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9 00:44:21
【传统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主讲人简介

   郑家栋,1956年生,黑龙江人。1978年考取黑龙江大学哲学系,1982年考取吉林大学研究生院,1985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转赴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后提前获取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3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教授,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亚欧比较哲学会主席,同时担任国内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主要著作:

   《当代新儒学论衡》、《当代新儒学史论》、《学术与政治之间—冯友兰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本体与方法—从熊十力到牟宗三》、《牟宗三》、《断裂中的传统—信念与理性之间》、《儒家文明》、《中国哲学志》等重要著作。
   

内容简介
   
   什么是传统?应该说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东西,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潜移默化积累起来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我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们常常讲入乡随俗就是讲传统。所以到了一种新的环境,人们会觉的不自在,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确定的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而传统的核心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这种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你为什么这么做,人们一般不会提出追问。
   
   传统作为行为方式,特别突出表现在一些具有礼仪的场合,像婚丧嫁娶等一些人生大事。而在今天,传统在礼仪这个层面断裂得最明显。我们今天凡是在有礼仪的场合都会感到不自在,这也是传统断裂的体现。
   
   实际上,传统对一个民族来说,是流淌在血管里的血液,一个民族的好恶性情,一个民族在大的是非面前特别在生死存亡之际所做出的选择,绝对都与它的传统有关。传统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身外之物。英国的柯林武德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传统是活着的过去,传统与历史有关,但它不是历史。
   
   断裂的传统,“断裂”怎么理解,从思想性方面讲,它有几个外在的表征:首先是科举制度的废除。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变故。第二是传统书院的衰落。在一定意义上,书院是儒家的教堂。传道授业、解惑实质上主要是指中国的书院传统。第三个方面也是更主要的一个方面,是政治方面。第四个就是我们做事的具体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对于传统来说,重要的一点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怎么做,怎么做比做什么具有更为实质性的意义。
   
   传统社会就总体而言,是一个手艺的时代,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从事手艺、学本事。而现代社会是一个重知识而轻手艺的时代。当然这一切后面的背景是现代化,是大工业。现代化首先改变的是生活,其次才是文学艺术,在某种意义上,传统已经成为某种失去的不可重复的东西,现代人的尴尬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传统断裂了。
   
   那么传统是否死去了,寿终正寝了。郑家栋教授认为不是的,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传统,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依然对我们现代的生活发生着影响,如今的人们依然保持着传统的饮食方式。  

(一)

       今天演讲我们请来的主讲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研究员郑家栋教授、郑先生。他这个姓氏就非常好,我呢姓“傅”这辈子也转不了正。那么现在呢,从职称上来说我也是教授,可惜“傅”教授,郑先生是“正”教授。那么郑先生是当前我们国内哲学研究界,可以说是一位代表人物,40多岁,这里有一份现成的简历,我给大家念一念。郑家栋1956年生。好像太沉重了。哲学博士,曾任吉林大学哲学系讲师,南开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主持人,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亚欧比较哲学会主席。这些不是行政职务,都是学术头衔。可见郑先生在他所研究的专攻的学术领域,受到了海内外非常的关注。那么现在我们欢迎郑先生为我们演讲。
   
        我今天的题目叫《传统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刻意在其中没用“传统文化”这个概念,而用“传统”这个概念,就是不想限于过于泛泛的文化讨论,想把传统呢,处理成一个和我们的生活和个体的生存,和我们当下的存在更相关的一个问题。那么今天要回答的问题首先是什么是传统?什么是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怎样理解传统的连续与断裂?那么前一段唐装曾经兴盛一时,除了像唐装还有在某些场合我们能够看到的旗袍,还有像作为历史象征的大屋顶的房屋,像故宫博物院,还有作为各种历史沉积的各种类型的博物院。正在缩小或者正在消失的四合院、作为表演的茶文化、出现在屏幕上的古装戏,成为艺术形式中的稀有动物的京剧。保存在图书馆或者出现在某些文人学者的书橱里的古籍等等。除了这些之外,这些我们能够看到的之外,那么传统所代表的几千年的文明,与我们究竟还有什么关系?与我们生活中正在发生的桩桩件件的事情还有什么关系?与我们周围正在迅速改变着的一切、与这个每日每时都在变化的北京。我们知道北京的变化真是惊人,外国人来了之后感到吃惊,非常吃惊,都说下一次再来,几个月之后来他就找不到路。那么与这个正在变化的北京有什么关系?这是我今天试图讨论的问题。
   
