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古代最孝顺的帝王?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33:36
2010-09-04 02:57:56
探寻血染百年的历史疑云·五胡乱华之人物篇(二十九)
后秦帝国最辉煌的时候,是文桓帝姚兴执政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姚兴当上皇帝之后,后秦才总算有了个帝国的摸样。开国皇帝姚苌,虽然打起了旗帜,建立了帝号,但一则帝国草创,各种配套不可能一下子跟上;二则当时前秦并没有灭亡,他的主要精力放到了与前秦的征战上。就是在姚苌死时,前秦残余仍很活跃,苻登统帅的那支以人肉做军粮的虎狼之师,让后秦很是头疼。所以,最初的后秦,更像是一支四处征战的游动大军,而不是一个实际意义上的国家。是姚兴即位后,才将前秦的残余势力彻底剿灭,以关中为中心的后秦,自此才以一个大帝国的姿态,去傲视中原。
姚兴(366年—416年),是姚苌的长子,后秦的第二任帝王,在位22年。姚兴堪称姚氏一族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也是后秦仅有的三任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成效最卓著的一位。这个当时被前秦王苻登轻蔑的视为小儿、折根树枝就可以打败的人,让他大吃苦头,马毛山一役,苻登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姚兴成了前秦帝国实际意义上的掘墓人。
站稳关中后的姚兴,并没有停止他的征战步伐,而是继续挥师西进,马鞭直指凉州。先后降服了后凉、仇池、西秦政权,南凉秃发氏在姚兴的高压下,也俯首称臣,后秦一度控制了凉州的大部分领土。南面,后秦曾一度攻陷洛阳,东晋“自淮、汉已北诸城,多请降送任”(《晋书》),自此,后秦帝国的军事达到了鼎盛。可以说,姚兴书写了羌族在十六国时期,最为辉煌的一页。
细节决定成功。那些在历史上做出轰轰烈烈大事的帝王,在路卫兵看来,也并不见得就有多特殊,有多少异于常人的特质。只不过,他们能将大家都能做的最普通的事情,做到极致。从这点上讲,姚兴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他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好学和孝道。按说这也没啥与众不同的,好多帝王也都具备,只不过不像姚兴那样,能把二者发挥到极致。姚兴自小就很好学,父亲对外征战,把姚兴留在长安镇守,他便经常和人讲论经籍,而且“不以兵难废业”(《晋书》)。不受外界的干扰,从未有过片刻的荒废。
姚兴勤学好学的这个习惯,就是在他当了皇帝后,仍能坚持如一,并转化为对国家教育的重视,一度在京城掀起一阵学习的热潮。因为自己爱学习,姚兴对那些有学问的人就特别青睐。比如姜龛、淳于岐、冯翊、郭高等人,“经明行修”,学问很大,搁现在就是教授级人物。他们在长安开班教学,“诸生自远而至者万数千人”,比百家讲坛还热闹。于是姚兴在工作之余,便和他们一起“讲论道艺,错综名理”。皇帝如此重视,这些人的劲头就表现得更足了。
凉州一带有个叫胡辩的,在洛阳设坛讲学,弟子有一千多人,关中有志之士慕名前往的人很多。当时出关还不像现在这么自由,只要带了身份证买张机票愿意飞哪就飞哪。那时为了防止人口和人才流失,人口流动是严加控制的,没有签证啥的根本出不了关。于是姚兴就特别下了一道命令,“诸生谘访道艺,修己厉身,往来出入,勿拘常限”,对这些求学的人大开绿灯,全部放行。政策如此宽松,一时间,后秦国内“学者咸劝,儒风盛焉”(《晋书》),大兴学习之风。一个学习型的政府,自然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但能促进大政方针的施行,还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同时也能多多培养国家栋梁之才。
姚兴的孝道,是他另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他的孝顺,甚至有些偏激。母亲虵氏死后,姚兴“哀毁过礼,不亲庶政”,悲痛到了连班都上不下去的地步。你也许会说,成大事者不会在意儿女情长,姚兴这样是没有帝王的气魄和胸怀,不以国家大计为重。再举出时下一些英雄模范人物,因为岗位的繁忙,父母过世都没时间去吊唁的鲜活例子。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姚兴注重孝,模范们看重忠。忠孝发生冲突,本就难以两全。在路卫兵看来,姚兴的情感来得朴素、纯粹,特别是他以孝为先的表率作用,对当时国家的风气导向,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在安葬了母亲之后,姚兴“素服临朝,率先天下”(《晋书》)。作为一个帝王,毫不掩饰的展示其常人的一面,这也不是随便哪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很值得敬佩。
