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纲要体现了“四大亮点”,医学目标与高等教育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6:22:44
教育规划纲要体现了“四大亮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院长严隽琪访谈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的指标。东北林业大学 供图

  ■本报记者 储召生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日前召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重大问题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包括来自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以及安徽、北京、上海、山东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以及中央教科所、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这也是今年1月民进中央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组建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以来,首次就某一专题召开大规模的政策研讨会。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是一个开放的、高层次的政策研究机构与参政议政平台,其目标是建成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和国家教育政策的高级“智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院长严隽琪,日前就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有关问题接受记者专访。

  《教育规划纲要》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记者:作为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院长,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以及您此前担任的上海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相比,您在审视《教育规划纲要》时会有哪些新的视角?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为什么在《教育规划纲要》刚一颁布时就迅速举办专题研讨会,讨论其落实中的重大问题?

  严隽琪:《教育规划纲要》对于我国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对于实现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对于指导我们解决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有里程碑作用的。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是以为国家教育政策提供咨询服务为成立宗旨的,当然要以“只争朝夕”的状态,通过各种可能的形式,深入领会《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正确了解其主要内容和重点所在、探讨研究在贯彻落实中还应进一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这次专题研讨会,可说是我们研究院“蓄谋已久”的,主题就定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希望给专家、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管理者提供一个交流会商、集智聚力的平台。从深化我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角度,进行研讨,提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特别是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政策建议。

  记者:您认为《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亮点有哪些?

  严隽琪:我认为有四大亮点。

  一是目标宏伟。提出了“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因为到2020年,中国虽然要实现全面小康,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会存在,不能说全面实现现代化。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教育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所以,这是中央的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是雄心大志。但现实的国情也决定了到2020年只能实现基本的,也就是较低水平的教育现代化,要有长期奋斗的准备。学习型社会是对教育体系、教育理念的更高要求。人力资源强国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是战略正确。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精神,也只有这条路可走。包括理念的现代化(公平、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体制的现代化(行政部门、学校的定位与分权,公办与民办学校的法律平等),模式的现代化(启发式与开放式),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所以在“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中,明确提出改革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强调质量。强调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的指标。《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等多种人才的要求,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人才培养观。并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核心目标,指出了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四是重视公平。明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不仅提出了“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还明确提出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

  4%的指标会起一个“倒逼”作用

  记者:《教育规划纲要》中有许多惠及民生的内容,明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请您谈谈如何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严隽琪:教育公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复杂性一是来源于历史发展水平造成的基础不相同;二是来源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与机制的约束;三是来源于教育对象,即人的差异性。我们需要历史地、实事求是地看教育公平问题。从来没有抽象的和绝对的教育公平,实现公平的水平是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的。

  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促进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普惠性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提高其质量。尽力扶持社会各类困难和弱势群体,保障他们基本的受教育权利。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严禁用公共财政来设立重点校、重点班。同时,把握好严格遵守公平的底线与尊重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多样化的选择权利之间的关系。

  记者:全社会都很关注《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您认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作出怎样的努力?

  严隽琪:充足的经费投入是支撑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石。提出4%的指标,是要为解决我国长期以来教育财政投入不足问题而设一个刚性保障,使教育得到的投入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同步。当然,现在重要的是如何落实这个规定。

  一是需要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对教育的责任,保障公共财政对各级教育的充足投入。尤其是义务教育经费,要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的投入责任和加强省级统筹,以政府为主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的债务。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加大对贫困、农村地区发展义务教育的支持与转移支付力度。要特别加强对各级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的绩效评估和监督问责力度。

  二是需要进一步改革办学体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社会多方面力量捐资办学和出资办学。各级政府有责任积极扶持和保障民办教育的发展。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个指标还能对经济发展质量起一个“倒逼”的作用。因为经济质量决定了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经济质量高,4%的指标就容易完成。

  将研究院建成国家教育政策高级“智库”

  记者:今年1月民进中央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组建了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大家都很好奇,想了解这个由民主党派和大学共建的研究院如何开展工作。

  严隽琪: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一个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政党,66.4%的会员来自于教育界,而且绝大部分来自于基础教育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进是一个“教育党”。可以说,民进成立65年来,一直参与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自今年1月成立以来,本着“边建设边工作”的精神和开放合作的原则,高度关注国家教育发展的动向,主动围绕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调动各方资源,积极开展教育政策研究,及时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已取得了一批成果,主要有:

  一是为解决热点问题出力。如为推动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更好地实施,研究院组织专题组就绩效工资政策实施的问题、原因与对策建议进行深入研究,调研覆盖了东、中、西部12个省、22个市和55个县,形成了专题研究与建议报告。不仅指出绩效工资政策实施难的根本原因,同时提出了完善财政保障机制、提高财政保障主体重心等七方面的对策建议。

  二是围绕国家战略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如为加强在复杂的世界形势下我国的域外研究,政策院联合国际关系和国际问题研究专家,组织跨学科专门队伍,内联外引集中力量完成了加强我国高校国际研究的研究报告,并提出了关于大力加强我国高校国际研究的研究报告,为向中央建言献策提供了依据。

  三是积极开展教育政策咨询和成果转化工作。例如,向民进中央递交两会提案参考,有效转化为民进中央两会党派提案或大会发言;围绕当前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各地多领域专家撰写和提交教育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选辑《中国教育政策决策参考》。

  记者:结合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研究院将开展哪些工作?

  严隽琪:我们组织专家展开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问题研究,如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与社会融合研究,中国高考改革的主要矛盾、思路与对策研究,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与国家政策比较研究,关于建立我国教育投入保障长效机制的研究,我国教育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研究,各级党政领导教育政绩考核评价制度研究,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干预的政策建议研究,灾区心理重建与社会融入研究,等等。这次关于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重大问题的专题研讨会,就是筹备数月才召开的。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议。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的定位是一个开放的集科学研究、政策咨询与服务、交流与合作于一体的高层次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机构与参政议政平台。研究院将致力于为国家重大教育战略需求服务,为推动国家教育政策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服务,为解决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服务,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重大教育政策与决策提供科学支持。希望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将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有重要影响力的教育政策研究机构,成为国家教育政策的高级“智库”。 21世纪新的医学目标与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孙宝志