        那么下面我讲第一个问题,就是想简要的说明一下什么是传统?这个关于传统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种今天已经是一种学问,最先把它做成一种学问的是一个美国人,就是美国的希尔斯教授。他是一位社会学家,他在80年代出版了一本书,就叫《论传统》。国内有翻译本,这本书他写了25年,美国人写“论传统”这个有点怪怪的,因为我们知道美国没有那种很深远的那种历史传统。当然它有一个很长的现代传统,现代传统当然美国是比很多地方都长。但是我们今天并不是要讨论传统学的问题,传统学是要求把传统对象化。就是我们如何把它处理成一种客观的对象化的学问,必须设定我们是站在这个传统之外,我们把它作为一个对象来研究。那么今天我试图讨论的问题恰恰是说传统为什么是和我们相关的。
   
        应该说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传统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东西。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潜移默化的积累起来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像怎样接人待物;怎样出席各种礼仪等等。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我们会感到自在、感到轻松、感到自信。为什么?因为我们确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或怎样做什么。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我们也容易相互沟通,我这样做别人马上会理解,不会发生误解。应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绝大多数的行为都是依靠直觉,不假思索。我们不可能一早晨起来,每一个行为都要考虑考虑,不需要。绝大多数行为只是依照惯例依照习俗去处理。当然某一段可能有一件难事,我们整天去想它,当然这样的事是比较少的。不然人怎么能生活,人只是在及少的事情上才要表现出自己的主动性。就社交如何选择,如何处理等等。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是被动的,依从于惯例和传统。不然的话那实在太累。
   
        我们常常讲入乡随俗。为什么要随俗?因为你不随俗别人就无从理解;你不随俗别人就会觉得你怪怪的。那么你的语言你的行为所代表的符号,别人就不知道怎样去解读。到了一种新的环境,一般都会感到不自在。为什么?你会感到手足无措,因为你不知道确定的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传统的核心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这种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你为什么这么做,人们一般不会提出追问。传统作为形为方式,特别是突出表现在一些具有礼仪的一些场合。特别像婚丧嫁娶等等这样一些人生大事。
   
        在这些场合实际上离开了传统,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比如说婚礼、葬礼,每个民族的完全不同,处理遗体的方式等等。我们知道有的民族是把遗体吃掉,亲人的遗体吃掉。吃得越彻底,越表示他们感情的深。这个是别的民族无法接受的。
   
        我们以婚礼为例,从一般的意义上你可以认为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婚礼可能是不像西方传统的婚礼,在庄重方面不如西方传统的婚礼。我们知道,西方传统的婚礼跟教堂有关,那么它的一个核心的内容,是两个人必须在上帝面前做出一种承诺:问你说你愿意娶这个女人为妻吗?那么你必须做出回答,必须回答。虽然这个回答是形式性的。因为这是一种承诺,你必须做出来。中国方面它突出的是可以说是一种喜庆和祥和,突出这个。中国文化是一种非宗教的文化,这个文化的一种现实主义的取向,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应该说这其中同样有非常严肃的内容。传统婚礼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实际上原来还有一个,第二拜是拜祖先,第三拜是拜高堂,后来变成二拜高堂。这个二拜高堂就很特殊,放在西方宗教文化的背景下他们就很难接受很难理解。你怎么能把祖先和父母与天地并列起来,因为天地的位置差不多相当于西方的上帝,我是说位置所代表的意义,不是说它是西方的上帝。那么在西方绝对不能等同的,在中国就是。人们一般会认为二拜高堂,是为了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样理解也可以。还有更深层的意思,就是它代表了一种文化秩序。
   
        我们今天在凡是稍微有礼仪的场合都会感到不自在,感到受约束,为什么呢?人们可以说现代人自由惯了,实质也不是这样。实际上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确定了在那些场合应该怎样说,应该怎样行为是对的,怎样行为是合适的。这个本来有一套礼仪,但这个中断了,所以今天的婚礼有时候会成为差不多吃吃喝喝,有时候搞不好会成为一种闹剧。只有在剧烈变革的时代,传统才会成为一个问题,成为一个我们会思考会追问的问题。那么我们知道,对于中国来说呢,这个时代是伴随着西方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开始的,曾经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人们认为传统是我们身上应该洗去的污垢。实际上,传统对一个民族来说,是流淌在血管里的血液。一个民族的好恶性情、一个民族在大的是非面前,特别是在生死存亡之际所做出的选择,绝对都与它的传统有关。
   
