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兆勇:关注奥运前后中国的走向———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04:42
蒋兆勇:关注奥运前后中国的走向
● 蒋兆勇
北京奥运可以肯定地说赛事顺利不会有问题,只是开完这次运动会,中国的国家形象是更光鲜,还是给世人留下恶劣的形象,却是一个未知数。一年后的北京能应对奥运么?能给世界一个崛起大国文明形象么? ( http://www.tecn.cn )
中国这样的体制,场馆不是问题,甚至交通也不是问题,北京政府似乎担心的老百姓随地吐痰,出租车司机不洗澡,大街不够干净。中国人的可爱在于好讲面子,越来越浓厚的奥运氛围,相信好了,外人多了,建筑民工也会洗澡,我等新闻民工也会打着领带,露出灿烂的微笑,迎接来自远方的朋友,因为,我们心中都会自动想为国争光,扬我国威,长长中国的志气。我们都会把光鲜的一面自动显摆,官方其实不必多虑。 ( http://www.tecn.cn )
最难的恐怕是基于阴谋论,基于某种考量,不愿触及更深层的体制。改善社会治理状况,单单只是增加人手,单单只是工作制度的一般调整,解决不了结构性的毛病,在步步被动中总被修理,在舆论的围剿下步步后退,最终弄的不好,国家形象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 http://www.tecn.cn )
要开一个成功的北京奥运会,摆在我们面前的三个选择:
㈠ 宣传还是传播?
互联网渗透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还有原来意义上的宣传?宣传的逻辑是单方的灌输,是报喜不报忧,是设计的自我主张,传播即是立体的、全面的多元的。宣传是可以操控的,传播却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是独立于政府的第四种势力。 ( http://www.tecn.cn )
奥运来京的注册记者非注册记者不少于四万名,报道的记者将超过历届奥运会。关心赛事的可能占10%,来体验中国看“热闹”可能占80-90%,当然也有看中国不顺眼挑刺……。官方不懂得印象就是真实,这样的采访是可控的么?是能灌输的么? ( http://www.tecn.cn )
外国记者常驻京的纷至沓来,最新统计快七百人,外记还聘请熟悉中国国情的中方助理, 满街都是中国人带着“鬼子”侦察采访,一个记者的中方助理多达5、6人,收集分析资料。香港台湾记者秉承港台那套新闻观四处乱窜。你何能控制? ( http://www.tecn.cn )
申办报告前,中方经常要看看外国记者的报道是否对中国公正客观,不“客观公正”者可以不得入境,自从有自由报道的承诺后,放开了境外记者可以不需批准而随意采访。 ( http://www.tecn.cn )
一个泱泱大国实在没有必要为报道对记者施加压力,多一点沟通,而无必要把记者当成间谍,也无必要自己制造口实,弄出个警察国家的形象来。我斗胆建议,事实上限制也限制不了,倒不如索性真正放开,天恐怕也塌不下来。 ( http://www.tecn.cn )
那么官方就不能有所作为,就不能施加影响么?间接的影响,最好的方式当是设置议程,甚至政治话语。有最权威的信息而不能影响社会议程,不是愚蠢,至少是无能。在奥组委听说有两小时对突发信息得有回应。但笔者的接触,有突发事件,没人透料,没有人发表权威消息,零碎、猜测、未经查证的各种官方不喜欢的消息,甚嚣尘上之时,才会有回应。官僚机构运转机制对媒体查询:拒绝回答。只要本部门无责,整体受损与我不相干!说来有那么多部门在工作,其实哪个部门都不负责? ( http://www.tecn.cn )
在重重的信息过滤下,在对传统媒体的重重限制下,互联网却变成了政治的公共空间,话语并不掌握在权力部门手里,话语每每都操控在自由分子的手里,并导致社会的意识形态改变,难道我们还不能好好地反思,做出有远见的调整。 ( http://www.tecn.cn )
㈡ 宽容还是控制?
