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善陈光标称死后全捐50余亿财产 “裸捐”信致盖茨-搜狐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39:56
“首善”之盛名,也给陈光标带来了许多烦恼。在记者采访他的3天时间里,不断有求助电话打进他那个并不轻易示人的手机号码。据统计,2009年到陈光标的公司登门求助者达937人,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助信达28700封。

  “我就是印钞票也帮不了那么多人。”陈光标说,所有人都认为他有钱,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钱挣得不容易。

  求学时的“生意”

  对于自己的商业头脑,陈光标十分自信。他的从商经历,也着实让人讶异。

  小学三年级时,因为交不起学费面临失学危险,他自谋生路,从二三十米的深井中打上水来挑到两公里以外的镇上叫卖,给1分钱随便喝,一个暑假挣了4块多钱,不仅给自己交了学费,还替邻居家的薛刚交了1.8元学费,或许,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做“慈善”。

  四年级暑假,他背着保温箱走街串户卖起冰棍。

  五年级,他居然空手做起贩粮的生意,没有本钱就找人做担保,东家30斤西家50斤先把粮食赊过来,凑够一板车就拉到粮站去卖,晚上回家再挨家挨户去还钱,每斤粮食赚取三两分钱差价。

  初一时,他越做越“大”,不仅雇了一辆拖拉机拉粮食,还请了两个同学帮忙。到了初二暑假,拖拉机增加到两台,请来帮忙的同学也成了4个人。

  初三,陈光标已经在银行有了1.37万元存款,成了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

  高中三年和大学五年,他也没闲着,跑到温州去批发服装鞋帽,然后拿到淮安、蚌埠、南京等地摆摊叫卖。

  曾经的“皮包公司”

  1990年从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陈光标做过针灸、推拿大夫,在江苏省社科院应运开发中心当了两年副主任,后跳槽至南京红光医药公司,任办公室主任。

  1997年3月,陈光标创办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公司,自任董事长。

  为陈光标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是他自己设计、改造的一个产品:跨世纪家庭CT仪。

  这个仪器原本只有普通收音机大小,名叫“耳穴疾病探测仪”,把两个电极夹在耳朵上,就能测出身体哪个部位有病。陈光标看到这个东西后觉得很好,可是它的检测结果不够直观,“如果能让患者更直观地看到检测结果,效果一定大不一样。”

  他用仅有的3000元钱买来一些产品,在南京中医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改装:他用纸板画出彩色的人体生理图像,每个器官背面装上发光小灯管,然后将这张纸板安装到电脑显示器的外壳上,接通“耳穴疾病探测仪”,患者只要手握两个电极,发光小灯管一亮,就能在显示器上直观地看到自己身体哪个部位有病。

  这款名字响亮的仪器改装成本不到700元,售价却达8000多元,“那时北京的各大商场都有我的这个产品。”

  没有厂房,没有设备,也不需要工人,陈光标做产品,都是自己有了思路后找人设计、改造、代为生产,然后拿去销售,有人讥之为“皮包公司”,陈光标坦然一笑:“那是我的智慧。”

  转行做拆迁企业

  2003年以后,医药行业的生意越来越难做,陈光标趁势转行,创办江苏黄浦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目前,该公司有员工4100余人,大型机械设备近500台(套),是全国最大的专业拆除公司。2009年营业收入近百亿,净利润4.1亿元。

  “长安街的拓宽改造都是我拆的,北京市有关领导称我为王牌拆迁企业。”陈光标说。

  据陈光标提供的一组统计数据,2009年江苏拆除民房5200万平方米,拆除工业厂房2600万平方米,在这个共计7800万平方米的“蛋糕”中,黄浦公司拿到了其中的23万平方米,营业收入7000万元,净利润是300万元,而陈光标这一年在江苏的捐款达到3600万元。

  陈光标一再强调:10年来,自己没有找关系、走后门做过一分钱生意。

  财富如水知分享

  父母都是普通农民,陈光标却拥有令人称奇的商业头脑,他说,这都是被逼出来的。

  陈光标老家所在的泗洪县是江苏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奶奶先后生了11胎只有两人存活,陈光标原本排行老三,两岁那年哥哥、姐姐都被饿死他便成了老大。他说自己长到10岁几乎没有吃过肉,“从小就对饥饿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小时候穷怕了,所以我一直想靠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富起来。”而今,他做到了这一点。

  有感于贫穷对人的折磨,他决定在自己先富起来之后掏钱帮助他人,“财富如水,应该学会分享。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

  近年来,他每年捐出的钱都占到企业净利润的50%以上,去年更高达75%:全年赚了4.1亿元,他捐出3.13亿。

  2008年,当他以1.8亿元捐款被评选为当年的“中国首善”时,陈光标感慨万千:30年前的1978年,10岁的他首次以1.8元帮助他人;30年后,这个数字翻了1亿倍,那时他刚刚走进不惑之年…[详细]京华时报

  陈光标小学老师眼中的陈光标

  陈光标上小学时是我的学生。教书育人,老师总是教学生学道理,先做人,后做事。他从小略显顽皮,敢为人先,思维超前,做事优于同龄学生,不同于别的孩子。他是一个秉性好,与人为善,脾气好的人。  

  陈光标的成功是硬闯出来的,对于一个农民的孩子来说,不容易。在光标创业的路上,吃过很多苦。光标成功后,反哺家乡,回报社会是值得大书特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