        人们一般会讲出很多笑话,不同民族的个体,在遇到同一件事情上,它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反映。实际上对于民族本身也是这样,比如说一事当前,美国人做出什么反映,那么英国人做出什么反映;法国人做出什么反映;日本人做出什么反映;一般不会有太大的例外。当然你说这里边可能是有国际战略上的考虑了,有利益上的冲突,国际战略上的考虑,但实际上与国民性有很大的关系。变革对于传统来说,并不是一个外在的东西。人们往往看到说这边是传统,这边是变革,就像是那边是一些传统的小房子,然后这边被推倒之后,再盖起高楼大厦,容易把它看成相当外在的东西。实际上,在一定意义上说,任何变革都是一个传统自身的变革,就是任何变革都得经过传统本身的认定,才能够成为这个变革的一部分。那么变革实际上意味着首先意味着传统接受或者说容忍某些本来不具有的东西。每当出现一个新的事物,我们都有一顿议论、讨论、争论的时期,为什么?因为我们不能依据我们的已有的惯例处理它,我们不知道怎么对待它。我们在我们原来价值系统中,不知道怎么安放它,这会令我们不安,我们要通过讨论之后,对它形成一个态度。就像我们聚会,朋友聚会,突然来了一个陌生人,我们都会觉得尴尬。你不知道怎么对待他,因为我们朋友之间原来很随便,现在怎么对待他。有时候会产生怨气说,这本来很融洽的一个聚会让他给搅了。如果这个朋友他很文雅,谈吐很风趣,那么来了几次,你会习惯。而且他再不来,你会觉得是一个损失,任何一个新的事物也是这样。
   

(二)



        传统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身外之物,英国的柯林武德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传统是活着的过去。传统是过去,传统与历史有关,但它不是死去的历史。在中国的学问里,大致是以经和史两种学问最重要。史书是用来记事的,经书的主要功能在于规范人的行为。为什么“五四”以后,学校中是否读“经”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因为“经”代表了一整套的行为规范,那么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正是从读“经”开始。小学发蒙读物就是《四书五经》,所以这方面锻炼是比较重要的。
   
        那么说到底,中国传统的学问又是经史不分的,就是说,史书记事目的也往往是为了说明道理,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我们以《春秋》为例,为什么说“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春秋》不过是一部史书,它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编年史,据说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史记》修订而成的。那么这一部史书,为什么会使乱臣贼子惧?因为它是寓说理于叙事之中,这个东西后来人们称之为“春秋笔法”。
   
        对于传统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那么一个最基本的角度,就是区分所谓“大传统”和“小传统”。就是以典籍文化代表的精英传统和体现在民众生活中的那个世俗化的传统。一般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两个方面分割得太厉害。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实际上分割没有那么重。
   
        我举个例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命题原来是出自《孟子》,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中国人都知道这个命题,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就说什么是传统。
   
        第二个问题我想讲一点《九十年代与传统》,题目叫《九十年代与传统》。人们一般会认为,八十年代的中国比较西化,而九十年代的中国则比较传统。这当然可以举出许多例证:像是学术研究、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电影电视乃至理论宣传等等。特别是电影电视。我们知道,最近一个时期,基本上全是被古装戏占领,古装戏占的比例非常大。而实际上这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九十年代所谓传统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或多或少的带有某种怀旧的情节。而作为某种社会意识的怀旧,正是以巨大的变革为前提。以变革的深刻性而言,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不能够与九十年代以来相比。那么市场化的原则,也比任何东西,都更有利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传统。
   
        我们看九十年底以来的古装戏,八十年代处理历史题材,在影视作品中,处理历史题材,一般还比较重视历史事件本身发生的那个过程等等。那么九十年不同,九十年代是历史题材古装戏,它要诠释的主要是个人的命运。可是从另一方面说,是不是说与传统就没有关系呢?我也不是这样认为,从另一方面说,在九十年代思想发展的脉络中,或者说社会思潮的演变中,也确实存在着某种转向,此种转向当然与传统有关。我不希望用传统的复兴来表述这个转向,因为那样说得太重没有那么重。
   