一个纸包子,就有罗格打电话来询问奥运食品安全.以前包子的事不过是防疫所、工商所的事情、街道办事处的事情么?奥运把它变成国际舆论一片哗然的大事! ( http://www.tecn.cn )
韩国外交官打针而死,他吃的三明治,打的针是否符合国际的标准?记者总是用国际标准来观照北京的每一件小事,这实在难为了北京。 ( http://www.tecn.cn )
炒得沸沸扬扬,最终卫生部意见:疲劳引发心血管疾病而逝。
作为国际社区的北京还要应对的是国际组织,NGO在京奥期间的抗议。
九十年代,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怀柔举行,在NGO论坛上,一位妓女兼警察滔滔不绝地论述妓女的诚实劳动,还要脱衣服游行。在中学操场示威一阵了事,那时中国人明白了有非政府组织。 ( http://www.tecn.cn )
北京奥运倒计时一周年,记者无疆界组织在奥运大厦拉起用五个手铐代替奥运会标志五环的海报,人数并不多,但在海外影响极大,必定是外国人第一次在北京来抗议?中国政府还没有处理社会运动的经验,却又要面对跨国社会运动,慌张之下,中方则扣留了示威者。 ( http://www.tecn.cn )
也是奥运会一周年,保护记者组织抗议中国新闻自由未达承诺,算是非法记者会,但也未见拘留。之后这两批人马遭到驱逐。 ( http://www.tecn.cn )
事实上,外国人须遵守中国法律,你留意,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开到哪里,跨国的抗议常常就行影相随,似乎还没有不被批准的。即便新加坡这样的东方专制国家,反全球运动的抗议也能登陆。不过观众都是警察而已。而对示威抗议如此敏感的中国官方又将如何应对呢? ( http://www.tecn.cn )
我的判断:无大的社会危机,即使有不满,中国人也不会难堪政府,爱国的中国人不会被动员起来.另外那遍布北京的摄像头,懂得得“围圈战术”的警察也能柔性应对,要形成大规模与官方抗衡的示威难以成事,但是弄出具象征意义的活动来,那几乎无法避免。既要办奥运,对如此象征,有无宽容呢?奥运不仅仅是中国人的游戏,国际的游戏就一定有国际化的色彩,这恐怕是当初中国申奥时始料未及的。 ( http://www.tecn.cn )
奥运这样的体育盛会,中国主权是否被大大压缩?如何在中国法律与国际性会议之间寻求平衡?
况且,还有一个并非政治的问题.国际机构监控中国的食品,你能以我中国人吃什么你管得着么?是否中国人反而觉得外国人如此这般是他们为我们谋幸福呢?国人的心理应有怎样的变化? ( http://www.tecn.cn )
近期透露出有为奥运特别种植的蔬菜,养殖的猪肉,那我们现在又吃的是什么呢?那我们的政府原来在干什么呢?是否这只是文明的标准问题,而并不带有政治色彩呢? ( http://www.tecn.cn )
再用主权概念是否能拨动国民的民族主义神经以保持对阶级敌人的一份警惕呢?我们的政治逻辑是否在国际社区里受到挑战呢? ( http://www.tecn.cn )
这都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㈢ 透明还是黑箱?
前些时候,为发到天安门参加活动的记者证,一些媒体对主管部门派发进场证大加抗议,那些视进场记者证为紧俏物资的官员,似乎把这视为要挟记者听话的工具,甚至有的人还在用人熟才能办事的潜规则行事,海外记者却根本不认同这样不透明的工作方式。 ( http://www.tecn.cn )
笔者曾经在记者会提过一个会让人不痛快问题,在中外记者注目下,遭到训斥,这不是在给别人制造不自由提问的事实呢? ( http://www.tecn.cn )
“在不得与外记冲突的要求下”,工作人员的作风大有改进,但是内心深处却是难以理解现代媒体文化。持管控传媒的思想的人,永远难以理解记者的职业特性。 ( http://www.tecn.cn )
中国已有开放自由的外交部、国新办记者会,提什么令人难堪问题的记者,中方官员都是和颜悦色,但是,奥运的有些记者会仍如县级记者招待会,令人不会对中国有好感。 ( http://www.tecn.cn )
国家遇到如此盛事,打扮国家形象又是些什么人呢?从各个地方抽来的,良萎不齐。奥组委只是零时机构,抽调的人并不一定是国家或是官僚机构里的精英,西方遇到这样的事,一定会有“旋转门”,我们的体制只能是行政体制之内部循环。不可能有体制吸纳社会精英,所以出低级错误常识错误也就并不希奇了。 ( http://www.tecn.cn )
再有一些重大项目、重大事项的决策,也是小圈子不透明的决定,也出现指挥长腐败了,工程部也有人腐败了,在这个神圣的政治任务,有有多少难为人知的腐败行为,难道就不可能改变我们的行政方式? ( http://www.tecn.cn )
话又说回来,那些参与这项政治任务每天为领导批示辛勤工作的人,我也经常见到。他们眼睛充满血丝,辛苦不是一般,但是也许他们工资也不高,收入也不高,操控他们的,能吃香喝辣,能够按旧有逻辑话事有是另外一拨。韩国行政结构借奥运会更加民主化,透明化,高效运转,而不是动辄要批示才能运转。 ( http://www.tecn.cn )
这一切我们觉得,顺理成章却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却屡屡发生,没有个结构性的变化,靠一部份人努力也许是无济于事的。 ( http://www.tecn.cn )
为了完成好中国最大形象工程,我们就不能做一些真正的改革?