1 传统的医学目标受到最大的挑战

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肆虐流行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这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经历的第一次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我国人民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采取各种果断应急措施,取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重大胜利,“非典”之后中央又采取加强公共卫生的计划,为人民健康建筑铜墙铁壁。但是,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看,在“非典”流行之中人们的心理恐慌造成的心理创伤不亚于对社会经济的损失。心理学家认为,恐慌产生的第一个原因是这个突发事件让人们不知如何去应付。第二个原因是人们不能从“医学”得到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医务人员受感染的比例大。人们对“医学包打天下”的神话产生了动摇。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医学解决不了问题?医学能解决什么?”这些问题是直接对传统的医学目标的挑战。
    那么什么是传统的医学目标?Dorland’s医学词典中定义医学是“诊断和治疗疾病以及维持健康的科学的艺术”。Longman英语字典中定义医学是“治疗和认识疾病的科学”[1]。世界卫生组织1947年对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完美状态”。几十年来现代医学的目标被称为“诊断-治疗”模式(Diagnose-TreatModel)。医学院校设置医学专业也称为“医疗专业”。近几年才改为临床医学专业。这个模式的前提是对疾病或病理的科学研究都能寻找到生物学病因,消灭了病源就能预防了疾病,从而保证健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医学经历了很大的成功,众多科学的研究成果取得不容怀疑的爆炸性成就,因此,医学变得更加“雄心勃勃”,造成了一幅幅神话图像。只要有足够的钱、足够的能量和科学热情,没有什么疾病不能治愈的和缓解的。医学目标就是治疗疾病,延长寿命。是的,现在医学应用高新技术,不断革新诊断和治疗方法,超声波、影像诊断和生物免疫学检验的应用,使诊断的正确性大大提高。内窥镜手术、心导管治疗及显微外科的应用、人工脏器与器官移植的应用以及各种新药品的不断出现,使许多疾病的治疗有了重大突破[2]。似乎医学已经对人们健康“包打天下”。
    事实上,现代医学的进步面临着解决新的问题和新的困境。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新发现传染病有30多种,以艾滋病为例,联合国2002年11月公布,全世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患者总计达4200万人,艾滋病传播速度惊人。另外,曾经征服的传染病卷土重来。我国每年新增结核病60万人,死亡20万人[3]。在我国性病也有死灰复燃之势态。目前,医疗费用高涨,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医疗高新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器官移植、生殖克隆技术等带来伦理问题等,成为新的挑战。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医疗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病人权利意识的增强,现代社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抽样统计,1991年,全国100家大型医院共发生医患纠纷232件,其中提起诉讼的只有10件,1998年,这个数字已经被突破,达到1400件,其中诉诸法律的有588件,占纠纷总数的42%之多。医患矛盾越来越激烈,医疗纠纷越来越多。
面对这些困境往往采取的对策是组织管理层面,要求财政经费支持和政策调整以及加强医学科学的研究等,这些都是必需的,但是从认识论上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传统医学目标和医学模式。正是这些观念影响了人们对健康的思维方式与医学实践。
那么传统的医学目标和模式的缺点是什么?
    第一,把病人看成疾病的载体。认识疾病过程就是把病人分解成器官、系统、组织、分子、基因等,忽视了病人作为人的整体,忽视了人的社会、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医生永远是主角,病人永远是配角。这种“诊断-治疗”模式,扭曲了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事实上,国内外资料一致承认:目前医疗确诊率只有70%左右,各种急诊的治疗成功率也只有70%[4]。因此,医学对机体的认识是有限的,很多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知其然而没有治疗手段。在“非典”流行初期,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都难以明确病因和治疗方法。为此,人们付出了血的代价,也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医学的高风险性。传统医学目标把疾病和死亡看成是医学的“敌人”,因此,人们对医学期望值太高。如果疾病诊治不成功,认为医生水平不高或不负责,从而引发医患关系矛盾。这实质是对传统目标的挑战。
    第二,传统的医学目标重治疗,轻预防,轻保健。2003年“非典”过后,广东省卫生厅发表一份报告“广东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策略的思考”中指出:第一条主要教训是医务人员普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非典流行早期,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特别是诊治呼吸道疾病的病人过程中,普遍没有带口罩、穿隔离衣,更没有严格按照要求,采取病房通风、消毒隔离等防护措施,导致许多医务人员在诊治非典病人过程中感染非典。截止2003年2月9日广东省共报告病例305例,其中医务人员发病105例,占34.4%;医务人员发病最高的河源市某医院早期医务人员感染占当地发病总数的72.7%[5]。这是多年来重治疗轻预防传统模式的恶果,是值得吸取教训的。据美国Robert基金会2000年报告:生活方式占影响美国人健康与疾病因素的50%,环境因素占20%,遗传因素占20%,医疗因素仅占10%[6]。
    第三,传统的医学目标是追求维持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完美状态。但是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根本不能完全达到,因为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正常死亡经历各种阶段,各阶段都有不同的健康标准,必然伴随各种慢性疾病直至死亡。因此,14个国家参与的“医学目标”项目组提出“健康的概念是指身体和精神的和谐与完整的体验。”[1]2003年我国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公布的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口城镇化和老年化,疾病模式进一步转变,无论是反映疾病频率的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失能和残障流行率,还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每人每年患病天数、休工休学天数、失能和残障持续时间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根据慢性病患病率推算,2003年全国慢性病患病总人次数为1.6亿,也就是说每十人中,1.3人患有各种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疾病(2004年全国卫生工作会文件资料汇编卫生部卫生政策法规司2004.5)。城市居民疾病构成前五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29.9%)、呼吸系统疾病(28.0%)、消化系统疾病(11.7%)、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疾病(10.8%)、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5.1%),五类合计占疾病总数的85.5%;农村前五位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40.7%)、消化系统疾病(16.2%)、循环系统疾病(12.5%)、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疾病(10.3%)、损伤与中毒(4.5%),这五类疾病占总数的84.2%。与前两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相比,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持续下降,循环系统、内分泌、营养和代谢、运动系统等疾病患病率持续上升[2]。传统医学手段三大法宝“杀菌灭虫、预防接种、药物手术”对慢性疾病无能为力。因此,医学目标不得不重视增加对病人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健康促进,以及社区卫生保健措施以维持人生不同阶段的健康标准,直至安宁死亡。综上所述,由于现代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提升了医学目标,以及高新技术带来的伦理学、文化和法律等,以及巨大经济压力对医学巨大挑战。必须重新认识医学目标。