姚兴此举的积极作用很快显现。当时长安有个叫韦高的,性格狂放不羁,把同样以狂放不羁著称于世的阮籍当做偶像,“居母丧,弹琴饮酒”,在那玩潇洒、玩另类,给事黄门侍郎古成诜听说后,哭着喊着要亲手杀了这个不孝之人,“以崇风教”,提着宝剑到处找韦高。韦高一看这架势,也不玩什么高雅了,抱头鼠窜,“终身不敢见诜”(《晋书》)。人们懂孝道,自然就知礼节。一个连父母都不挂在心上的人,你能奢望他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爱国行为?相反,一个懂孝道的人,却往往会将这种孝,转化为对国家的忠。
姚兴的这两个特点,其实可以归纳总结为一点,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领导率先垂范。率先垂范,现在已经是用烂了的词,你很难在年终工作总结中找出一个不率先垂范的领导来。然而,领导要真正做到率先垂范,其实并不容易。首先他的素质需过硬,低调做事,高调做人,整天忙于走上层路线的人,怎么会和率先垂范沾上边呢?再就是要忘记自己是一个领导,老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即便垂范,也是做做表面文章的面子工程罢了。
姚兴的做法就很到位。他首先将自己摆在了一个很谦虚、很普通的位置上,而不是万人敬仰高高在上的皇帝。所以他就能和群众打成一片,也就能起到表率的作用。还有一个例子,也能说明这个问题。姚兴在生活上很简朴,“车马无金玉之饰”,于是朝中上下一致效仿,“莫不敦尚清素”(《晋书》)。这才是率先垂范的真谛所在。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况且这个榜样还是当今的皇帝。如此心系百姓的人,自然也能肩负起对国家的责任。姚兴在治政上也很用心,而且广开言路,注重群策群力。“一言之善,咸见礼异”,对提出好建议的人,哪怕只是一句话,都会以礼相待。姚兴哪点都好,就是有一个毛病,“好游田”,喜欢骑马游猎,游牧民族的秉性犹存。由此也“颇损农要”,少不了祸害老百姓的庄稼。有人就作乐《丰草诗》和《德猎赋》进行讽谏,姚兴“览而善之”(《晋书》),虚心接受意见。
可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皇帝,却没能教育好自己的儿子。姚兴以孝为先的表率,能打动国人,却不能打动他的儿子们的心。姚兴本来早已选中长子姚泓作接班人,但在他晚年一病不起后,夺权的宫变还是发生了。他的小儿子姚耕见父亲命不久矣,便鼓动他哥哥南阳公姚愔夺宫,虽然这场叛乱最终被镇压下去,但病入膏肓的姚兴经此劫难,连气带吓,就此一命呜呼了。(文/路卫兵)
http://b34.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227fad44ce02a027b7a87bb1626797da4d856c7556debcac7022023e8259a4c4afa1d474c9c0fb1e1c6297b6ef74ca2e9de59de701bc6b8c541df2d94255afad860c41ad449ca7ffb3d2398ed38ea74add4b4f1e&a=34&b=34
声明:本博客中的文章诗词均为路卫兵原创作品。报刊转载须经本人同意,个人转帖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合作!
联系邮箱见留言板。

腾讯公司温馨提示:当前已出现通过网络、电话和短信等途径假冒中奖网站、“400”“0898”开头电话、宣称低价购物、购房退税等手段诈骗,请您提高警惕,慎防遭骗。识别更多网络骗术,请点击:腾讯反骗术帮助中心。[url=javascript:;][/url]
原产地>铁>观>音》茶-需.要.加.上.面.↑↑↑↑Q
↑↑↑↑热烈庆祝 安 溪 铁 观 音 茶网上茶庄 开业7年。感谢网友对我的大力支持 有喝我做好友最优惠,最正宗
原产地>铁>观>音》茶-需.要.加.上.面.↑↑↑↑Q
↑↑↑↑热烈庆祝 安 溪 铁 观 音 茶网上茶庄 开业7年。感谢网友对我的大力支持 有喝我做好友erwer
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360pskdocImg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