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所谓伊人』 - 诗词理论 - 国学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09:37
诗经之『所谓伊人』
伊人,诗经
在中国的历史上,女性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对现在的人来说,一想到古代女子,总是会联想起一群附属于男子的纤纤弱质。虽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笼统的印象并不是她们的全部形象。然而对于占主导地位的男性世界来说,她们充其量却只不过是装饰历史的一道花边。
晦涩精简的华夏史籍,留给女子的笔墨实在是太少了,她们就象天际的星星,即使你拿望远镜去寻找,也只能勉强看到一点朦胧的景象。
而在这样的情形下,先秦上古的女子,就让人更加难以寻觅芳踪了。
但通观华夏煌煌数千年,最让人神驰梦萦的,却正是那个遥远的时代。那个时代那是华夏文明的青春期,生机勃勃、血气方刚。一半是铁血狼烟,一半是诗礼风流;一半是巫风弥漫,一半是郁郁人文。
那样的时代壮美辽阔,那样的时代也刀光剑影,那个时代的女子,假如仅有柔弱,是无活生存下去的。
透过古老的典籍,我们能看到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里,先祖们率性的身影。
那时的男子既是比德如玉的谦谦君子,更是烽烟战端里轻生死重义诺的壮士。那样的男儿该与怎样的女儿为侣,怎样的母亲才能养育出那样的男儿?
她们眉目如诗,她们也无畏生死,她们沉默无语,她们也坚韧如竹。在那样遥远的时空,曾经有一群怎样的女子曾经哭过笑过、曾经真实地生活过?这大概是很多人都曾经遐想过的。只是,她们来时顺天应命,走时也毅然绝然,一如她们所生活的那个时代。
于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想要追寻她们已经模糊的痕迹,实在是一件太辛苦太困难的事情。比如我这样缺乏钻研精神的人,就只能对着不但数量巨瀚,更艰深难懂的史海兴叹。然后自我安慰曰:有道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既然是在水一方,则烟波浩渺,弄不明白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千年以来,读史写史的多数是男人,肯为女子着墨的人不多,有耐心从巨量史籍中梳理出属于女子记载的人,那更是屈指可数。而我自己偏偏还有一点奢望,希望那个梳理者也是个女子。
世人都知道男人与女人的性格各有偏向,而性格决定命运,而历史人物的性格也就决定了历史的某些转折、决定了他(她)将留下怎样的轨迹。所以,由女性来解析同样身为女性的古代女子,还是极有必要的。
只是我也知道,要找一个既熟谙历史,又有女子的细腻,更重要的是能有足够的热情,尽量将那些上古场景还原部分的人,实在是很有难度。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惊喜原来就在自己身边。第一次看到《所谓伊人》这部书稿的时候,我的欣喜之情是难以言表的。
说起来,我透过网络认识蒹葭从风已经很久了,也早已经知道她对历史的热爱。从风的本职专业是医学,但她对华夏传统文化的专情,是在很多专业人士中都难得一见的。只是一直以来,我只知道她对衣冠制度古代礼仪极有心得,却从未想到她笔下描绘出的上古女子也那么鲜活。透过她的文字,仿佛就能看见曾在沧海桑田间翩跹走过的那些美丽身影。
上古史料艰涩,从风却终于能写出《所谓伊人》,足见她涉猎之广、研究之专。她将自己的领悟毫不保留地付诸笔端,让大家共享,更让人由衷感谢。
现在,这样一部书稿终于付梓,实在是可喜可贺。贺的是蒹葭从风妹妹大作出版,喜的是我们终于又有一本值得珍藏的好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