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人物反面化是否也是三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2:05:39
正面人物反面化是否也是三俗? 宋公明

 

      近一个时期影视作品中,正面人物,大多形像猥秽,举止粗鲁。例如《亮剑》中“李云龙”,例如《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朱一刀”,开口“老子”,闭口“狗日的”。例如《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陈二雷,不仅故意丑陋其形像,而且令其愚昧固执得令人作呕。在这些作品中,看不到党指挥枪的原则,看不到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看不到理想和信仰,看不到阶级觉悟,看不到十大军事原则,看不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看不到军事民主,看不到官兵一致,看不到军民鱼水情,看不到思想改造和积极的思想斗争,看不到正气压倒邪气,看不到智慧和策略。我军指战员的形象就是大老粗,二百五,满咀脏话,个人英雄主义,对上使刁耍滑,阿谀奉承;对下简单粗暴,蛮横无理,就知道闹意气,争名利,乱打乱杀,滑头无聊,勾心斗角,争风吃醋,不懂生活,没有情调。与《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董存瑞》等作品中我军指战员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与我们身边的老同志也完全对不上号。
    据说李云龙的原型是王近山。其实王近山当年是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副团长,团长是陈锡联。解放后陈锡联是上将,王近山是中将,都有上过红大和抗大的经历,可谓文武双全。毛泽东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早在红时期,部队就设立了教导队以培训干部,以后有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军队中的干部都经过学习培训,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军事素养和文化素养。试想,一个没有文化的愚蠢军队,怎么能战胜远远强于自己的敌人?一个上过抗大的中高级指挥员,怎么会像个兵痞流氓? 

    正面人物不是没有缺点和错误,文艺作品也不是不能描写正面人物的缺点和错误。但是这种描写,应当表现的是好人的缺点错误,而不是把正面人物反面化。有缺点有错误的好人也还是好人,从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和他的改悔进步中,仍然可以看到他们的可爱可敬可亲。例如《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所犯的错误,《洪湖赤卫队中》中刘闯犯的错误。像李云龙那样,完全是一个军阀痞子流氓大坏蛋的形像,而且从不改悔。像陈二雷那样,完全是一个傻瓜偏执狂的形像,而且至死不悟。根本没有令人同情令人挽惜令敬仰之处。 

    有人说,文艺作品不能脸谱化嘛。那么请问:《佐罗》中的主角为何要让阿兰得隆来演?007系列中的邦德为何非要找硬派小生来演?《还珠格格》,《情深深,雨雾雾》为何非要找一帮奶油小生和风流花旦来演?对这些胡编乱造加脸谱化怎么就看得那么津津有味难以割舍? 

    反派也是艺术,并非只靠长相就能演好。但是反派决不能当正面人物来演。反派的外表可以正面,但必须要将其内心阴险毒辣的反面本质表现出来。正面人物也不一定非要有漂亮的外表,但是一定要把正面人物的真善美的一面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更深的功力。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就要有典型性。演员只是工具,演什么角色是由导演决定的。为何香港的成奎安先生演了一辈子“大傻”?成奎安因为长像典型,所以专门演大反派,让他演正面人物,观众不接受。而王宝强的长像是什么典型?为什么让他专门演工农兵呢?难道从新四军,八路军,解放军,到消防战士,谍报人员,农民工,都是他那副傻里八叽的样子?为何让王宝强来演董存瑞而不让他演何书垣或五阿哥?还不是小资们不能接受吗?据说,现在又要让已经成为荡妇典型形像代表的汤唯来演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女友,这是在呕心谁呢?而那些早已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反面人物,却要竭尽美化之能事?张灵甫,要尽显其军人仪表和风度;宋美龄,要尽显其美丽端庄。而蒋介石口中的“娘希皮”也不说了。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三俗? 

    这种正面人物反面化,反面人物正面化,名为歌颂实为咒骂,给人的心理暗示就是反面人物其实是好人,而正面人物其实是坏人。正面人物的胜利,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侥幸和狡滑,是靠阴谋诡计,是天理不公。这是在意识形态上的没有硝烟的战争,现在某些人就是想千方百计地篡改历史,变着法子咒骂正面人物,处心积虑地丑化我党我军,给蒋党国军涂脂抹粉。如果对这种阴险的暗示浑然不觉,那无疑是软刀子割肉,不知死之将至也。习近平同志最近指出,要反对任何歪曲丑化中共历史的错误倾向,是不是很发人深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