        因为就总体上来说,我们现在面临的还是一个商业化和技术化的环境。那么这个世界中还是交织着现代人利益的冲突和欲望的冲突,这是一个大的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说传统的复兴实际上为时过早。但是这并不排除人们会寻求某种传统的价值。下面我想用一点时间简单地说一下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对于父亲这个形象上的塑造,及其他所象征的意义。
   
        简单地说一点,在中国文化中,可以说父亲的角色和父子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它的重要性来说,它差不多可以和西方文化中的人与上帝的关系相比。为什么?还是那个问题,中国是一种非宗教的文化,它有一种世俗化的取向。我们看在西方社会,近代以来发展的每一个时期,它都必须对人与上帝的关系进行反省,必须做出反省。每一个时期它都要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说法,不然他就会觉得不踏实,因为这是制约它全部文化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中国近代文化以来发展来说,实际上每一时期都要对父亲的形象重新进行一次塑造,是不是这样,我下面举例说明一下。
   
        我认为这个过程曾经提出了四种模式,一种模式就是五四时期的。中国五四时期的启蒙运动和西方不同,它首先是以反抗传统的家庭结构和父权的统治这样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我们知道那个时候很多接受了新思潮的青年都离家出走。那些青年都非常有勇气,因为离家出走的好多青年,家里的生活都非常优越。那么摆脱家庭成为当时个性解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这是一种模式。第二种情况就是所谓的新启蒙的八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弑父情节”,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我们看陈凯歌张艺谋的电影《黄土地》,那里边有一个衰老沧桑愚钝的父亲,他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沉重和无奈。
   

(三)



        第三种模式,我认为更重要,就是九十年代以来,父亲形象的转变,这种改变与所谓回归传统有关。那么实质性的变化是开始于九十年代中期,完成九十年末期。我们可以注意到,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一大批就是歌颂伦理亲情的影视作品。这实际上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人们对商业化大潮带来的人情淡薄那样一种趋向的一种抵制。在我看来比较典型的是《咱爸咱妈》那部电视连续剧,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它是九十年代中期播放的。那么它和九十年代初期的《渴望》还不太相同。《咱爸咱妈》应该说它的主题应该是伦理亲情,血浓于水是那里边的一个基本。在这个连续剧中,父亲是慈爱的,通情达理的,同时也是通晓时事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他要扭转父辈与这个时代隔膜,这样一个持续很久的观念。但是同时,父亲又是衰老的,多病的,需要人照顾的,他还是一个弱者。我们看1999年出品的电影《洗澡》,就是张扬导演,情况又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黄土地》中那个沧桑愚钝的父亲不见了;《咱爸咱妈》中那个衰老的作为弱者受人照顾的父亲也不见了;父亲在《洗澡》中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洗澡》中的父亲这是朱旭演的,《洗澡》中父亲。父亲那个澡堂我们看温情有爱,其乐溶溶,充满了人情味,成为了人们沟通关系,消解矛盾,净化身体,也净化灵魂的一个圣地。更重要的在于父亲代表着那种生活方式,父亲的生活理念,最后影响了南下创业,在深圳创业成功的大儿子,回来探家的大儿子。后来他对父亲由敬到顺,那么最后他父亲去世。父亲一定得去世,这是我们处理的一种方式。然后他又放弃了自己南方的事业,回来经营父亲的澡堂。
   

