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零死亡地震:结局堪称奇迹 "幸运"并非偶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24:35




当地时间9月4日4时35分,一场7.1级强震袭击了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据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报道,震中位于克赖斯特彻奇以西40公里处,震源深度为10公里。地震已造成两人重伤,部分建筑物受损。南岛其他地区和位于北岛的首都惠灵顿也有明显震感。地震后,新西兰民防事务部宣布南岛克赖斯特彻奇市进入紧急状态,市中心从4日晚7时至5日早7时实施宵禁。该市附近的凯厄波伊镇也将同时实施宵禁。
结局堪称“奇迹”
当地时间9月4日凌晨,一场7.1级强震在人们熟睡之际袭击了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尽管震级强烈,截至9月4日晚,仅有两人在地震中受重伤,无人死亡。新西兰首相约翰·基称之为“奇迹”。
80年来最严重
由于地震发生于凌晨,克赖斯特彻奇市的民众大多都还在睡梦当中,震感持续了约40秒钟,之后陆续发生29次强度3.7至5.4级余震,整个南岛以至位于北岛的首都惠灵顿都感受到震动。
可以说,这是新西兰近80年来最严重的地震,虽然无人死亡,但仍令克赖斯特彻奇市损毁严重,很多房屋墙壁和屋顶受损,瓦砾堵塞街道,“整座城犹如被冰山撞到一样”。
无华侨留学生受伤
据悉,地震已造成30多人受伤,两人重伤。其中一名男子50多岁,被倒下的烟囱砸伤,目前仍在重症病房;另一名男子被震碎的玻璃严重扎伤。而其余的则多是被家中塌下的杂物压伤,部分人骨折、割伤及擦伤手脚。目前还没有华侨华人或留学生受伤的报道。克赖斯特彻奇市又名基督城,拥有人口约40万,其中华人就达两万左右。

克市实施宵禁
地震发生后,克赖斯特彻奇市中心出现零星抢掠,警方接获数宗报案,指有歹徒闯入损毁的店铺趁灾打劫。此外,据报不少居民被困于受损的建筑物内。很多惊慌失措的民众都不敢回家,宁愿在户外露宿。
为此,克赖斯特彻奇进入紧急状态,当局更在市中心实施宵禁,自9月4日晚6时至5日早上7时市民不得外出。警方已封锁市中心一带,防范再有暴徒趁机抢掠。
不过,克赖斯特彻奇市机场的航班已经恢复。截至当地时间9月4日下午5时,该市的绝大部分地区已恢复电力供应,但许多地区的供水仍然得不到保证。
此外,克赖斯特彻奇市已经为受灾民众开设了两处避难场所。市政府建议将紧急状态持续到9月6日中午。
损失或达14.4亿
此次新西兰南岛7.1级强烈地震预计会为克赖斯特彻奇市带来14.4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据当地官员称,涉及地震的保险索偿可能会多达10万宗。由于新西兰地处太平洋和印澳板块之间,平均每年会发生逾1.4万次地震。虽然地震频繁,但一年只有约150次是有感地震,甚少造成伤亡。上一次发生有人死亡的地震还是在1968年,当时南岛的西岸发生7.1级地震,造成3人丧生。
地震过后有说有笑
克赖斯特彻奇为旅游城市,随着余震渐渐消退,有很多游客开始在住处周围拍摄坍塌的屋子和砸坏的汽车。本地住户也三五成群地在自己家门口和朋友有说有笑,气氛“比较轻松”。
“幸运”并非偶然
新西兰民防事务部长约翰·卡特在首都惠灵顿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会面后对媒体说,没有人员死亡“实在是太幸运了”!但专家指出,这种“幸运”并非出于偶然:新西兰人口仅有437万,居住分散,震中地带人口密度不大;新西兰应对地震也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原因一:非直下型地震
此次地震尽管属于浅源地震,但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距震中有数十公里,不像直下型地震容易造成重大伤亡。
原因二:隔震技术领先
新西兰隔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科研人员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已将特制的橡胶垫用于基础隔震。目前,新西兰在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及桥梁上均采用了结构隔震减震装置。比如议会内阁办公楼和卫生部大楼均采用含铅的橡胶垫将建筑体和地基梁隔开。地震发生时,隔震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害。
原因三:推广轻木结构
新西兰建筑研究协会是专门研究抗震建筑的机构,其设计的木框架大玻璃轻型建筑造价不高,较能被居民广泛接受,而且这种建筑的优越抗震性能在1987年南岛里氏6.7级地震中得到充分证明。其后,在新西兰政府的大力倡导下,轻型木结构建筑方式得以全面推广,目前新西兰低层和多层住宅主要采用这种建筑方式。
实践证明,轻型木结构因其自身质量轻、强度高等特性,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地震发生时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新西兰政府在房屋建筑方面加强立法,严把质量关。
原因四:人手一套防灾手册
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被誉为全球运作最成功的灾害保险制度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以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尽可能分散巨灾风险。
政府重视对公民的防灾、减灾教育。多年来,新西兰国家民防部都会印制防御各种具体灾害的宣传品,其内容包括灾害的识别、预防以及如何自救、互救等,所有公民人手一套。
原因五:重灾害防御工作
新西兰政府重视灾害防御工作,灾害防御机制行之有效。政府对自然灾害实行综合管理,专门设立政府民防部,从中央政府到地区、地方三级政府均设有防灾减灾机构。一旦发生全国性重大自然灾害,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原因六:人口密度低
克赖斯特彻奇市虽然是新西兰第二大城市,约有40万人口,但是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居民住的都是一两层楼的房屋,因此房屋倒塌对于人员的伤害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