2 21世纪新的医学目标

对于医学的目标既不能无限夸大又不能缩小其边界,因为影响人民健康因素很多,有经济、社会、文化、环境、遗传、教育、家庭个人行为以及医疗保健系统等,医学仅仅占其中一部分比例。医学“包打天下”是不可能的。这次我国抗击非典的胜利就是在中央地方政府领导下,打一场人民战争才取得的,光靠医学本身是不行的。同时医学的目标也不能缩小,传统的“诊断-治疗”模式就是缩小了医学目标。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同志1941年在延安为中国医科大学14期学员题词,“救死扶伤,实现革命人道主义”一直作为我国医务工作者的座右铭。党的十六大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要求我们“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这里明确提出医疗和保健同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体系。为医学的新目标指明方向。2004年我国卫生工作会议中卫生部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这些也是医学新目标的核心思想。
    近些年,国际上,从理论上研究医学新目标的是,1993年美国Hasting中心牵头,14个国家包括中国代表团参加的一个“医学目标”研究项目[1]。该项目历时三年时间,14个国家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医学目标,在布拉格召开三次大会,科学地界定了医学目标。1996年最后完成报告,1999年正式公布出版专著为“医学目标:设置新的重点”(ThegoalsofMedicine:SettingNewPriorities)[1]。报告中提出了新的医学目标。
    具体目标一: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Thepre ventionofDiseaseandInjuryandthePromotionandMaintenanceofHealth)[1]。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是医学的核心价值。众所周知,疾病和损伤是可以预防的,医生的最基本责任是帮助病人和教育病人,医生帮助病人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重要。目前世界上儿童病死率一直很高,健康促进显得尤为重要。减少发病率无疑有利于经济发展,直接减少高技术医疗费用支出。从医学职业来看,人们对医学认识已经超过仅仅是“救病治人”的学科,作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具体目标二:缓解疾病疼痛,减轻疾病痛苦(TheReliefofPainandSufferingCausedbymaladies)(2004年全国卫生工作会文件资料汇编卫生部卫生政策法规司2004.5)。有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病症状不明显,病人寻求保健措施以缓解症状,有些心理压力要求缓解。疼痛与痛苦表现在病人身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疼痛表现生理变化,痛苦往往表现在心理折磨、压力。缓解疼痛减轻痛苦也是古代传统医学目标之一。现代医学中缓和保健医学(Palliativecaremedicine)已经兴起。医生以人为本,关爱病人,解除心理痛苦、焦虑。据资料统计有一半病人感觉痛苦,但是并没有客观器质性改变,只是需要医生关心与照顾。对精神病治疗也在此范畴之内。
    具体目标三:对病患治疗和护理,对不能治愈病人的照料(TheCareandCureofthosewithamalady,andtheCareofThosewhocannotbecured)[1]。医学寻求病因,发现诊断证据,以治疗疾病使病人恢复到正常状态,病人不但需要治疗也需要同情、照顾。而传统医学重治疗功能,轻视照料护理功能,这是不对的。医学的治愈功能包括治疗和照料护理两方面。现代医学中康复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的病例可以完全恢复功能,有的仅恢复一部分,例如对退形性变的康复。在老龄化社会中,慢性疾病是引起疼痛、痛苦和死亡的常见原因,也就是说对疾病护理照料将伴随人的一生。因此,教育病人学会自我保健能力、与慢性病长期斗争是医生的职责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医学不仅仅是治疗学,更是照料护理医学。
    具体目标四:防止过早死亡,遵循临终关怀(TheAvoidanceofDeathandthepursuitofaPeacefulDeath)[1]。和死亡的症状作斗争是医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医学也是接受人生的正常终结事实。某种意义上说,医学的基本责任是帮助年轻人健康成长,帮助老年人健康生活,直至临终给予人道主义关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使人类期望寿命增加,据1998年WHO报告全世界,出生后平均寿命1955年为48岁,预计到2025年达到平均73岁。20岁以下人在1955年占人口的40%,到2025预计占32%[6]。综上所述,4个具体目标构成21世纪医学新的目标,内容即丰富,又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理念,体现了预防医疗保健为一体的目标。