        那么这里头传统战胜了现代,或者说传统在现代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当然这里边有绝对化的倾向,那里边有个大红匾“上善若水”,水在这里成为传统的象征。那么父亲澡堂里的水差不多成了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中间有个特别的一个情节,非常值得关注。就是有一个人被逼债,追到澡堂里,几个人凶巴巴的,父亲出来,把他赶走了。因为澡堂差不多是一块圣地,世外桃源,别在这里来这个,澡堂之外的事我不管,但不能在这里来这个。然后大儿子因为深圳创业看来是有钱的样子,拿出钱来接济那个人,给那个人还债。这可能是那个影片中,惟一的一次提到钱,因为影片讲澡堂子始终和经营好像没有什么关系,没有谈到经营的问题。但是这里边体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传统的温情脉脉,再加上一点钱,差不多是人们理想的一种生活方式。实际上问题要比这个复杂得多,画面经常有切换,那边是隆隆的推土机,非常沉重的,在推倒那些要搬迁的那些旧的建筑,象征着现代化,这边是澡堂子是另一个气氛,这个刻意把现代和传统处理成两个对立的两级,这个是比较简单化的。重要的不在于他大儿子是不是回来经营这个澡堂,因为那个澡堂子差不多成了一个沙漠里的绿洲。如果传统仅仅是这样的话,那传统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在那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在那个隆隆的推土机的象征的那个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能不能发出影响。比如大儿子是不是回到深圳之后,在经营企业方面,他父亲的一些观念,父亲的为人处事的一些品格,会不会对他发生影响。如果这样才有更深刻的意义,传统要如果发生影响,它不应该是现代化外面的一个东西,它应该内在在现代化那个过程,那才有意义。
   
        还有一个形象,第四个模式,我就认为是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等影视作品中的所塑造那个君父形象,既是君主又是父亲,那个形象。《雍正王朝》讲了两代帝王和一代王朝,实际上很有意思,全部的连续剧都是在讲父子关系。居然一代王朝全部的内容都是围绕着父子关系。当然讲的都是皇帝的家事,不过国事就是家事,家事也就是国事。该剧可以说把父子关系的政治内涵,表达得淋漓尽致。就思想观念而言,维护君父的形象是这个连续剧的核心所在。包括雍正皇帝,残酷地杀害了自己的亲身儿子,也要被论证成处于江山社稷的考虑,然后让他吐出一口鲜血。重要的在于《咱爸咱妈》也好,《洗澡》也好,《雍正王朝》也好,都只是代表着关于传统的一种理解方式。时代的进步,不在于我们达成了某种理解,而恰恰在于这种理解是多元化的,就每种理解只是你个人的一种理解。
    我曾经写了一本书叫《断裂中的传统》,但是那个写的是非常思想性的一个东西,傅先生也说那个读起来也很难读,但是大家都很刻意地关注“断裂”这个观念,很多读者、学生朋友等等都刻意地问这个“断裂”怎么理解,包括有的报纸上做了大版的访谈,它也特地要问这个“断裂”怎么理解,断裂当然它可以是一个从深层从思想性方面来讲,也可以有一些外在的表征,对于外在表征,我讲几个外在的表征。
   
        首先是科举制度的废除,应该说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大胜于明朝。那么1905年,慈禧太后根据张之洞等人的奏请宣布“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就是要创办推广新的学校,废除科举制度,可以说对于传统的中国社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变故。今天人们一般会认为腐儒误国,这个是影视作品告诉人们这一点的,一般出现一个儒者都是“言必称孔孟”不谙世事等等,这个完全是一种误解。传统社会中的“儒者”是“社会精英”的代名词,这个社会精英首先是政治精英。
   
        “经”所以经世也,经书是用来经世的。儒者担当的角色首先是治国平天下,他怎么可能迂腐?今天我们说一个人儒雅,就是说,他表现出一定的风度和教养,说一个人是儒商,也是说他具有比较高的教养与素质,而且能够始终如一地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然今天“儒商”这个词用得太滥,有了钱都是儒商,那有那么多儒商,我就没有碰到。对于为富不仁,失去了批判的超越尺度,这是我们社会非常值得担忧的一个现象。就是完全以外在的成功作为衡量的标准,非常非常值得担忧的一个现象。
   
        传统社会中,讲天地君亲师,其中“师”的地位特别与儒家有关,“师”也与政治有关。因为在一定意义上,儒家的自我定位差不多是帝王之师。这个帝王之师,可以指一个具体皇帝的老师,像翁同龢他是光绪的老师,很多电影上都出现过。他被塑造成一个很迂腐的一个人,实际上也不尽然,他是一个维新派。他当然支持维新,因为他希望光绪能够亲政嘛,他当然支持维新。“师”的身份可以追溯到孔子私学的兴起,但是后来的发展,却是与科举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历史上流传很多俗语,什么“头悬梁、锥刺骨”、“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等等这些。“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这些东西这都是与科举有关。
   
