年的研究成果结合在一起完成了这部书。她说:“一直到今天,我依然喜欢戴安娜。”
报刊:发行量的保证
媒体的皇室观察员当然在“怀念她”,比如他们对英国皇室长篇报道的最终落脚点还是集中在这位王妃的身上。美国《人物》杂志伦敦分社主编派里说:“我们大部分关于皇室的报道多多少少都与戴妃有些关联。现在我们是通过戴妃所留下的那些人来关注戴妃,那就是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对能够幸运拍到戴妃倩影的摄影师来说,无论是戴妃度假时狗仔队的快照,还是由著名时尚摄影师马里奥·特斯蒂诺在戴妃死前五个月为《名利场》所拍摄的一组近距离肖像照,都价值连城。派里还说,每年这个时候,向特斯蒂诺索要戴妃照片的请求络绎不绝,人们为求一张戴妃宁静微笑的相片而纷至沓来。特斯蒂诺说:“从一开始这些照片就对我意义非凡,因为戴安娜是那样的迷人。但我不喜欢到处送这些相片,我更喜欢的是保留一丝特别珍贵的回忆。”
在纪念戴妃行业中,至少有一部分人认为,今年的纪念收益将会比巴黎隧道车祸纪念多得多。时隔多年,伦敦警方将展开对巴黎隧道车祸的调查工作,如此一来,新闻媒体又有新的内容可以拿来说事。伦敦《每日快报》的编辑彼特·希尔说:“我们现在真正感兴趣的是戴妃死亡背后的阴谋。许多人认为‘戴妃之死’并不是简单的车祸。”怀旧也罢,忠诚也罢,甚至病态的兴趣也罢,读者们都会被戴安娜所吸引。前任驻皇室记者欧文也坦言:“戴妃活着的时候就是老天赐给媒体的宝贝。”欧文的《戴安娜:人民的王妃》已于今年6月上市。他说:“最有意思的是,哪怕到了今天,全世界的杂志报刊编辑都为发行量头痛,但只要把威尔士王妃往封面上一放,发行量问题就迎刃而解。”
纪念品:全球火爆流行
正当报刊杂志迎合普通的王妃观察员和读者的需求时,戴妃的粉丝们却渴望更多、更持久的纪念品。每年夏天,他们会来到戴安娜王妃自小长大的故乡北安普敦郡的奥尔索普参观。只要花上25美元,他们就可以漫步穿梭于戴妃儿时玩耍的房间;参观“迷你型”博物馆,那里陈列着戴妃生前最喜爱的服装和一些私人信件;瞻仰坐落在湖中小岛上的戴妃墓;还可以选购一些纪念品,如心型钥匙扣和白色瓷制首饰盒。
她的肖像被刻在成堆的纪念币上——皇家铸币厂正发行一套纪念币,最小的售价80美元,最大的售价480美元。当然在邮票上你也可以找到戴安娜,据悉,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将于8月底之前发行戴安娜纪念邮票。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洋娃娃。美国收藏公司旗下的弗兰克林制造厂有一张产品目录,看上去就像《名人词典》,上面列举了从玛丽莲·梦露到杰克·奥纳西斯一系列按照真人同比缩小后制作的名人模型。售价195美元的“戴夫人”卖得最好。
孙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