3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要适应医学目标的转变

20世纪以来,从60年代开始美国率先进行医学课程改革,现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包括我国纷纷进行医学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的主要动因是传统的医学课程体系仅仅适应传统的生物医学目标,不适应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目标。21世纪医学新目标的建立使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明确。中国医科大学近几年进行教育改革实践取得丰富经验,结合医学新目标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3.1 医学教育改革要适应“诊断-治疗”模式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医学目标产生传统的医学课程。传统的西医学课程体系有100年历史,主要是以学科为中心,如解剖学、生理、生化、病理等。实行“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适应于传统的“诊断-治疗”模式。1999年调查全国69个医学院校的课程计划,必修课最多达到51门,平均38门,总学时平均3600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相比最高1∶0.9,最低1∶0.29,基本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7]。新的医学目标体现一体化模式,要求突破传统医学课程体系,更要重视对学生健康教育能力,预防干预能力,社区卫生保健等能力的培养。中国医科大学近几年开设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健康促进、康复医学、社区医学等新必修课程。打破“老三段”教学模式,实行基础与临床整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课程体系。基础整合课程,早期接触临床实习,后期回归基础实习,加强预防保健实习,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等尝试,具体体现了医学新目标的要求[7]。
3.2 医学教育改革要适应由“疾病为中心”转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服务方向医学新目标处处体现以病人为中心,预防为主,健康促进,关怀病人,缓解痛苦,对不能治愈病人的照料,直至临终关怀,重视人的一生中不同阶段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理念,矫正不良行为和方式,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就是新的卫生服务方向,而传统的医学课程体系显然不适应这个方向。1999年调查69个医学院校开设医学心理学占47.8%,医学伦理学占34.8%,卫生学占34.8%,社会医学占5.8%,老年医学占2.9%,卫生管理学占1.4%[7]。显然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缺陷。医学教育改革要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中国医科大学新的教学计划中加强人文社科与医学结合的课程,教育学生如何以人为本,关心体贴病人,树立高尚的医学职业道德与素质,以适应医学服务的大方向。
3.3 医学教育改革要适应现代社会疾病谱变化现代社会疾病谱提示我们既要重视感染性疾病,更要重视慢性疾病。传统医学课程体系对慢性病的教学不重视表现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集中在三级医院,重视专科实习,重视对疑难危重病的实习,使学生产生错觉,只有药物和手术治疗病人才是医生的技能。因此中国医科大学医学教育改革中安排学生到一级二级医院及初级卫生保健场所实习,学习对慢性病的防治,学会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策略与手段,以适应疾病谱的变化。
3.4 医学教育改革要适应新型医患关系的变化新型医学目标要求医患关系从医生为主导、病人绝对服从型,转为医生为引导、病人主动参与型的新型医患关系。实践证明,只有病人主动配合,才能克服疾病,才能适应人生不同阶段的健康标准。我国传统医学课程几乎没有设置专门的“医患关系”或“交流技能”课程,而在发达国家都已设置相关课程。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提出的国际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七项中就有一项“交流技能”。因此,我们设置了相关课程,并且采取措施在临床教学实习各个环节中注意训练与培养医患交流技能,包括团队合作技能等。
3.5 医学教育改革要适应“对病患的治疗和护理”的医学目标,必须切实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前国内一些医学院校为了照顾毕业生考研究生的需要,或就业的需要,而不重视最后一年的毕业实习,采取“放羊”式的实习,直接削弱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中国医科大学多年来一直采取副教授亲自带领学生下到教学医院实习一年,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实习”,有力地保障了临床能力训练。我们对实习学生要求通过毕业实习严格考核,实行“出科考核,OSCE实践考试和综合理论考试”三位一体毕业考试方式。使毕业生近几年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一直取得优异成绩。实践证明,只有加强临床能力培养,才能完成“治疗和护理”的医学目标。
总之,21世纪的医学是具有光荣职业使命的医学,是适度谨慎的医学,是适应多元化社会的医学,是尊重人的选择和权利的医学。医学的新目标要求有相适应的高等医学教育。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更要适应医学新目标的要求,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门人才,这是全社会的期望。

教育规划纲要体现了“四大亮点”,医学目标与高等教育改革 教育规划纲要体现了“四大亮点”2 教育规划纲要亮点解读 教育规划纲要亮点解读 《教育规划纲要》十大亮点解读 《教育规划纲要》十大亮点解读 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解读高等教育 --华北电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四项改革 扩大教育开放 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问题和改革创新 枞阳教育网——《教育规划纲要》十大亮点解读 《教育规划纲要》发布 提出未来10年教改三大目标 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打造教育强国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系列报道之十九: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规划纲要... 专家解读教育规划纲要 解读《教育规划纲要》关键词 解读《教育规划纲要》关键词 解读《教育规划纲要》关键词 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 解读《教育规划纲要》:10个重大项目10个改革试点 解读《教育规划纲要》:10个重大项目10个改革试点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系列报道之十五: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系列报道之三十八:内部改革——高校发展的关键 解读教育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对于教育规划纲要“意见建议”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