        第二个象征,和废除科举有关的是传统书院的衰落。传统书院是开始于唐代大盛于宋朝。传统书院与今天所谓大学应该说是很不相同。这首先在于传统书院是兼传授知识与人文教化于一身。书院与科举有关,所以它得传授知识,但它更主要的很注重人文教化这一面。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书院是儒家的教堂,人们到书院是与寻求人生价值信念和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有关。我们讲什么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实质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的书院传统。那么今天作为教师,你很难说自己能承担这么大的一个任务。
   
        书院中的师生关系根本不同于现代职业意义上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因为书院中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同时是人生的引导者。所以很有意思,最好的学生一定和教师生活在一起。为什么呢?你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看他怎样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学习知识,而且要跟他学习如何生活。
   
        那么第三个方面是更主要的一个方面。政治方面,政治方面不只是政权的转移,而且是政治合法性的根据的转移。一直到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他们的政治合法性的根据还是来自于儒学。后来当然是来自于西方的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第四个方面我认为是更重要的,是和我们每个人更相关的,就是我们做事的具体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对于传统来说重要的一点不在于做什么,做什么可以会经常的改变。而在于怎么做,关键在于怎么做,怎么做比做什么具有更为实质性的意义。
   
        我举个例子,就说我们以电脑和网络与写作的关系为例。在传统中国人看来,写文章历来是非常神圣的事情。所谓“文章千古事”,白居易曾经提到一个故事,当然属于自我吹捧。他说一名妓女和别人夸耀,她说“我咏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就是说我能够背诵白居易的《长恨歌》,你怎么能把我和其他的妓女相提并论?于是这个妓女立即身价百倍,这表现了我们传统中确实有一种对文学和文字的崇拜。
   
        而且在传统中,文学文字等等一定是写出来的。写本身很重要,所以书法是文人非常重要的一种修养方式。我们说文以载道的传统,也和写文章历来是少数人的事情有关。如果说七嘴八舌谁都可以写,还谈什么文以载道。写文章历来在很长一个时期,历来代表一个特殊的身份。在中文的语境中,“作家”这个概念历来和西方不太相同,我们说“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话太重了,就说作家担负教化的使命,他们并不是一些写字的人,所以呢原则上作家也不能随便写,因为你担负这么重要的使命,当然不能够随便写。应该说文人对于文章的垄断,和写作的神圣性,在五四时期的白话文之后,有了一点改变。但原则上没有什么改变。20世纪50年代有工农兵学哲学运动,曾经出现过各种形式的工农兵大批判组。但是并不意味你可以随便发文章,因为那个时候文字的教化功能,比任何时候都被突出得更为显著。网络化实则彻底打破的上述界限,原则上人人都可以写文章,都可以发表文章。网络上可以说是错字连篇,垃圾遍地,但是确实作者和读者都有了更大的选择自由。在这个意义上,作家的含义就改变了,什么是作家,就是你写出来东西有人读的人,你就是作家。此外没有太多别的意义。
 
                                                                                                                    (四)

        电子化也使得书籍的储存使用等等大众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人们对于文字的神秘感。我非常清楚得记着,我第一次使用在国家图书馆,当时可能还是北京图书馆,第一次使用《四库全书》电子版本的那种感受,强烈的感受,非常强烈的感受。书香不在。《四库全书》对我们是非常神圣的东西,做和历史有关的人是非常神圣的东西。说一个图书馆,里边有一套《四库全书》、有一套《大藏经》。我们立即肃然起敬,不可等闲视之。现在你每一家原则上因为有电子版,自己可以很轻易可以有一套《四库全书》,有一套《大藏经》。
   

        传统社会就总体而言,是一个手艺的时代。各行各业人们都可以从事手艺学本事,就是学手艺。手艺与今天所谓专业完全不同。专业原则化是可以量化的东西,是可以通过书本来传授的东西。当然许多专业都要求实习,都需要积累经验,但是可以量化的书本知识,是任何专业的基础。所谓的基础,不是书本知识,手艺的基础是技能,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锻炼出来的技能。这种技能原则上只能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手把手地教你,你就只能实际地模仿。
   
        今天人们完全可以做和古代相同的事情,但是我们在做法上完全不同了。比如说我们仍然可以建筑传统的大屋顶的房屋,但是我们在建筑方面完全不同了。我们做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它是采取一种完全可以量化的方式来做,基本上不依赖于个体工匠的技艺,这个东西变得不重要。
   