再则,因为奥运或其他原因,冲高的房价,进而导致的社会总体社会运转成本的上升,因为拆迁而失去家园,因为昂贵成本而被挤出城市的精英,这个城市不满奥运的人是否在上升?奥运是一时的,生活却是要继续下去的,以奥运压倒一切的理念是否与以民、以人为本有所违背。其实把本地公民的事理顺了,任由外人怎么说,我相信社会都是良性的。 ( http://www.tecn.cn )
曾经夸下海口:没有人反对奥运和反对奥运之组织,是否有反对就不好,前几天我就看到,有些年轻人穿着标有“讨厌奥运”的T恤招摇过市。 ( http://www.tecn.cn )
还有哪些因对政治的不爽而聚集的各种势力,更显内在的政治的危机。我们能很好地妥善地处理么?奥运肯定都会激发社会的结构性矛盾。这些应当有极高政治智慧来处理。否则弄得不好,怕是有跨国抗议浪潮并进而羞辱我们的国家,这是我最担心的事。 ( http://www.tecn.cn )
有人说,奥运给中国上了一个民主自由的套,按惯常国家面子出牌的人,他的内心在想什么?有的人想赶快应付下来,赶快结束,以便回到原来的轨道,那必定是如此得心应手! ( http://www.tecn.cn )
汉城奥运之后,韩国人关心国家朝着什么方向走,事实证明,韩国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奥运前后的中国,是否也能走向这样的道路呢?中国能平稳地从传统社会走向公民社会吗? ( http://www.tecn.cn )
政治的进步常常是在相互冲突的价值观中作出选择,也常常是各种压力下的选择。为了奥运,北京也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北京每一天都在进步,政府越来越有公共情怀,政府服务也越来越有人情味,警察也越来越尊重人,官员也越来越少了官气,这一切都令国人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政治是很难回到过去的,政治家须看清社会的大潮,拿出远见卓识来,把中国带上一个民主、自由、文明的轨道,也许从此,中国真正走上崛起之路,世人在期待,国人也在期待。 ( http://www.tecn.cn )
(刊于070921联合早报,文字有删节,作者为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作者授权天益发布)
蒋兆勇:关注奥运前后中国的走向———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关注奥运前后中国的走向 摩罗:奥运开幕式,张艺谋的滑铁卢———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许章润:中国正在走向大国:一个法学省思———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王建:是走向世界新秩序还是走向战争———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董国强:论「问题与主义」之争前后的李大钊思想———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单世联:邓小平与中国的20世纪———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奥维利?希尔:中国的受害者情结———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阮炜:被官欲阉割了的中国学术———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郭宇宽:中国版的水门事件———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胡星斗:经济严重失衡的中国———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吴敏:中国现阶段最大的不和谐是什么———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陈晓律:中国大国定位的起点———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左大培:中国的私有化浪潮———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袁伟时:中国思想解放的三个关键———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左大培:中国的私有化浪潮———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罗小朋:中国经济改革的新思路———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温家宝: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王小东:中国精英的衰败与重生———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赵法生:中国老大的幻像———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罗小朋:中国政治改革的新思路———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蔡定剑:中国改革的新动力———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01 蔡定剑:中国改革的新动力———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k 陈志武:大国崛起:面向全球的中国———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