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第一周的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09:22:23
2010-09-03 11:55
第一周有三个班的课,上了两次课后,发现课设计得很不佳,于是决定调整一下。
今天早上上了第三次,第一节课在普通教师上的,纯讲授,第二节课在多媒体教室上得,自己还算满意。
先说自己不愿带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原因,课程的内容过时,按着课程讲,就是在做没有意义的事;对学生们的状况不了解,因而会对内容把握不准(我们专业的我会查看四年的教学计划)。
为什么会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
大环境,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需求(播放“你知道吗”视频);教育技术界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向教育部进行了“兜售”。
美术、音乐能否开成师范生的公共课?——我认为可能
但现在是教育技术先开成公共课了,因为教育技术是师范生们所迫切需要的(大家还是有去中小学当教师的机会的,只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而不是混日子就必须要学习教育技术),。尽管目前,大家不知道教育技术是什么。
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的众说纷纭;
对技术的追问;
对教育技术总得有个选择——我的选择。
教育历来被视为一个技术含量很低的领域,长期以来,教师也并不看重技术,他们看重的是学科知识、责任感以及教学技能,如提问技能、导入技能、课堂调控技能等。
这种状况还将继续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存在,因为我国还是一个不发达国家。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教育中的技术含量是比较高的,以美国为例,......
教育技术就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吗?
关于教育技术的一个代表性的定义1:
教育技术是指教育实践活动中运用的方法、工具和经验技巧的总和。——教育技术的“总和说”
或者问,教育技术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技术吗?打个比方,和摄影技术、绘画技术一样独特。因为我们在解释摄影技术、绘画技术的时候并没有说方法、工具和经验技巧在绘画、在摄影中的应用。
“总和说”消除了上位概念“技术”和下位概念“教育技术”在外延上的边界。我们很难说哪一种技术注定不会应用在教育中(甚至汽车、飞机也可以应用在教育中),所以教育技术的外延在扩展的同时,内涵被压缩殆尽,教育技术几乎成为技术的同义语。
这样“总和说”也就消解了教育技术这个概念,同时也消解了教育技术学这个学科。
关于教育技术的一个代表性的定义2: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简称AECT)在1994年发布的定义: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英文: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AECT′94定义所规定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但“理论与实践”言说的并不是技术而是一个领域。
那么到底什么是教育技术呢?
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技术是什么”开始。
“是什么”的问题一般指的是探寻某事物本质的问题。
关于技术的本质,技术哲学家给出了很多说法:
技术是人身体(机能) 的延伸或投影;技术是人与自然和社会的能动关系;技术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外化;技术是人类存在的方式;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
其中以海德格尔的观点(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流传较广,他对技术展开了追问。工具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认为:技术是合目的的手段,技术是人的行为。
海德格尔认为,这种工具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是正确的,不仅符合古代技术,而且也符合现代技术。
但对于技术的追问不能仅仅限在“工具”、“手段”等这些表面形式上,这只会“游离于问题之外,处于无根的漂泊状态”,因为它还没有揭示技术的本质。
如果执着于技术的东西,那么,通向技术的本质的通道从一开始就被隔断了。
“为了获得技术之本质,或至少达到技术本质的近处,我们必须通过正确的东西来寻找真实的东西。” 海德格尔说:“技术不仅是手段。技术乃是一种解蔽方式,倘我们注意到这一点,那么就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适合于技术之本质向我们开启出来。此乃解蔽之领域,亦即真理之领域。”
对于技术的本质问题,我们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提问方式。本质意指一个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使该事物成为自身的内在矛盾。
技术,既是一种自然存在又是一种社会存在,是两种存在的统一。
关于技术的本质问题,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作为一种自然存在,技术的本质是什么?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技术的本质又是什么?
目前得到的最新认识是:技术的自然本质是指技术何以成为一种自然存在物。技术的自然本质就是人类规定的物质、能量或信息的变换方式。
这种变换方式的“人类规定”性又说明了什么呢?它直指技术的社会本质。技术的社会本质是指技术何以成为一种社会存在物。这个答案就不能在自然本质中找到。
参考海德格尔的判断,技术的社会本质是指一种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技术不仅仅属于实践领域,它深深扎根于认识领域。
人类对世界的理解不仅仅表现为从“看”的角度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在成功地改造世界过程中理解世界。技术过程不但是一种改造世界的过程,更是人类确认对世界的理解的过程。
技术是满足人类需要最具有确定性的方式。人类的终极需要是自由。人的自由可以看作是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为、自主的状态。
在人类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
人类劳动开始的标志是制造工具,然而制造工具的过程一开始却不是技术过程,而是一个毫无经验的操作过程。最初所制造的工具也不是技术物体,仅仅是一种自然物体经过简单加工而来的物件。这个过程只有熟练到一定程度才耦合为确定的经验和技巧,成为技术的早期存在方式。这个时期的技术只是作为人的内在本质力量存在着。
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特别是科学认识的发展,技术逐渐进化为机器形态,并形成了具有历史传递性的技术体系。
既然技术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那么通过教育技术,我们到底能够理解什么呢?当然是教育!——教育技术的社会本质
教育技术真的有这个功能吗?——对教育技术的自然本质的认识是:教育技术即育人技术及其创新整合的技术。育人技术主要是指现实的教学系统和课程系统(含方法、策略之类的内容);这里创新整合的技术是指教学系统和课程系统的构造技术,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技术是其核心内容。
教学系统和课程系统虽然不是教育实践的全部,但却位于教育实践的核心。这两个系统反映了教育实践的本质特征。教学系统和课程系统也就是我们理解教育的核心内容。
这两个系统却是典型的教育者设计出来的信息系统,它们规定了文化信息如何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和信息媒体之间流动和处理。教育者试图通过它们与学生自身成长的系统以及其它社会系统的耦合,实现教育目的。如果我们不能将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解转化为科学有效的教学系统和课程系统,便不能说我们理解了教育。那些彼此孤立且抽象的教育规律命题,只能代表我们对教育教学规律不彻底不完整的认识。
我们通过教育技术来理解教育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我们把教学系统和课程系统看作是技术性系统。它们属于知识技术系统。当且仅当我们把教学系统、课程系统看成是技术系统时,我们才能看清楚它们与其它系统的耦合细节。文化传递与人的成长规律之间的矛盾才会清晰地以信息流动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学论和课程论的知识更多地充当着理解这些系统的背景知识,而不是认知工具。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技术才是理解教学系统和课程系统的认知工具。
这种理解方式不再把教学系统简单看成“教”加“学”,也不再把课程系统简化成是教学内容,而是将它们理解为人工设计的信息系统。
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学设计技术和课程开发技术。
教学设计技术是一种是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对学习者、学习内容、资源条件的分析,按照一定的结构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方案的每一个成分的确定都基于明确的信息和清晰的理念。
课程开发技术是一种从社会需求出发,根据对学习者、学科知识体系的分析,按照特定逻辑确立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及其学习方式从而确立课程体系和门类课程的过程。课程体系以及门类课程的设计也都基于明确的信息和清晰的理念。
综上所述,能够经受住质问的定义:教育技术即育人技术及其创新整合的技术,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学设计技术和课程开发技术。——教育技术的内涵说。
整门课程的安排:
先介绍教学设计技术,然后介绍课程开发技术(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课程开发技术),继而是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加工技术,继而是媒体技术介绍。——“形而下者谓之器”,硬件技术、实体工具只是为我们的教育应用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学会操作它们是相对简单的,但如何选择它们,组合它们以达到教学目标才是更高层次也更难的。
http://hi.baidu.com/zhguoq/blog/item/89b812f425548760dcc47456.html