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突破数据存储的极限说开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5:09:34
       曾经,有个印度的学生(24岁)宣称他发明了一种“彩虹技术(rainbow technology)”,可以将高达250GB的数据内容存储并印刷在一张A4纸上。这种技术通过各种彩色几何图形进行信息的编码,可以达成每平方英寸 2.7GB的数据密度。
  
  这个发明看似很惊人,但还不是最惊人的。我小的时候,就曾经在百科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方法,可以把人类世界全部的信息都存储在一根铁杵上。做法也很简单,就是在铁杵上某个位置刻上一个痕迹,这个痕迹所划分的铁杵两部分的长度之比将呈现一个非常之长的小数循环序列,比如 0.424523623542354234634752...。这种近乎于无限的小数序列,其实可以用来存储近乎无限的信息。如果用1代表a,2代表b的话,以此类推可以得到0.0102这个小数就代表了“ab”这样一个字符串。这样,仅仅利用一个铁杵的刻度,就可以存储无穷的信息数据。这个做法虽然目前很难有实际的方法去实施,但还是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发。
  
  传统的数据存储,是采用基本的“字节排列”的方法,是一种静态的数据线性排列。而在“彩虹技术”和“铁杵”的例子中,信息数据就已经不再是线性排列的方式——它甚至也不是非线性排列的方式,而是从一个类似“种子(feed)”的物理实体(一张画满几何图案的A4纸或一根有划痕的铁杵)开始,采用某种固定的方法计算(computing)出来的。
  
  承载信息的,不是介质,而是算法。
  
  这种以“种子计算”取代“静态存储”的思路,其实是从数字信息处理到模拟信息处理的一种回归。以0和1为基本单位的数字信息处理,由于其离散的特性,必定会遇到容量上或精度上的限制。而回归基于物理实体的信息演算,则可以突破这个限制,去获得近乎于无穷的可能性。
  
  其实,人类需要突破的并不是技术,而永远是自己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