        现代社会必然是一个重知识而轻手艺和技艺的时代,这很简单,你当然是倾向于让你的小孩去学计算机,而不是去学掌鞋,但是实际上技艺较之知识,和个人的生命有更为直接的联系。因为它是知行合一的,怎样思考和怎样做是一个东西。我们正处于告别技艺或者说手艺的时代,手艺的时代是知行合一的,对于任何手艺来说光说不练不成。所以,传统的大师首先是匠人,今天人们看不起匠人,传统的大师首先是匠人,当然大师又不同于一般的工匠。他把技艺提升为一种人生的追求和境界。现代社会中,本质上要求知与行关键于操作脑与体的分离,而且重要的是观念,而非操作。因为创造性首先是表现在观念的层面。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建筑,首先关心的是什么呢?你关心的可能不是谁盖的,首先关心这是谁设计的。这个设计包括艺术本身,像抽象派的画,抽象派的画它是在传播一种观念。而画的过程,画的技艺本身也不像原来那么重要,当然演员有点不同,演员你不能说导演是设计者演员是操作者。因为任何演出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演员本身同时也是设计者,也是实践者应该说是这样。
   
        当然这一切后面的背景是现代化,是大工业,大工业的核心是规范的技术,是复制。原则上没有什么东西不能复制,人的克隆原则上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何况别的什么东西。现代化首先改变的是生活,其次才是文学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说,传统已经成为某种失去的不可重复的东西。现代人比如说现代人他不可能重复传统中国传统名画的意境,技巧上完全可以,你的功底技巧染料等等完全可以超过它,但是意境,为什么?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红尘滚滚技术化的世纪,你没有那种天人合一的体验,这个东西是装不出来的。
   
        现代人的尴尬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一方面,传统断裂了,这中间经历了许多环节,诸如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几次汉字的简化,也包括我们后来群众性的批孔运动等等。当我们意识到传统的重要性的时候,我们又面临着一个商品化的时代,那已经生不逢时了,变成一个商品化的时代。
   
        前面讲的主要强调传统的断裂的一面。可是我并不认为,传统已经死去了,寿终正寝了,只存在于博物馆之中了。相反,在我看来,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传统,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是今天还是将来,中国人仍然是中国人,这里的中国人不仅仅是一个政治的和地域的观念,而且是一个文化的观念。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那些古老的教训,将仍然对我们的生活,发生重要的影响。人们当然不会把制鞋厂的工人等同于传统的鞋匠,也不会把纺织女工等同于传统的纺纱女。大工业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行业,告别了手艺时代。那么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又如何呢,原则上一切都在改变。不只是工作职业,外在的环境,还有家庭结构、人事关系、是非尺度等等。那么是否也有变中之不变呢?什么是变中之不变?什么是传统与现代之间一以贯之的东西?这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又如何表现出来?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目前通行的方式是开裂出一些往圣先贤的道德教训。诸如像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等等,然后附会到现实的生活中。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更解决不了什么问题。重要的在于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是不是还保留着传统的影响,保留着中国人的特色。在我看来,这是毫无疑义的。我可以问一下在中国文化中什么是最私人性的东西?最私人性的东西往往是最隐秘、最稳定的东西。当然人们一般会说男女之事,但这个实际上不是这样,在中国文化很长的一个历程中,男女之事不是私人性的东西,都可以干预。我们曾经说他生活作风问题,曾经是一个政治话语,那个不是你个人能够处理了的事情。什么是私人性的?差不多饮食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更私人性的东西。像我们说是饮食男女,吃穿用,吃喝玩乐等等。吃都是排在首位,就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可以说是一个特例。
   
        中国人可以说比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中国人以比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民族都更为开放的方式,欢迎肯德基和麦当劳。但是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可以肯定地说西餐的任何形式,无论是各种快餐的形式,还是大餐等等。都不可能根本改变中国人用餐的方式。中国人用餐的方式比较典型的可以说大圆桌团团围坐,热气腾腾,筷子、勺子在一起那么搅等等。就说吃的是和气,是那个气氛,你既可以提倡AA制,但是不要把AA制说成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电视上总是把AA制好像说代表着一种进步,一种文明。因为中国人请客,代表很多东西,代表了友情,代表了欢庆,代表了人际之间的一种关怀,当公款请客除外。中国人推崇美食,推崇美食家,为什么?这是他们感受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理解生活的一种方式。最重要的是现实的生活,是在一些细节中,体会生活的快乐,而不是什么出世的解脱或者玄远的思辩等等。这是中国人的观念。当然,这个当然不是限于饮食文化,我只是举饮食文化做为一个例子。
   
