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莱:文化品味的逆向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02:48:05
姜莱:文化品味的逆向选择时间:2010-09-04 08:19 作者:姜莱点击:60次
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中,如今哪些家伙最春风得意?舒展得最游刃有余?行走得最威风凛凛?余秋雨、李敖之类也。这表明,我们这个所谓的文明古国,一直陋习不改,顽固地坚持着文化品味的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在经济学中又叫“劣币驱逐良币”,也就是用假货取代真货,以次货冒充好货,拿行货来逼仄正货的意思。这是一个过程,需要一步步引导和示范。引示到一定火候,良币就退出了市场,劣币就开始横行。
谁在引导?当然是权力的拥有者。权力者为何要如此引导?因为他们需要文人为自己抹粉抬轿。权力者倒未必是在故意宣传丑恶,但他们的确间接的这样做了。因为中国式权力者的眼中没有真正的是非,只有权力;他们在选择谁来充当中华文化的现代诠释者、示范者、形象代表时,也就只会看此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自己的立场是否一致,其他的标准都是扯蛋。这样一来,那些脸皮最厚的文人,就在权力的拉扯下,走到了舞台中心,站到了聚光灯下。
当然,也不能说厚脸皮文人在中国的风行,全仰仗权力拉扯。他们本来就有潜在的市场。中国是一个全民信奉“胜者为王”的国度。当中国的小民们看见余秋雨、李敖们出现时,他们尽管知道这帮家伙人品不干不净,学问也就那么回事,但一想到这些人头顶上那顶“大师”的帽子,他们还是会情不自禁地献花鼓掌,为“事业成功”者激动,并励志向这类家伙学习。
以余秋雨、李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能学到什么?学来学去的,耳濡目染,就会近墨者黑,学不到任何真正的人文精神,倒是学会了为人的虚假、狡诈、工于心计,学会了自我炒作、吹嘘和包装。最要命的是,学会了察言观色、见风使舵,见到最强势者就拿掉脊骨,折腰低眉。老姜得知,余秋雨最近又有一次大的粉墨登场。受教育部之托,他要趁全国的中小学开学之际,给中国的娃娃们上一课,而且上课的内容竟然是“我的梦,中国梦”。不难想象,余秋雨会讲出一种什么梦来。无非是矫情,无病呻吟;用一堆空洞无物的词汇,堆砌他的所谓大爱。
老姜说余秋雨、李敖们是文化劣品,当然首先是冲着他们的为人而来的。本来这种事也不会成为老姜的话题,我也没有写作这类题材的嗜好。但问题是,官府在宣传他们时,总在暗示他们是文人的榜样,知识分子的良心,这样一来,拿他们的人品说说事,说出他们的人格真相,也算不得惹是生非了。
余秋雨就不用说了。文革中充当文字打手又死不认账,诈捐后还要百般狡辩等等,这些事实表明,他根本不配充当中国文人的表率,更不宜在心如白纸般干净的娃娃们眼前晃悠。至于李敖,若把他的画皮剥掉,不过就是一个十足的文化型流氓。别的不说,李敖爱玩女人,以玩女人为荣;玩就玩了吧,他还喜欢到处去吹嘘,从床下细说到床上,把女人当玩物,全然不顾她们的感受。这种露阴狂,跟小流氓在大街上脱裤子有什么区别?
她们的政治人格更是烂到了家,充满算计,有奶就是娘,断奶就骂娘。李敖自己就说过:“你们不要看我在台湾是反蒋英雄,就认为我在大陆就一定是反毛英雄,我在大陆说不定比姚文元的地位还要高,我会是另外一个李敖”。我相信李敖这回说的是真话,以李敖的性格加人品,他若一直呆在大陆,一定就是姚文元那种货色。至于他能否修炼出姚文元的“理论水平”,就不得而知了。
做人够呛,做学问如何?她们可都是大师啊。这也是八竿子打不到边的事。大师是什么人?大师未必是著作等身的人,更不一定非得名气吓人。著作等身只能说明一个人码字的数量,而大师则是有大作之人。大师的大作,可以长达几十上百万字,也可以只有一本书,几万字(古人可以更短)。大作之大,关键是看它的文化含量,看是否有超凡脱俗的创意,是否提出或解决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课题。曹雪芹就一部《红楼梦》,他是大师;饶宗颐的名气远小于余秋雨和李敖,他也是大师。他的一部《殷代贞卜人物通考》,就足以让余秋雨汗颜,也叫李敖望尘莫及。
余秋雨与李敖,都是大陆文化红人,但两人还是有区别的。两人性格不同,做学问的风格也大不一样。公正点说,李敖要比余秋雨扎实得多。李敖写文章,收集占有的资料比较丰富,对资料的梳理也很仔细,不像余秋雨那样囫囵吞枣。这得益于他在台湾读的书,受胡适、钱穆等人治学风格的影响较深。但李敖有这等优势,他做出大学问来了吗?达到大师的水准了吗?照样没有嘛。没有的原因,首先在于他没有大师的脑袋,只有小聪明,缺乏大智慧。更主要的是,他的功利欲望太强,心思不在学问文章上。他写文章,要么是为了打击他人,要么则玩噱头,以花样百出来博取口碑风头。这样一来,他手上的资料再怎么丰富,也跟他碰过的女人一样,想用就用,想扔就扔,变成了纯粹的玩物。他的文章也就很难看到严密的逻辑,系统而周全的说理。胡适就说过,李敖的科学素养不够,写文章喜欢借题发挥(也就是走极端,往死里整),这种文章他就不爱看。
经得起质疑的人格,货真价实的学问,而不是大师的纸帽子,口出狂言的个性,或矫揉造作的表演,这才是中国优秀文人应具备的品质。可惜,在只问立场不问是非的原则下,余秋雨、李敖们还是被推上了大陆的文化神坛,成了官府青睐的文菩萨。想到这些,老姜就觉得,反什么三俗,甚至扫什么黄,似乎都有点多余。
2010-9-1
来源:共识网
[文章来自共识网:http://new.21ccom.net/articles/gsbh/article_20100903177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