        那么传统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或者说那些曾经影响着我们,现在仍然影响着我们的传统思想,或者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呢?儒家所给予的我们最基本的教训是什么呢?那么下面是我讲了前面的内容,我要给出的一个结论。首先儒家传统并不是什么玄妙的,高不可攀的东西。恰恰相反,儒学在本身的意义上,是最贴近生活、最大众化、最人民性。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开始,第一代儒者都在努力的告诉人们,他们所讲的只是一些“愚夫愚妇”的道理,是生活中最普通的道理;是我们每时每刻都能够遇到的道理。儒家所强调的就是尊重生活,尊重常识,就是脚踏实地,从你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去体会人生的道理和意义。儒家讲“君子为道也不远人” 这可以说儒家一个最核心的观念,什么叫“不远人” ?就是不远于普通的人的普通的生活,不远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持续着的普通的生活。
   
        你能够在与家人的相聚中感受到美感和和谐吗?那么你是一位儒者;你能够在与邻里和同事的相处中感受到一种关怀和快乐吗?那么你是一位儒者;你能够在那些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始终充满热情,并做到尽心尽责吗?那么你是一位儒者。这些是不是都太简单,太平凡了,但是想想看,做到这些容易吗?
   
        最重要的就是普通的生活;最困难的也同样就是普通的生活;最艰难的就是普通百姓的普通生活。那流淌着的岁月,那日复一日的重复劳作,那生活中的桩桩件件,无休无止的琐事,我看不出还有什么比应付这一切更艰难。儒家告诉人们,要尊重这的生活,也告诉人们,要尊重自己的生活,要认真的始终如一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我请问还有什么比这更困难的吗?有什么比这更艰巨的考验吗?还有什么比这更高的境界吗?没有,绝对没有。我由衷的佩服那些能始终如一地与家人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的人;由衷的佩服那些能够始终如一地对孩子怀有柔情和耐心的人;由衷的佩服那些能够始终如一地对于琐碎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怀有热情和兴趣的人;由衷的佩服那些能够始终如一地做到以凡俗为神圣,脚踏实地的认真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人。他们是儒者。与他们相比,什么明星大款,实际上都算不了什么,这里关键是始终如一。一两天或者短的时候谁都能够做到。
   
        更重要的或者说更艰难的如何成为一个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成为某种人,关涉到成名成家成龙成风,做明星做大款等等。那么成为人呢,当然也包括着方方面面,一个人要成为人,要经受方方面面的考验。那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儒学就是关于使人成为人的学问。这是不是太俗?可这些始终是人类精神所面临的最大的考验,美好的生活,如何可能?如何使千千万万的人,感受到生活的快乐?这是所有的宗教和文明传统所关注的共同的问题。只是在基督教和佛教等宗教传统看来,重要的是使人从现实的世界中超拔出来,然后相信和预设一个彼岸世界,这样人们才能够承受现实中的困难,承受现实中的种种不圆满。
   
        而在儒家看来,最重要的是平常人和平常心,是我们身处的这个平凡的世界。这个平凡的世界中那些平凡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等,你如何能够在与他们的相处和交往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在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感受到生活的意义。这是以生活为对、为好的态度,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这个世界不是虚幻的,而是真真实实的,我们不能够回避这个世界,必须有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和决心。在经历生活中的种种失落、失望、挫折、缺陷、痛苦、乃至苦难、罪恶之后,仍然痴迷的热爱这个世界,热爱身边的人和事,那才是真正的强者,才是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这就是儒家传统所要告诉人们的最重要的道理。谢谢大家。
   
        儒学大师如果说从我们自身非常琐碎的生活开始,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就是我们首先成为自己的非常普通的琐碎的生活中的儒学大师。这个我觉得你是王,你有儒学精神,已经很好迈出了起始的第一步。下一步你可能真能成为学问上的儒学大师。当然这个漫漫长路,就是说如果你儒学学问要赶上郑先生,这可能一年两年达不到。今天的演讲就到此结束了,谢谢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